APP下载

坚定不移推动南京经济高质量发展

2019-02-22张敬华

群众 2019年1期
关键词:建设发展

张敬华

2018年,南京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经济运行在下行压力加大背景下保持总体平稳、稳中有进,高质量发展实现良好开局。预计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11%,增幅均位居全省前列;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9%;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增长17%、总量首次突破1万亿元。

2019年,我们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和中央决策部署,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以及省委十三届五次全会、省委常委会专题研究南京工作提出的要求,牢牢把握“五个坚持”,紧扣“强富美高”总要求和“创新名城、美丽古都”新愿景,突出发展第一要务,抓住用好战略机遇,积极应对风险挑战,切实做到变中求稳要有“进”的信心、优化结构要有“稳”的定力、走在前列要有“新”的作为、解放思想要有“深”的拓展,奋力彰显经济发展高质量的省会担当、省会作为。

一、深化创新名城建设,争当科技创新策源地。2018年,南京创新名城建设起势良好,累计组建市场化运行的新型研发机构超过200个、孵化引进企业862家;新增科创型企业近2.4万家、增长17%;新增就业参保大学生34万、增长60%;净增高新技术企业1282家、增长近70%;专利授权量和PCT专利分别增长43%和170%。下一步,我们将久久为功抓创新,努力打造创新名城升级版。优化创新政策。坚持市场化、高端化、国际化、融合化、集群化、法治化导向,制定实施2019年市委1号文件,进一步完善政策举措,营造一流创新生态。提升创新能力。实施新型研发机构提质、综合性科学中心建设、全球创新资源集聚等“六大计划”,深入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确保净增高新技术企业900家、新备案新型研发机构100家。做强平台载体。强化政府赋权、市场赋能,加快“1+N”都市型高新园区、环高校知识圈、城市“硅巷”等建设。高水平打造江北新区法治园区、河西法律服务园,全面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启动建设“扬子江生态文明创新中心”,推动紫金山实验室取得实质性进展,努力在网络通信与安全、生态环境科技原创等方面实现突破,走好自主创新重点跨越的路子。

二、落实自主可控要求,打造现代产业新高地。2018年,我们聚力培育“4+4+1”主导产业,四大先进制造业主营业务收入、四大现代服务业营业收入均增长12%以上,软件业务收入达到4400亿元。进入转型升级新阶段,我们将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落实“巩固、增强、提升、畅通”八字方针,继续种好移大树、育新苗、老树新芽“三棵树”,加快构建自主可控的现代产业体系。扎实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全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占工业增加值比重达45%以上、提升3个百分点,净增规上工业企业200家。重点培育人工智能、集成电路、新能源汽车等产业地标,推动制造业与新一代信息技术、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提升智能制造发展水平。加大企业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力度,有序推进“两钢两化”企业转型转移,继续关停不符合节能环保要求的落后企业。培育壮大新经济和总部经济。鼓励发展高水平商业模式和高科技创新产品,在城市建设和绿色发展等场景应用中加大首购首用等扶持力度。积极招引和培育龙头型、旗舰型总部企业,打造总部经济集聚地。依托苏宁云商、阿里巴巴和小米科技区域总部等,构建平台经济生态圈。加快推进河西金融集聚区建设。大力发展枢纽经济。充分利用省组建机场、港口、铁路集团机遇,坚持空港、江海港、高铁港协同发展,建设南京长江国际航运中心,增设保税物流中心,创建国家临空经济示范区。

三、建设强大内需市场,形成经济增长强支撑。坚决落实“六稳”要求,把培育强大内需市场作为重要发力点,进一步增强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全力以赴稳投资。继续发挥政府投资引导作用,认真落实鼓励民间投资的政策措施,营造稳定、公平、透明的投资环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抓住国家较大幅度增加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规模的机遇,加大交通、环保等市政基础设施投资,补齐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短板。加强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压实责任抓招商。我们把2019年确定为“招商突破年”,建立“一把手”轮流招商制度,坚持围绕主导产业谋招商,聚焦产业链条促招商,紧盯龙头企业抓招商,加强对11个经开区、15个高新园区招商工作的督查考核,努力跑出新一轮高质量招商的加速度。千方百计促消费。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出台更实举措,促进育幼、养老、医疗、文化等产业发展,培育消费新增长点。完善消费领域基础设施和信用体系,推进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建设,构建智慧商圈、智慧商店、智慧物流,推动传统商贸创新发展。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落实好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政策,增强居民消费能力,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9%。

四、打好三大攻坚战,冲刺高水平全面小康。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主要是深入推进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专项行动,压降存量风险,严控增量风险。密切关注、积极稳妥化解重点企业资金链风险,用好转贷互助、纾困和发展等基金,严防风险传导和扩大。加强政府显性和隐性债务管控,严格规范政府融资行为。坚持“房住不炒”定位,完善住房市场体系和住房保障体系,构建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长效机制。深化大排查大整治工作,推进平安南京、法治南京建设,依法严打“三股势力”,守牢安全稳定底线。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主要是认真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加强长江两岸环境整体性保护、系统性修复。抓好中央环保督察“回头看”和突出环境问题整改。持续巩固黑臭水体整治成果,全面开展劣V类水体整治,确保境内入江支流水质持续稳定达标。打好蓝天保卫战,以控制PM2.5浓度和提升空气优良率为重点,开展减煤控煤、挥发性有机物等综合治理,完善经济政策激励企业主动减排。打好脱贫攻坚战,主要是兜牢“两不愁三保障”底线,重点解决好“病残孤老灾”特殊贫困人口脱贫问题,实现市定标准低收入人口和经济薄弱村全部摘帽。加大对口支援和扶贫协作力度,保质保量完成任务。

五、改革开放再出发,营造聚力发展好氛围。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慶祝改革开放40周年重要讲话精神,推动新时代改革开放走得更稳、行得更远,不断激励新担当新作为。深化市场化改革。继续推进“放管服”改革,全面实现工程建设项目审批“864”目标。落实减税降费政策,减轻市场主体负担,优化营商环境,发展民营经济,让企业家吃下定心丸、安心谋发展。深化国企国资改革,试点职业经理人制度,完成一批重点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扩大高水平开放。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并重,推动由商品和要素流动型开放向规则等制度型开放转变。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建设,以及长江经济带发展、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提升互联互通互融水平。组团赴全球创新型国家和地区,与世界一流高校院所对接合作,引进一批高端项目、人才团队和科技服务机构。推动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复制推广自贸区政策,不断提升贸易便利化水平。深化江北新区芯片之城、基因之城、新金融中心“两城一中心”建设,构筑对外开放重要平台。全年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5%,实际利用外资40亿美元。加快国际化步伐。完善与国际接轨的商务商贸、教育医疗、公共服务、生活配套等设施,争取开展中新智慧城市合作试点,打造现代化综合交通枢纽,塑造历史文化特色品牌,举办一批重大展会活动,不断增强南京的国际影响力。

责任编辑:王 婷

猜你喜欢

建设发展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从HDMI2.1与HDCP2.3出发,思考8K能否成为超高清发展的第二阶段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
努力建设统一战线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