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大学生心灵成长的德育教育探索
2019-02-22孙晶许坤
孙 晶 许 坤
(大连民族大学设计学院 辽宁 大连 116600)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取得了巨大的、全方位的进步,社会物质生活环境不断改善的同时,处在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期的精神需求也表现的更为复杂,在高校德育工作思考中,对道德品行、价值共识、精神气质的走向成为关注的重点。德育的本质是促进人的价值系统的生成,心灵成长与精神成长密切相关且互为基础,关注心灵成长将德育工作的角度指向从人的身心系统内部思考人的道德发展、精神成长的规律,能否激发学生的感受与体验、能否开启并走进学生的心灵成为关键。
1.研究的理论依据与基本概念
人的社会交往关系中不仅使用语言,更是以情感表达、显露自己的价值偏好,因此,现代心理学已经将情感视为人的价值观的标示器。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1]认为“重视人的同情心、善良、怜悯、敏感性、友谊、义务感、责任感,能够增强精神情感力量,这些情感力量微妙地交织在一起,进而达到高尚的情感激动,只有这些情感的培养才能使道德概念变为信念。”“自尊感是学生道德发展的重要因素”“情感是不能命令的,有这样一种刻板的公式:我给你讲什么,你就去理解什么,我要在你的心里里树立什么,你就去感受什么,这一你就会成为一个好人——如果教师相信这样的一种公式效能和教育力量的话,崇高言语就会在学生的意识中变成不值钱的小分币。感情需要引发,需要激起形成道德素养和情感素养所必须的感情,而为此需要有产生情感的环境。”[2]
心灵是与身体相对应、相联系的一个概念,它是包含价值、情感、意识、思想等一系列精神活动的综合。心灵依附于身体,也不存在没有身体的心灵。身体成长与心灵成长共同体现着人的成长变化。心灵成长即是价值系统的构建、情感体验的生成、意识与思想不断丰富的过程。
认识心灵是实施心灵的教育的前提,是有效实施心灵教育的基本条件。心灵的教育是以实践为载体,以促进心灵的发展为落脚点。在教育实践中,心灵的教育并非一项独立存在的教育活动或教育手段,它伴随着几乎所有教育活动而发生和发展。关于心灵的教育,学界有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心灵的教育目的就是培养善良正义之心;另一种观点认为心灵的教育高于道德教育,包括伦理学、哲学、美学、心理学、宗教学等;第三种观点认为心灵的教育是一种方法或手段,促进正确价值观的形成,使人能够体现自身价值;第四种观点认为心灵的教育就是宗教信仰的熏陶。以上观点不难看出,关注心灵的教育意义重大。本文探讨的心灵的教育,是以促进心灵成长为根本目标,通过认知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的平衡发展,构建学生的价值体系、塑造健全人格。
以中国传统伦理道德文化为基础的教育通常将塑造理想的道德人格作为直接目标,主张道德觉悟与道德情感的统一,道德的本质就是基于一种文化背景下的价值判断[3]。“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是中国传统道德教育的基本范式,这种教育方法为当前的“情感教育”带来了启发与思考。在东西方文化互相冲击、互相交融的背景下,说教式、知识传递式的德育仍然是主要的德育模式,而关注心灵成长的“情感教育”、“人格教育”、“意志教育”等以价值为核心的人文素养教育尚未形成行之有效的体系与方法。
2.情感体验与心灵成长的过程解析
让学生获得真正的感受体验的事件才能够触及到他们的内心,而这种内在的、真实的、属于自己的感受形成时,心灵才能够得到扩展。
一是主动与被动的情感过程。主动性体现在学生按照个性特点与喜好进行选择判断,被动性体现在学生遵循规则与要求开展学习活动。主动与被动的平衡体现的是自我成长与环境培养的平衡状态。
二是感受与表达的情感过程。感受是接受和体验信息传递的过程,而表达是大脑经过逻辑处理后的反应过程。表达的真实一定是基于感受的真实性,不同成长环境、不同经历的学生面对同样的信息,也有不同的解读和印象。恰当的表达亦可疏导负面的情绪体验、分享积极的情绪体验,感受与表达的平衡是情绪协调能力的关键,是能够实现心灵沟通的基础。
三是关爱与被爱的情感过程。关爱与被爱是人类最基本的需求之一,“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是许多教育家关于爱与教育基本关系的观点。关爱与被爱体现一种社会关系,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连接方式,关爱与被爱的任何一方出现不平衡,都会使这种连接方式被破坏。对学生来讲,付出关爱与接纳被爱,都是一种情感体验,是心灵成长的基本动力。
四是鼓励与挫折的情感过程。天性不同的学生,面对鼓励与挫折会产生截然不同的反应。鼓励与挫折存在于社会环境之中,是对学生的行为表现的价值评判方式。引导学生追求自我完善、自我成长,尊重多样化的存在、包容不同,强化积极的情感体验,从而促进心灵成长与良好道德品性的养成。
3.大学生心灵成长与德育的关系
德育是心灵沟通与精神建构的过程,德育的过程也是受教育者体验、感受、形成道德价值的过程,关注学生特有的生活背景、成长环境、道德经验、学习习惯,才能真正实现对于一个真实个体具有意义的教育效果。确信个体对某种价值认同、内化并形成人格,要以一定的认知为条件,究其根本是个体的情感变化与发展,即内在情感品质与外在情感能力增长的过程,而这样的情感过程即是心灵成长的重要表征。
我国普通高校德育教育大纲规定了高校德育目标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围绕这个根本任务,德育教育的主体是学生本身,有效实现专业教育与德育教育的融合,促进学生道德认知,培育学生道德信仰,培养学生责任意识,实现学生道德认识、道德判断、道德信仰和道德行为养成的过程。
情感过程不仅是道德认识转化为道德行为的中间环节,而且在学生道德形成的过程中,始终具有特殊价值。情绪——情感——行为表现构成了道德价值的主要学习过程,情绪是道德信息的接受,情感激发和调整道德行为。所有的道德价值中,善良、爱心、信任、尊重、尊严是核心体现,失去这些情感体验,道德是很难在心灵与精神层面得以生长的,而这种成长是通过积极面对环境挑战、积累社会经验,伴随认知过程共同完成的,心灵成长与德育目标的实现、道德的成长需要一个长期、渐进、不断积蓄的过程。
4.基于大学生心灵成长的德育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关注大学生心灵成长的德育教育,要明确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充分尊重大学生的主体意识。将德育教育回归生活、反应生活、指导生活、完善生活,在日常学习生活中为德育教育搭建平台。缺乏实践体验的德育教育无法落地生根,更无法服务于受教育者价值体系的建构过程。
4.1 打破德育方式的教条化,开展丰富的情境创设
(1)以拓展训练、积极心理辅导等丰富的场景与情节设计为载体,在情境中开启学生的心灵之门,让学生用心灵感受关怀与支持,在师生之间搭建互相信任的基础。通过一对一谈话、团体辅导、主体班团会等形式有针对性的进行深入的引导,激发学生主动求知、探索、思考、成长的愿望。善于走进学生心灵的教师,才能真正称为学生心灵成长的力量源泉。
(2)注重校园文化氛围的营造。一是通过以学生为主体的阅读、思考、讨论而形成,如大学生论坛沙龙。二是通过以欣赏和实践为方式的校园文化环境的形成,如经典话剧再现、优秀影视资料放送、设计节、专题报告会等。每天走过“塑造人格、独立思考”院训思想的石碑,代表哲学、社会学与工业设计专业思想的几位导师的雕像,走过刻有每位毕业生名字的纪念石,潜移默化中体味设计学院的教育思想与人文精神。校园文化活动应当更多的提升作为主体的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与参与效果,才能更好的推进校园文化氛围的营造。开展毕业生访谈搭建毕业生与母校联结的通道,通过毕业生将学院的人文精神在社会上传承和发展。当学校的人文精神与优良传统深深浸润于每一位学生的思想和言行中,德育的目标就以“润物无声”的形式得以实现了。
(3)“问题导向”模式实现教育方法的以学生为中心。成功的教育模式一定是教师处于观察者、组织者、指导者的角色中,关注学生“学习情境的设计”、学生参与互动的可能性,让学生更多的思考与表达是激发学生心灵成长的必要条件。课题完成过程中导师与学生就方案进行充分的交流与探讨,课题完结时由学生进行答辩汇报;价值调查课程中让学生以访谈、调查、小组讨论等方式完成;学生组织选拔培训中设定具体工作情境鼓励自由组成团队完成。这一过程中师生之间的近距离有效沟通激发情感互动的基础,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促进认知体验与情感体验的平衡。
4.2 打破德育内容的意识形态化,营造贴近生活、贴近实际的交流平台
(1)开展家史调查,以家庭变迁的历史背景为线索,撰写《我的家史》。家史家训是我国最早、最基本的德育教育方式。通过访谈家长了解家庭变迁的历史过程、祖父辈们的奋斗历程、当时的社会历史背景,体悟我国传统的“孝悌”、“谨信”、“和睦”、“宽容”的家庭观,增进与父母之间的有效沟通;了解自己的家庭、认同自己的家庭,理解每位家庭成员应当承担的家庭责任,进而培育社会责任感。家庭在爱与责任的基础上构建空间归属和精神归属,进而构建心灵归属感。
(2)以身边大学生为调查对象,开展价值观调查。让每位学生通过调查了解身边大学生价值观的现状,在调查过程中更直观的思考价值的概念、文化与价值的关系,通过访谈、讨论和总结,理解什么是价值、价值观包含哪些因素、什么是家庭及家庭责任、什么是孝顺、影响家庭和睦的因素、什么是竞争、什么是自我中心等,并用具体的行为表现对概念进行描述。如孝顺的行为表现为:与父母讨论问题意见不一致,应尊重父母;对父母坦诚;多与父母分享自己的生活;勤俭节约,不乱花父母给的钱;生活上自立,不做啃老族等。价值观调查的过程充分调动了学生思考的主动性,将教育者的主导地位转化为受教育者发挥主体效应,同时将价值观体现在日常生活细节中。
(3)通过志愿服务、公益活动等,让不同专业、不同年级的学生从陌生到熟悉,交流情感、分享体会、共建善良爱心的价值观念,从活动中获得关爱和帮助,感受依赖和温暖,通过帮助他人实现个体的社会价值和人生意义,又给予被帮助者以关爱和温暖。这对化解消极心理、促进积极心态的养成都有重要的作用。
4.3 打破德育测评的随机性,完善引导人才培养目标实现的师生一体化评价办法
教育对象看似是一个群体,实则是每一个受教育的个体。在培养中,要兼顾每位学生不同的个性特点和成长需求,让每位学生在面对成绩与不足时能够积极妥善的应对。通过将对学生、对教师、对集体的评价进行一体化设置,更直观全面体现人才培养目标。目的是全面提高教育质量,让更多的学生从中获益,也通过评价机制,引导师生建立优良的学风和教风。在奖学金评定中,强化对学生日常行为表现即道德品性的评价,强化学生专业实践能力评价,强化学生学习态度与学习过程的评价,使奖学金成为一个综合的评价体系。由教师与辅导员每学期对所指导的学生进行道德品性的全面评价,实施道德品性评价不合格在奖学金评比中的一票否决制;设置多样化的奖学金种类以鼓励不同类型特点的学生成长发展、实现自身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