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蹀躞”的词义变异
2019-02-21赵志强
赵志强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河北 秦皇岛 066004
学界关于“蹀躞”的研究,主要集中蹀躞带方面,对于“蹀躞”意义的研究较少。所以有必要梳理一些古代文化文献,考证一下“蹀躞”的词义变异。江蓝生(2011)《说“蹀躞”与“嘚瑟”》[1]一文,由“蹀躞”关联到许多词语,对“蹀躞”词义的梳理较为详尽。这里仅与文中的个别内容互动,略抒己见。
一、“蹀躞”的“行走”义
“蹀躞”是个多义词,《汉语大词典》中它的前三个义项是:小步行走(唐代权德舆“环列从容蹀躞归”);行进艰难貌(南朝鲍照“安能蹀躞垂羽翼”);马行貌(唐代柳宗元“蹀躞驺先驾”)。我们可以把这三种相关的意义概括为“行走”义。需要阐释的内容是“蹀躞”词义与语素义的关系。
(一)“蹀”的意义
《汉语大词典》中“蹀”有两个义项:蹈、踏(《淮南子》“足蹀阳阿之舞”)、马行貌(南朝谢庄《从驾顿上》“冀马依风蹀”)。“蹀”在现代方言中依然使用,内蒙古西部方言中,“蹀”这个词的两个义项都在使用。依据《汉语方言大词典》可知,吴语中“跌”表疾走;“蹎”在胶辽官话中表奔走,在闽语中形容走的样子;“颠”在北京官话、冀鲁官话、东北官话、胶辽官话、中原官话、晋语、兰银官话、西南官话中表“跑、走”的意义。这些词与古代的“蹀”音近义通。“蹀躞”的词义与行走有关,“蹀”的语素义与之一致。江蓝生(2011)依据孙景涛判断变形重叠的方法,认为“蹀躞”是“蹀”的变声重叠形式。[1]可是,“蹀”是定母,“躞”是心母。语音从“d”变为“s”,不是常见的音变类型,把“蹀躞”解释为重叠略显生硬。孙景涛(1998)判断变形重叠的三个条件主要是:双音形式中有一个独立的音节;这个音节与双音形式有意义上的联系;两个成分是重言或语音变化有许多平行的例子。[2]“蹀躞”不是重言,江蓝生(2011)只指出了“蹀躞”的叠韵关系,后又指出“蹀躞”的多种变体,并没有列举平行的“d”变为“s”的例子。而孙景涛(1998)在证明“契阔”是“阔”的变形重叠时,找到了一系列平行的圆唇和非圆唇的音变用例,如“缱绻、燕婉、辗转、犹豫、踌躇”等。其实,这种变形重叠的现象也可以用训诂学中的“慢声”来解释,一个单音节词拉长其音而成了两个音节,宋代洪迈《容斋随笔》中称之为“切脚语”,切脚语包括慢声和合音两个方面。在元代慢节奏的杂剧艺术形式中,语音延宕即拉长读音的现象自然会增多,这样“慢声”的用例就会多。江蓝生(2008)中的“题条、秃栾、答孩”[3]可解释为“条、团、呆”的慢声,这种传统的慢声解读比变形重叠解释更简明。把“蹀躞”解释为“蹀”的慢声,从语音角度来看是可行的。不过,“蹀躞”中的“躞”也有意义。
(二)“躞”的意义
检索语料时,我们发现“蹀躞”还有倒文形式——“躞蹀”。古代诗文中为求协韵或句法变化,会倒置文字。“躞蹀”有两个义项:小步行走貌;徘徊。《汉语大词典》还引用了唐代张祜《爱妾换马》的诗:“婵娟躞蹀春风里,挥手摇鞭杨柳堤。”检索北大古代汉语语料库,“躞蹀”用例在《全唐诗》中还挺多,在六朝《全梁文》中也有用例。倒文,往往是由两个有实在意义的语素构成的词,如《诗经》中“中河、中田、家室、裳衣、衡从、稷黍、瑟琴、鼓钟、西南、南东、下上、羊牛、乐岂、息偃、甥舅、孙子、女士、京周、家邦、鼐鼎”等词语颠倒的现象。由此来看,“躞蹀”中的“躞”也可能有实在的意义。
“蹀躞”在古代有不同的书写形式。《汉语大词典》中有“叠燮”一词,意为“小步貌”,例证是南朝鲍照《行路难》“安能叠燮垂羽翼”,一本作“蹀躞”。此外,《汉语大词典》中还收录了“跕躞”(徐行貌,来自宋代洪迈《夷坚丙志》)、“蹀踥”(小步行走,源自《宋书》)。查阅《全宋词》,发现吴潜《谒金门》:“春去情怀怎说。却喜不闻啼鴂。月夜时来闲蹀屧。故园三载别。”[4]“屧”,即“屟”,“屟、屧”和“躞”读音相同。依据《汉语大词典》可知,“屟”本指鞋中的衬垫,后代指木屐,如《南齐书》:“昼日斫屟。”值得注意的是,“屟”还有“践踏、行走”义,如唐代杜甫《北邻》诗:“时来访老疾,步屧到蓬蒿。”古代还有“屟廊”一词,也写作“屧廊”,“屧廊”即走廊。由此可知,“屟、屧”与“躞”音义相通,是同源词。“躞”有独立的意义,如南朝刘敬叔《异苑》:“奠设酒果,亦觉貌辉辉有色。即跳躞不住。占众事,卜行年蚕桑。”[5]依据语境,“躞”有“践踏、行走”义。北宋《太平广记》也有“跳躞不住”此段内容。“蹀”“躞”都有踩踏、行走义,两个单音节的同义词连用,这是古代连文这种词汇化方式的表现。江蓝生(2011)认为“蹀躞”是“蹀”的重叠形式,并且认为“躞”只是“一个音素,没有任何意义”[1]。这种观点不成立,“蹀躞”应是两个同义语素联合而成。
二、“蹀躞”表腰带
《汉语大词典》解释“蹀躞”表示“佩带上的饰物名”,这种解释不确切。古汉语“佩蹀躞”,应该是指佩带这种具有异域特征的腰带,并不是指这种腰带上有下垂的可以拴挂各种工具的小带。“蹀躞”带这个名称正是为了标识这种腰带与一般腰带的不同。《汉语大词典》认为“蹀躞”是佩带上的饰物名,没有具体说明是哪种饰物,列举的都是宋代的例子(依据考古实物,“蹀躞”带隋唐时就存在),如司马光《涑水记闻》卷九:“元昊遣使戴金冠,衣绯,佩蹀躞,奉表纳旌节告敕。”前言“衣绯”,没提腰带,直接说佩带上的饰物,显得有些突兀,“蹀躞”应代指“蹀躞”带,“佩蹀躞”意为(衣服上)佩带着“蹀躞”这种腰带。
宋代张枢《谒金门》词:“重整金泥蹀躞躞,红皱石榴裙褶。”重整衣带是常见的行为,重整佩带上的饰物则少见,也不值一提,“金泥蹀躞”应是用金屑装饰的腰带,上文金泥带,下文“石榴裙”,都与衣服有关。这也说明“蹀躞”不是佩带上的饰物,而是指一种可悬挂工具的腰带。再如《辽史·二国外记传·西夏》:“其冠用金缕贴,间起云,银纸帖,绯衣,金涂银带,佩蹀躞、解锥、短刀、弓矢,穿靴,秃发,耳重环,紫旋襴六袭。”佩“蹀躞”是指佩带上的花纹图案或玉石、金银等装饰物的话,与“佩”的“佩带、佩挂”意义就不和谐了;如果“蹀躞”宽泛地指佩带上悬挂的工具,就不应该和“解锥、短刀、弓矢”这些具体的工具并列。此段文字的难解之处是前言“绯衣”后又提“紫旋襴”,感觉表述有些矛盾。结合《宋史·李元昊传》可知,西夏文官穿绯衣,武官穿紫旋襴,并且戴着用金缕贴、间起云、银纸帖装饰的帽子,佩带的工具也都是武官的装束。所以文中的“金涂银带”后应该加句号,前边描述的是文官的服饰,后边则是描写武官的穿着。“佩蹀躞”具体说明武官佩带带有异域特征的腰带,同时佩带着一些短小工具如“解锥、短刀”。“蹀躞”带专指可以悬挂工具的腰带,“蹀躞”可以代指这种腰带,玉蹀躞即玉腰带,金蹀躞即金腰带,解蹀躞即解腰带。整体来看,把“蹀躞”解释为腰带是可行的。
赵志强等(2009)整理古代文献中的佩饰词语时,注意到了蹀躞带,但没有解释这个名称的来源,查阅蒙古语、突厥语资料,没有找到词源线索。[6]由于“蹀躞带”是从北方少数民族地区传入中原,所以我们推测“蹀躞带”可能是阿尔泰语系的借词,但从《突厥语大词典》《蒙汉词典》等工具书中没有找到借用的理据,按照“蹀躞”的中古语音与民族地区师生沟通,也未找到答案。江蓝生(2011)认为“蹀躞”表佩带的饰物义与行走时来回晃荡有关。[1]“蹀躞”是用来固定工具的,主观用意不是为了晃荡,蹀躞带上的小带一般是短皮带,行走时不会明显地晃起来。所以,由“行走”产生“饰物”义这种词义演变的解释有点牵强。更重要的是,“蹀躞”在元代才有“颤抖”义,“蹀躞”在元代之前就表示腰带了,所以不可能由晃荡、颤抖义产生佩带的饰物义。
沈括《梦溪笔谈》:“中国衣冠,自北齐以来,乃全国胡服。窄袖、绯绿短衣、长靿靴、有蹀躞带,皆胡服也。”[7]“蹀躞带”的特征是稍宽一点的腰带上拴挂一些小皮带,可以固定一些小的工具。一般都认为“蹀躞带”是从北方少数民族传入,但北方民族的蹀躞带又是如何而来?冯恩学(1998)依据考古发现认为蹀躞带起源于俄国,在公元前5世纪阿尔泰地区的墓葬中发现蹀躞带,还挂着鹤嘴锄、弯角锥等工具,公元6世纪后,阿尔泰地区的突厥墓葬中才有蹀躞带。[8]佟柱臣(1957)介绍了在远东、西伯利亚、中亚等中俄交界的地方,都发现了商周汉唐等各个朝代的中国文物,如布里亚特发现的汉代赤塔鬲、巴泽雷克墓葬中发现战国四山纹镜、米努辛斯克的汉代绢织物、克拉斯克雅尔斯克的汉镜等,都证明历史上中俄的文化交流。[9]古代北方民族中的胡(慢声为匈奴,后“胡”的词义扩大)、突厥、契丹、鞑靼等,与其毗邻的斯拉夫民族应该会有一些文化接触。俄语中有“”一词,意思是“带子”。[10]依据郑张尚芳关于“蹀”“躞”的中古拟音,可以知道,“蹀躞”的合音(快速连读两个音节)与俄语中“带子”一词的读音相近,这说明“蹀躞带”由斯拉夫民族生活的地区逐渐传入中原的可能性较大。汉语词汇“蹀躞”很可能是经过语言接触,词义发生变异,产生了“蹀躞”这种腰带意义。
三、“蹀躞”表颤抖
“蹀躞”的“行走”义和“颤抖”义,两个义项关联不大。江蓝生(2011)解释蹀躞时虽然用到了“抖擞”这个词,但没有把“抖擞”当作“哆嗦、嘚瑟”的源头。“抖擞”在中古常表示颤抖,它在古代出现较早,《汉语大词典》有详细的解释,《方言》第六:“铺颁,索也。东齐白铺颁,犹秦晋言抖薮也。”郭璞注:“谓斗薮举索物也。”戴震疏证:“薮,亦作‘擞’。”“抖擞”意思是搜索,寻找。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急抖擞筐,令极净,水清乃止。”唐代尚颜《秋夜吟》:“梧桐雨畔夜愁吟,抖擞衣裾藓色侵。”这两个例子中的“抖擞”表示以手举物而振拂。“抖擞”在唐代就有“颤动、哆嗦”的意义了,如白居易《骠国乐》诗:“花鬘抖擞龙虵动,曲终王子启圣人。”“蹀躞”在唐代没有“颤动、哆嗦”义,把“抖擞”当作“哆嗦”的源头更为合理。另外,“抖擞”是一个联绵词,“抖”在中古时期不能单独表意。
“抖擞”在元代康进之的《李逵负荆》中写作“抖搜”。此外,“抖擞”在元代还有一些语转形式,如“都速、都苏、笃速、独速、犊速”。“抖擞”的这些变体都没有“行走”义,不应看作是“蹀躞”的变体。“抖”在元朝可单独表示“抖动”,如元代张宪《读〈战国策〉》诗:“抖尽祖龙囊底智,咸阳回首亦成尘。”“抖”在元代还可以表示抖动着向外倒出。“抖”通过慢声可变为“滴羞、滴修、滴脩”,“滴”与“抖”声母相同,韵母方面“iou”与“ou”韵腹韵尾都相同,只有介音方面有差异。这样,在元代戏剧《贬黄州》中表“颤抖”的“滴羞笃速”、《替杀妻》中的“滴修都速”和“滴脩都速”、《青衫泪》中的“滴羞都苏”就可以形成一个类聚了,“滴羞”“笃速”等都是双音节的同义词连用,有强调、渲染的作用。其中,“都速”在明代可以单独表示颤抖。明代贾仲名《对玉梳》第三折:“諕的我意慌张心乔怯,战都速无了魂魄,软了身躯。”元明戏曲中的“战都速、颤笃簌、都速战、都苏战、笃速战”,应是现代汉语“颤抖、抖颤”词的源头。
“蹀躞”在元代依然有“行走”义,萨都剌《题画马图》诗:“四蹄蹀躞若流星,两耳尖修如削竹。”“蹀躞”在读音方面与“抖擞”及变体存在相似性,在元代和“滴羞”连用,如在《后庭花》中用作“滴羞跌屑、在《赵礼让肥》中用作“滴羞蹀躞”,“蹀躞”“跌屑”位于“滴羞”之后,“蹀躞”通过语境吸收也会有颤抖义。元曲中ABB格式的词“跌躞躞、滴屑屑、叠屑屑”表颤动,与“笃速速”语音相近。《汉语大词典》列举了“蹀躞”在明代单独表“颤动”的用例:例如,在朱权的《卓文君》中“我则见绣屏开花枝蹀躞,绮窗闲花影重叠。”整理语料发现,“蹀躞”在元代“蹀躞”的词义发生变异,产生了“颤动、颤抖”义,这是一种后起义,非核心意义。
依据词语语音之间的相似性可以得出,“抖擞”语转为“哆嗦”,再变为“嘚瑟”,这样可以简易地解决“嘚瑟”词义来源的问题。江蓝生(2011)认为“蹀躞”当作“嘚瑟”词义的源头,再使用术语“相因生义”推导,“嘚瑟”和“抖”有相同的义项“颤动”,通过类推获得“抖”的其他意义。[1]相因生义与词义复制原理相同,甲词与乙词有一个义项相同,甲词会复制(取得)乙词的另一个义项。和“蹀躞”相比,“抖擞”与“哆嗦、嘚瑟”在语音方面更相近,在意义方面也一致。“抖擞”在元代所著的《殿前欢》中就有“显露、显示”的意思,明代有“威风、神气”的意义,与“嘚瑟”义相近。把“抖擞”当作“嘚瑟”词义的源头,可以避免“相因生义”这种复杂的类推。
四、结语
词义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共时变异,串联起来就是词义的历时演变。“蹀躞”由“蹀”和“躞”两个同义语素连缀而成,它的本义是“行走”,后来逐渐变异,扩展出多种意义来。“抖擞”是“蹀躞、哆嗦、嘚瑟”这些词语颤抖义的源头。通过“蹀躞”词义变异研究,我们可以概括出词义研究的一般规律:词源研究,应扩大研究范围,多寻找一些表意相近、语音相似的词语,如“抖擞、蹀躞、哆嗦、嘚瑟”等词语,才能找到真正的源头,“蹀躞”的颤抖义是从“抖擞”演变来的;词义的变异,除了常提的隐喻、转喻等引申义外,也应考虑语言接触引发的假借义,如由胡服传入的蹀躞带,“蹀躞”与俄语表示“带子”的词语读音相近;另外,文字是用来记录词语语音的符号,词语研究不能拘泥于记录词语的字形,这样才能把握“滴羞、滴修、笃速、都速、都苏”等异形词的关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