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攻坚路上的共产党员
2019-02-22
编者按:2019年到来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在新年贺词中挂念着脱贫攻坚任务,惦记着脱贫一线干部:“这一年,脱贫攻坚传来很多好消息。全国又有125个贫困县通过验收脱贫,1000万农村贫困人口摆脱贫困。”“我时常牵挂着奋战在脱贫一线的同志们,280多万驻村干部、第一书记,工作很投入、很给力,一定要保重身体。”新春佳节之际,我们推出“脱贫攻坚路上的共产党员”一组报道,展现共产党员脱贫攻坚的奋斗风采。
颜亮亮:主动请缨再干3年
颜亮亮是安徽省纪委监委信息技术室正科级纪检监察员。2014年10月,作为全省第六批选派帮扶干部,他担任临泉县邢塘街道刘桥社区(原刘桥村,2016年划入邢塘街道)第一书记、驻村扶贫工作队队长。
颜亮亮(中)为刘桥社区群众宣讲扶贫政策
刘桥社区有1259户、4786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230户、477人。颜亮亮任职以来,按照夯实基础、精准脱贫、巩固提升、正风提气的目标不断努力,2016年实现村貌改观,2018年贫困户全部脱贫。
颜亮亮始终牢记党员宗旨,密切联系群众,帮助群众排忧解难。贫困户姚德红之妻刘珍喜身患残疾,十几年前由湖北嫁至临泉县,因户口一直没迁入导致不能享受扶贫等惠民政策。颜亮亮了解情况后,多次向单位汇报,争取跨省协调,更是亲自带着姚德红全家不远千里到湖北江陵县沙岗镇找到原始资料,最终解决了刘珍喜落户问题。
脱贫攻坚中,颜亮亮累计帮助52户贫困户自养、寄养山羊293只,发展蔬菜种植123户,实施光伏扶贫32户,帮助72户贫困户申请扶贫小额信贷321万元。争取社会力量资助贫困学生,为41名贫困户在读子女申请贫困生补助和“雨露计划”。为41户住房有困难的贫困户改造和重建房屋,并组织15家企业帮扶110户贫困户。几年内,使村集体经济年收入从零增长到30余万元。
在选派帮扶任期结束时,颜亮亮主动申请再干3年,他要带领群众奔向更美好的明天。◎
金梅:贫困村里的女教授
在湖北省十堰市精准扶贫战场上,活跃着80多支市直扶贫工作队。来自汉江师范学院53岁的女教授金梅,是为数不多的一位女干部,她在竹山县柳林乡公祖村已经坚守了4年。
“扶贫工作要有耐心、热心、细心,从内心深处关心爱护贫困户,让他们更有信心脱贫致富。”奋斗在扶贫一线的金梅,用自己的真情和实干,成为当地贫困户的贴心人。
金梅(右)翻山越岭,到村民家入户走访
从十堰市区到公祖村,山路崎岖难行,一路行进要花7个多小时的工夫。公祖村位于十堰与重庆交界处的大巴山区,海拔最高达1600多米,是十堰地处偏远、海拔最高的村落之一。因为地理位置原因,这里的贫困人口多,有300多户人家。
进村不久,金梅就开始入户走访。走访次数多了,村民慢慢熟悉这位城里来的女教授。“对人很热情,大老远就听见她的笑声了。”贫困群众说,金教授整天脸上挂着笑容,进门就嘘寒问暖,对贫困户都特别关心。
因为来自教育战线,金梅格外留意贫困户家里子女受教育情况。去年3月,金梅到贫困户熊正万家走访时,发现他儿子没去上学。金梅询问得知,他的儿子得了中耳炎,上课听不见老师讲课的声音,因此萌发了休学念头。金梅赶紧把孩子带到村里的卫生所检查治疗。金梅隔几天就打电话给熊正万,叮嘱孩子要按时吃药。一段时间后,孩子的耳朵好了,又回到学校上课。去年,小伙子考取了汉江师范学院。报名时,金梅特意把他送到学校,还给他买了生活用品。
4年来,在驻村扶贫工作队和当地干部共同努力下,全村成立两个农民专业合作社,带动60多户贫困户;45家贫困户参与了特色种植;建起安幼养老中心,筹建了“扶贫车间”。从2014年开始驻村,工作队已经换了一拨队员,而金梅一直坚守在岗位上。她说:“村民们把我当亲人,大老远看到我,‘金教授喊得很亲热,没有隔阂。我会和驻村工作队的队员们继续努力奋斗,让群众都过上好日子。”◎
苏晓强:推行党员扶贫“1+1”
“不脱贫不离开,不摘帽子不收兵,不让一名贫困群众掉队。”这是苏晓强对天度村乡亲们的郑重承诺。
苏晓强(右)给村民耐心讲解社会扶贫网使用功能
苏晓强是陕西地矿集团驻扶风县天度村第一书记。自2015年驻村帮扶起,历经4年,他把一个深度贫困村带上了致富奔小康的光明大道。尤其是在2018年脱贫攻坚进入攻城拔寨关键阶段,他勇挑重担,带领工作队向贫困宣战,以党建领航,真情为民,实施产业增收,精准脱贫,实现65户、205名贫困人口稳定脱贫,天度村顺利摘帽退出贫困村。
脱贫不仅仅要解决贫困群众经济上的困难,更重要的是拔除精神上的贫困,彻底摒弃“蹲在墙根晒太阳,等着政府送小康”的“等、靠、要”思想。苏曉强按照“扶贫先扶志”的思路,开展“培训一人,就业一人,脱贫一家”活动。他先后邀请多名专家到村开展果园技术管理、有机农作物质量标准、生猪标准化养殖等技术培训。他还创办了天度村“爱心超市”,以促进和谐文明乡村建设;设立“扶志基金”,对全村脱贫攻坚先进典型进行表彰,激发贫困群众追赶超越的信心。
2018年初,兼任村第一书记的苏晓强,从规范“三会一课”入手,进一步增强全体党员的政治意识,增强党支部凝聚力和战斗力,在全村推行党建“1+1”行动,72名党员与72户贫困户结对子,带动一大批群众走上产业致富之路。
(国务院扶贫办供稿) (责任编辑:杨连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