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发展与改革研究

2019-02-21蒙麒元

乡村科技 2019年14期
关键词:农技体系基层

蒙麒元

(新圩乡农业技术推广站,广西 来宾 546200)

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农业大国,为了提高农村人民的生活质量,增加农村人民的整体收入,我国需不断加强基层农技推广体系的建设和落实,不断完善福利政策。例如,通过技术培训、粮作物种子补助、化肥补助等形式,对农村人民进行惠民补贴发放。当前,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正朝着稳定健康的方向发展,逐渐形成了功能完备、体系完善的良好形态。同时,政府的大力支持也为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工作提供了有力保障,使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工作得以高效开展。但是,在基层农技推广工作中也存在不少问题,不利于我国关于推进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政策的贯彻和落实。因此,为了实现农民收入的稳步提升,降低农民劳动强度,提高农村作业的生产效率,需对基层农机推广体系发展与改革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并找到有效的解决途径。

1 我国基层农技推广中的问题

1.1 基层贯彻落实有阻力

基层农技推广工作的主要对象是我国整体基层农村。但是,调查统计显示,我国的基层农技推广工作在基层农村的开展并不理想。以县、乡、村三级比较为例,在县级地区对基层农技推广政策贯彻落实较为理想,而县级以下的乡、村地区基层农技推广工作的进行不甚理想。造成这一情况的原因很多,其中就农村人口的特点而言,许多农村人口没有较好的文化知识基础,对于基层农技推广工作的认知度不够,不能重视基层农技推广政策,也不能充分理解国家基层农技推广工作的相关政策,从而导致基层农技推广工作在农村地区贯彻落实受阻[1]。

1.2 整体素质偏低

基层农技推广工作面对的对象主要是我国农村的劳动人民。调查统计显示,在我国农村劳动人民中,绝大多数人民的年龄处于40~50岁,极少数劳动人民年龄处于30岁左右。由于这些人口的整体文化素质较低,对先进知识的接受能力较差,导致在基层农技推广工作中,被推广对象对新农技方面的知识理解能力较差,推广工作得不到实效性的开展。此外,有些地方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对农村劳动人口进行了新型农技知识的教育宣传,但是时代发展速度极快,以往的培训教育理念已经不足以适应现代社会的农村劳作,也不符合现代基层农技推广的要求,导致基层农技推广工作受阻[2]。此外,在基层农技推广工作中,推广人员也存在着整体素质较低的情况,形成了“三多三少”的不利局面。三多是指非专业人员多、高龄推广人员多、一级低学历推广人员多,三少则指专业人员少、青年推广人员少、一级高学历推广人员少。同时,相关部门在基层农技推广人员的选拔上存在不严格的情况,也导致了基层农技推广人员整体素质较低的现象,进而阻碍了基层农技推广工作的开展。

1.3 待遇整体水平不高

在基层农技推广工作中,推广人员的待遇整体水平较低,阻碍着基层农机工作的实效性开展。调查显示,在我国基层农技推广体系中,尽管国家不断加大对基层农机推广人员的工资待遇水平,增加了推广人员的福利补贴,但基层农技推广人员的基本工资水平仍然低下,有些地区的基层农技推广人员的月工资收入甚至不到千元,直接导致基层农技推广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低下,对基层农技推广工作态度不够认真,甚至出现玩忽职守的现象,影响着我国基层农技推广工作的有效开展。

1.4 财政经费缺少,设施相对落后

基层农技推广工作的开展离不开资金的大力支持,只有实现政策、资金双管齐下,才能够使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得到实效性的健康发展[3]。然而,在我国大部分乡镇农村地区,许多乡镇政府存在着财政赤字现象。乡镇农村政府收入较为低下,虽然对我国基层农技推广体系的相关政策有了足够认识,但是由于经费短缺,对基层农技推广工作的资金投入不到位,没有足够的资金保障为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提供硬件保障。此外,许多乡镇农村地区原有的设备硬件过于老旧、自身基础建设程度不完善以及存在老化不能使用的情况。同时,基层农技推广体系的办公场所也较为落后、破旧,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基层农技推广体系的健康发展,限制了基层农技推广工作的有效进行。

2 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的整体思想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但是我国农业现状却不甚理想,基层农技水平仍处于相对落后的状态。许多地区还是以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耕作方式进行农业活动,再加上农民的劳作方式和生产设备较为落后,影响着我国整体的农业水平[4]。近年来,我国不断推广基层农技推广体系的改革与建设,以降低农民劳动程度,让农民摆脱繁重的农业劳作,提高农村劳动人民的生产效率和整体收入,进而实现生态化和现代化新农村。因此,各级政府部门要切实加强基层农技推广体系的改革建设工作,使我国农技水平与世界现代化技术接轨。要时刻以农民为中心,切实搞好服务工作,努力提升农村人民经济收入,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争取早日实现新农村建设目标。

3 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对策

3.1 加强组织领导

为切实做好基层农技推广体系的改革和建设工作,各级相关政府单位要不断加强自身对基层农技推广工作的认知程度,将基层农技推广体系的改革和建设工作放在首要位置,以农民的发展需求为中心,在地方上加强组织领导构架,将基层农技推广工作作为政府工作的工作重心,真正解决农村进步、农业发展、农民小康相对滞后的问题。同时,各级政府部门应当将基层农技推广体系的改革和建设工作作为政府部门的战略发展目标,加强对基层农技推广工作的监督管理,提高基层农技推广人员的工作能力和执行能力,促使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健康稳定发展。

3.2 创新管理机制

任何政策的执行都离不开严格的管理制度。各级政府部门要在基层农技推广体系的改革和建设工作过程中建立完善的管理机制,在原有的管理机制上,结合时代的发展需求,整合当今社会的先进农业技术,不断创新管理机制[5]。同时,通过严格的管理机制,不断提高管理人员的自身素质,强化管理人员的专业知识水平,促进管理人员创新自身的管理理念,从而使管理人员在根本上重视基层农技推广工作,并将上级下达的推广任务认真负责地执行下去。此外,各级政府部门要成立专门的检查小组,不定期深入基层,实时监督基层农技推广工作的开展情况,实行责任问责制,确保基层推广人员以认真负责的态度展开工作。

3.3 加强宣传力度

基层农技推广工作还要做好宣传工作。基层农技推广体系的改革和建设过程中,宣传力度的强弱也关系着基层农技推广工作的工作效率。因此,各级政府部门要重视基层农技推广宣传工作,利用新媒体等形式加强宣传力度,如电视、报刊、互联网等形式,同时可以结合宣传标语、墙体宣传等形式,将农技推广政策在人民群众中广泛推广,从而在乡镇农村范围内打造出良好的农技推广氛围,让每一个农民劳动者都得到先进技术的培训教育。

3.4 酌情加大经费扶持力度,更新完善准备科技水平

基层农技推广体系的改革和建设工作离不开强大的资金保障,因此各级政府部门要将基层农机推广工作作为一项惠民工程开展,酌情加大对基层农技推广工作的经费投入,为基层农技推广体系的改革和建设工作提供有力保障。首先,要严格管控经费的,认真分析各农村区域实际情况,将经费用到真正有需求的地方[6]。其次,严密监控经费去向,确保经费的流向正常,避免不必要的经费流失。最后,切实做好后期的追踪工作,搞好后期服务。

4 结语

基层农技推广工作关系着我国整体农业水平的提高,关系着广大农民劳动者的切身利益,各级政府部门要切实做好基层农技推广工作,将基层农技推广体系的改革和建设工作放在首要位置,从乡镇农村的实际情况出发,认真对待推广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找出科学有效的解决手段,促进我国基层农技推广工作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农技体系基层
基层为何总是栽同样的跟头?
有一种坚守叫农技推广
构建体系,举一反三
“秋冬种及冬季农业开发农技行动”启动实施
基层在线
基层治理如何避免“空转”
走基层
培育乡镇农技人员立足当下更要看重长远
看仪陇农技推广“最后一公里”
“曲线运动”知识体系和方法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