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电子积木教具的分层次一体化教学法的应用
2019-02-21□黄华
□黄 华
高职教育不能照搬照抄本科教育的教学模式,而高职院校大多数都是三年的有限授课时间,甚至有些院校还实施“二加一”人才培养模式,则教学时间就更短了,如何使学生掌握必备的知识结构和知识点,以及必要的实践技能,高职院校必须考量。理论知识和实操技能对于汽修专业相关学生来说都很重要,教学方法的选择也面临着各种挑战。因此本文依据学院的实际情况,简单探讨了如何把汽车电子积木教具运用到分层次一体化课程教学之中。
一、分层次教学法的主要模式
(一)班内分层教学模式。保留行政班,在教学中对各层次学生进行不同层次的教学和辅导。
(二)年级分层走班模式。在同年级,把学生分成多个层次新的教学集体(按知识和能力水平)。高职院校的基础课通常采取这种方式,比如大学英语等课程。
(三)能力目标分层监测模式。学生选择相应的学习层次,经过学习和努力完成能力提升,可以定期进行层次调整。高职专业课程采取此种方式效果较好,但周期较长,投入较大。
(四)“个别化”学习的模式。通过设计适合各类学生学习的素材,借助于网络的“个别化”教学。高职专业课程采取此种方式效果更好,但前期投入相当大,比如网站建设。
(五)定向培养目标分层模式。按照学生的毕业去向分层分班教学,这种模式多见于职业教育,即“订单式培养”。
(六)课堂教学的“分层互动”模式。教师掌握好班级内各个学生的各项情况(比如学习状况、知识素质水平等),然后将学生分组,形成各个学习小群体。利用小组成员之间的互帮互助互学形式(这也正是国内与国外高职教育的一个显著分别所在),基于让每个学生都有个体发展机会的目的,充分发挥学生之间和师生之间的互动与激励,是一种课堂教学策略的“分层互动”的教学模式。本文正是主要采用此种方式,通过“分层互动”,更好地把汽车专业课程讲授好。
二、理实一体化教学法
(一)理实一体化教学理念。即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法,突破了过去理论与实践的相脱节,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增强了理论与实践的相融合即一体化。
(二)理实一体化教学效果。理论和实践教学通过“一体化”交互进行,融为一体。通过这种教学方法,学生学习的热忱与兴趣可以被大大激发,教师边讲边教边演示,学生边学边练边积极总结,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三、课程实践项目“氧传感器检测”的设计
如前所述,特以课程“汽车发动机电控系统检修”中实践项目氧传感器的检测为实际教学实例,对基于汽车电子积木教具分层次一体化教学法在汽车专业课程中的运用进行探讨。
(一)设计构思。
1.设计理念。整个实践项目以培养学生实操技能的目的入手,以汽车维修行业对发动机氧传感器的检测流程和要求为规范,根据课程教学要求,一边教一边做一边学,在实际检测后,学生必须完成实训工作单,最后完成总结报告。为了让整个实践教学过程真正体现理实一体化,在完成理论教学任务基础上,通过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发现问题、找出故障原因与所在、按操作规范解决问题为主体,教师以工艺流程指导、解疑启发为主导。通过这样一个流程下来,巩固学生掌握的汽车发动机氧传器的基础知识,进一步加深对氧传感器的构造、工作原理和作用的理解,掌握氧传感器的检修方法。
2.课堂组织形式。根据实训室和学生水平的具体情况分批,每批分2~4个小组,每组3~4人,教具采用由广州合赢教学设备公司研发生产的氧传感器实训板和大众捷达发动机台架,工量器具及设备每组一套。
3.教法与学法。学生交互合作式学习,教师实时指导现场施教。在班里把学生分成两个或三个层次,其中优选几名基础较好、动手能力较强的学生担任组长即第一层次,教师首先对第一层次学生进行培训,然后由教师在实训现场对所有同学进行示范操作和讲解,再由各第一层次学生即组长指导各组成员或其余层次学生完成实操,期间由教师实时指导现场施教。
(二)具体实施。教学时间:8学时(连续,分上下午),教学过程如表1所示。
表1 《氧传感器的检测》教学过程
四、结语
采用基于电子积木教具的分层次一体化教学法,学生面对各种电子积木教具,通过看得着摸得到的实践操作,结合小组学习讨论的方式,互相合作,大大减少了单纯理论课的枯燥乏味,并通过交流能够明白这一堂课要学的知识。这样,不仅能通过实践巩固基础知识,又能真正做到把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的目的落到实处。在实际课堂教学的运用与实践中,获得了比较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