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党徽辉映逐月梦

2019-02-22邹维荣韩阜业

党建 2019年2期
关键词:飞控拉杆中国航天

邹维荣 韩阜业

2019年1月3日10时26分,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着陆在月球背面东经177.6度、南纬45.5度附近的预选着陆区,并通过“鹊桥”中继星传回了世界第一张近距离拍摄的月背影像图,中国人率先叩响了“谜之月背”的大门。

这一刻,不只是在飞控大厅,在距飞控大厅不远的遥操作大厅,在数千公里之外的深空测控站,在准备下一次发射任务的卫星发射场……在与嫦娥四号任务相关的无数个岗位上,处处可见中国航天人忙碌的身影,正是这群中国航天人不断创造出了一项又一项震惊世界的中国高度。

“关键在于重视发挥党组织在重大项目中的领导作用和党员骨干作用。”一位老航天人说,这既是中国航天人的优良传统,更是攻无不克的制胜法宝,每一次成功都是中国航天人用信仰和汗水浇灌出的梦想之花。

1月3日凌晨,嫦娥四号落月在即。西安卫星测控中心佳木斯深空站科技人员正在密切跟踪探测器动态。

发射场区:确保“零窗口”发射万无一失

2018年12月8日凌晨,群山环抱中的西昌卫星发射场,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静静矗立在2号塔架上。探照灯照射之下,乳白色的箭体泛着微光,辉映着天空的月华。只待一声口令,它就将拔地而起,托举嫦娥四号探测器启程奔月。

2007年从西北工业大学毕业后就到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工作的张滢,幸运地赶上了探月工程的实施。“一个人离开了组织,干不成大事;一个团队没有党的坚强领导,打不了硬仗。”10多年的任务实践,年轻的共产党员张滢对党有着深刻的理解,她是中心气象系统第一位女工程师、第一位驻沟的女性气象保障组组长,还负责气象预报和气象室党费收缴登记。

在气象室有一本沿用了30多年的党费收缴登记本,记录着1986年以来该室党费收缴的情况。张滢说:“组织强则团队强,每次登记党费都是对自己党员身份的郑重提醒,更是对干事创业的鞭策。”此次嫦娥四号发射正值冬季,大气层8000米到12000米之间的高空风将成为影响发射的重要因素。如何“巧借东风”?发射前夕,张滢和团队满怀信心迎接现实考验。

不只是张滢。直到发射前最后一刻,发射场系统的其他若干个团队也都因嫦娥四号任务的新难度、新特点,在迎战不同的考验。2018年,面对全年352天执行任务、100天连续实施7次发射、最短间隔15天发射等诸多挑战和压力,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扎实开展主题教育活动,精心组织主题征文、文艺会演,大力宣扬任务一线各系统岗位的先进典型,凝聚起了强大的意志力量。

第13次担任发射系统“01指挥员”,38岁的陈政是一名老党员,在团队中一直发挥着先锋模范作用。作为“01指挥员”,他在发射前的一个月内,每天的睡眠不足4小时,时刻保持高度紧张状态。他相当于整个发射系统的大管家,负责协调整个发射任务流程和进程控制,任何疏忽和失误都可能使发射错过稍纵即逝的窗口。

“航天发射是万人同操一杆枪,这里没有谁是配角,人人都是主演。”陈政说。他身后是一个坚定航天报国志向、坚定航天强国信念的以党员为骨干的强大团队。

从嫦娥一号开始,历次探月发射任务中,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一直保持着“零窗口”的发射纪录。

所谓“零窗口”,是指在预先计算好的发射时间,分秒不差地将火箭点火升空,不允许有任何延误与变更。“零窗口”的背后,是发射场所有党员践行模范带头作用的现实写照,也是大家对零失误、零差错、零故障、零缺陷、零遗漏的执着追求。

2018年12月8日2时23分,火箭拔地而起,底部喷出橘红色的火焰,轰隆声响彻山谷。“发现目标”“跟踪正常”……指挥控制中心大厅内传来各个测量站点的报告声,嫦娥四号的发射取得了圆满成功。

2018年12月8日,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嫦娥四号型号团队在飞控大厅集中攻关重要飞控技术。

研发实验室:需求万变,努力不变

严格来讲,嫦娥四号最初只是嫦娥三号的“替补”。

2013年,嫦娥三号成功實现在月球表面软着陆,任务取得了圆满成功。那么,还没登场的“替补队员”怎么办呢?科学家们论证研究之后,赋予了它一项新的任务——实现世界首次在月球背面软着陆。

与嫦娥三号在月球正面的虹湾地区软着陆相比,在月球背面着陆面临不少新的挑战,肩负新使命的嫦娥四号相比嫦娥三号,也因此迎来了不少重大的技术升级。

7500牛变推力发动机,出自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六院研制团队之手,就是一项关键的升级改造。有媒体这样形容,它让嫦娥四号“不仅飞得稳,还要落得准”。

早在2006年,7500牛变推力发动机的研制之路就已开启。研发团队不仅要面对一无经验、二无材料的窘境,更为棘手的是,发动机要求5年内完成交付。而常规情况下,从论证设计到产品交付,研制一种新发动机至少需要10年时间。

时间紧、任务重,研发团队的压力可想而知。“在重大任务中,凝聚人心是重中之重。”团队带头人兰晓辉说,“党支部充分发挥队伍建设和思想工作方面的优势,将党建工作与科研任务相促进,保证研发团队成为一个富有战斗力的整体。”

几年时间里,他带领团队不断改进和试验,从现有发动机基础理论和相关技术寻找突破口。2011年底,当变推力发动机连续8台可靠性试车全部获得成功,所有人为之欢呼。

嫦娥四号软着陆的成功实施,还要靠一个关键部件——“缓冲拉杆”。而这至关重要的“缓冲拉杆”是由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固体物理研究所研制的。

自2007年起,固体物理研究所就开始承担拉杆材料的探索任务。“当时,国内并没有合适的材料。”项目骨干王幸福回忆说,“我们成立党员先锋队,攻坚克难经过了无数次实验,历时6年,最终研制出一种新型缓冲吸能拉杆材料,给它命名为高效吸能合金。”

高效吸能合金为着陆机构的设计与实现提供了关键材料支撑,也填补了我国地外天体探测器着陆缓冲用拉杆材料的空白。

测控大厅:精测妙控,再创航天新辉煌

玉兔二号巡视器全景相机对嫦娥四号着陆器成像

1月3日,来自中国的嫦娥四号探测器,历经27天飞行,实现了人类航天器在月球背面的首次软着陆。

很多人看到了台前起舞的“嫦娥四姑娘”,却鲜有人知幕后“飞控人”默默奉献的身影。

上午10时许,北京航天城飞控大厅里座无虚席,“飞控人”密切关注着“嫦娥四姑娘”的一举一动,将来自各测控站、测量站的实时数据,汇聚后下达相应指令。用数据为“嫦娥四姑娘”的太空之旅领航。

一出航天大戏即将上演,此处是导演组,舞台在38万公里之外的月背,主角是“嫦娥四姑娘”,摄像师则是在44万公里之外的月球上空运行的中继星“鹊桥”。

“7500牛变推力发动机开机,动力下降开始!”10时15分,总调度刘冰的声音响彻大厅。大屏幕上出现了一幅根据嫦娥四号实时状态生成的三维动画。画面中,发动机朝着嫦娥四号飞行前方喷出火焰,高速飞行的探测器踩下“刹车”,缓缓掠过月面高耸的山脉、幽深的盆地。

刘冰是3年前才刚刚接触调度岗位的,当时有人对他说:“干调度又苦又累,天天加班还照顾不上家,不是一般人能承受的!”

但刘冰觉得自己是一名党员,任务面前就应当冲锋在前。为了备战好任务,熟练掌握调度指挥,刘冰经常和同事一起加班,总是方案不離手、问题不离口,反复琢磨请教,仔细把与任务相关的各类技术状态详细记录在案,为任务调度积累参考资料……

嫦娥四号任务中,更多的科研和工作人员默默坚守在一个个平凡的岗位上,他们留给众人的只是一个个穿着同样工作服的相似身影。

为确保信息“带宽”的畅通无阻,总体室主任谢剑锋带领平台研发团队打响研发任务攻坚战,同步开展攻坚党建专项活动,促进党建和科研的深度融合,激励广大党员迎难而上,强化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

就这样,平台研发团队团结协作、众志成城,查资料、分方案、算效率,一连几个月吃住在实验室。最终破解了这一难题。

再赴广寒宫,征途路漫漫。5年前,嫦娥三号着陆月球,将中国航天的足迹刻在了月球上;今天,嫦娥四号落向月背,将把人类探测器的足迹印在这片世界探月的“处女地”。

74岁的中科院院士、探月工程总设计师顾问叶培建激动不已:“比想象的还要好!”“开启了人类探月的新征程!”

玉兔二号巡视器全景相机对嫦娥四号着陆器成像

此刻,跨越星辰,逐梦深空,中国航天的前进步伐稳健而有力。

(责任编辑:郭慧)

猜你喜欢

飞控拉杆中国航天
有一种浪漫叫中国航天
中国航天发展史(二)
这就是中国航天
基于HYPERMESH某校车转向零部件强度分析
中速磨煤机拉杆密封技术
沙发双人床
混合翼无人机的设计
中小型太阳能无人机航电系统设计
4月24日被设立为“中国航天日”
强身健体的改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