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油料作物的栽培管理技术

2019-02-21柳芳余威

乡村科技 2019年14期
关键词:花生高产栽培

柳芳余威

(武汉市黄陂区罗汉寺街道农业服务中心,湖北 武汉 430315)

现阶段,在农业生产过程中,油料作物作为经济效益较高的农产品,种植普遍。农户们为了提高产量,常常出现过量使用化肥的情况。这种不科学的施肥方式,导致其生产过程中经常会出现高产不高效、增产不增收的现象。因此,有必要进一步加大油料作物栽培管理的相关技术手段,以便提高我国油料作物的产量,同时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1 我国油料作物的种植现状分析

我国地域面积广阔,从南到北、从东到西能够适合不同品种的油料作物生产,极大地满足了不同油料作物对生态环境的要求。目前,我国的油料作物种植既广泛又相对集中,全国各省、各市、各区都有种植,已经成为我国农业生产中除粮食以外的第二大类农作物。但是,由于我国人口众多,油料生产总体上虽然在增加,但是消耗也在迅速增加。因此,必须发展先进的栽培管理技术,减少生产与消费之间的差距,满足我国人口增加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

2 花生种植栽培管理技术

花生是一种对生态环境要求较低的油料作物,主要产区分布于黄淮地区和华南沿海。这些地区热量充足,降雨量丰富,能很好地满足花生生长发育的要求。近年来,我国农业生产技术不断进步,花生种植对农民的增收作用越来越大。因此,进一步研究其栽培管理技术,对其提高区域经济发展、个人收入水平以及实现我国粮油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1 深耕整地和科学配方施肥

2.1.1 地块的选择。花生适宜砂质土壤,透气性较好,且土层深厚、肥力状况良好,能够促进花生的生长发育。这就要求各地区在种植花生的过程中,需要根据当地地区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花生的地块。

2.1.2 播种前施足底肥。小麦收割灭茬后、花生播种前先要施足底肥,一般施有机肥、尿素、过磷酸钙和硫酸钾复合肥,也可以在播种的时候施肥,以便给予种子发芽充足的肥料,提高发芽率。

2.1.3 分层施肥技术。花生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对钙元素的需求较大。要想进一步促进花生的生长发育,除了底肥以外,需要在花生的苗期追施壮苗肥,促进花生苗以及侧枝的生长发育。一般每667 m2追施尿素10 kg[1]。需要注意,肥料应施于土壤浅表层。针对一些底肥不足的地块,还需要在花生初花至盛花期追施尿素、过磷酸钙等肥料,以便促进花生增产增收。

2.1.4 深耕细耙。深耕细耙工作实施的主要目的是改善土壤性状,使其能够更适合花生生长。实施过程中需要根据现有土壤的性状判断翻耕深度,一般砂质土壤不宜深耕,而土质层较厚的黏壤土需要深耕。做好土壤的管理工作,也能够为花生的生长发育奠定基础。

2.2 种子准备与处理

2.2.1 品种选择。品种的选择决定其高产的效果,需要种植户根据市场的实际需求和当地的实际情况选择早熟、高产、优质专用以及抗逆等适应性广、稳产性好、出油率高的新品种。当前,常见的高油酸豫花38、豫花15等品质较高,能够满足农户的种植需求。

2.2.2 晾晒种子与剥壳。种子应该选择荚果饱满、色泽纯正的双仁果,并将带壳花生进行晾晒,然后手工剥果,以免机械剥果可能造成的损伤。人工剥果过程中还能够挑选其中的暗黄粒、病虫粒、秕粒以及破碎粒,保证种子的质量,为花生的健康生长奠定基础。

2.2.3 播种前种子处理。种子的良好处理是提高其出芽率的重要途径,要按照每667 m2的标准确定拌种溶液。一般需要温水溶解10 g 90%钼酸铵、15 g 90%根菌粉,再加冷水稀释成1%的溶液进行拌种。拌种需要在当前进行,不能过夜。拌种后的花生在生长过程中能够保证植株健壮、籽粒饱满,同时能够预防腐病、茎腐病。

2.3 播种技术

2.3.1 播期与土壤墒情。夏播花生是当前花生种植区的主要模式。一般来说,夏播花生主要在6月15日之前播种。需要注意,如果当时正处于干旱时期,需要先造墒、后播种,避免土壤含水率不足影响花生发芽。造墒后需要进行旋耙作业,以使地表保持平整。

2.3.2 传统栽培模式与“v”型栽培模式。①传统栽培模式。传统栽培模式包括麦垄套播和双行同距播种,是当前较为常见的一种栽培模式。传统栽培模式操作简单,但是实际应用中存在较多缺陷。其中,麦垄套种时小麦正处于灌浆期,而播种花生的过程中不可避免会伤害到小麦,使其出现严重的倒伏或者茎秆折断问题,导致小麦产量受损。花生出苗后小麦处在生长后期,花生苗的长势会受到影响,会出现花生苗弱、病虫害等问题,在小麦收获期更会造成花生苗的死亡。双行同距栽培讲究的是花生植株同距,有可能使得花生苗在生长中期出现相互争光、争水和争养分的情况,不可避免会出现植株徒长的严重问题,不利于中耕除草工作的进行,从而造成病虫害滋生。②“v”型栽培模式。“v”型栽培技术是在整平地表后起垄种植,利用机械作业,起垄宽55~60 cm。每垄播种双行,每穴双粒,播种深度最深不超过5 cm,最浅不低于3 cm。这种播种方式使得花生的生长环境能够较好地满足通风透光条件,而且在后续的田间管理过程中也有利于中耕培土、分层施肥、果针入土,从而大大提升花生的质量和产量。

2.4 田间管理

2.4.1 苗期清棵与培土。一般来说,从花生的幼苗期就可以看出其是否能够高产。标准的高产长相是“叶浓棵壮不过旺,五枝六杈花芽藏;主根深扎根群发,茎粗节密早开花”。因而,在田间管理中应该做好苗期清棵与培土工作。要在花生苗出土后及时进行清棵蹲苗,主要是在第一次中耕时清除花生幼苗周围的覆土,使2片子叶和第1对侧枝露出地面,使花生苗的侧枝发育健壮。此外,要及时培土,培土过程中要避免压苗或碰掉子叶。

2.4.2 花、果期田间管理。①合理灌水。花生的需水量根据其生育期的不同有着不同的需求,总的来说是要遵循“前期和后期少,中期多”的灌水原则。灌水期间如果遇到干旱天气,需要加大灌水量;而雨水过多的天气,需要及时排水,以免土壤中缺少空气,破坏花生苗根系发展;如果花生的成熟期雨水过多,还有可能造成花生烂果、霉果。②中耕培土。中耕培土是在花生的开花期一直到结果期都要进行的工作。这时花生大量果针入土,及时进行培土能够提高花生果针入土率,增产15%左右。③控制旺长。促壮控旺是花生田间管理中的重要工作,因此要在花生的初花期用50~100 g硼砂和0.1%~0.2%的钼酸铵溶液兑水50 kg均匀喷洒叶面。在花生的盛花末期,还需要根据其生长情况使用生长调节剂,一般用在生长过旺的花生苗中。④根外追肥。根外施肥主要是在花生的结果到成熟期,花生需要大量的肥料以供其生长。如果脱肥有可能造成花生出现早衰问题。利用根外施肥,在花生的叶面喷洒施丹肥可以有效提高花生的结果率,喷施磷肥则可以使得荚果充实饱满。同时,需要用磷酸二氢钾、尿素喷施叶面,以便延长花生生长的功能期,实现高产增收。⑤防治病虫害。病虫害的流行是影响花生生长发育的主要因素,病虫害的防治工作一直贯穿花生整个生长发育的全周期。首先,针对花生病害的防治应该秉承“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原则。开花期可以用50%多菌灵1 500倍液进行喷施,主要防治花生茎腐病;用50%多菌灵1 000倍液或80%代森锰锌500倍液或15%三唑酮1 000倍液叶面喷雾,可以防治褐斑病、黑斑病、枯斑病以及网斑病等;用5%井冈霉素水剂2 000倍液喷雾,可以防治立枯病;用50%多菌灵1 500~2 000倍液灌根可以防治根腐、茎腐病。其次,针对花生虫害的防治工作,主要包括蚜虫、红蜘蛛、棉铃虫以及甜菜夜蛾等。用10%蚍虫啉3 000倍液、2.5%的扑蚜虱2 000倍液或40%乐果1 000~1 500倍液进行叶面喷雾,可以防治蚜虫、红蜘蛛。在花生虫害的防治过程中,还需要注重地下害虫的防治,包括蛴螬、蝼蛄、金针虫以及地老虎等。地下害虫的防治,主要是在整地时放入毒死蜱颗粒,每667 m2放3%毒死蜱颗粒5~10 kg[2]。

2.5 适时机械收获

花生的适时收获也是保证其实现高产的主要因素。一般情况下,收获过早会影响其产量和品质,而收获过晚可能会造成大量落果、烂果以及霉果。因此,当花生多数荚果已经饱满,果壳网纹清晰,内壁呈褐色,中下部叶片脱落,上部叶片、茎秆变黄,即可收获。收获过程中应广泛应用机械收获,以缩短收获时间,以便尽快进行晾晒,保证其品质。

3 结语

我国油料作物的种植较为广泛,但是由于我国人口数量不断增多,巨大的消耗也使得我国出现过高的食用油对外依存度问题。如何提高我国油料作物的产量,减少与消费的差距,成为当前的重要任务。本文以花生为例,分析其从培育初期到收获期的栽培管理技术,以期能够为现阶段的农户们提供参考,进一步提高花生产量,实现高产增收,稳定我国的粮油生产安全,实现我国现代社会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花生高产栽培
掏花生
圣女果高产栽培六步曲
夏秋栽培番茄 要防早衰
油麦菜栽培要点
小麦高产栽培技术探讨
秋茬蔬菜高产有妙招
自然栽培的味道
到底埋在哪棵树下
花生去哪儿了
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