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方性高校“双创”型人才培养供给侧改革与创新研究
——以广西驻邕经管类院校为例

2019-02-21韦联桂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 2019年10期
关键词:经管类师资双创

韦联桂

(广西财经学院 广西 南宁 530003)

作为培育高素质经管类人才并对区域经济发展极具推动作用的地方性高校,经管类院校是“双创”型人才培养的重要阵地,属于人才“供给侧”方面。 如何强化“双创”型人才培养供给侧,提高新时期人才供给质量,符合供给侧改革需要,已成为当前经管类院校当前及未来面临的重大时代课题。

1.经管类院校“双创”型人才培养供给侧改革的背景

一是经济新常态化发展的需求。 受国际金融危机深层次影响,国内经济增长步伐缓慢,出现经济发展新常态,国家宏观调控模式缺陷随之越发明显,生产要素配置不合理、产能过剩等问题逐渐暴露。基于此,必需变革宏观调控模式,供给侧改革的出现,其首要目标是人力资源的整体性提升,高校培养高素质的“双创”型人才是保障供给产品质量和效率与关键因素。

二是“双创”教育改革的推进。 国家《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的颁布,推进全国高校深化“双创”教育改革,加快“双创”型人才队伍培养。 经管类院校应主动推进“双创”教育改革。供给侧改革侧重通过开放市场与有效制度实现供给,挖掘主体的创新创业潜质。 经管类院校可抓住当前供给侧改革的大好机遇,实现“双创”型人才培养体系的优化与完善。

三是学生“双创”质量的要求。 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越来越多的学生以“双创”实现自我就业。 但在“双创”过程中出现质量不高、成功率低等问题。学校“双创”教育的质量和学生自身的综合素质都会影响“双创”质量与效果,经管类院校“双创”教育与培养模式必需顺应社会发展方向不断进行改革、创新,才能培养出高素质“双创”型人才,提升大学生“双创”质量与效果。

2.经管类院校“双创”型人才培养供给侧现状调研

本文选取广西驻邕高校内的广西财经学院、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广西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广西金融职业技术学院、广西经贸职业技术学院等5 所极具代表性的经管类院校, 以问卷调查和访谈方式,从目标定位、课程设置、师资队伍等方面调查了解当前经管类院校“双创”型人才培养供给侧现状,具体情况如下:

2.1 “双创”型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的特色度

据收回的问卷调查显示,在问到“您认为当前您所在的学校‘双创’型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特色程度如何”时(共设“非常有、比较有、一般、不太有、没有”五个选项),选择“非常有”的占2.6%,选择“比较有”的占17.7%,选择“一般”的占43.3%,选择“不太有”的占34.2%,选择“没有”的占2.2%。 从中可看出,大多数的调查对象认为“双创”型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一般”和“不太有”,说明当前经管类院校“双创”型人才培养目标定位还存在一定的问题:行业特色不太明显,与其他高校差别不大,甚至存有同质化的现象。

2.2 “双创”课程设置与专业课程的契合度

据调查问卷显示,在问到“您认为您所在的学校‘双创’课程设置与专业(含实训)课程的契合度如何”时(共设置“有、一般、不太有、没有”等四个选项),选择“有”的占10.6%,选择“一般”的占48.3%,选择“不太有”的占39.2%,选择“没有”的占1.9%。从中可看出,大多数调查对象认为学校‘双创’课程设置与专业课程的契合度“有”或“不太有”,说明经管类院校“双创”课程设置的结构趋于固化,没把握好“双创”课程、专业课程与专业实训课程三者之间的比例关系,造成与专业理论课程衔接不紧密、与专业实训课程契合度不高。

2.3 学校“双创”型师资队伍建设的满意度

据问卷调查显示,在问到“您认为您所在的学校‘双创’型师资队伍建设的满意度如何,何种原因导致”时,调研对象中5.1%选择“非常满意”,5.9%选择“比较满意”,72.1%选择“一般满意”,13.7%选择“不太满意”,3.2%选择“不满意”。 在选择“一般满意”的89%调研对象认为师资数量不足、缺乏创新创业实践经验、教学方法单一,无法提供个性化指导和创新能力不足是其中最主要的问题。 同时,在访谈中还了解到目前负责教授“双创”课的教师多数为学校行政人员或辅导员,他们行政事务相对繁忙,未能专注课堂教学,无法保障教育培养效果与质量。

2.4 “双创”型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据收回的问卷调查显示,在问到“您认为您所在的学校在‘双创”型人才培养的过程中还存在哪一些问题”时,有47.3%的调研对象选择学校“双创”型人才培养模式缺乏特色性;选择学校“双创”型人才培养教学组织形式固化的占35.3%;选择学校“双创”型人才培养教学评价方式单一的占22.4%; 选择学校 “双创” 政策宣传力度不够的占18.4%;选择学生发展空间不足的占25.6%;选择学校“双创”活动吸引力不够的15.6%;选择校园“双创”文化氛围不浓厚的占19.5%;选择学校内外“双创”型人才教育培养资源共享度不高的占45.5%。

通过上述调研数据整理与分析,发现经管类院校“双创”型人才培养供给侧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双创”型人才培养供给目标定位及其模式特色不明显,有同质化现象;二是“双创”课程供给结构趋于固化,与专业课程契合度不高;三是“双创”型人才培养教学供给形式固化,评价方式单一;四是“双创”型师资队伍供给力度不强,整体力量比较弱;五是学校校园“双创”文化环境供给不足,比如政策宣传力度不够,校园文化氛围不浓、活动吸引力不够。

3.经管类院校“双创”型人才培养供给侧改革思路与路径

3.1 供给目标改革:明晰“双创”型人才培养目标定位

经管类院校“双创”型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包含普适性和特色化两个层面,即普适性定位必须坚持以市场、行业需求为导向,结合经管类院校办学历史、层次、规模与学科特点方面来考虑设计和改革适合本校“双创”型人才培养目标与定位;特色化定位必须立足地方实情、突出地方性特色,结合经管类院校所处的地方经济发展需求与区域的差异性,把握所在地域的产业特征、经济优势、文化特色及区域内外各行业的人才需求,挖掘和突出地域经管类特色与优势专业,与其他类高校形成错位差异发展。

3.2 供给内容改革:优化“双创”型人才培养课程设置

经管类院校应根据“双创”型人才培养目标与定位,以区域经济文化发展优势与趋势为基础,分析现有基础、特色、优势和课程发展趋势,通过“双创”理论课程与专业理论课程、“双创”实践课程与专业实训课程紧密结合,并侧重“双创”理论和实践课程配比结构,设置N(指专业课所有课程)+1(指“双创”理论课程)的课程套餐模式以及课程学分,进一步优化“双创”型人才培养课程设置,突出“双创”能力培养,确保供给“双创”课程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与专业理论及其实训课程高契合度。

3.3 供给方法改革:创新“双创”型人才培养教学方法

经管类院校要加强“双创”型人才培养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合理化分配,采取“以学生为主体,注重知识传递、融通应用和拓展创造,强调教育增值”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实施翻转、混合、MDP 式等课堂教学模式,并利用“互联网+教育”新技术,采取探究、项目、案例、实训、情景、模拟和现场教学等新型组织形式和方法,创新符合“双创”型人才培养规律的教学方法,促进新型与传统两种学习方式的有机整合,强化学生“双创”意识、思维、素质和能力的培养。

3.4 供给评价改革:健全“双创”型人才培养评价机制

经管类院校应从教师教学成果评价、学生学习成果评价两个方面改革与健全“双创”型人才培养评价机制:一是教师教学成果评价向重质转化,采取学生评价表量化反馈、课堂教学观察与评价、课堂教学材料检查方法,将评价内容扩展到教学全过程、评价主体扩大到全员参与;二是学生学习成果评价侧重多元化互动,评价方式可探索非标准答案考试,向过程、能力等考核方式转变,评价功能向“形成性评价”转变,评价主体由教师与辅导员、教学管理部门共同参评,提高“双创”型人才培养针对性。

3.5 供给主体改革:提升“双创”型人才培养师资水平

经管类院校应适应教学发展实际需要,从师资来源、师资进修实践两个渠道来提升“双创”型人才培养师资水平:一是全方位拓宽师资来源渠道,吸引各种学科带头人和学术骨干等具有创新思维修养与开拓精神的高层次“双创”师资人才;二是拓宽师资进修和实践渠道,采取理论研修、企业实岗挂职、学术交流、项目资助与境外培训方式,实施教师培训工程,完善师资培训体系,提高师资“双创”素养和实战能力整体水平。

3.6 供给环境改革:完善“双创”型人才培养保障体系

校园“双创”文化环境有效供给,是强化“双创”型人才培养的重要保障。 经管类院校应从以创新创业大讲堂为载体,强化校园“双创”政策宣传、以“一院一品”、“一团一品”等校园文化品牌项目为主导,营造校园“双创”文化氛围、以“挑战杯”、“创青春”、“学创杯”等科技竞赛为引导,提升“双创”活动吸引力、以“实岗挂职锻炼”等社会实践为平台,增强“双创”实践能力等三个方面完善“双创”型人才培养保障体系。

猜你喜欢

经管类师资双创
基于SPOC的经管类专业混合式教学模式实践探索
高淳区以侨联双创基地 助推“双创”孵化成长、孕育未来
“双创”浪潮方兴未艾
圆梦星之火,助力“双创”加速跑
北京印刷学院新媒体学院师资介绍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第二节 2015年法学专任教师师资情况
幼教师资培训班在京开班
2014年3月经管类畅销书排行榜
2013年2月经管类畅销书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