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形势下高校免税进口设备科学采购与风险防范研究

2019-02-22李风芹

实验技术与管理 2019年11期
关键词:进口设备代理商进口

李风芹

新形势下高校免税进口设备科学采购与风险防范研究

李风芹

(山东师范大学 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山东 济南 250014)

随着科教事业的发展,高校从国外进口免税设备的规模越来越大。为了保障采购工作有序进行,政府及高校有必要采取措施以优化流程、降低风险、提高效率。该文以采购流程为切入点,就高校免税进口设备采购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从搭建信息共享平台、实施“鼓励类”免税方案、运用“预裁定”简化流程、采取风险防范措施等4个方面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新思路。

高校免税进口设备;采购;风险防范

高水平大学的科研计划和发展目标在追逐国际化高标准的过程中需要科技和高新技术设备的支持[1]。而与科技水平位于世界前列的国家相比,我国的科技发展水平和设备研发能力还处于较弱的阶段。因此,为了促进科教事业的发展,国家采取措施鼓励高校进口科教设备,其中免税进口设备即是重要的一条。

我国高校进口设备采购金额占总科教设备金额的60%以上。进口设备已经成为提高我国科研水平、发展科技创新能力不可缺少的有力保障。其中,高校免税进口设备的采购更是保证高校设备进口工作顺利完成的有力保证。然而,在目前我国高校进口设备中尚存在许多问题,例如:采购信息不对称、部分科教用品免税受限、工作效率低下、存在隐形的潜在风险等问题。

本文以采购流程为切入点,就高校免税进口设备采购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从搭建信息共享平台、实施“鼓励类”免税方案、运用“预裁定”简化流程、采取风险防范措施等4个方面提出解决问题的新思路。

1 高校免税进口设备采购存在的突出问题及风险

1.1 采购过程信息不对称

(1)存在外贸代理商诚信风险。由于高校没有资质直接和国外供应商进行签订外贸合同等事宜,所以一般都会选择资质和信誉较好的代理商负责代为签约。在这个过程中,代理商完全代表学校与外商签订合同、向银行申请开立信用证、负责报关提货等一切工作。而高校不会跟银行、外商直接接触,因此,如果代理商存在诚信问题,那么高校将会面临着严重的损失[2]。

(2)存在供应商虚假宣传的可能。通常情况下,在前期调研过程中,高校主要通过广告宣传、技术交流、出国考察、国际展会等途径了解到所需进口设备的情况。这种形式下,高校所掌握的主要是关于设备的优势和长处。对于高校真正所想要了解的关于进口设备的具体性能、非适用环境、零件的磨损周期等参数以及设备所固有的缺陷,供应商会尽量避免展示。因此,导致进口设备的高校在关于企业的定价策略、设备设计缺陷、设备应用的局限性等各个方面存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由此带来的后果是,一方面高校花费高价买到的设备实用性不能满足要求;另一方面,设备的质量问题会影响高校的实验和科研进度,在严重的情况下,甚至使整个项目前功尽弃。

1.2 部分科教用品免税受限

并不是所有的科教设备都可以免税进口。高校申请的免税设备应在国家规定的名录范围内,并在一定的数量范围内进口国内无法生产或者质量不能够满足教学或者科研需求的设备。按照《海关总署公告2007年第13号》及《科学研究和教学用品免征进口税收规定》,我国规定一些设备不能给予免税,如数字化控制设备、视频投影机、计算机、交换机等设备[3]。但这些又都是现代化教学所必须要使用的科教用品。在这种情况下,高校只有两种方法购进设备:一是选择具有替代性的国内设备;二是高价购进国外设备。因此,要想低价采购优质的国外科教用品,找到一条能够替代科教用品设备免税的方案,对于降低科研成本、提高研究效率具有重要作用。

1.3 采购工作效率低下

高校设备进口的一般流程是:签订代理合同、签订买卖合同、付款、申请免税、电汇、报关、收货、交尾款。整个工作涉及多个部门,需要高校设备采购处、代理商、供应商、银行等多个部门合作,来自各方的配合度、对于外贸流程的熟练程度以及信息的通畅程度都是影响工作效率的重要因素。而这其中最为复杂和耗时的当属申请免税这一环节。免税申请需要准备大量详细的资料,包括:进出口货物征免税申请表、减免税进口仪器、设备说明、进口仪器设备的彩页图片、技术参数说明、高校和代理商以及外商签订的仪器设备采购三方的合同复印件、委托代理进口协议复印件、高校事业单位法人证书复印件、高校出具的承诺书、高校出具的“减免税手续办理委托书”[4]。在涉及需提供众多单据和证明材料的复杂问题时,一旦出现错误,就只得重新提交申请,拖延整个申请进程。

1.4 采购过程存在风险

1.4.1 资金风险

一方面,由于髙校不具有贸易的资质,所以免税进口设备采购中合同的签订以及款项的支付都是通过第三方的代理机构来进行的。在这个过程中,代理商需要代替高校办理免税业务,代表高校申请银行信用证,负责货物的报关、报检、提货,以及后期的仲裁和索赔。所有重要业务都是由代理商进行的,因此,代理商的质量就决定了进口设备的水平。更为重要的是,高校设备的采购资金是由代理商负责按时付款给供应商的。在此期间,代理商是否能按时按量的付款给外商,以保证采购业务的正常进行,是设备采购中 存在的一大风险。而一旦代理商出现问题,那将会 造成大量资金流失,有可能使整个设备采购计划功亏一篑。

另一方面,国际贸易比国内贸易面临的资金风险更大。由于国际政治因素、经济大环境的影响,国际汇率的波动是极其不稳定的,而我国项目单位的负责人普遍又缺乏与之相关的估计汇率波动的专业知识,因此在面对国际结算风险时常常处于不利地位。通常会造成经费不足的情况出现,使采购工作陷入瓶颈,甚至搁置。

此外,申请项目经费时,进口仪器设备的税款是不包括在内的,但是我国的政策只针对一部分的进口仪器实行减免税[5]。所以,当遇到关税减免没有完全覆盖所有项目时,高校的经费往往不足,存在一定的资金风险。

1.4.2 政策风险

设备采购是一项政策性很强的工作,其中涉及很多法律政策和规定。一方面,我国的外贸采购政策是处于动态变化中的,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很多高校所需要的高精尖设备,已经不需要从国外进口,中国企业生产的质量已经可以完全满足科研要求。因而在这种情况下,该类产品就不在减税清单内。在可预见的未来,随着中国企业自主研发能力的增强,可减免税的设备会越来越少。因此,高校应该密切关注政策走向,时刻把握时势动态,避免因为对政策的不了解而遭受损失,保证尽可能利用现有国家采购政策,以最小的成本、最大的收益实现采购计划。

另一方面,设备的使用中存在某些隐含的不易被关注的信息。例如,进口设备中有一条规定“只限于本单位直接用于教学与科研”,在大多数情况下,高校不会违背该项规定。因此,该信息也就被大部分用户所忽视。但是,在医疗设备的使用中,由于高校医学生和教师的教学、科研大部分是在医院开展的,所以医疗器材和设备也就放置于附属医院中[6]。但是,由于高校和医院是相互独立的机构,因此这种行为就违反了“只限于本单位直接用于教学和科研”的规定,很有可能被认定为“移作他用”。在这种情况下,在递交免税申请时,应注明设备所放置的准确地点,说明设备的所属权还是归高校所有。

1.4.3 合同的权利义务方不对等

当进行设备采购时,高校首先联系外贸代理公司,委托外贸公司与外商签订买卖合同,而高校只是作为最终用户申请免税手续。当进口设备顺利交付使用时,代理商将与外商结算。在设备采购过程中,签订合同、购买、结算、报关、报检等各个流程都交由代理商全权负责,其实合同的两方,是代理商和外商,但是设备真正的使用者却是高校,由此就会出现一个权利和义务不对等的问题。

权利和义务的不对等会使学校在使用设备出现问题时却无法找到合适的解决方法。因为高校没有参与制定合同的过程,因此,对于一些设备的参数细节、结算方式、运输方式、售后服务等是否存在不合理因素,高校缺乏控制和监督。而一旦出现问题,高校只能尽可能地找代理商进行补救。如果代理商协调不力,那么高校将自己承担损失。

以索赔为例,设备出现质量问题,高校只能找代理商进行索赔,而代理商再联系供应商,这样一来,程序复杂繁琐,严重影响科研和教学任务的正常进行。而且,如果高校在三个月内没有发现设备的质量问题,那么以后的索赔将会更加艰难。由于权利和义务的不对等,由此所产生的隐形问题还有很多,因此所带来的风险也是难以计量的。

2 高校免税进口设备采购新思路

2.1 搭建高校设备信息共享平台

2.1.1 创建校内进口设备监督机制

一方面,建立合同追踪管理系统。对中标后合同的签订、免税办理过程及资产入账实行流程动态管理。学校要及时查看和督办合同的执行情况,将设备流程电子化、信息化,使每一个步骤的资料都可查可得,让每一个环节涉及的部门、负责人、进程、设备所在地等信息都处在可控范围内。不管是合同履约过程 中的问题,还是设备在运行过程中出现的故障,以及设备是否满足最初的购买意愿,都进行及时记录和 反馈。

2.1.2 构建全国高校进口设备共享平台

构建全国高校进口设备共享平台,能够尽可能地减少因为信息不足给高校带来的损失,提高进口效率,实现信息共享、互利共赢。通过共享,各个高校可以了解其他院校和机构在相关领域所选择的设备及其使用效果,以此作为参考,尽可能地收集有用信息[7]。在对供应商和设备有所了解后,作出明智的购买决策。同时,平台也提供了各方互动的机会,加强高校之间的沟通和交流,推动科研事业的发展和进步。

在对供应商和代理公司进行评估时,应重点关注以下问题:资金的安全性、企业的规模和实力、公司的售后服务和保障、企业处理应急事件的反应能力、公司的口碑名声和设备的实用性。基于以上几个问题的评价,形成一个完整而系统的“业务情况反馈表”,以此作为购买设备的参考。

2.2 实施“鼓励类”项目免税方案

在我国进口设备中,申请科教用品免税,虽然可以免去关税和进口增值税,但是并不是所有的科研和教学用品都能免税。因此,我们找到了另一条途径去申请免税,即申请“鼓励类”项目。

“鼓励类”外商投资项目,属于高新技术、先进技术,是指能够改进产品性能、节约能源和原材料、提高企业技术经济效益或者生产适应市场需求而国内生产能力不足的新设备、新材料。而我国部分进口科研设备可以通过这种申请“鼓励类”项目的方式实现减免税的目的。

政策规定,自2018年1月1日起,为了落实国务院简政放权部署,国家发展改革委和海关总署决定,简化投资总额在5000万元及以上内资鼓励类项目免税确认流程[8]。此项政策一方面可以减缓高校部分设备免税受限问题,另一方面也可以从根本上简化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

2.3 通过“预裁定”简化通关流程

高校进行免税进口设备申请时,最耗时费力的情况当属错误提供各种单据时所带来的返工。通过“预裁定”可以将这一过程提前,尽可能减少因为疏忽而贻误进口通关的问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预裁定管理暂行办法》中的相关规定,企业可以在拟进出口三个月之前向注册地的直属海关提交《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预裁定申请书》[9](以下简称《预裁定申请书》)。

需要注意的是:

(1)预裁定的申请人应是进口货物收货人或者出口货物发货人,因此高校是没有权利填写申请书的。具体由相关企业就进出口货物的商品归类、进出口货物的原产地或原产资格、进口货物完税价格相关要素、估价方法、海关总署规定的其他海关事务申请 裁定。

(2)申请人可以通过电子口岸“海关事务联系系统”或“互联网+海关”一体化平台向海关提交《预裁定申请书》。

(3)预裁定的基本流程是:申请—受理(不予受理)—作出决定—制发《预裁定决定书》。

(4)全国海关对于预裁定信息已经实现了互联同享,任何一份《预裁定决定书》在全国海关都适用。申请人在预裁定决定有效期内进出口与预裁定决定情形相同的货物,并按照预裁定决定申报的,海关予以认可。

(5)《预裁定决定书》自作出之日起三年内都 有效。

预裁定制度的实施,不仅能够简化企业通关流程,提高通关效率,还能帮助企业提前准确了解关税政策及涉税要素,有效评估交易成本,降低不合规定申报的风险,进一步增强企业对进出口贸易活动的可预见性,便于企业合理安排生产和贸易活动。

2.4 采取风险防范措施

2.4.1 遴选优质代理商和外商

作为高校最直接的合作伙伴,代理商和外商的质量是决定其业务能否顺利进行的关键。在选择代理商时,应该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选择信誉好、规模大、服务好的代理商;(2)优先选择精通外贸业务和通关流程的外贸代理。而在选择供应商时,更应该在积极了解各方信息的基础上,谨慎地做出选择。要根据各兄弟院校的情况,充分调查,选择信誉度良好的外商进行合作。在国际结算中有一句名言:“没有安全的结算方式,只有安全的客户”[10]。因此,应选择在国际上知名度大的企业,防止误采购低劣产品而使高校遭受损失。

2.4.2 提高工作人员外贸素质

一方面,高校工作人员应学习有关合同法的知识,熟悉整个采购流程和优化方案,对于采购的过程做到更好的监督。另一方面,要熟悉本单位所购置产品的性能和特点,以及该类新产品的研发现状。当今时代,新技术更新换代非常迅猛,只有掌握了最前沿的核心知识,才能在设备采购过程中满足专业需求,才能避免因为工作人员疏忽而造成的损失[11]。最后,工作人员应时刻关注最新的政策和法律规定,最大限度地趋利避害,充分利用政策实现免税设备的顺利购置。

2.4.3 明确参与各方的权利和义务

进口外贸设备是一项复杂的、繁琐的工作,在此期间,需要参与各方的积极合作和配合。更重要的,是需要一套严格的制度规定来规范各方行为。因此,要将各方的职责和义务落实到合同的各项事项中,使其具体化、细节化。监督各方的流程化操作,会使采购工作更有效率。其次,要明确由代理商负责大部分的业务,包括签署买卖合同、负责免税事宜、开具信用证、报关报检、收货验货,以及退货索赔等所有相关工作。高校的责任在于提供货物清单、出具免税申请函、设备调试验收等问题。再次,要建立外贸代理业务授权批准控制,在明确权利和义务的基础上,代理商在签订外贸合同等职责范围内,可以根据自己的专业知识进行直接处理[12];而在权限之外,需要经过和高校协商,经学校批准后方可办理。最后,高校应加强对于流程的监控,保证采购工作顺利进行。

[1] 杨柳,李美珍.高校政府采购进口产品申报工作探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7, 34(9): 5–8.

[2] 王晓华.关于防范高校进口设备购置风险的思考[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1, 28(7): 207–209.

[3] 庄立洲,陈海军,徐伟,等.高校申报进口仪器设备减免税常见问题及对策[J].高校实验室工作研究,2016(3): 123–125.

[4] 李梁君,陈学辉,陈耀溪.高校采购进口仪器设备免税工作的研究与探索[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3(23): 59–61.

[5] 王蒙,金仁东,贾水库.浅议高校免税进口设备科学采购[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7, 36(12): 279–281.

[6] 周卉,李爱群,刘佳玲.高校附属医院进口设备免税工作探究[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6, 35(3): 279–281, 285.

[7] 王红,王晓华,赵蕾,等.关于高校大型精密仪器设备共享建设的思考[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4, 31(7): 244–246.

[8] 海关总署, 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调整投资总额在5000万元及以上内资鼓励类项目减免税确认有关工作的通知:署税发字[2017]116号[Z]. 2017.

[9] 海关总署.关于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预裁定管理暂行办法》有关事项的公告[EB/OL]. (2018-01-31). http://www. customs.gov.cn/customs/302249/302266/302269/1449372/index. html.

[10] 钟永泉,余乐俊,曾文冰,等.高校进口物资外贸代理风险分析及防范[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4, 31(2): 114–116.

[11] 贾丽娟,龙跃.谈完善高校进口仪器设备采购工作[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2, 29(8): 209–211.

[12] 陆建渝.高校进口设备采购的问题及对策[J].时代金融,2015(3): 38.

Study on scientific procurement and risk prevention of university duty-free imported equipment under new situation

LI Fengqin

(Department of Laboratory and Equipment Management, Shandong Normal University, Ji’nan 250014, China)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education in China, the scale of duty-free equipment imported from abroad by universities is becoming larger. In order to ensure orderly procurement, it is necessary for the government and universities to take measures to optimize the process, reduce risks and improve efficiency. Based on the procurement process, this paper analyses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purchasing of duty-free imported equipment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nd puts forward new ideas to solve these problems from four aspects such as establishing information sharing platform, implementing “encouragement” tax-free scheme, simplifying the process by using “pre-determination” and taking risk prevention measures.

university duty-free imported equipment; procurement; risk prevention

F253.2

A

1002-4956(2019)11-0286-04

10.16791/j.cnki.sjg.2019.11.070

2019-03-18

李风芹(1970—),女,山东临沂,学士,高级实验师,研究方向为设备采购与管理。E-mail: lifq429@163.com

猜你喜欢

进口设备代理商进口
8月我国进口煤炭同比增长5.0%
2022年上半年菲律宾大米进口增加近30%
进口设备国际贸易过程的问题及措施
新时代音响代理商的挑战与机遇
谈港口进口气力式卸船机配件国产化和创新的重要性
探究进口设备部分备件的国产化替代
V2G代理商调频服务经济效益评估
把“进口门到门”做到极致
为什么说代理商网络对于成功至关重要?
三十六计第五计:趁火打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