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亚抗日劲旅:马来亚人民抗日军
2019-02-21林卫国
林卫国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在新加坡、马来亚沦陷期间有支抗日劲旅,在极端困难条件下顽强抗击日军,坚持斗争3年零8个月直至日本投降。那就是由马来亚共产党领导的、成员包括华族、马来族和印度族等在内的马来亚人民抗日军。其是马来亚人民反法西斯的中坚力量,是东南亚的抗日劲旅。从开始报名参加集训的161人,依靠各族人民群众的支援,在斗争中不断发展壮大,共拥有8个独立队9000余人(加上后备队总数约15000人)。与敌作战340余次、毙伤5000余人。有1000多名华侨兵在斗争中英勇牺牲。1945年12月1日,马来亚人民抗日军以独立队为单位,分别在8个城市举行复员解散仪式。全体武装指战员怀着沉重的心情在军乐伴奏下,举行最后一次检阅后交出武器脱下军装。以华侨兵占多数的抗日军为马来亚民族独立解放及世界反法西斯斗争胜利所建立的丰功伟绩不可磨灭、永垂青史。
借鉴中共建军治军经验,华族一马当先踊跃投军
如何动员、组织马来亚人民抗击日本侵略者,对成立于1930年4月30日的马来亚共产党是场严峻考验。马来亚共产党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以各族人民的最大利益作为自己一切政策和行动的最高准则,始终不渝为国家独立和各族人民利益而斗争。1941年12月,当太平洋战争爆发、日军入侵马来亚的危难时刻,马共中央立即发出“行动起来,动员起来,抗日卫马”的战斗号召。
要“抗日卫马”须有一支武装力量。近代马来亚人民无武装斗争经历,马共无建军经验,便学习、借鉴中共建军治军经验,创立了一支马来亚历史上从未有过的新型军队——马来亚人民抗日军。
首先,该军参照中国八路军、新四军的做法,始终把政治思想教育放在重要位置,保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它从成立头天就明确奋斗目标:打倒日本法西斯,争取马来亚的民族解放。军中建立了党代表制度,军中骨干都是共产党员。其次,制订了各种规章制度和严明纪律,在1943年2月马共中央召开的执委会上,规定该军必须统一遵守“四大纪律十项注意”:绝对服从指挥,严守军事秘密,没收敌产归公,爱护群众利益;态度要和蔼,买卖要公平,借东西要还,损坏东西要赔,内务要整洁,肮脏要打扫,不打骂俘虏,不调戏妇女,大便上厕所,洗澡避女人。再次,在战略战术方面也是借鉴中国人民的武装斗争经验,在战争中学习战争。经过斗争实践逐渐摸索总结出一套战略战术原则即:行动要坚决,作战要主动,战术要灵活,态度要积极。“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走”“化整为零,化零为整”“敌进我退,敌驻我扰”……实际上是中国人民军队游击战术在马来亚的具体运用。终于使该军在斗争中发展壮大,屡屡克敌制胜,成为一支拖不垮打不烂的坚强队伍。
马来亚华侨华人早在日军入侵中国时就得知鬼子蹂躏践踏中华大地、奸淫烧杀祖国同胞的滔天罪行,对日本法西斯满腔仇恨。眼下日军魔爪又伸进自己的侨居地马来亚,再也忍无可忍。于是,大家同仇敌忾,一马当先,踊跃参加马来亚共产党领导的马来亚人民抗日军,慷慨赴难,奋勇抗敌。
1942年1月,该抗日军第一独立队在雪兰莪州北部双文丹宣告成立。司令部首任党代表是1938年加入马共的华人许庆彪。他既有火一般的革命热情又有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团结同志忘我工作。在该队成立半年多就扩员两倍多,初步建成了一支有战斗力的抗日武装,开辟了广阔的革命根据地,使坚持和发展游击战争有了可靠基地。9月1日,他在敌搏斗中英勇献身,年仅21岁。该队的创立和战绩传遍了全国四面八方,强有力地鼓舞了各州人民的抗日热情。接着,森美兰、柔佛北部、柔佛南部、霹雳、西彭亨、东彭亨、吉打等州也先后成立了人民抗日军独立队,抗日武装斗争在全国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
还有不少华族马共成员,因信仰坚定、作战勇敢且富有组织能力,广受民众拥戴而成为党的领导人和军队的指挥员。例如曾参与筹建和领导马来亚人民抗日军第六独立队和第七独立队的张凌云 (又名小张、章德庆、烽云),后任马共中央委员、政治局委员。他根据亲历撰写的《西彭亨的抗日烽火》 《红旗漫卷东海岸——记马来亚人民抗日军第七独立队》 《抗日时期我党我军在吉兰丹的光辉业绩》,既是马共领导各族人民抗战的珍贵史料,且为无数浴血奋战的人民英雄和献出宝贵生命的先烈们竖起丰碑。吴一石(又名吳清奇、亚斯)先后任独立队党代表、司令部政治部主任、雪兰莪州州委宣传部长。他撰写的《雪兰莪的抗日武装斗争》,真实记录了马共领导全马人民英勇抗战及抗日军第一独立队创建和成长的光辉历程、披露了该州抗战期间发生的几桩重大事件,成为马共和抗日军的重要历史文献。1947年5月出任马共总书记的华人陈平 (1922—2013),原名王文华,祖籍福建福清。出生于霹雳州实兆远镇,1940年加入马来亚共产党。1942年加入马来亚人民抗日军,任马共霹雳州州委委员、州委书记等职,负责向马来亚人民抗日军和英军一三六部队提供给养。1943年任马共中央常委兼军事高级指挥部成员,参与领导全国的抗日武装斗争。在抗战胜利后荣获英政府颁发的OBE官佐勋章。
在抗日军的外围组织马来亚抗日同盟会也活跃着许多华族。现定居山西阳泉的马共成员潘金成 (又名阿峇),祖籍福建永春,1925年出生于马来亚霹雳州太平市。时任马来亚宜力市抗日同盟会负责人。他发挥精通华语、英语、马来语、印尼语的优势,深入各族群众中宣传革命真理,提高人民觉悟,发展情报员,建立交通线,为抗日军搜集敌军情报,采购药品,还完成了帮助转移几个马共高级干部的任务。爱好文艺的他还注重发挥革命文艺的战斗作用,筹建了一支“自由呼声”宣传队,演唱抗日内容的文艺节目和歌曲。曾把《我们在太行山上》 改编成《我们在霹雳山上》,深受马来亚抗日军民的欢迎。
马来亚人民抗日军指战员中多数为华族,移居马来亚历史悠久,通过与当地民众友好相处,扎根置业,早已视马来亚为自己生存的家园。野兽闯进家园,当然要群起抗击。同时,他们对祖籍国中国仍怀深厚的眷念之情,把在马来亚参加抗日看作是对中国军民抗日的声援和支持。
各族团结抗日,山番兄弟大力支持
日军残酷“烧光、杀光、抢光”企图恐吓、征服和奴役人民群众。西彭亨的双溪雷村庄民众因与马来亚人民抗日军有密切联系而被日军视为眼中钉肉中刺。1942年9月初,日军从森美兰调来大批宪兵,对双溪雷清剿大屠杀。除个别人逃脱外全村300余名群众均遇害,房屋全被烧光。残暴成性的日军还常在进犯的乡村将群众集中起来,让观看对被捕者施酷刑……
但群众并未屈服。日军暴行所激起的是更强烈的抗日斗志。他们总是冒着生命危险千方百计给抗日军送情报、粮食,把米谷、蔬菜、番薯、木薯及鸭脚栗送去。过年过节更不例外。有位守寡多年的马来族妇女不仅平时积极支持抗日军,还把子女送交当地党组织去打鬼子。经斗争锻炼考验,她的儿子成为出色的民运工作者、女儿成为优秀的妇女干部,还加入了马来亚共产党。
关于马来族同胞拥护抗日军的事迹,军队领导人卡森 (马来族) 在《西彭亨斯文丹马来同胞热烈拥护人民抗日军》 中归纳了6项:乡人民抗日联合会一直把日本当局在交纳谷物法令下征收得来的一半粮食扣下来,交给人民抗日军部队;抗联成员和人民群众每月按时自愿捐献大米、谷子和现款供给部队;在部队来往的交通线上,群众常给部队提供方便,如带路、准备住所、提供物品、慰问和帮助治疗伤病员、提防敌人奸细渗透等;在部队经过的河流渡口,群众会提供木船、划船摆渡、供应饮食、传递情报、监视敌奸等;人民抗日军每次召开群众大会都会得到村民欢迎、支持及合作,村民说:若敌人胆敢来捣乱我们就拿起短剑和巴冷刀同部队一起和他们干;不少充当日本雇佣军和伪警的当地人因受到抗日军政策的感化,被调往别处执行任务时就会逃回家乡甚至参加抗日军。卡森说:“斯文丹的马来人就是以这样的行动来支持和拥护人民抗日军的,他们粉碎了日本法西斯企图制造民族屠杀事件来阻止他们支持人民抗日军的阴谋。”
马来群众遇到危难时往往能得到马共民兵武装的及时救助。居住在吡叻河两岸的马来群众为维持生计,常要步行一个通宵到督亚冷去卖薯粉、粮食等自产物品。一次,30个马来群众半路上受到两个日伪警察的刁难并索要“茶钱”;贫困窘迫的马来族群众身上并没钱可“奉献”,伪警威胁要将他们关进警察局。华人群众立马告知距离督亚冷不远的章吉甸的抗日民兵。3位华族民兵立即抄近路赶到半路埋伏。当群众被押送到此地时,他们冷不防跳出来控制住伪警,厉声喝令:“要抓人,你们就没命!”使群众安然脱险。
在敌占区,日军为巩固其统治成立自警团配合其维护治安。马共巧妙渗透,将其改造成为当地民众服务的抗日后备队,守卫乡村不受歹徒、盗贼侵扰。同时,该队还成为抗日军的眼睛和耳朵,在反特锄奸方面发挥了独特作用。有一次在安顺,日军派遣8个女奸细到抗日军控制的地区诡称要找工作,实则企图潜伏破坏,但没几天便让马来族群众识破。
1945年上半年,抗日军在马来族同胞的配合下在吡叻河上打了场漂亮的伏击战。一个排的日军分乘两艘满载粮食和军用物资的汽艇在吡叻河上行驶,进入甘榜牙惹地区后突遭伏击,只有两三人侥幸逃脱,其他数十人被歼。抗日军缴获了高射机枪1挺、重机枪1挺、步枪20支、弹药一批及粮食及其它军用物资。此胜仗大大鼓舞了抗日军民。
马来亚内地山区居住着少数民族“山番”,是马来半岛上最早的原住民,经济文化水平都很落后,但坦诚、极富正义感,与其他民族一样追求和平自由,憎恨日本侵略者,是抗日军的忠实朋友。特别是军中华族指战员与其尤为密切融洽,亲切地称其为“山番兄弟”。山番兄弟对抗日军衷心热爱支持担负情报传递、交通联络、补给搬运等工作,从不避艰险、讲条件。抗日军遭受日军一次次的大规模围攻和经济封锁,粮食供应十分困难。山番兄弟常自己节衣缩食却把收获的多数木茨和玉米、猎获的山禽野兽和鱼虾及亲手采摘的榴莲竹笋送给抗日军享用。抗日军要付款给他们时,他們却坚决不收。有一次,在吡叻打巴有28位山番兄弟因替抗日军运送粮食而被日军逮捕施以酷刑、逼迫供出抗日军的秘密情报并带去进攻抗日军营地,但他们坚贞不屈拒不吐实。日军将他们毒打后释放并派人尾随跟踪企图找到抗日军营地,但他们早识破敌军诡计,便故意在深山老林里绕来绕去,避开抗日军营地后进入大山密林,使日军阴谋破产。
1944年,盘踞霹雳州的日军调集6000多人把抗日根据地金马仑山团团围住,兵分几路向驻守在群山中的抗日军营地猖狂进攻。几位被抓去充当向导的山番兄弟,看到抗日军的撤退路线被切断日军已逼进抗日军营地的危急情势,机智地向日军表示知道抗日军驻地愿带前往,却将日军领到另外方向,爬过一座座山在密林中拼命打转,过了3个多小时后才摆脱日军。而抗日军已利用这段时间安全突围。
马共和抗日军的领导成员之一、马来族的苏丽阿娜说:“在3年零8个月的战争中,若无人民群众的积极支援、广大人民群众和共产党、抗日军同生死共患难,是很难坚持的。共产党和抗日军依靠群众支持,而广大群众也热切盼望共产党和抗日军早日把他们从法西斯铁蹄下解放出来。”
若干史实考辨
近年来媒体出现一些关于东南亚人民抗日斗争的报道大多因对国际知识和历史知识存在某些欠缺和调查研究不够,而在报道马来亚抗日人民军时出现明显错误。
首先,将“马来亚”和“马来西亚”混淆,将马来亚人民抗日军说成“马来西亚抗日人民军”。18世纪末马来亚沦为英国殖民地。1957年8月31日宣布独立,脱离殖民统治,成为一个独立国家。而马来西亚是1963年9月16日,由马来亚、新加坡、沙捞越和沙巴合并成立的 (新加坡于1965年8月9日退出)。马来亚人民抗日军是马来亚共产党创立、领导的抗日军事武装,成立后名称不曾更改。故在东南亚抗日历史上只有一支马来亚抗日人民军,而无“马来西亚抗日人民军”。
其次,是将“星华抗日义勇军”与“马来亚人民抗日军”混为一谈。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新加坡曾出现抗日武装星华抗日义勇军,由新加坡华侨抗敌动员会民众武装部主任林江石(祖籍广东增城,马共中央委员、新加坡市委书记)组织、全由1300名华侨兵组成。从1942年1月中旬创立到2月13日宣布解散,昙花一现。而马来亚人民抗日军是由马共领导创立的兵力达15000人,共坚持战斗3年零8个月。
最后,称马来亚人民抗日军是“在爱国侨领陈嘉庚领导和组织下成立的”。这更是子虚乌有。陈嘉庚是杰出的华侨华人抗日社团领导人、侨界一代领袖和楷模。在“二战”中他努力推动华侨团结,投身抗日救国运动,争取民族解放,号召侨胞抵制日货、向祖国输财、动员华侨青年回国参战等,但从未在南洋组织过军事武装,更不曾任过军事武装的领导者。从1939年2月开始应中国国民政府军委会西南运输处之请,领导南侨总会在南洋动员、招募和派遣3200多名华侨机工回国抗战。华侨机工后来成为国军运输兵,是在回国接受军训后的事情。笔者认为,对于华侨领袖陈的报道和评价,同所有英雄人物一样均应严格遵循客观真实、实事求是的原则。随意杜撰,过度溢美,违背史实,其手法不仅庸俗,对英雄人物本身也是不尊重的行为。
(责编 孟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