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希望的田野上
2019-02-22文/于春
文/于 春
在烈日炎炎的海南岛农田里,在广袤肥沃的松花江畔田野上,有一位40多年像候鸟一样迁徙的人——他没有闲暇,四季育种;无畏艰辛,一生奔波;心系“三农”,甘于奉献;燃烧自己,照亮别人……
他,就是《黑龙江日报》1989年9月19日头版头条刊载的,《“泥腿子”闯进了科学宫》的农民育种家、全国劳动模范——刘焕奎。
时隔近30年,人们不禁要问:当年的农民育种家、全国劳动模范刘焕奎,到底人生如何?现今咋样了?
让我们走近他,领略这位“三农”的功臣、粮食安全的守护神、农民育种家的靓丽风采。
一次机遇点燃了希望之火
刘焕奎出生在巴彦县富江乡振发村。16岁就完成了“高中”学业,在“史无前例”的高潮中,背着语录兜,随着上山下乡的人流,回到了老家务农。其时1968年。
他亲身经历了3年困难时期吃糠咽菜、忍饥挨饿的历史一幕,也耳闻目睹了父辈们“撅腰瓦腚捋垄沟,粗米糙饭不管够”的现状。他怎么也想不明白,守着这黝黑黝黑、用手能攥出油来的黑土地,为啥还吃不饱饭呢?都说人勤地不懒,父祖辈们经年累月、起五更爬半夜地侍弄着庄稼,怎么就打不出粮食?国家早就颁布了农业八字宪法,这“土”“ 肥 ”“ 水 ”“ 种 ”“ 密 ”“ 保 ”“ 管 ”“ 工 ”八 个 环 节 ,咱这做的都不差,粮食亩产怎么还在“纲要”(400斤)以内徘徊呢?到底哪疙瘩有问题,他很想弄明白。
这个蔫了吧唧的半大小子,就这样带着他的“哥德巴赫猜想”,当上了农民。但他手里干着庄稼活,脑里却一刻也没闲着,苦思冥想着地里长粮食的事。
转过年,队长看他肚里有点儿“墨水”,人干啥靠谱,让他当农业技术员。他决心利用这个机会,好好探讨探讨粮食问题。
他严格按照科学要求操作。自打苞米窜蓼,就每天在地里转悠,把住了苞米拔蓼关,圆满完成了育种工作。因所育种子质量好,得到了县种子公司赞扬。
一年后,因工作出色,被抽到大队任农业技术员;1973年,又被抽调到公社种子站任站长。成了掌管一方种业的当家人。时年,21岁。
是偶然?还是必然?
从此,这位倔强的后生,沿着这条希望之路,便一发不可收了。
一张白纸浓墨重彩绘人生
“一定要培育出高产优质的种子!”这个信念像一粒顽强的种子,在他心中扎下了根,无论遇到多少艰难险阻,都无法阻挡它萌发。
书到用时方恨少!面对农业科研,他,就是一张白纸!要想画出绚丽的画图,只有付出百倍的心血、千倍的汗水!
自打当上农业技术员,焕奎就横下了一条心,一头扎进了田地里和书堆里,像饥饿的人扑在了面包上。
县图书馆、科研中心、大队、公社、县三级种子站,但凡是有书可读的地场,都有他频繁光顾的身影。家里的事全撂给了妻子。煤油灯下,他把借来的书抄写下来。在实践中,他写下了20余万字的学习笔记和实验总结。
有许多次,他在书店柜台前徘徊,兜里揣着家里卖鸡蛋换生活用品及给孩子补充营养的少许钱,其结果都是换回了心爱的书。回到家里如何面对抱怨的妻子和企盼的孩子,是可想而知的!
乡里、县里有农业技术方面的讲座、培训,都不会缺少他;只要听说哪里有农业科技方面的书籍,他都会想办法先睹为快;只要有不懂的问题,都会跑到乡、县问个明白。
书越读越多,可他总觉得不懂的问题也越来越多。1981年,当听说中央农业广播学校招收第一批学员时,他毫不犹豫报了名。所在乡20多人同时报名该校,5年后毕业时,只剩他一人。因表现出色,被评为省级优秀学员。并在农广校建校十周年时,获授全国十佳学员。
几十年来,无论是在村、乡、县农业科研岗位上,还是退居二线及退休后,他从未间断探求新知,也从未间断科研实验。培育玉米新品种已成为他的终身事业和永恒追求。他的实验基地一直承担国家和省、市农作物品种实验示范业务,并被评为“省级标准化试验点”,他本人也被评为省级实验先进个人。并于1993年获评高级农艺师。退休后又被评为省、市优秀老科技工作者;哈尔滨市创新、创业先进个人。所创办的玉米大豆研究所,被哈市老科协命名为农业科技示范基地。
知识,为他插上了腾飞的翅膀!勤奋,为他铺开了通天之路!
一生奔波南繁北育苦亦甜
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这话一点儿不假。
1973年,县种子公司选派他到海南育种,他慨然而允。
可“南繁”一去就得半年,且要克服诸多艰难困苦。婚后不久的妻子和年近花甲的二老,都不同意他去。他不顾家人反对,毅然踏上了“南繁”的路。
这一去,拉开了他40多年“南繁北育”的序幕。
上世纪70年代的海南农村,简直是原始的生存状态:
生产力落后:浇地使用唐朝造、用脚蹬的水车;吃米用石窝捣;田间劳动主要靠人肩挑背扛……
日用品奇缺,一物难求:灯油,食油,肥皂,甚至油盐酱醋……
时时防天灾(风、涝、鼠、虫等);田间怕蛇咬;睡觉蚊虫扰;壁虎钻被窝;孤独、寂寞、炎热、劳累……
高温下钻玉米地授粉,一干就是几小时。晴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泥;脸上剌出血口,肩上晒出血泡……
天灾不断,鼠害严重。几乎天天夜晚防鼠,人得不到休息,异常疲劳;有一年玉米灌浆期,却意外遭受了鼠灾,两亩多玉米,只收回大半袋棒子;一次玉米螟灾害泛滥,尽管全力灭虫,但也减产40%左右。
母亲病危时,他无法陪伴身边,育种结束赶回时,老人家第二天就撒手人寰了;许多次,得知孩子有病却回不去……留下诸多遗憾。
这些艰难困苦,都不能撼动这位年轻人钢铁般的意志。他开阔了视野,增长了知识,尝到了向育种家们近距离学习的乐趣。他已暗下决心:做一名育种家,培育出高产、优质的玉米品种。
第一次“南繁”,他就带回300多份各种农作物种子,开始了“北育”的实践。以后每年都会带回几百乃至几千份进行培育。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开始时,实验田没有了,实验经费断绝了。这无疑当头一盆冷水,怎么办?是就此打住,还是继续前行?他决心用自家的16亩承包地,自己掏经费,坚持育种。
承包地做试验田?少收4000斤粮食,再交4000斤合同粮,育种每年总得千八百元的投入,这家怎么活?
妻子当然拗不过他的牛脾气。埋怨归埋怨,她还是他最称心的助手,不管风吹日晒,总是忙活在试验田里。难怪焕奎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军功章上,有我的一半,也有你(指妻子)的一半”。看来这话用在这样贤惠的妻子身上,还真名副其实。
育种不但是复杂的脑力劳动,也是繁重的体力劳动。培育一个良种,用大海捞针来形容并不为过,因为往往要经过几千到上万个组合、数百次实验。一个省级区域品种,从设计、选育、繁育到区域推广,需要12年左右的漫长辛劳。且成功率只有十二万分之一,这对人的心理和生理都是严峻的考验,因此,许多人一生育种都无成果。
可焕奎铁心要做那十二万分之一。从此,他的承包地成了试验田,家里成了不挂牌的植物研究所和义务咨询站。直至1995年,这个家庭农科所才正式挂牌成立,命名巴彦县玉米大豆研究所。
目前,他家已拥有育种基地180亩:即南繁品种地10亩,北育品种地共计170亩。其中,原始材料圃30亩,品种展示田40亩,杂交实验鉴定圃130亩。
1988年,他呕心沥血,历经14年培育的以早熟、高产、抗病、质优见长的“巴单1号”玉米新品种,在省农作物品种审定会上以满票通过。其亩产高出当地3个当家品种15.5%,有6个省区及我省5个地区引种。
1989年国庆节,他以全国劳动模范身份,参加国庆观礼。
1990年,他被评为省优秀共产党员;1991年转为国家干部,并被县种子站聘为技术员、繁育股股长、研究所所长、种子公司副经理。1993年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而后又被聘为省种子评审专家委员会成员。他先后获得国家、省、市等70多项次奖励。
但成功没有使他陶醉,他把成功作为了新的起点。
一个信念甘为国家育良种
从青丝熬到白发,他一生只做了一件事——育种,但却做得风风火火,轰轰烈烈。
继巴单1问世后,20余年间又相继培育出10余个玉米新品种:离岗前,又有4个新品种靓丽登场,即巴单2至巴单5。退休后,更是硕果累累,巴玉6至巴玉12相继问世。2015年以来,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国家战略感召下,更激发了他创新作为的热情和活力。他亲力亲为,率所内技术人员深入开展所育新品系与国外品种的分析比较,利用优势互补,集多方品种之大成,以达到育成理想新品系的目标。他每年做玉米杂交组合4500余份。年提交4个—8个优良品系参加省及国家区域实验。至今,后续品种仍源源不断:目前,有两个新品种(巴玉13和巴玉15),正在省种子局参加实验,即将审定,还有6个正在参加我省及全国区域实验。
这些新品种,具有抗倒伏、增产潜力大的优势。2012年,适逢台风布拉万肆虐,瞬间给无数农田带来了毁灭性的灾难。但人们惊奇地发现,第二积温带大面积推广的先育335(美国引进)新品种,全部倒伏。而他的巴玉7、巴玉10、巴玉12等新品种却鹤立鸡群,屹立不倒,经受住了狂风暴雨的洗礼。
专家总结:这些品种根系发达,抗倒伏,且同时具有抗病、高产、爱密、优质、适应机械化等特点及优势。它们的出粮率在90%以上,亩产1500斤以上。已累计推广1500多万亩,增产粮食10亿多公斤,创造社会效益10多亿元。近年年推广面积200余万亩,增产粮食1亿多公斤,增加农民收入一亿多元,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成为二、三积温带的主推品种。
他的研究所不但为远近的农民提供网络及咨询服务,还每年召开种子田间博览会5次—6次,培训农民千余人次。所内每名技术人员每年下乡十几次,为农民做田间调查和技术指导,使许多农民掌握了选种、栽培等种植技术。并安置7名人员就业,其中下岗职工3人。每年雇用临时工千余人次,拉动了社会就业。而今,研究所已发展成为集科研、育种体系配套、研发、生产、销售一条龙的民营科技企业,成为我省著名的民营科研玉米育种单位。
他的事业后继有人。三个儿子相继参加研究所工作,孙子也就读农校,现已在研究所实习。大儿子担起了研究所所长职务,他担任荣誉所长兼顾问。
他已到了退休年龄,该好好休息休息了。但他深知:种子是国家粮食安全的命脉。他无法放下这块事业,依然奔波在“南繁北育”的田地里。
由于多年过度操劳,身体已严重透支,疾病缠身。妻儿劝他安心养病,但他清醒的知道:创新无止境,高产无尽头。培育优质良种永远在路上。
孩子们都还年轻,要有个主心骨。去年“南繁”遭遇水涝,将已七八个叶的玉米苗一夜之间夷为平地。在他的沉着应对下,重新播种,才确保了实验顺利进行。
为此,即便带着病,他依然在“南繁北育”的队伍中。
近日,他雄心勃勃地在日记中写道:“而今再立雄心志,探索科学誓不移。甘为国家育良种,初心不忘永擎旗!”
40多个春夏秋冬,40多次寒来暑往,在如火如荼的希望田野上,留下了无数闪光的足迹。这些足迹至今还在倔强地、坚实地延伸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