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京津冀地区高校西班牙语专业校企联合育人现状调研

2019-02-21魏淑华刘娇月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 2019年10期
关键词:西语西班牙语京津冀

魏淑华 刘娇月

(北京城市学院国际语言文化学部 中国 北京 100083)

0.引言

随着国家“一带一路”政策的出台,中国与西班牙及拉丁美洲国家之间的经济联系日益加强,社会对西班牙语人才需求数量激增,与此同时,人才需求结构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具有较强实践能力的“复合型”西语人才成为社会急需人才。 随着2009 年5 月《关于建立京津冀两市一省城乡规划协调机制框架协议》的签订,三地高校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目前有部分高校的西语专业根据院校与合作企业搭建了校企合作平台。

为了解三地高校西语专业校企联合育人的现状, 调研小组于2017 年5 月-9 月对以上地区高校及相关合作企业进行了调研, 旨在梳理问题,提出可行的解决方案,供更多高校和企业参考。

1.调研概况及对象

本次调查和走访的地点涵盖京津冀三地开设西语本科专业18 所高校。 北京大学等9 所高校因专业自身原因,目前无开展任何形式的校企合作,未纳入后续调研。调研组围绕着北京城市学院、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河北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天津外国语大学、天津外国语大学滨海外事学院、中国传媒大学和中国政法大学9 所高校完成了调查任务, 分别与上述院校的西语负责人、589名学生以及21 家合作单位进行了深度访谈和网络问卷调研。

2.京津冀地区高校西班牙语专业校企联合育人现状

2.1 高校初具规模、各具特色、差异并存

由于专业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的差异,京津冀地区有7 所院校未展开任何形式的校企联合;而开展校企联合育人的11 所院校之中,有2 所院校因种种原因未能进入后期的深度访谈; 剩余的9 所院校,校企合作各具特色,但在合作层次上又存在较大差异,具体表现在:

(1)合作单位数量较多的院校:中国政法大学(超过20 家)、北京城市学院(6 家)以及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超过5 家)。

(2)合作时间较长的院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合作时间超过10 年)。

(3)企业参与度较高的院校:天津外国语大学(中海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的“西班牙语订单班”)。

(4)校企联合育人发展速度较快的院校:中国政法大学、北京城市学院以及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

(5)校企合作具有专业特色性的院校:中国传媒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评价校企联合育人不能单纯地以合作单位数量或是签订实习基地协议的数量来衡量。显然,近些年随着专业建设和发展的加快,在上述院校中,北京城市学院、中国政法大学和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拓展了较多的实习基地。 另外一些院校立足专业特色,独辟蹊径在特定的领域拓展与外界的合作,例如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与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搭建的广交会实习实践平台,中国传媒大学依托CCTV 西语频道建立了长期稳定的校企合作关系,这2 所院校每年都固定输送一定数量的优秀学生参加实习实践。天津外国语大学立足地区经济发展与中海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签署合作协议, 采取企业订单班的形式,打造培养“西班牙语+石油专业”特色人才,从校企联合育人模式中企业的参与程度来看,天津外国语大学在9 所院校当中非常突出,其校企联合育人的模式和经验值得借鉴和推广。

2.2 学生参加实习比例不高、实践效果有待提高

调研得知,80%以上的被调查者为本科在校生,被调查者中1/2 以上的人没有参加过实习。而参加过的学生中,分散实习的占多数,学校统一安排的集中实习仍是少数。最后,被调查者中,参加过学校推荐实习次数为1 次的人占比50%以上; 累计时长在1-3 个月的人数较多。学校推荐的实习工作几乎都与西语相关,但近50%的学生表示没有参与过岗前培训。 实习行业主要集中在旅游、教育、传媒、使馆、商贸类;实习之后半数以上的人表示西语水平提高一般。

以上问卷结果同时印证了深度访谈当中关于学生参与实习实践的情况,大多数目前开展校企联合育人模式的高校西班牙语专业的负责人表示,尽管近年来签订了一定数量的实习基地,学生可以选择的实习单位增加,但是存在着学生参加实习实践比例不高的现象,原因归纳如下:第一、单位提供的实习岗位的数量有限;第二、单位提供的实习岗位的语言水平有限制;第三、单位或专业实习监管力度不够。

2.3 企业、高校及学生对于校企联合育人项目的的评价不对等

关于校企联合育人效果满意度这一方面,项目组综合高校西班牙语专业访谈意见和针对企业的问卷调查能得出双方存在评价不对等的结论,表现如下:

通过企业问卷得知,在与高校进行校企合作时,合作单位更加看重的是本企业或行业发展的需求,这是合作单位开展校企联合育人的内在需求。 通过满意度的调查,可以看出21 家被调查单位中有20 家单位对于目前校企合作的效果感到满意和非常满意,满意程度总体偏高。

通过三地高校西班牙语专业的深度访谈,项目组发现各高校西语专业对目前校企联合育人的现状评价一般,主要体现在合作层次较多停留在学生实习实训方面, 而未能更深涉及到专业建设和教师发展,较少的单位可以参与到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课程体系的建立以及与合作院校的西班牙语专业开展较深层次的合作, 例如科研和课题申报,实验室的建设或者给教师提供企业挂职锻炼的机会,在肯定了校企联合育人模式的同时,9 所高校的西班牙语专业更加希望能够在未来提升校企合作的深度和广度。

3.关于提高校企合作育人机制在人才培养方面的建议

随着中国和西班牙以及拉丁美洲西语国家经济、外交、文化交往的深入,西班牙语专业越来越受到市场和社会的追捧,根据北京外国语大学郑书九教授《全国高等院校西班牙语教育研究》的统计,“2000-2015 年这15 年间开设西班牙语专业的高等院校近60 所,1999 年全国仅有12 所高校招收西班牙语本科生,四个学年的在校生不超过500人,如今在校生估计为12000-14000 人。 ”随之而来的是越来越多的院校开设西班牙语专业,面对发展机遇,各高校西班牙语专业需要找准专业定位、明确专业特色,这是很多高校西班牙语专业必须要面临的问题。 从实习和就业的角度,校企联合育人对于专业发展的必要性不言而喻,“走出象牙塔”是此次调研过程中很多高校西班牙语负责人的心声。 因此,项目组建议京津冀地区高校西班牙语专业在发展校企联合育人方面, 需要立足院校定位和地区发展需要,找准合作方向,寻找到能够协助专业自身发展的单位,并且与这些单位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 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3.1 结合专业特色,找准校企合作方向,提升合作层次,加强合作深度

从总体范围来看,北京地区高校的西语专业校企合作发展较为成熟,部分院校的校企合作历史悠久,成果显著,而天津和河北高校的西语专业相对来说校企联合育人模式还处于初步探索的阶段,随着“京津冀地区一体化”的发展,建议三地高校的西语专业从地区经济发展的需求出发,结合地区的资源优势。 具体而言:

(1)北京作为政治、文化、教育、外交中心,该地高校的西语专业应当充分利用这些地缘优势,积极开拓发挥首都功能的校企合作项目。

(2)天津应当落实其“一基地三区”的功能定位,即全国先进制造研发基地、北方国际航运核心区、金融创新运营示范区、改革开放先行区积极寻找合作单位开展校企联合育人。

(3)河北省应该利用北京向河北疏解功能、转移产业、辐射要素的巨大机遇,抓好时机,促进地区发展。

总而言之,三地高校的西语专业应当从地区发展需要出发,利用环渤海京津圈的地区优势,大力发展校企合作。

3.2 加深校企联合育人深度,坚持内培外引、专兼结合,联合打造“双师型”专业教学团队

通过调研得知,目前三地高校西语专业师资存在实践动手能力不强、学生专业指导能力不足以及科研水平不高等问题。因此,想要提高成效,教师需要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开放式的知识结构,能及时掌握学科前沿动态。开展校企合作时,专业和企业共同联合,坚持内培外引的战略。 一方面,提高师资知识层次和业务水平,鼓励教师轮流挂职,提高自身的指导能力和产学研项目开发能力;另一方面,从合作企业中引入从业经验丰富的行业人士参与教学管理,担当专业的指导教师,采取专兼结合的手段,联合打造“双师型”师资队伍。

3.3 政府相关部门在校企联合育人当中充分发挥组织、 协调以及桥梁的作用

校企联合育人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专门的组织机构来统筹规划。高校和企业分属于不同的行业, 因此需要专门的组织机构来协调和安排,而其中政府的作用不可替代。 另外,政策的落实也需要政府职能部门的支持。 回顾京津冀地区高校西班牙语专业开展校企联合的项目,其中部分单位涉及到一些政府机构,为了更好地开展校企合作,从政府层面来讲,要结合地区经济发展战略和产业布局,进行校企合作的统一规划,例如研究地区区域经济发展特点,进而制定校企合作统一部署,整合学校资源和企业资源,在校企合作中发挥保驾护航的作用。

4.结语

通过此次调研, 项目组梳理了京津冀地区所有开设西班牙语专业的高校校企合作的情况,最明显的感受就是目前在京津冀地区各个高校的西班牙语专业之间还存在相对封闭的状态。 因此,打破校际界限,打造资源共享的环境尤为迫切,这就要求京津冀地区高校的西班牙语专业加强交流,通过打造小范围的教学和实践共同体的形式,实现校企合作信息共享,共同推进京津冀地区一体化背景下西班牙语复合型人才的培养。

猜你喜欢

西语西班牙语京津冀
2019年拉美西语国家热带花卉园林景观研修班结业
殡葬展
《习近平喜欢的典故——平“语”近人》(西语版)全球上线
An Examination of the Main Characters in Heart of Darkness With Freud’s Theory
电力西班牙语在委内瑞拉输变电项目上的应用
京津冀大联合向纵深突破
京津冀一化
养老“京津冀一体化”谨慎乐观看
京津冀一体化如何实现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