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需求下的音乐教育分析

2019-02-21孔德文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 2019年10期
关键词:生源应用型人才

孔德文

(皖西学院艺术学院 安徽 六安 237000)

社会需求的人才出现了多样化的趋势, 应用型人才是社会需要的大多数[1]。所以现阶段培养应用型人才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首要目标。基于此目的,高等教育的培养方式从精英化的单一结构向大众化教育的立体化转型。 根据市场需求、合理制定培养培养目标,坚持系统化、科学性的实施音乐教学。 但是,仍有许多高校在开展应用型人才艺术教育中存在着或多或少的问题。

1.高校音乐教育人才培养现状

1.1 生源质量把控不严,缺乏科学的学生选拔机制

随着高校生源扩招,简化和放低考核门槛,对考生的专业能力、综合素质等考核不够严格。导致了大多数高中生通过短期的技能强化训练进入音乐专业,同时还有很多出于自身学习成绩差被迫选择音乐专业的学生。 贫乏的系统理论和较低的专业能力导致学习后劲不足,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音乐教学的人才培养和实施效果,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式,只能望而生畏。

1.2 扩招生源增加,师资结构良莠不齐

因为高校的办学层次在提升, 这使得音乐老师不但要具备较高的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还要具备理论研究和科研能力[2]。 随着音乐专业学生的快速增长,高校在师资问题上匮乏,为了满足学生的需求,高校也积极努力。 一是增加现有教师的负担,加大教师的教学量。 这导致了教师在有限的精力下无法实现优质教学的目标,顾此失彼;二是部分老师安于现状,进取和创新意识不强。 主观的认为目前的教学质量已经很好,或者有得过且过的心态。 三是聘请新老师。但是新聘请的老师大都是从学校毕业,缺乏必要的岗位经验,极大的影响着教学质量。

1.3 人才培养目标模糊,缺乏系统的教学设施

高校音乐应用型人才培养界定不明确,到底是重理论知识还是实践能力的培养一时之间没有明确标准,尤其是综合性大学并未制定清晰的人才培养目标。在综合性大学中,一是学生数量的急剧增加,教师教学任务重、身兼数职无法做到对学生一对一的系统化培训。 二是缺乏完整的教学配套设施,无法满足学生的全面发展,这势必会影响教学质量,阻碍学生的综合能力提高。三是实践课程体系不完善。综合以上三点,高校音乐专业大学毕业生和师范类学生相比,缺乏专业的理论知识,缺少必备的专业技能,导致了无法满足社会的需求。

1.4 学校企业衔接不足,缺乏科学的评价机制

应用型音乐人才必须具备良好的专业素质和广博的知识能力,结合自身实践拥有一定的创新能力。 因为高校资源和实践形式的局限,学校和实际用人单位间的衔接不足,导致了对社会需求的市场导向认识不足。同时也缺乏科学的评价机制,不管之前的教学有多完美,缺乏机制评价闭门造车永远不可能发展。 一是缺乏校外评价,只有把学生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才能不断优化教学课堂、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二是缺乏校内评价机制,学校内部间对于应用型音乐艺术人才的培养没有适时评价,导致了学校内部教学模式僵化,没有得到有效的创新。

2.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对策

2.1 科学合理的选拔学生,实施分层培养

高校要制定科学、合理的考核机制,不盲目扩招,严把音乐专业生源和录取质量关,确保录取生源的质量。在生源录取上狠抓落实,结合学校制定的培养方案和教学体系灵活选取、科学考核。 一是运用科学的方法实行入学班级内部考核, 对于学生的现状老师做到心里有数,将不同层次的生源放在一起,因材施教便于今后的分层教学;二是发现生源的个人潜能,定制个性化的教学方案,促进专业化的快速成长。三是强化理论知识培养,尤其是对于在高考前短时间培训进入的大学的学生, 强化理论知识培养是认识音乐专业了解音乐艺术的前提条件。 四是要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 五是尽早提供就业指导课程[3],提高学生对就业的认识,尽早的开展就业指导课,通过就业方向的讲解,宣传社会给音乐专业毕业生提供的岗位,树立学生正确的择业观念加强日后学习方向的针对性。

2.2 坚持实事求是,不断完善音乐教学师资队伍

第一、加强专业理论学习,不断增强自身的教学理论。学校或者教研室要不断提高教师的应用型音乐艺术人才培养战略的引导,不断提倡教师再学习。 第二、转变观念,落实应用型人才的理念。 联系社会实际,紧跟学校教学理念、应用型音乐人才培训战略和教育大纲,把应用型人才教育落到实处。 在教学中以社会实际需求出发,不断创新教学内容。第三、根据社会需求创新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教师要充分了解市场对音乐教育应用型人才的实际需求, 制定切合实际的教学观念。结合现代信息化技术运用先进的教学设施对教学方式的改进。增强学生的理论素质和综合素养。

第四、创造条件,加强年轻教师的培养。 一是内部培养。 加强音乐教研室内部学习,对于年轻教,发扬一对一的传承模式,教研室内部开展学习,以老带新不断走上系统化教育模式。二是外部培养。一方面提倡网络学习、终身学习,促进年轻教师自觉的通过网络学习国内外先进的音乐文化和教学方式,联系实际运用到实际教学中来;另一方面聘请国内外知名专家教授开展讲座传授经验,指导年轻教师的专业教学能力。

2.3 改进课程设计,优化教学设施

应用型音乐人才应注重实践能力培养, 不断改进就业课程设计,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要。掌握音乐学科体系特色,有效结合社会需求,坚持实用性、发挥前瞻性,构建适合学生综合素养与实践能力的教学模式。 有效结合专业教学、提倡文化自信。

第一、明确人才培养目标。高校应该积极研究市场需求现状,明确音乐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方向和目标。

第二、优化专业设置,创新教学体系。

一是高校在专业设置上,集中学校优势资源,加大对优势专业的投入力度,形成特色专业的人才培养竞争优势,逐步整合非优势专业的发展发现,促进该专业与国内同步发展。

二是创新教学体系。 社会对应用型音乐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不仅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还要有广博的文化视野,更需要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 要想实现高效应用型音乐人才的培养目标,在优化专业设置的基础上,必须构建符合教学的多元化的课程体系。

三是实现多样化教学。 积极改进和创新教学模式,灵活课堂形式和内容,积极推进个性化教学方案,实现分层教学,引导和激发学生的自主性,灵活的把课堂教给学生。

2.4 推进企校合作,加强内外评价

第一、推进企校合作。 企业和学校联合是高校实现音乐应用型人才的重要途径。高校把学科构建、实践教学和企业的需求联系起来,实现合作双赢的局面。 推进优质化的应用型人才战略的实现,一方面高校应该积极深入到企业发展中,深入了解企业对于应用型音乐人才的需求情况、需求标准和发展方向等,不断建立健全市场调研机制,并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分析,制定实际有效的人才培养策略。另一方面,可以有效落实实践能力的培养,把学生深入到企业发展中,可以让学校清楚的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对学生之后的实际培养方向,还可以让学生提前感受什么是“工作”。增加学生危机感,促进学习动机,并未以后的学习指明了方向。

第二、加强内外评价。不管是先进的教学理念,还在完美的教学模式,缺乏了评价,一切都等同于空中楼阁,没有实际性的意义。 没有评价,我们前面所谈的一切都似镜中花,华而不实,教学只有在不断的评价中才能不断完善,才能促进高校对应用型音乐人才的培养。 一是加强内部评价,根据社会需求制定的培养策略运用到实际中,高校要不断加强对课程、教学、教师、学生的教学评价,加强教学质量不断改进。二是加强校外评价。 一方面学校和企业有机结合,学生可以把实际所学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去,企业加强对实践技能的评价,及时反馈给学校,有利于学校根据自身的情况因时制宜的改变教学方式,增强学生的社会应用型。另一方面,把学生面向社会,有利于收集社会评价大数据,通过系统分析,不断优化高校的教学理念和实际教学设计,促进高校音乐教育应用人才战略的全面实施。

3.结语

高校作为我国应用型音乐人才培养的摇篮,在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中,需要解决“是什么”和“怎么办”两个问题[5]。所以在高校应用型音乐人才的培养机制中,要强烈意识到市场的需求型,根据市场的需求站在全局的高度制定教学措施。 从学生、老师、学校方面全面优化,重视学生将文化转化为生产力的实际能力,同时加强评价,促进教学的改进。总之,高校教师要大胆的创新现有的教学形式,利用科学合理的机制、健全的教学管理、有效的教学方式,满足社会对“一专多能”的音乐艺术人才的需求。

猜你喜欢

生源应用型人才
人才云
新形势下提升传统本科专业生源质量的思考和认识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农村生源不是“摇钱树”
“5-2-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实践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争夺战”
第8讲 “应用型问题”复习精讲
图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