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看苏州制造新模式 探产业升级新方向

2019-02-21

中国电子报 2019年93期
关键词:紫光苏州智能化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团委

为扎实推进“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引导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青年干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优异成绩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近曰,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团委组织15名青年同志,以“智能制造引领产业升级”为主题,赴苏州开展了 2019“根在基层”调研实践活动,对有关企业和园区进行了走访调研。

推进智能制造发展重要举措

推动产学研用一化,探索智能制^模式。近年来,苏州积极推进产学研用一体化工作,不断将创新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一方面,苏州引进了天津力神电池股份有限公司,并将其在苏州高新区科技城成立全资子公司力神电池(苏州)有限公司作为华东生产基地,以生能源汽车锂离子动力电池为主,为苏州制造业发展添薪蓄力。另一方面,力神电池(苏州)有限公司实施的动力锂电池智能制造项目,以建立锂离子动力电池智能制造工厂为总体目标,以动力锂电池产品设计、工艺、生产、检测、物流、服务各环节的智能化需求为依据,以智能化产线、先进制造系统、工业云平台、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为手段,联合国内锂电装备龙头企业、智能制造系统集成优势企业、专业研究院、高校等优势力量,对锂电池生产工艺及制造过程进行全方位监管和控制,大幅度提高动力锂电池生产效率和产品一致性水平,有效降低运营成本和产品不良品率,形成锂电池智能制造产业协同创新机制。

打造工业云引擎,赋能产业云升级。苏州紧紧围绕“工业互联网是智能制造建设的必由之路”这一观点,积极推进工业互联网建设。一是苏州高铁新城大数据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和紫光云数科技有限公司共同出资成立了紫光云引擎,通过借助新华三集团在新IT领域云计算、大数据、大互联、大安全的全方位能力和在工业互联网领域的实践经验,以及紫光云数在投融资、建设、运营的一体化新IT解决方案的运营服务能力和资源优势,积极推动国家制造强国战略规划,以“平台+服务+生态”的行动纲要,布局工业互联网产业,打造可以有效促进产业升级的“工业云引擎”平台。二是紫光云引擎以云计算、大数据和物联网为平台服务能力,聚合众多工业生产制造细分场景的合作伙伴,形成典型场景化的智能制造和工业云服务解决方案,以服务化方式为工业企业转型升级提供协同制造、服务性制造、C2M等创新能力。苏州市政府和紫光集团合作打造了UNIPower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紫光工业云的全国总部,助力“互眹网+先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三是紫光云引擎在构建的IaaS服务和PaaS服务基础上,UNIPower聚合眾多工业生产细分场景的SaaS合作伙伴,提供工业设计、高级生产自动排产、工业设备预测性维护、智能制造能力诊断、智慧能源管理等贯穿产品设计、研发、制造等环节关键应用服务,为工业企业客户提供智能制造端到端系统解决方案,服务近2000家客户。

深化制造强国建设,构建光伏智能制造4.0。随着制造强国战略的不断深化,苏州光伏企业开始把智能制造作为两化融合的突破口和主攻方向,经过近几年的发展,苏州众多光伏企业在供应链协同、精益管理、精准制造、市场快速响应等方面的竞争优势不断增强,助力中国光伏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一是协鑫集团作为全球一线光伏组件制造商,积极致力于推进自主创新与智能制造,综合运用信息通信、物联网、大数据决策等技术,研究智能制造工厂模式、标准规范与集成方法体系,攻克智能工厂相关的智能研发、工艺流程设计、智能仓储、质量管理和系统集成等关键技术,形成智能生产线体,缩短研发及生产周期。二是协鑫集团建立了基于云计算的工业数据管理平台,实时、动态、高效,准确、及时、便捷,为行业树立了光伏智能制造的标杆和典范。三是协鑫集团旗下上市公司保利协鑫以客户订单为导向,采用RFID等手段进行信息收集,实现全流程自动化、信息化、数字化管理。同时,保利协鑫通过RFID、AGV、RGV传输线,建立无人化智能仓储系统,实现原材料和硅片产品的自动出

对标国际一流企业,不断提升市场竞争力。为提升全球竞争力,苏州企业不断向国际一流企业看齐。苏州汇川技术有限公司产品涵盖了通用自动化、工业机器人、轨道交通、电梯+互联网等领域。一方面,在智能制造及工业自动化领域,汇川打造了变频器、伺服与驱动与伺服电机、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工业视觉系统、激光编码器(传感器),物联网技术与产品等一系列明星产品。另一方面,汇川在新能源汽车、轨道交通、电梯、纺织、空压机等细分领域,不断强化核心应用技术。

建议与对策

在调研中,发现企业在发展智能制造中存在着部分制造企业对工业互联网的发展信心仍显不足、制造企业发展工业互联网的思路仍尚不明晰、智能制造引智工作有待增强等问题。对此,提出以下建议。

一是推进智能化改造应坚持人才先行。从苏州的调研来看,目前高级研发人才、高级技能人才都非常缺乏,严重影响了企业智能化改造的意愿。推动智能制造,应坚持人才先行,可鼓励和引导高等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瞄准相关领域,为企业培育更多的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方面的专业人才,进而为地区制造业转型升级提供智力支撑。

二是持续探索智能化改造新模式。从实地调研看,无论智能改造的供给方还是需求方,未来制造业必须实现智能化制造已形成共识,对智能制造能够促使制造业提质增效升级这个论断没有疑问,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还存在着不少问题亟待解决。为突破困境,帮助地方政府进一步推进智能化改造工作,应不断探索新模式以提高企业智能化改造的积极性。例如,可依托产业集群,进行细分领域的智能化试点;借鉴合同能源管理模式,发展“合同智能化管理”;推行工业云,建立数据泄密保险制度;建立智能制造联盟,打造地方制造业“智能化淘工厂”等。

三是做好政策配套与保障。地方在推进智能制造过程中,应做好政策配套与保障,以提升和维持企业智能化改造的意愿和动力。以建设产业大数据平台为例,苏州市相城区建立的“工业云图”,在实现工业用地和企业全覆盖的情况下,通过综合评价对企业实行差别化资源要素价格和管理服务,为扶优扶强和淘汰落后提供了重要依据。然而,当前一些地方的政策空间有限,用电、用气、用地等基于企业综合评价结果的差异化价格执行起来有难度,对大数据平台相关工作的权威性和企业参与评价的积极性产生了消极影响。因此,需要将政策工具同大数据平台辅助决策结果匹配起来,探索开展资源要素价格下放试点,全面落实资源要素差别化政策,让评价结果好的企业得到实实在在的实惠,起到引领产业加快转型升级的标杆效应。

(报告执笔人:边大成、董峰、赫荣亮、刘帅、魏强)

猜你喜欢

紫光苏州智能化
“再读苏州”“石痴”顾天叙
一种智能化移动学习系统的设计思考
Pingtan in Suzhou 苏州评弹,值得一听
“洋苏州”与“新苏州”演奏和弦
智能化仪器仪表的翻转课堂设计
紫光展锐携手西安交大:共建AI联合实验室
基于Moodle平台的语文阅读教学“智能化模式”初探
基于Moodle平台的语文阅读教学“智能化模式”初探
“紫光”商标纠纷案终审判决
争做世界级高科技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