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鼓励原籍人员返乡创业助力乡村振兴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19-02-22董仁泉

乡村科技 2019年30期
关键词:年轻人人才人员

董仁泉

(安徽省村社发展促进会,安徽 合肥 230000)

乡村振兴的关键是人才振兴,而这些人才的来源当属于乡村原籍大学生、进城务工的原籍村民以及在异地创业的原籍乡贤,如何“让年轻人回来”,如何鼓励这些原籍人才回乡进行创业就业、根扎乡村,显得十分重要。这就需要政府给予大力的政策等资源性支持。只有这样,才能鼓励这些原籍人员真正回到乡村,参与乡村建设,助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1 鼓励原籍人员返乡创业助力乡村振兴存在的问题

1.1 农村经济过于落后

改革开放以来,城市的繁荣与农村的落后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农村经济发展并不如城市快,从而导致农民蜂拥进城务工。这样就造成农村地区只剩下一群空巢老人或留守儿童相依度日,50岁以下的中青年纷纷进城务工,他们只有在春节才能回去一次甚至几年回去一次,从而使村庄破败、田地荒芜、老人无人照顾、小孩缺少亲情教育以及乡风民俗衰退等。许多进城务工的农民已经融入城市生活,按时上下班,按时领工资,有的人一个月的收入相当于在农村种田一年的收入,他们无论经济收入还是精神生活远远超过在农村的满足感。这就导致农村人烟稀少,这种马太效应在我国十分普遍。而在经济发达的欧美国家,有多少人渴望回归农村与郊区得一处安宁之所,我国乡村何时才能呈现这样的境况。

1.2 农村年轻人更趋向于城市

如果说中年人更需要在城市挣钱养家,但是年轻人并非如此。首先,有的年轻人(农二代)从小便跟随父母进城务工生活,已经融入城市的圈子里,从听的、看的、说的、做的、吃的、穿的、学的和玩的等方面来看,他们俨然是一个“城市人”,他们在城市里已经结交了新的伙伴,所以不愿意回到乡村。其次,他们不管有多少文化与技能,在城市里都有一席生存之地,进工厂,送外卖,自主创业,即使到建筑工地打工,每月的收入也远远高于在农村种田。他们在城里购房安家,也俨然过上了城市人生活。再次,纵然有大学生村官,他们也不能作为当地人才资源的根本保障,他们在一线锻炼三五年后要么提拔到镇级以上部门任职,要么通过“村官”的跳板来谋取更好的前途。然而,这些年轻人的根在农村,那里有他们家祖屋,有爷爷奶奶的生活,有父母的乡愁,也有玩伴的回忆,他们只是在农村不能享受城市人一样的生活待遇。这些原因导致年轻人不愿意回到乡村。

1.3 农村公共配套资源严重不足

安徽大学创新管理研究中心曾做过市场调研,在受访的100位城市打工的农二代里,他们说只要在农村能保障老人就医与孩子入学、社会保险与城市职工一样的话,76%以上的人都想带父母返回乡村生活。但是,现实的情况并非如此,农村医疗设施与水平落后,看病难、就医难、药价高、交通差等制约着病人的急救,曾有一个返乡创业搞养殖的大学生,由于偏远的农村道路不便,一天夜晚得了急病的母亲由于不能及时送医而遗憾地离开人间,给他带来巨大的精神伤害,没多久他就放弃了农村创业,重新返回城市。同样在农村,要想让孩子上一所设施好、师资力量强的学校,比登天还难,农民工更看重孩子的教育,人人都希望子女“鱼跃龙门”,然而现实逼着他们进城分享城市优越的教育资源。另外,农二代的精神生活也越来越被重视,他们需要洋餐烧烤、酒吧咖啡影院来释放工作压力,可这些在农村绝对是“诗和远方”。这些留不住年轻人的根本问题,同样值得大家深思。

1.4 “三农”政策执行落实难

2019年中央一号文件是我国连续16年发布“三农”的有关政策,加之相关部门、地方政府出台的政策,可谓是“百花齐放”。然而,地方各级政府职能部门的部门执行人员素质差,政策理解不透,甚至以权谋私,对返乡创业者来说,他们没有地方政府与人脉资源,想拿到政策补贴比登天还难。另外,政府监督与监管部门工作不力,机制不健全,怕承担责任,自己的仕途高于一切,不为农企着想,乱执法乱处罚,使农村创业者很伤心、缺乏信心,造就了农村发展缓慢、困难重重。

2 鼓励原籍人员返乡创业助力乡村振兴的策略

2.1 出台返乡扶助政策,喂下一颗定心丸

好的政策永远是吸引强大的资本、技术、产业与人才资源的有力手段,对此,建议政府部门尽快出台更具吸引力的扶助政策,以人才力量等社会资源来衡量扶助力度。比如,在帮扶原籍人员返乡创业过程中,加大创业资金的扶持力度,要优先于承包土地,优先产业扶持,特别是配套建设用地时更要优先保障。要允许返乡的原籍人员将户口从城市迁回原籍(农村),允许享有同村民的宅基地权,使他们享有与城市人一样的医疗社保、退休制度,这样他们就可安家建业、扎根家乡,如此才能使他们在农村经济建设中吃下一颗定心丸。同时,政府要加强宣传引导,要充分发挥这些“乡贤”的积极主动性,利用他们在外面的强大资源优势,鼓励他们引资、引技、引智、引人和引业。而且政府要出台相关的奖励政策,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有了这样的定心丸,这些原籍返乡人员就会快速融入家乡,安心参与家乡建设,是实施乡村振兴的丰富财富[1]。

2.2 发展基础教育,加强人才培训,进一步巩固人心

教育资源永远是众多父辈担忧的民生问题。人人渴望子女不会输在起跑线,所以很多父母都希望通过努力工作,积攒更多的钱来帮助子女获取更好的教育。目前,我国城乡教育资源差距十分显著,不匹配、不对等现象十分明显,这在一定程度上造就了很多人才不愿意离开城市到农村发展。因此,政府要尽快在农村加强教育资源建设的投入,提高农村教师的待遇,吸引更多优秀的教师投身农村教育,这样返乡人员子女能得到完善的教育,不会落后城市的教育,解决这些人员为子女上学的后顾之忧。同时,地方政府要建立健全农村人才培训机制,让返乡人员的知识得到不断更新。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训是形式大于内容,不能解决“三农”人才的真正需求,因此,要培训他们的实操技能与实战经验,对于农村电商、农产品品牌构建、农产品营销、农产品品控、农业园区运营管理以及相关生产型的专业技能,要在田间地头结合案例进行实训教学[2]。采取这样的“研学形式”,才能使“三农”人才真正学到技能,巩固他们扎根农村的信心。

2.3 加快建立农村医疗体系,确保乡村医疗先进化

不难发现,许多农民工宁愿艰难身居城市也不乐意回到农村久居的原因在于就医问题,农村地区医疗环境差、设施落后,而且医疗水平较低,特别是老人一旦在出现比较重大的疾病,加之乡村道路较为崎岖,很难确保老人能得到及时救治。所以,政府要从客观的角度上来解决就医难问题,要加强农村医院医疗设施投入,更新医疗设备,引进高超的医疗技术人才,健全农村人员的医保体系,解决看病难、药价贵等现实问题,使返乡人员能安心投入“三农”工作[3]。

2.4 加强农村党建工作,发挥青年党员带头作用

由于返乡人员长期在外地他乡务工、生活,缺少异地党建资源,入党者很少,特别是农二代,对党员的基本权利与义务了解不多。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上,坚持党对农村工作的全面领导,更要发挥年轻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据统计,截至2017年年底,全国农村常住人口占总人口的41.5%,而党员仅占29.5%。可见,年轻党员少之又少,年轻人又是乡村振兴的中坚力量,发展年轻党员,让返乡的年轻人有自豪感与责任感,能使他们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坚定道路自信与文化自信,使他们更好地落实高质量发展要求,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带领“三农”人员苦干实干,让广大农民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4]。

3 结语

为推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人”占据主要地位。安徽省三瓜公社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南瓜电商村吸引了近200位返乡的年轻人,其中70%以上都是附近村庄的返乡人员,这些原籍人才回到乡村,都从事农村电商,开起网店,既成就了一番事业,又发展了乡村。企业只是提供可以发展的平台,在这个平台上能让这些人得以大显身手。正所谓众志成城,汇细流成江海,这些人在农村广阔的天地里进行创业与发展,这样他们才能把“家乡”当“家”,这样不仅对乡村经济发展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更能发挥他们所有的力量投入到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

猜你喜欢

年轻人人才人员
人才云
为什么年轻人一团建就想离职?
当代年轻人有多惜命
让刑满释放人员找到家的感觉
年轻人如何理财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争夺战”
年轻人
不得与工会组织任职期内人员解除劳动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