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民本思想探析
2019-02-22鲁志美杨凯乐
鲁志美 杨凯乐
(东北林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黑龙江哈尔滨 150040)
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主要内容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把党的群众路线贯彻到治国理政全部活动之中,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1]它的主要内容体现在:
首先,人民的重要性。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决定性力量。因此在我国,人民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征程中,在实现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的进程中,人民的主体地位和作用无可替代。
其次,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以人民为中心”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党的一切执政活动,国家的一切治理活动,都要尊重人民主体地位。人民是中国梦的主体,是中国梦的创造者和享有者[2],因此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凝聚全体人民的力量共同努力。
最后,人民利益至关重要。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党来自于人民,植根于人民,服务于人民,党始终保持同人民保持血肉联系。一切为了人民,维护人民合法权益,不断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
二、民本思想的主要内容
民本思想最早可见于《尚书·五子之歌》:“皇祖有训,民可近不可下。民惟邦本,本固邦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统治者越来越重视“民”的作用,民众的地位日益提升。孟子的《尽心·章句下》中指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民贵君轻”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使得历代统治者不得不对它引起重视。唐太宗在位期间曾多次引用“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警醒自己和大臣,强调依靠人民对维护统治的重要性,为后代统治者重视民生实行所谓“仁政”起到了一定程度的表率和促进作用。
这些史实告诉我们,在历史朝代中“民”是一个国家的根本所在。当统治者把“民”视作国家的根基,并采取一定措施改善和保障民众利益,国家稳定和社会长治久安就能够实现,而且还能有助于维护或延续统治者的统治。人民对一个政权的统治起着决定作用,正所谓“民心向背关系到一个政权的生死存亡。”人民既有力量拥护得民心的政权,也有力量推翻失民心的政权。
但民本思想其根本的目在于为维护统治,无论从奴隶主阶级到地主阶级,还是从天子到诸侯王到皇帝,统治者采用它的目的还是为捍卫其地位和利益。而在封建社会中君主处于国家政权的“金字塔尖”,因此历朝历代,只有那些被后世称之为“明君”的贤明君王才能使自己的统治得以巩固并持久,能够让国家和百姓安定。当统治者注意到“民”对其统治有着重要作用和影响后,统治者在治理国家时就会更加注意民众的关切,使民众对其“感恩戴德”。而为后世称赞的所谓明君,无一不是在其统治期间实行仁政的君主。而事实证明,历史上那些“盛世”时期几乎都是君主重视民力,实行仁政的结果。
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与民本思想的历史渊源
民本思想对于维系封建王朝的统治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从秦朝到清朝超过两千年的漫长封建社会发展进程中,统治时间较长的,且出现过“盛世中兴”的朝代,其统治者多数受到过民本思想的影响,在其统治中注意运用。而那些统治时间很短的,更迭频繁的王朝,除了社会动荡的大背景外,多与不重视民本思想有着很大的关系,最终受苦遭殃的还是无辜百姓。“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基本方略之一,其中既有对民本思想的借鉴,也是在新时代的历史方位下对民本思想的传承,它与民本思想有着很深的历史渊源。
第一,体现出人民的重视。虽然民本思想其目的是维护封建统治,但其对人民及民众蕴含的力量不敢忽视,依然表现得很重视[4](P24)。“民为邦本”“君舟民水”等思想体现出对人民对于国家对于统治阶层的重要性。统治者看到了人民的支持拥护对政权稳固的重要性,否则就会危及自身的统治。因而无论是主动或被动的角度去笼络人心,轻徭薄赋,均是对重视人民的一种体现[4](P24)。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基本方略之一,既体现出党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也证明了创造历史伟业需要依靠人民,离不开人民的参与。它充分肯定了人民在伟大事业、伟大梦想中的重要作用。因而在对人民的重视方面,两者是一致的。
第二,重视民心的作用。历史早已证明,得民心者得天下,无论是“民贵君轻”还是“君舟民水”,笼络民心成为封建统治者不可忽视的一项任务,在那时的历史条件下最大程度维持了一个封建王朝的统治[3](P109)。“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既是在新的历史方位下落实党的宗旨,也有力回答了在新时代应该如何贯彻群众路线。而且党从成立之日起,就以实现和维护人民根本利益为己任,在长期实践中始终密切联系群众,同人民群众保鱼水之情。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新的历史方位背景下,“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对贯彻党的宗旨、践行群众路线,对实现民族复兴、建成现代化强国目标具有重导向作用。
第三,注重改善民生。历史上许多王朝建立之初,均重视民众的休养生息,轻徭薄赋,推行许多有助于民生的政策,不仅有利于民众的生产生活,更是促进了盛世王朝的出现,成为史书中浓墨重彩的一笔。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为了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促进发展更加平衡更加充分。党和国家制定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均是为实现这些目标而制定的,最终都是有利于人民的,都有助于加强和改善民生。
四、“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与民本思想的不同
民本思想对中国古代社会的发展和稳定起到了重要作用,是先人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与民本思想有着根本的不同。
第一,出发点不同。民本思想萌芽于奴隶制社会,成熟在封建社会时期,随着其不断完善发展,民本思想,不可避免带有时代烙印,不可避免代表着特定社会阶段,特定社会背景,特定的历史时期的思想。[3]民本思想的提出是为了给统治者出谋划策,其目的在于保证统治集团的利益。它在封建社会背景下有着明显的立竿见影的效果。相对于所谓暴君的暴政而言,民本思想那种重视民生,重视民心的仁政措施保障了当时以农民为主要群体的被统治阶级的利益,民众受到来自统治阶级的“恩惠”,便会安于现状,安心生产生活,不会或很少发生威胁到政权统治的事件。因此,封建政权的统治才能够延续和维持。而提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也有其明显的出发点。它是党在执政过程中,结合国情,结合实践需要,结合党的性质宗旨原则,为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站在人民的角度提炼出来的。这既是由党的性质和宗旨所决定,也是对新的时代条件和实践要求所做出的回答,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理论成果,是现阶段也是今后党执政所必须长期坚持并不断发展的重要思想。
第二,主体不同。二者中都带有“民”,但他们中的“民”有本质的区别。民本思想中的“民”是相对于高高在上的统治阶级而言的,主要指统治阶级以外的那些被统治的广大民众,而且统治者的利益永远大于“民”的利益,因而民本思想相当于一个工具用于维护统治,进而实现统治者的利益[2]。“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民”,就是当今的中国人民——国家真正的主人,这里的“民”是实实在在的人民大众。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体从国家性质和政权组织形式上真正体现了人民是国家的主人,是党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以人民中心”既不是为了维护某些阶层或团体的利益,也不是为了维护统治的工具,它是党执政为民的生动体现,是党为实现最广大人民的利益,为了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为了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为了坚持和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提出来的重要思想。
第三,宗旨不同。民本思想虽然认识到“民”的地位和作用的重要性,但是由于统治阶级所固有的局限性以及时代的局限,民本思想还是不可避免地带有当时的时代印迹,民众是被统治阶级压迫的对象[3](P111)。民本思想虽然重视人民,但统治者多数情况下仅仅停留在口号上,甚至统治阶级对人民有着防备心态。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在对待人民态度上更加明确。十九大报告指出,“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1]。这就从理论与决策的高度明确党对待人民的态度,为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为了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2],为了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始终和人民群众站在一起,保持着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五、民本思想的局限性与“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进步性
民本思想归根结底是为统治者维护其统治服务的,它仅仅是一种治国策略和维护统治的工具,保证其政权的稳定和统治变得长久[3](P109)。在古代社会,民本思想对统治者的政策实施有着显著影响,其主要目的还是为维护其统治,以达到社会的有序、政权的稳固,因此受制于当时年代的局限性,依旧存在缺陷。“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对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继承与发展。“以人民为中心”鲜明的回答了“为什么人的问题”这一个检验政党、政权性质的试金石[1]。是对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唯物史观的生动体现。历史唯物主义指出“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而我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因此人民对社会发展的决定性作用更加明显。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既体现出党的性质和宗旨,也表明党真正重视人民的关切和利益,它是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必由之路,是对唯物史观和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继承与发展。民本思想是在历史演进和政权更迭中总结出的经验教训,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党在执政中将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在新时代新的历史方位结合实践所得出的新的理论成果。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民本思想在新时代背景下有了新的应用与发展。“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在新时代背景下党对民本思想的借鉴与吸收,从而使党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能够更好的贯彻、落实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进而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