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固定资产管理中的信息化应用研究
2019-02-21王燕雅
王燕雅
(东莞职业技术学院,广东 东莞 523808)
关于固定资产的含义,一般指的是土地、房产、设备或是图书资料等具有一定价值,但是需要变现才能流通的固定附属物。而高校固定资产,主要也是以上几类,与企业相比的话,一些高端精密仪器所占比例更高一些。在高校中,固定资产的品种繁多,但有时管理十分混乱,加强高校固定资产管理是一件十分重要的事。
对于高校管理者来说,各个方面都要统筹兼顾。在高校中,实验室、宿舍或食堂等都是属于固定资产的范畴。这些设施的正常运作,也关系到高校是否能维持正常的教学活动。管理一旦出现问题,会使教学活动受到影响。在高校固定资产管理方面,必须有完善的体系,否则就会出现固定资产流失或是设备损坏等情况,不利于高校的发展。
一、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含义
由于高校固定资产的数量比较多,而且涵盖不少种类,价值巨大,所以在管理过程中,已经无法使用老式记录管理方式,将计算机信息技术应用于高校固定资产管理是十分有必要的。在具体操作中,使用计算机为基本工具,进行固定资产的记录和存储,然后通过互联网将各个部门资产信息进行整合,提升资产管理的效率。可以在管理过程中,使用计算机的存储量大的特点,将多种数据进行整合,然后利用互联网实时共享的优势,将分散状的固定资产信息进行统计和整理,使信息可以快速传播和分享,不受空间和地域的限制。在固定资产管理中引入信息化技术后,不仅提升了数据的准确性,使得管理人员不用再为冗杂的数据而烦恼,也大大提高了员工的工作效率,提升了高校固定资产的利用率,增长了很多仪器仪表的使用寿命。[1]
二、高校固定资产管理中运用信息化技术的作用
在高校固定资产管理过程中,传统的管理方式已无法满足当前的需求,对管理者管理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将网络信息化技术运用到其中,会大大提升管理水平。
(一)能够更加科学有效地进行资产管理
在当前资产管理过程中,运用互联网技术,使其中各个环节进行合理的对接,也可使固定资产的管理部门与财务管理部门进行深入合作,两部门可实现相互配合、互相监督,使固定资产管理更加有保障。通过这种方式,管理部门中各种固定资产信息,也包括财务部门中关于固定资产的财务信息,都可以通过网络进行统一管理,这样就使得资产管理更加科学化,能够使得资产管理往规范合理的方向发展。
(二)能够使资产管理更加智能化
将计算机信息技术应用到资产管理中,可以利用计算机自动化便捷性等特点,对固定资产信息进行实时的统计和监督,对物品的变化随时进行关注。通过对物品进行实时技术分析,为管理者提供更好的决策支持,有利于全面对固定资产进行整合,更好更合理地支配资源,对固定资产进行有效的智能化管理。[2]
(三)能够使得高校资产管理效率得到提高
将计算机信息技术运用到资产管理工作后,管理者将资产基本信息录入系统,然后对系统进行有效的设定。设定完成之后,就可以通过管理系统随时看到资产情况,再根据资产当前具体情况,分析资产设备使用状况、新旧程度等,通过管理系统的导入,有效提高资产管理的工作效率。
三、高校固定资产管理中的问题
在高校固定资产管理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对高校资产管理有所影响。
(一)管理者缺乏资产管理的协调性
对于固定资产,一般都是由使用单位与资产管理部门共同管理,而且财务部门也会有专人负责,有时管理的部门过多,就容易导致大家都不管,各部门之间缺乏统一协调的管理,一旦有资产出现问题,各部门互相推诿,不利于进行固定资产的管理。比如说,有些资产使用部门,并不知道设备的初始价值,也不知道生产日期与预计可使用年限,往往根据自身使用经验,有可能将尚未达到使用年限的设备进行报废,造成固定资产浪费。
(二)管理工作量大,业务繁多
在传统的工作模式下,固定资产管理工作量大,信息反馈不及时,有时还会发生设备无法找到、资产权属不明晰、资产无端浪费等问题。这些问题看似不大,但是积攒到一起,必然会给管理者造成不小的麻烦。传统的资产管理方式,基本都是手工记录,固定资产信息基本都是纸质卡片,进行折旧时,基本都是手工计算折旧额,然后将所有数额进行汇总,工作量十分庞大,并且固定资产卡片多是单独跟着资产一起,很是分散,所以容易丢失,不利于保存。
(三)管理者业务水平不高
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看似简单,就处理这么一些设备,但是在具体操作过程中,这看似技术含量比较低的工作,却着实不好处理,想要把这项工作做好,不仅需要管理和财务方面的知识,还要深入研究网络信息技术知识。如今高校固定资产管理人员水平差异很大,有些管理人员基础知识薄弱,缺乏财务与管理方面知识,并且工作后并不认真学习理论知识,所以在工作中难当重任。这些管理人员经常会录入错误的信息,使信息的准确性难以得到保证,给固定资产管理带来了很多困扰。
(三)固定资产管理信息化水平低
在当前环境下,大部分高校都在固定资产管理过程中运用了信息化技术,但是信息化技术水平不高。大部分的信息操作系统,都并不是很完善,这些操作系统基本都只能独立运行,除了资产管理部门,其他部门无法及时对资产进行有效监督,造成资产设备损耗严重,无法进行有效修复。不仅如此,这种操作系统只能称为半自动化,在数据录入等方面,很多操作还是必须由人来手动完成,所以导致效率低下。由于有些数据需要人来输入,这也导致错误率的上升。[3]
四、高校固定资产信息化实施过程
(一)固定资产实施信息化的主要依据
固定资产信息化需要多方面共同配合。
1.完善的资源是实施信息化管理的重要保障
在固定资产信息化管理建设过程中,电脑、信息设备和软件等硬件设备是必不可少的,还需要进行完善的网络设施建设。不仅是网络设备,管理者同样可以选择高质量的管理软件,便于各个部门之间互通有无,降低成本。对这些资源的有效利用,对固定资产信息化建设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2.实施信息化管理必须有完善的制度保障
在高校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中,要建立完善的管理体系,拥有一个完善的规章制度是必不可少的。管理者要确保资产信息真实有效,通过完善的管理制度的建立,能够使信息更加准确。对于日产固定资产的采购、维修、保管或淘汰等工作,虽然要提高效率,避免工作繁琐,但是一定要做到准确真实,有章可依。
3.有效的监督是完善固定资产信息化管理的重要要求
对于高校固定资产来说,虽然数量庞大,但是归根到底主要都是用于教学服务的资产,还有一小部分是用于经营的部分固定资产。不论是非经营用固定资产,还是经营用固定资产,都要明确其权属,进行有效监督,全部纳入财务部门监管,提高资产管理效率。不仅如此,完善的监督体系,不仅能够使资产管理更加有序,还对于固定资产流失有着积极防范作用。[4]
(二)固定资产信息化管理的实施方式
对固定资产进行信息化管理,要依托完善财务信息化系统,在建设过程中协同合作,共同完善固定资产信息化管理建设。
1.运用大容量存储设备,保存时间长
传统的固定资产管理方式,基本上就是制作固定资产卡片,但是卡片冗杂,所记载内容繁多,不仅容易丢失,也容易使信息混淆,记错数据。使用大容量存储设备,可以将所有信息进行统一存储,在存储过程中进行自动分类,使固定资产信息都有完善的记录,使得管理更加便利。
2.将互联网信息技术运用其中,可以解决共享问题
在高校管理中,财务部门是比较重要的部门,办公系统都是独立运行,不会跟外界相连接,这就导致高校固定资产信息化管理只能在内部进行,无法与其他部门互通有无,降低了工作效率。所以在管理过程中,高校可以根据互联网发展详情,通过校内网络,将各个管理部门之间系统连接。为了防止信息数据外泄,可以对用户设定权限,对每一等级用户开放不同权限,保证各个部门互相合作管理。但是,在具体过程中也有不同权属界线。
3.利用信息技术,实现盘点自动化
高校固定资产种类繁多,数量大,所以导致盘点工作进程艰难,工作量巨大,而且盘点时间间隔较长,经常导致账实不符,出现固定资产流失情况,无法查明原因。进行信息化管理,可以使用条形码进行分类管理,将条形码贴于资产上,扫描后上传系统,资产情况就一目了然,这样有利于对数据进行统计整理,方便盘点。
结语
将互联网信息技术运用于高校固定资产管理,能够进一步提升资产管理效率,还能够为高校的改革创新提供好的条件。当前高校固定资产管理在实际施行过程中,仍然有很多困难需要克服,在管理过程中必须有完善的制度进行保障,将技术与理论紧密结合,只有这样才会不断提升高校综合实力,增强核心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