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学旅行的英国实践及启示
2019-02-21
(贵州师范大学 a.教师教育学院,b.教育科学学院,贵州 贵阳 550025)
经济的高速发展和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使得旅游成为越来越多中国家庭或个人重要的休闲方式。2013年2月,国务院办公厅出台旨在进一步规范和改善全民旅游休闲环境的重要文件——《国民旅游休闲纲要(2013—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纲要》特别强调要“逐步推行中小学生研学旅行”〔1〕,自此,“研学旅行”作为一种特殊的旅行方式第一次出现在公众视野,并引起了教育界的广泛关注。2016年,教育部等11个部委联合下发《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指出研学旅行不仅可以促进学生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而且还有利于激发学生对党、国家和人民的热爱之情。《意见》同时指出,研学旅行对于学生日益增长的旅游需求能给予最大限度的满足,寓教于游,在旅游过程中培养学生文明旅游的意识和文明旅游的行为习惯。就研学旅行的意义和价值作出上述明确界定后,《意见》进一步强调要在研学旅行过程中引导学生去适应社会,促进书本知识与生活经验深度融合,推动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可以说,研学旅行为我国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提供了一种新的路径选择。《意见》从国家层面肯定了研学旅行由一种旅行方式向校外教育模式的转变,而这种转变则反映了当前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进程中一种观念的变革和新的实践导向。
一、研学旅行的多元阐释
当前,国内外学者对研学旅行的表述和认识不尽相同,存在一定的认识差异。在英国,意义与研学旅行接近且使用频率较高的表述有三个,分别是“Educational Tourism”、“Outdoor Education”和“Experiential Learning”,这三个表述方式可用中文分别直译为“教育旅游”、“户外教育”和“体验学习”。英国学者里奇(Ritchie)等人提出“教育旅游”这一概念,并将其解释为旅游者(包括过夜游客和远足游客)将“学”作为主要或次要的旅游活动。这种旅游活动涵盖普通教育旅游、成人教育旅游、国际和国内大学及学校学生的旅行(语言学校学习、学校远足和交换生项目)等范畴〔2〕。卡瑞(Cara M.D)和尼克尔(Nicole M)则认为,“户外教育”能为学生提供独一无二的体验环境,是学生在导师的指导下结合课程相关理论与现场考察获取新知识的有效途径〔3〕。有关“体验学习”的论述较为丰富,一般认为这是让学生在真实场景中获取个人体验和感受的一种学习方式,强调在参与实践的过程中获取生活经验,同时对已有经验进行改组与改造。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受日本学者的影响,在我国相关研究中与研学旅行对应的还有一个表述方式——“修学旅行”。该词起源于日本,是指以旅行的方式让学生获得对自然与社会的直观感受或直接经验,在真实情境下学习自然文化和社会文化知识,逐渐培养学生与自然和他人和谐相处能力的过程。从人的发展角度看,无论体验学习还是修学旅行都有明显的教育功能,是学生接受教育实现社会化的重要途径。因此,有学者在谈及研学旅行的价值时指出:“青少年成长的过程是社会化的过程。该过程有两个显著的特点,一是体验性,二是群体性,两者缺一不可”〔4〕。这里所谓的“体验性”是指青少年要在体验中长大,需要亲身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谁都不能替代。而“群体性”则是指青少年若想完成社会化进程,必须与人进行交往,置身于群体活动中,因为父母与老师不能起到伙伴的作用,不能取代“群体”的教育作用。在我国,对研学旅行比较权威的界定源自于2016年发布的《意见》,即“由教育部门和学校有计划地组织安排,通过集体旅行、集中食宿方式开展的研究性学习和旅行体验相结合的校外教育活动”。为了达成表述上的一致性,同时适应深入理解和落实我国当前相关政策的现实需求,可将“教育旅游”、“户外教育”、“经验学习”和“修学旅行”等概念统一表述为“研学旅行”(Study Trip),并对其作融合性的阐释:一种在父母参与或老师指导下,由学校组织的有计划地以提高学生技能、拓展视野、丰富知识为目的的校外教育实践活动。
二、研学旅行的英国滥觞
纵观世界教育发展的历史,各个国家和各个民族自古就有游学的传统,且游学者一般限于成年学子,这是人类对外交流、探寻新世界、拓展生存空间、改进生活方式的一种必然选择。当前我国倡导的研学旅行主要针对中小学生,其作为一种特殊的校外教育模式,无论在实践层面还是研究领域都还处于起步阶段。而英国自20世纪初就开始倡导中小学生研学旅行,在近百年间形成了研学旅行的传统,研学旅行的内涵和价值得到普遍认同,研学旅行的政策法规、组织机构和组织形式等都日趋成熟和完备。因此,考察英国研学旅行的实践经验必然有助于拓展对研学旅行的理论认识,进而提升我国研学旅行的实践成效。
在中世纪的英国流行一种朝圣之旅——“the Ground Tour”(大陆游学),这可以看作是研学旅行在英国的滥觞。英国是一个岛屿国家,国民大多信仰天主教,大批虔诚的英国天主教徒经常前往欧亚大陆朝圣。在这个朝圣的过程中,耶路撒冷、罗马和西班牙的康波斯特拉逐渐成为最主要的朝圣地。圣城耶路撒冷是朝圣者最希望前往的地方,但战争、旅行花费及途中艰险常常让许多人忘而却步。相比之下,罗马和康波斯特拉的圣詹姆斯神殿则更受朝圣者欢迎〔5〕。这种早期的朝圣之旅一方面满足了英格兰人对宗教世界的虔诚追寻,另一方面也极大地拓展了他们对岛外广阔世界的认知,并逐渐形成一种在旅行中接受教育的传统,以至于出现“从14世纪至16世纪初,每年都有几十到几百英格兰朝圣者前往罗马朝圣”〔6〕的局面。
进入工业革命之后,英格兰贵族和早期的资本家带着研究周围世界、借鉴吸取国外先进经验以便更好地为国家和君主服务的目的前往欧洲大陆游历和学习。与此同时,一批具有强烈公共关怀的社会精英和知识分子也纷纷前往以意大利为主要目的地的欧洲大陆考察学习。其中,以威廉·格罗辛(William Grossing)、汤斯托尔·约翰(Tunstall John)和科莱特·威廉(Colette William)为代表的牛津学子通过这种教育旅行为英格兰的现代学术发展奠定了基础,让自己国家也开始人文主义研究。他们学成归国时不仅将别国最先进的思想和实践经验带回本国,在传播这些思想和经验的过程中赋予其本土特色,而且还以实际行动倡导一种“为教育而旅行”(Trip for Education)的理念。因此,他们既是英格兰文艺复兴时期尊重、学习和传播国外先进经验的先驱者,也是英格兰近代研学旅行传统的奠基人。
十八、十九世纪之交,英国研学旅行迎来了新的发展:“为教育而旅行”的群体开始由贵族阶层走向普通大众,大量中产阶级和普通英国工人家庭子女参与到研学旅行中。这种局面引起了英国政府对研学旅行的重视并带来了一个最直接的影响,即英国政府将研学旅行作为一个重要内容纳入地方教学大纲,并要求各个学校展开相应的研学旅行活动。至此,推行研学旅行的各项措施得到各地方学校的积极支持和配合,体现了英国研学旅行“从重‘游’到重‘学’,再到‘游中学’二者有机融合的特点”〔7〕。
三、研学旅行的英国实践
从朝圣之旅到现代校外教育,研学旅行在英国经历了几个世纪的演变和发展,到今天已成为世界各国开展校外教育、拓展学习空间的学习典范。通过对英国相关政策文件、研究成果的文本分析,可获得其实践经验的一斑之见。
(一)明确研学旅行的教育价值与目标
作为一种校外教育模式,研学旅行究竟能够达成什么样的目标,能够实现怎样的教育意义和价值,这是一个前提性问题。2006年春季,英国教育与技能部(Department for Education &Skills,简称DfES)发布了时任部长安德鲁·阿多尼斯(Andrew Adonis)的报告——《课外教育宣言》(Learning Outside the Classroom Manifesto,以下简称《宣言》)。由于最终目标在于促进学校为每一个学生提供高质量且安全的学校参观活动,该宣言成为英国开展研学旅行的重要政策文件并发挥了实际效用。《宣言》强调课外教育活动的立足点不在于“学生学什么”,而在于“学生如何去学”以及“在哪里学”。基于此,《宣言》明确提出了在英国开展研学旅行的6项目标:(1)给所有儿童提供一系列内容广泛且高品质的课外体验,培养包括个人学习、思考、探究等在内的关键生活技能;(2)鼓励教师或者其他相关人员开展行动研究,探寻更为有效的实施研学旅行的方法;(3)支持学校和地方教育当局安全、有效地管理参观活动,并为儿童提供安全保障;(4)为教师提供组织参观活动时所需要的指南、建议及资源;(5)鼓励家长支持和参与儿童的课外教育,并且要确保他们的孩子能够从课堂外的体验中获得最大的收获;(6)鼓励学校与其他学校和各类组织(包括全国信托基金会)联合开展相关活动,一起从活动中获得成长〔8〕。为了进一步体现研学旅行的意义和价值,安德鲁·阿多尼斯进一步指出:“不管孩子年龄的大小,能力的高低,还是周围的环境好坏,每个年轻人都应该在课堂之外体验世界,甚至是探险。这对孩子的身心发展都有益处,是学习和个人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份宝贵的经历”〔9〕。随着《宣言》的颁布,英国研学旅行的配套管理进一步规范化,这为英国开展体验式环境教育(Experiential Environmental Education)和社区教育(Community Education)提供了强有力的制度保障。
(二)倡导人性化的研学旅行方式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是通过意义建构而获得的。而意义的建构不仅仅是学习者通过教师传授而获得知识的过程,更重要的是在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他人帮助,同时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获得经验和认知,从而达到经验内化的过程。深受人文精神影响的英国一贯主张通过各种人性化的方式来帮助学生尽量发展个人才能,并将学生的这些才能加以训练和提升,以达到贡献社会的目的。这种教育思想要求教育者要因材施教,通过各种方法尽量帮助每个学生发挥个人才能,强调社会中的每个人对社会的重要性和贡献性,强调将教育和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10〕。因此,英国的研学旅行呈现出一种明显的人性化色彩:针对不同年龄层提供贴近生活和社会、形式多样的教育旅行。按照不同的旅行空间和研学内容,可将这些多样化的研学旅行方式大致概括为以下三种类型:
1.体验式环境教育
杜威有关教育的经典命题之一认为,教育即经验的改组与改造。对这一命题可做这样的阐释:真正意义上的教育应该是帮助学生去体验,去感受,从而获得独有的经验。英国的体验式环境教育与此不谋而合,就是专门针对小学适龄儿童设计的一种校外教育形式,注重儿童对自然环境的直接感知。由于体验的环境大都为郊外的森林,这种校外教育又被称为“森林教育”。通过体验式环境教育,学生可以获得多种多样的经验与知识,其涵盖范围之广,大到各类自然资源在社会中所起作用与所占的地位以及野生动植物复杂的生态系统,小到对逐个动植物的基本认知。比如,一个研究机构设计的森林实验,通过小组合作模式,引导组中被蒙住眼睛的孩子去触摸一棵树的外皮,之后将其带回,通过Ta的描述将那棵树找到③。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还会给孩子们讲述有关森林的故事,激发孩子们参与游戏的兴趣,让孩子在真实的自然环境中认识更多植物,同时也可潜在地让孩子在空间及方位的感知、对感知对象的记忆以及语言描述等方面的能力得到锻炼和提升。作为必备的生存技能,这些能力的培养和发展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倡导的21世纪教育的“四大支柱”——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交流、学会生存不谋而合,成为当下各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共同价值追求。国内学者在考察这一教育形式后对其作出这样的评价:这种体验教学不仅具有协作性、创造性,还具有隐蔽性。学生以潜藏内心深处的摄取机制进行内隐式的学习,“自觉”接受隐性教学信息影响,往往不知不觉地受到教育〔11〕。“通过森林教育,孩子们的团队协作、问题处理能力与抽象概念的学习能力,以及环境意识、创新意识、勇气与自信心都得到了锻炼和提升”〔12〕。
2.社区教育
杜威同时认为学校即社会。对于儿童的成长而言,学校不应该是一个脱离社会的“象牙塔”,而应该成为学生认识真实社会的窗口。因此有人大声疾呼要让儿童走出学校,让教育回归儿童的“生活世界”。社区作为儿童“生活世界”的重要甚至核心组成部分,必然要发挥其教育的功能和价值,形成一种与学校共生共育的关系。因此,社区教育也成为英国旨在满足儿童基本学习需要,充分发挥儿童潜能进而提高其素质和生活质量,促进其自我价值实现的重要研学旅行方式。
英国教育界十分注重开发和利用社区资源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例如,基于社区的健身房或者运动场,学校针对中小学生经常组织摔跤、蒙眼走路、三人足球等运动项目,在锻炼学生间合作交流能力的同时增加彼此的信任度。此外,英国各地方学校还充分利用社区公园设计冒险游戏,培养学生的冒险精神;利用城市的某条运河组织学生使用身边的材料发挥想象为运河设计桥梁。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部分英国小学还专门拟定和出台年度户外教育项目大纲。譬如,第一年,在大自然中收集树叶,感受自然;第二年,在自然环境中观测天气;第三年,运用当地的历史进行地图游戏,在增加对当地历史的学习和了解的同时锻炼看地图的能力;第四年,进行定向越野比赛;第五年,锻炼野外生存能力,如野外烹饪,遇险逃生;第六年,无人陪伴下进行独自旅行①。通过这一系列课程和项目的设计和实施,学生能够在最熟悉的社区环境中培养和提升其自身的合作能力、生存能力以及独立意识、冒险精神。
3.航海旅行
作为一个岛屿国家,航海成为英国人一种重要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并逐渐衍变出深受青年学子青睐的一种校外学习方式——航海旅行②。这种航海旅行的最大特点就是不可预测性,参与的对象多为中学生或大学生。在为期7~21天的行程中,一个船队所有成员要克服种种不可预测的困难并完成既定路线的航行任务。由于航海旅行过程中随时有未知的状况发生,尤其是天气及“船员”身体状况的变化会给航行带来极大的障碍,对青年学生是一种极大的挑战。青年学生通过这种冒险系数较高的活动能够最大程度地了解自身的身体状况,发现自己的潜能,同时还能够有效地锻炼自身的应变能力和决策能力。因此,航海旅行不但能够实现青年学生交流合作的目标,还能实现青年人对自身的正确认识和判断,避免成为“迷惘的一代”。
(三)强调研学旅行的全员参与
有英国学者曾就英国222所中小学所在地相关部门与组织对研学旅行的支持与协助情况做过一个调查,结果发现,英国国会对于地方政府部门应该如何配合学校实施研学旅行并没有具体的要求。这种“粗放型”的实施模式在实践层面形成一个悖论:从积极的一面来看,这种模式带来的一个成效就是承担研学旅行的机构或组织的多元化,甚至可以说英国整个社会机构都在全员参与,因为无论是英国国会还是地方政府都没有明确规定不能组织研学活动的条件或标准。因此,包括学校在内,只要是有志于促进学生成长和发展的社会机构都可以成为研学旅行的组织者,形成了英国全员参与的研学旅行组织特征。从消极的一面来看,这一特征的形成很大程度源于英国行会和市场主导的传统经济模式的惯性影响,以至于大部分地方政府部门和相关社会组织为研学旅行提供的支持力度差距较大,尤其体现在研学旅行资源(比如博物馆、档案馆、纪念馆等)的数量和质量参差不齐,甚至过于悬殊上。因此,也有学者呼吁,英国国会应该与地方政府一起参与研学旅行实施标准的制定,尤为重要的是,研学旅行不能单纯只由市场主导,政府应该与学校、家长、社会组织共同参与〔9〕。
特别值得关注的是英国的民间慈善机构作为一个“参与者”,在研学旅行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英国著名的民间机构“国民信托”(the National Trust)是一个以保护自然环境和历史文化环境为最终目标、跨国界的民间慈善组织,也是学校参观英格兰、威尔士、北爱尔兰的历史建筑、海岸和乡村的最大资金提供者。据统计,每年有超过50万名中小学生参与“国民信托”基金会组织的课外参观教育活动〔13〕。该组织也曾邀请过1700多个12岁以下的英国孩子就他们最喜爱的户外教育形式开展调查,为研学旅行组织形式拓宽思路并最终开发出受孩子喜爱的活动打基础。根据孩子们列出的“心中最喜欢的活动”,该组织综合整理了一份“12岁前必须完成的50项户外活动清单”。在该清单中“长途骑行”被约三分之一的孩子列为了最喜欢的户外活动,除此之外,岩洞探险、观鸟、爬树、野营、参观农场等户外活动被认为是较受欢迎的户外活动。
四、研学旅行的中国反思
研学旅行因其特殊的教育价值越来越受到学生、家长的青睐,各国政府及学校也不遗余力地大力倡导。而在我国,随着旅游市场的日益繁荣,教育需求的日益丰富和提升,再加上国家政策的积极引导,研学旅行也已成为我国校外教育的一种重要形式。但由于经验不足、认识不深,在研学旅行的实践过程中始终存在一定的问题与不足。而英国研学旅行的实践经验无疑可为我国研学旅行的有效开展提供多方面的借鉴和反思。
(一)明确和细化研学旅行的目标任务及执行主体
我国对于研学旅行的制度设计起步虽然较晚,但对于研学旅行涉及的各类问题目前已经有了解决方向,不过相较于英国成熟的制度保障系统来说,仍显不足。
英国2006年颁布的《课外教育宣言》除了强调研学旅行的教育意义,还重点明确了开展研学旅行的办法和措施,甚至还具体到地方政府、学校、教师、家长和其他相关组织应如何做。我国2016年出台的《意见》提出了关于推进研学旅行的主要任务,指出将研学旅行纳入中小学教育教学计划的意见,比如加强研学旅行基地建设、规范研学旅行组织管理、健全经费筹措机制、建立安全责任体系等。《意见》还指出,研学旅行是一种“学校教育和校外教育衔接的创新形式”,这表明其设计和实施不再是学校单方面的工作,还需要多方参与协作,仅仅聚焦于一个领导主体将无法实现研学旅行课程开发和实施的初衷。相对而言,我国有关研学旅行的目标任务仍显笼统,具体执行的办法也不够具体。譬如,制度所涉及的内容不能仅仅只包括政府部门层面。这就要求家长要参与到儿童研学旅行的过程中去,学校作为组织方要对研学旅行的开展进行合理安排,社会组织也要织积极参与到学校研学旅行的实施过程中,并为学校提供帮助。总之,只有整合各级各类社会力量,获得全社会的支持与参与,才能有效开展研学旅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拓展研学空间,丰富研学内容与形式
相较于英国研学旅行的形式,我国研学旅行的形式较为单一,仍需不断改进和丰富。从2012年起,教育部启动了中小学研学旅行工作的相关研究项目,在部分省市地区和直辖市选择了部分学校开展研学旅行试点工作。与之前我国的研学旅行以寒暑假期间的夏令营、冬令营为主要形式的情况不同,此项目的启动意在各试点地区开展多样化的研学旅行活动。例如,西安市利用自身文化大省的优势,开展走进博物馆、科技馆、历史名胜、制造车间、农业示范园的研学旅行项目,越来越多中小学的学生走出校园参与到其中,走进了这种与学校生活截然不同的生活世界中;安徽省依托域内大量企业,在合肥市推出了以“工业游”为核心的研学旅行,面向全市万名中小学生展开活动,设计了特有的游学路线。学生们在学校和企业的指导下可以到美菱冰箱展览馆了解冰箱的整个制作过程,走进可口可乐的生产线领略国际企业的管理文化,走进伊利集团了解每天喝的牛奶是怎么生产出来的,参观荣事达太阳能科技馆了解太阳能科技的发展和应用,感受工业发展的日新月异和科学技术的无穷魅力,在增长知识的同时激发学习科学知识的热情〔14〕。
事实表明,我国研学旅行在发展的初级阶段以传统的“景点参观+教学”为主要组织形式是较为单一的。而英国的研学旅行不但考虑不同的对象,还从空间范围、学习方式等方面进行人性化的设计,为学习者提供多种选择。因此,我国应该大力提升研学旅行的形式和空间的创新力度,比如,研学的空间可以在城市和乡村、熟悉和陌生、陆地和海洋、国内和国外等维度设计和切换,这可以有效地强化学生的适应能力,丰富学生的差异体验,还可以在研学的过程中鼓励学生全程使用正在学习的外语进行交流,比如用外语写游记、学唱外文歌曲、用外文讲解。此外,还应开展一些旨在提高学生学习外语积极性的趣味性实践活动,如学做异国美食、设计异国服装等。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学生对于外语的应用能力能在无形中得到锻炼,使用外语的信心以及对异文化的理解和认同均能得到增强和提升。此外,研学旅行还应更多地设置情景以培养学生的应变能力和领导能力。研学过程中,不应局限于老师或导游带队,还可以通过竞选的方式,让学生去竞争领队资格,由Ta们自行提前收集相关景点的历史资料和文化故事,设计参观线路,带领完成研学旅行的整个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能够在追求趣味性的同时强化自身学习和思考的自觉性,并让其表达能力、领导能力与管理能力都得到全面的强化和提升。
(三)倡导全社会共同构建研学旅行支持服务体系
尤其值得我国学习和借鉴的是英国的研学旅行不仅由英国教育部直接策划组织,还有社会组织提供资金支持和社会市场调查帮扶。随着研学旅行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和重视,在我国部分地区也出现了全员参与的局面。例如2008年北京市在全市开展了中小学生“社会大课堂”活动,目的在于把全市各种社会教育资源都分门别类编制成资源库,为全市各个学校提供相关的参考和借鉴〔15〕。安徽省铜陵市的铜官山区启动了“德育大联盟”活动,根据不同的职能优势,全市的社区、事业单位、工矿企业等成功与学校联动,建立了校外教育资源,以此作为全市学生的社会实践基地。但不可回避的一个事实是,目前我国研学旅行仍然主要由教育行政部门直接组织策划,其他社会机构和组织参与得并不充分。
由于我国在研学旅行方面起步较晚,国家发展较快,遭遇的问题也不同于其他国家,因此在推进研学旅行健康成熟发展的过程中仅靠教育行政部门是远远不够的,这就要求相关政府部门首先要做到有效沟通和协作,同时需要社会机构的参与和建议,更需要民间的助力和参与学生家长的支持,最终构建出一个政府机构之间、政府与学校之间、学校与社会机构之间、学校与家长之间多方合作、全社会共同参与的研学旅行支持服务体系。需要特别强调的是,研学旅行作为一种校外教育模式,不但需要实践层面的积极借鉴和探索,还需要理论层面的总结和反思。尤其针对我国研学旅行的相关配套体制和机制仍处于不断建立和完善的初期阶段这一现状,更需要专门的机构和人员开展相关研究,进行相关数据的专门收集与整理,分析社会各界的需求,为政府机构、社会组织、学校、家长和学生共同参与研学旅行提供有效的方案和路径,最终形成研学旅行支持服务体系中的重要一环。
注释:
①出自英国研学旅行机构“英国户外教育与体验学习”(Outdoor Education and Experiential Learning in the U.K)1999年发布署名作者为Paul Beedie的指导意见(Opinion Papers)《城市户外教育环境》(OutdoorEducationinanUrbanEnvironment),页码为31-37。
②出自英国研学旅行机构“英国户外教育与体验学习”(Outdoor Education and Experiential Learning in the U.K)1999年发布署名作者为Mc Cormack,Fiona的指导意见(Opinion Papers )《年轻人的公海冒险环境》(TheHighSeasAdventureContextforYoungPeople),页码为67-74.
③出自英国研学旅行机构“英国户外教育与体验学习”(Outdoor Education and Experiential Learning in the U.K)1999年发布署名作者为Price H的指导意见(Opinion Papers )《为小学生提供环境体验教育》(ExperientialEnvironmentalEducationforPrimaryAgedChildren),页码为2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