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策略分析
2019-02-21浮永梅
浮永梅
(西安培华学院,陕西 西安 710125)
乡村振兴战略是习近平在高度重视“三农”问题的基础上提出的战略,目标是实现乡村振兴,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让农业成为有希望的产业,让农村成为有吸引力的家园,让农民成为体面的职业。而要想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目标,必须培养一批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人才队伍,这些人才要有知识、有能力,更要有情怀、有信心,能够在乡村振兴中发挥作用。这需要在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方面下大功夫和大力气。
1 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概述
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是发展农村经济的基础,是针对农村劳动力而言的,即通过教育、学习、培训等各种切实有效的方式方法,对现有的、既定的农村人力资源进行改造和利用,进而调节农村劳动力资源的供给数量,提高劳动力资源的质量,改善农村劳动力资源结构,促进农村劳动力资源的合理流动,完善农村劳动力资源的组织和管理,充分挖掘劳动者的体能、智能和写作能力,使之为农村经济发展发挥更大的服务作用。合理、科学的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既符合农村发展的人才需要,也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环节[1]。
2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人力资源现状及其开发的重要性
2.1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人力资源现状
目前,我国大部分农村的人力资源现状欠佳,农村人力资源总量过大,整体素质不高,地区分布不均衡。农村本身的人力资源结构不合理,尤其是现存的人力资源中大部分年轻人流入城市,导致农村现存的人力资源中老年人比例较大,且老龄化趋势明显[2]。
2.1.1 农村人力资源总体素质偏低。农村人口普遍不具备较高学历,多数在初中文化程度以下或者高中文化程度以下,因而在教育、文化、思想和技能等各个方面都无法与高学历人士比较,创造价值的方式非常传统,阻碍其接受新观念、新理念和新方式。
2.1.2 农村优秀人力资源流失现象严重。由于农村在经济发展上处于落后状态,农民收入水平较低,加上社会保障体系等方面不完善,致使大量青年劳动力为了获取更可观的收入,选择涌入城市务工,且多数不愿重新回到农村从事与农业相关的工作,致使大量优秀青年劳动力从农村市场流失。
2.1.3 农村人力资源结构失衡。从年龄结构来看,农村人力资源结构中,青年梯度的人才缺失严重,老年人数量较大且老龄化趋势严重,年龄结构严重失衡。从产业结构来看,农村本身在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方面发展不够,多数劳动力出卖劳动力务农,且集中在第一产业,缺乏系统培训,不具备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的技能,发展后劲不足。
2.2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性
为了维持并加大农村人力资源中年轻劳动力的保持率,促使农村较快较好发展,各地政府特别注重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也在逐步提高农民对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认识。
2.2.1 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可以促进乡村产业振兴。乡村振兴的重点是产业振兴。要想改变农村传统单一的第一产业现状,将其与第二三产业深度融合,需要不同层次、不同专业背景的人才参与到农业与其他产业的融合,满足乡村振兴中农村对高端产业链人才的需求。
2.2.2 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可以促进宜居生态环境的打造。乡村振兴战略中,打造宜居乡村是关键。农村本身较为粗放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加剧了农村脆弱的生态环境,如生活垃圾、化肥农药、医疗废弃物等随意处置,乡镇企业、村办企业等不加节制地乱开滥采,加剧了农村生态环境的恶化。这就需要培养农村人力资源的环保理念和生态循环理念,进而融入农村开发振兴的方方面面,真正实现生态宜居。
2.2.3 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可以促进乡村文明的继承和发展。乡村振兴是乡村文明的重要保障,然而现在的乡村文明建设缺乏有益身心健康的高端休闲方式。这主要源于农民自身文化水平的限制以及农村人力资源的质量有待提升。
2.2.4 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有助于农村治理水平的提升。乡村振兴中,乡村有效治理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基础。目前,农村治理缺乏优秀的治理人才,加上目前的乡村管理队伍老龄化严重,乡村治理效果不佳。这就需要在治理人才方面提升治理人才的法治意识和创新意识。
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急需人才,但是目前我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面临困难,需要政府加大开发力度,也需要农民进一步增强主动性,进而扭转农村人力资源开发面临的困境。
3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人力资源开发面临的困境及其原因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对农村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不仅需要大量优秀的人才入驻农村,更需要大量农村人力资源优质化。这需要政府、企业及农民不断开发自身资源优势,不断吸引外来优秀人才。目前,农村人力资源开发问题依然很多,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任务依然艰巨[3]。
3.1 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力度不够
目前,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力度不够。现有的农村人力资源中,多数青年人进城务工。他们是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部分,也是能在农村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的部分。此外,如何将中老年人进一步提升为人力资本,也是重要的人力资源开发部分。然而,目前政府开发农村人力资源多停留在表面,开发力度不够,无法达到开发目的。
3.2 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主体单一
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主体主要是政府,但在实际运行过程中,政府对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主体地位并不稳定。一是政府在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方面投入和重视不足;二是政府在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方面开发内容设置不当,且缺乏系统的培训内容设置;三是与社区企业等的合作性差,不能将社会企业、农民等主体纳入开发主体体系,导致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主体较少。
3.3 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方式不当
目前,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方式脱离农村实际状况,针对中青年人的培训内容和培训方式不够现代化,针对老年人的培训内容和培训方式不适合老年人的接受能力,且在吸引外来优秀人才方面吸引力不足,造成既不能吸引外来优秀人才,又留不住本地人才,同时无法进一步发挥留乡老年人的人力资源作用。
3.4 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保障机制不全
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缺乏有效的保障机制。目前,政府本身在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方面投入不够,制度建设和保障机制建设方面缺乏相应的激励机制和管理机制,导致农村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的实效性差,既留不住人才,也开发不了人才。
4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策略
4.1 优化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理念和认识
增强人们对农村人力资源开发重要性的认识,加深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力度和深度。无论是吸引进城务工人员回流,还是提升现有农村人力资源的素质,都必须高度重视。要建立培养新型职业农民的人力资源开发机制,提升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理念,提升农村人力资源的素质。要帮助农民树立终身职业理念,引导农民不断学习新技术,让农民在满足自身需求的基础上提升农村人力资源素质。
4.2 加强各类主体参与农村人力资源开发过程
目前,人力资源开发的主体多为政府,政府本身重视程度不够,且政府人力、物力、资金等分配不均。因此,可以促进各类企业、事业单位等的参与,促进不同类主体资源的有效利用,从不同层次拓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实现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主体的多元化,更大限度地开发农村人力资源。
4.3 选择恰当的教育培训方式方法
要想提升农村现有人力资源的素质,提升农村现有人力资源水平,在教育培训的内容选择和培训方式方法的选择方面,要符合农村人力资源的特点和特色,运用农村现有人力资源可接受、能接受且能满足农村人力资源需求的方式进行。
4.4 加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保障机制建设
政府作为开发主体之一,要加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方面的激励制度建设,加强农村人力资源的管理机制建设,为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提供制度保障,让外来人才愿意留下来,让本地人才愿意待下去。
5 结语
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是乡村振兴战略战略目标能推进并实现的重要措施。要想提升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力度和深度,逐步提升农村人力资源的素质和质量,需要在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主体、教育培训方式方法、保障机制建设和精神文化丰富方面进行改进,从不同角度改善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