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19年山东师范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总目录

2019-02-22

关键词:文学研究

□第一期

□ 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

改革开放40年来党的建设进程和基本经验

李爱华(1)

□ 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

在“恶霸”与“绅士”之间

——现当代文学“恶霸地主”形象的形成与消解

阎浩岗(12)

论《红高粱家族》的“抗战”“情爱”与“历史观”

丛新强(26)

威廉·福克纳与中国新时期小说的文化寻根

李萌羽 温奉桥(35)

□ 传播学研究

当代小说他者译介与海外接受中的意见领袖

姜智芹(48)

□ 经济学研究

新常态背景下山东省县域经济脆弱性空间格局研究

刘 凯 任建兰(59)

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经济效益研究

——基于山东省CGE模型的实证分析

彭山桂 程道平(68)

论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的国家品牌基础

——国家品牌的内涵及塑造研究

郭美晨(79)

中国“粉丝经济”的资本逻辑及其良性循环

李 松(87)

□ 教育学研究

教师教育MOOC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的适用性研究

钱小龙(97)

□ 管理学研究

供需视角下农村幸福院可持续发展对策探究

——以山东省LY县幸福院调研为例

袁书华(106)

□ 文化学研究

阙里孔庙御制楹联匾额考论

王振星(114)

□ 影视学研究

电影《夜半歌声》票房奇迹探秘

张新英(122)

□ 语言学研究

从语源学角度看韩语、日语中的汉字词

孙 晓(134)

□ 期刊理论研究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近十年发文特征与发展趋势研究

张 蒙 孙 飒(142)

□第二期

□ 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

新世纪中国鲁迅学的进展与特点

张梦阳(1)

论抗战时期老舍的启蒙思想

傅光明 杨丽霞(38)

《文学创作》月刊与抗战文学多元共生空间的建构

佘爱春(46)

□ 外国文学研究

海明威:作家、传媒、大众共同制造的经典作家与文化偶像

于冬云(53)

□ 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治理的理论进路、政治逻辑与价值追求

李新廷(64)

□ 历史学研究

论清末民初中国红十字会构建公信力的举措及其效果

王 林(75)

英国革命期间的土地流动

孙小娇(87)

□ 法学研究

“礼”与自然法的沟通

——从洛克《政府论》对亲权的阐释导入

荆月新(98)

□ 心理学研究

内隐理论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

余芝云 连 榕(105)

□ 社会学研究

社会经济地位、线上活动时间与青年群体线下社会交往

李华香(113)

当代中国理性休闲消费的构建

杜 颖 李桂花(125)

□ 传播学研究

1930年代海派传媒机制与左翼文学生产

——以良友图书印刷公司为中心的考察

余 琼(132)

□ 影视学研究

《头号玩家》的伦理维度解读

苏月奂(140)

□ 语言学研究

延边朝鲜族学生普通话声调感知研究

陆尧 李英浩 孔江平(147)

□第三期

□ 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

百年散文文体自觉思潮及其美学的建构

吴周文(1)

召唤与响应:中国现代小说风景修辞的张力建构

郭晓平(15)

时代光影中的少年形象

——论莫言在不同时期文学创作的流变

王爱侠(26)

□ 五四百年论坛

鲁迅与中国现代文艺理论批评话语系统之建立

——以《中国小说史略》为例

王春宇(35)

□ 中国古代文学研究

从《唐语林》看唐代佛教的世俗化

兰 翠(54)

人生遭际与诗风转变

——以西晋诗人刘琨为例

张爱波(63)

□ 外国文学研究

《使女的故事》:身体、权力与“风景”

汪汉利(71)

□ 历史学研究

明代登莱巡抚与山东巡抚关系考论

唐百成(80)

□ 教育学研究

“双一流”建设中的现代大学内部管理制度

张茂聪(90)

国际核心素养研究的主题领域与脉络演进

毕华林 叶剑强(97)

国家规划布局下省域高等教育的战略转型与改革发展

——以山东省高等教育为例

韩 萌(106)

□ 语言学研究

论“文字革命”与五四“辩证反传统”的传统

——以《新青年》杂志为中心

陈志华(117)

□ 传播学研究

新媒体时代的碎片性微文本及其社会性别分析

孙桂荣(126)

“后真相”时代公共舆论的情感表达

张 贝(134)

□ 艺术学研究

论新时代山东美术艺术品格的重塑

岳海涛(140)

新时期以来中国美术批评的知识谱系

董龙昌(147)

□第四期

□ 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

语言的堂吉诃德:吴宓的文言执拗及白话书写

王本朝(1)

论解放区后期文学的“英模书写”

秦林芳(12)

“武”的历史命运反思与“侠”的现代出路探寻

——从老舍作品看侠文化改造的意义

陈夫龙(22)

□ 中国古典文学研究

明代的水陆旅行

——以《醒世姻缘传》中的描写为例

刘晓艺(39)

□ 哲学研究

实用主义的“古典”分野:在何种意义上?

——一个谱系学的考察与回应

姬志闯(48)

□ 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

习近平关于人生观重要论述的四重向度

郝书翠(56)

中国共产党干部思想理论教育的理论溯源和形成探析

神彦飞(65)

□ 历史学研究

张家山汉简中的田制等问题

晋 文(72)

□ 教育学研究

触摸语文的“好课”模样

——简约语文“大道至简”的教学述评

曹明海(95)

交叠影响阈理论对我国中小学协同育人的启示

唐汉卫(102)

中学生科学学业成就影响因素分析研究

姜言霞(111)

“70后”中学女教师教育信念的特质及其文化成因与启示

董海霞(120)

□ 社会学研究

帕克的“边缘人”理论及其当代价值

杨中举(129)

□ 学术争鸣

“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的再批判与再解读

——基于社会主义启蒙视域旳考察

李茂民(138)

□第五期

□ 专题研究·中西方文化比较研究

学术主持人:王志民

西方道德概念史的自我与社会

陈 来(1)

世界教育史上的双子星座

——稷下学宫与柏拉图学园比较论纲

王志民(12)

□ 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

现代武侠小说的奠基之作

——论《江湖奇侠传》的时代性与浪漫主义特征

栾梅健(24)

鲁迅积累与创造的文学理论知识

许祖华(33)

公共阐释对文学精神的推动和塑造

卓 今(49)

□ 外国文学研究

福克纳与莫言生态伦理思想内涵研究

李常磊(58)

□ 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

论习近平关于新时代意识形态重要论述的三重逻辑

徐 稳(67)

人民性是新时代司法创新发展的鲜明特质

韩 慧(76)

□ 教育学研究

论大学教师课程建设的教育自觉

周海银(86)

学术型-应用型:我国普通本科高校分类之论

宋旭红(95)

□ 艺术学研究

走向神坛:《兰亭序》对王羲之“书圣”地位的造就

吕文明(107)

清代俗曲文献遗存诠略

刘晓静(115)

□ 编辑学研究

关于人文社科期刊导向管理的若干思考

刘曙光(132)

□ 影视学研究

Flash动画艺术的内容结构特征研究

孟祥增(140)

□ 语言学研究

韩国朝鲜时期《玉篇》类字典及其特点

王 平(148)

□第六期

□ 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

再造文明与复古革命

——世界史上的“五四”

韩 琛(1)

超越仇恨、大悲悯与拷问灵魂

——莫言文学思想研究之一

张志忠(14)

□ 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

新时代集体主义的伦理认知

马永庆(35)

□ 文化研究

陈寅恪“易代之叹”与陶渊明“安身立命”哲学探微

刘克敌(45)

文化多元主义的身份政治困境

王 葎(57)

□ 历史学研究

论古代北方海上丝绸之路兴衰变化

朱亚非(66)

袁世凯与“驱逐福久事件”

张礼恒(77)

□ 文艺学研究

边界与困境:定义幼儿文学

杜传坤(92)

□ 心理学研究

社交媒体情境特性对自我呈现意愿的影响:自我同一性的调节作用

金一波(100)

□ 社会学研究

失独家庭特殊保障问题研究

郑英龙(111)

□ 语言学研究

当前对固定语现象应有的认识和研究维度

陈长书(119)

网络语言流行传播模式研究

王 会(130)

□ 美学研究

审美乌托邦的多重美学基础

周均平 邹 强(139)

□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9年总目录

(151)

猜你喜欢

文学研究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我们需要文学
2020年国内翻译研究述评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
EMA伺服控制系统研究
“太虚幻境”的文学溯源
新版C-NCAP侧面碰撞假人损伤研究
对“文学自觉”讨论的反思
文学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