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地区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流行病学研究现状
2019-02-21牛海静苏秉忠
牛海静,苏秉忠
【提要】 幽门螺杆菌(H.pylori)已被列为胃癌的Ⅰ类致癌因子,并在许多其它疾病中有致病作用。H.pylori在中国不同地区、不同时期、不同人群中的感染率不同。本文就内蒙古地区目前H.pylori感染的流行病学状况做一综述,旨在为内蒙古地区H.pylori相关疾病的防治工作提供指导。
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pylori,H.pylori)是澳大利亚学者Warren和Marshall最早于1982年从人胃黏膜中分离培养出来的一种微需氧菌,其主要宿主为人,并可通过消化道进行人-人传播。越来越多的研究已经证实H.pylori可引起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癌等多种消化系统疾病,并且与许多消化系统外的疾病包括心脑血管疾病[1]、呼吸系统疾病[2]、血液系统疾病[3]及皮肤病等相关[4]。研究内蒙古不同地区H.pylori的流行病学特点、发病机制及根除方案可成为防治本地区H.pylori相关疾病的有力武器。
1 内蒙古地区H.pylori的流行病学
H.pylori感染是个世界性的问题,其在全球自然人群中的感染率已超过50%,我国H.pylori感染率高达50%~90%[5]。内蒙古地区幅员辽阔,东西部横跨距离长,文化差异大,区内不同盟市报道的H.pylori感染率不尽相同。
1.1 内蒙古西部H.pylori感染情况
内蒙古西部五盟市隶属西北地区,包括包头市、鄂尔多斯市、乌海市、巴彦淖尔市和阿拉善盟。2013年巴彦淖尔市5 026例人群H.pylori感染率为42.66%[6],其中492例牧区蒙古族H.pylori感染率为50.2%,高于城市蒙古族(882例,43.42%)和城市汉族H.pylori感染率(3 652例,40.22%),分析认为H.pylori感染主要取决于卫生情况和生活条件等,与遗传关系不大。2014年鄂尔多斯市1 332例健康体检人群H.pylori感染率为39.79%[7],低于发展中国家一般水平,分析可能与受检对象为无症状体检人群而非有消化系统症状的病人人群,及该市经济腾飞、卫生条件较高等有关。2015年鄂尔多斯市10 092例消化门诊就诊患者H.pylori感染率为45.76%[8],其中蒙古族372例,其H.pylori感染率为55.91%,汉族9 720例,其H.pylori感染率为45.37%。分析蒙古族为少数民族,分布于城市周边的牧区,有可能缺乏胃病早诊早治的意识或选择蒙医药,所以就诊例数较少,但其H.pylori感染率有偏高的趋势,考虑与农村牧区卫生条件差及饮食习惯相关。
1.2 内蒙古中部H.pylori感染情况
内蒙古中部三盟市隶属华北地区,包括呼和浩特市、乌兰察布市和锡林郭勒盟。2006年呼和浩特市1 090例有消化系统症状的成人H.pylori感染率为72.75%[9],其中不同性别、蒙汉族、吸烟及饮酒等因素无差异,农村居民(77.78%)高于城市居民(69.45%)。2013年呼和浩特市有消化道症状的398例学龄儿童H.pylori感染率为31.16%[10]。其中城区儿童170例,H.pylori感染率为23.53%,农村儿童228例,H.pylori感染率为36.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学龄儿童H.pylori感染的危险因素有居住拥挤、父母胃病史、家庭经济差、与大人共用刷牙口杯、饲养动物、啃咬手指及吃零食等。
1.3 内蒙古东部H.pylori感染情况
内蒙古东部四盟市隶属东北地区,包括赤峰市、通辽市、兴安盟和呼伦贝尔市。2011年通辽市3 705例蒙古族志愿者H.pylori感染率为43%,成人各年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1]。2009年赤峰市1 000例健康体检者H.pylori感染率为64.4%[12],其中蒙、汉、满、回各族人群H.pylori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734例城市人群H.pylori感染率为62.1%,266例农村人群H.pylori感染率为7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014年就诊于锡盟东乌旗医院的牧区218例胃炎、消化性溃疡及胃癌患者H.pylori感染率高达81.7%[13],分析可能与牧区人民生活卫生习惯有关。
2 H.pylori感染的相关因素分析
H.pylori感染与多种社会及个人因素相关。
2.1 性别
一般男性H.pylori感染高于女性,考虑与其社会压力大,外出就餐多相关[14];但已有多数研究认为内蒙古地区H.pylori感染的男女性别差别不大[7-9,12]。
2.2 年龄
随着年龄增加H.pylori感染率也增加[5],高峰位于50~60岁,60岁以后活动范围减小、生活习惯变规律,所以H.pylori感染减少;内蒙古地区多项研究H.pylori感染的年龄趋势基本符合上述规律[8-9,12]。
2.3 职业
医务人员H.pylori感染率高[5],约为70.2%,显著高于其它职业人群,其中消化科医护感染率高达74.4%,而消化内镜室医护感染率最高为82.4%,与工作中密切接触相关[15]。内蒙古地区尚未有医务人员H.pylori感染调查。
2.4 地区
采用快速尿素酶实验的方法,我国各地区H.pylori感染大致呈现为华西>华东>华南>华北的规律,其中西藏喇嘛感染率最高,达90%[5]。目前的报道提示内蒙古西部地区H.pylori感染率低于东部地区[6-7,9,12]。
2.5 生活习惯
饮水习惯、接受过口嚼食物、饮用不洁水源[5]、经常食用腌制、熏制食物与H.pylori感染相关。内蒙古农村牧区H.pylori感染高于城市[6,13],考虑牧区居民饮用水源多为井水、烧水方式多为火炉牛粪、奶食和牛羊肉储存方式、及手抓饭等食用方式等生活习惯可能会有利于H.pylori在人群间的传播。
2.6 家族聚集
H.pylori感染存在家族聚集性。夫妻一方H.pylori阳性时另一方阳性率为78.9%。父母均H.pylori感染或一方H.pylori感染的家庭中子女感染率远高于父母未感染H.pylori者(35.1%vs15.6%),且母亲与子女感染H.pylori的一致性高于父亲,考虑母亲阳性者儿童感染机会大大增加[16]。内蒙古农牧区多为蒙古包式房屋,可能会增加H.pylori在家庭内部成员间传播的概率。
3 H.pylori的致病机制研究
已经发现H.pylori的致病因素大致分为两类。H.pylori定植因子:包括鞭毛、粘附因子等。H.pylori毒力因子:包括尿素酶、脂多糖、中性粒细胞激活蛋白[17]、CagA(细胞毒素相关蛋白)[18-19]、VacA(空泡毒素)[20]和iceA(接触诱导基因)[21]等。在H.pylori基于T4SS(type Ⅳ secretion system)的Cag毒力系统中,T4SS 系统可像针一样刺入细胞膜,将毒力蛋白CagA 和肽聚糖注入细胞内。H.pylori还可借助VacA 引起的宿主细胞自噬侵入细胞内,在躲避掉溶酶体的破坏后,H.pylori可在细胞内部大量增殖,从而引起细胞的损伤。H.pylori接触胃黏膜上皮后可诱导表达一种毒力相关因子-黏膜接触诱导因子,iceA基因的插入失活突变明显改变细胞增殖和细胞周期特征。近年来这些致病因素的具体作用机制均得到了进一步的研究,尤其是致病基因的信号传导通路研究。
内蒙古地区H.pylori感染的iceA基因型以iceA1为主,但该基因型不能预测感染个体将发生何种胃十二指肠疾病[22]。因H.pylori培养较为困难,内蒙古地区尚未有其它H.pylori相关致病基因的基础研究。
4 内蒙古地区H.pylori相关疾病及耐药性分析
内蒙古地区多项研究证实药物根除H.pylori的治疗可极大提高胃炎、消化性溃疡等多种消化系病的治愈率。H.pylori相关消化道外疾病也有零星报道。乌海市的一项研究证实抗H.pylori可有效改善冠心病患者CRP、TG和FIB三种常规指标,从而对冠心病的治疗有很大提升作用[23]。赤峰市一项研究认为H.pylori感染与脑梗患者颈部动脉粥样硬化和凝血异常相关[27]。包头市一项研究证实内蒙古地区蒙古族人群酒渣鼻患者的H.pylori感染率升高,行H.pylori根除治疗优于常规治疗[25]。呼和浩特市一项研究证明,H.pylori感染与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发病间具有相关性[26]。H.pylori感染是胆囊炎的致病原因之一[24]。乌兰察布市一项研究证实,对H.pylori阳性的难治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联合H.pylori根除治疗可提高疗效。
内蒙古地区针对H.pylori的耐药性研究很少,一项研究发现我区局地2010年H.pylori对阿莫西林、甲硝唑、克拉霉素和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分别为15.4%、94.3%、30%和5%,并且有逐年上升的趋势[28]。
总之,内蒙古地区H.pylori流行病学、致病机制及耐药等方面的研究仍较少,仍需进一步加强H.pylori基础与临床研究,以更好地指导本地区H.pylori相关疾病的临床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