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文化建设助推四川省乡村振兴战略路径研究
2019-02-21彭静
彭 静
(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四川 成都 611130)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新发展理念,高度重视乡村建设的积极意义,指明新时代乡村发展的前进方向。乡村振兴工作充分体现出历史和现实的统一,面对当前乡村发展有所衰落和凋敝的客观事实,切实增强乡村发展活力和吸引力,构建现代化乡村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手段之一。四川省从建设乡村文化入手,积极开展乡村振兴工作,树立起先进科学的发展理念,全面规划乡村发展路线,可以有效提升乡村建设发展的整体水平。
1 乡村文化建设助推乡村振兴的积极性
乡村振兴的内在核心即为乡村文明振兴,党的十九大将乡村振兴列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战略之一,充分体现了乡村在整个国家建设中的历史地位。积极开展乡村文化建设,可以有效增强乡村文化自信,推进四川省乡村可持续发展。
1.1 推进城乡融合
城乡发展失衡是当前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一个突出问题,建设乡村文化要从国情出发,把握城乡发展不平衡的社会现实,高度重视我国的制度体制、自然禀赋及具体社会状况,从整体性层面入手科学规划城市、乡村、工业、农业,推进城乡居民基本权益平等化。建设四川省乡村文化,更要加大乡村基础设施投入力度,良好拓宽收入渠道,依托当地自然资源发展绿色产业,推动旅游业健康发展。在文化振兴的基础上实现四川省乡村振兴,推进城乡文明融合发展,提升城乡发展水平,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1]。
1.2 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乡村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是农民在悠久历史发展进程中逐渐发展起来的,体现着一个地区农民的精神文明风貌。积极开展乡村文化建设,有效增强乡村建设活力,在推进乡村振兴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乡村振兴工作的持续健康发展,需要加强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方面的建设,激励乡村人民精神意志。在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的冲击下,传统乡村文化发生较大转变,而乡村文化的主要生活基础和历史载体依然保留在农村地区。积极建设四川省乡村文化,需要从四川省农村地区入手,切实把握传统文化的发展内容,结合当前四川省农村社会的建设实际,在继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不断弘扬优秀民族文化[2]。
2 乡村文化建设助推四川省乡村振兴的战略路径
近年来,四川省遵循科学发展的先进理念,响应党的十九大精神号召,在深入全面分析当地乡村发展形势的基础上,提出合理的乡村改革主攻方向,即为良好放活土地经营权,持续创新农业经营体系,积极培育出适合当地发展实际的新型经营主体,以适度规模经营的角度提升当地农业发展的劳动生产率,推进农业现代化、规模化发展水平不断上升。四川省在实际发挥乡村文化建设的优势和作用,助推乡村振兴方面,采取了以下科学有效的措施。
2.1 牢牢树立乡村振兴理念
四川省有效推进乡村发展,高度重视乡村振兴发展战略的积极意义,树立起“由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跨越”的目标,根据当地农业生产建设活动实际,科学规划出一系列的农业发展策略。
首先,结合农业发展现实,规划乡村发展的时间表,遵循科学发展规律,事先规划出良好的乡村建设路线。但为充分激发乡村各地区的经济和文化发展活力,并未设置统一的发展时限,避免“一刀切”造成的负面影响。解放农民的思想观念,给农民提供更多的思想和技术指导,促进农民积极主动参与到集体经济发展活动中,使得农民经济收入不断增长,刺激更多农民返乡。
其次,创新承包地退出理念。为推进农业规模化经营的健康发展,四川省政府鼓励农民退出承包地,以“换现金、换股份、换保障”的理念,吸引农民将更多资金和精力投入到除农业生产活动之外的发展层面上,对于自愿退出承包地的农民以一次性现金补偿的方式进行补贴[3]。当然,四川省当地为保障农民的正常生活,对于自愿退出承包地的农民也作了细致审核,要求农民需满足城镇落户、有固定住房、稳定就业、社会保险以及不依赖土地方面的生存条件。
最后,四川省提出基础设施资产化理念,充分有效推进基础设施的良好建设和发展,给农民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提供前提条件。以罗江县为例,该地将一些重要基础设施作为村集体资产加以管理,促进道路工程、水利工程及文化设施建设工程都拥有充足资金作为支撑。
2.2 创新乡村产业发展机制
四川省不断探索出适合乡村发展的道路和模式,发挥政策引领作用,深入开展理论研究工作,构建一整套乡村发展机制,包含乡村文化建设与发展方面的评估、督办和容错内容,扩展农村改革的深度和广度。首先,科学创新乡村生态产业发展模式,构建核心产业示范基地,推行多种生态种植技术手段,如循环生产技术、立体种植技术、绿色防控技术及测土配方技术等,有效适应现代农业生产活动的需求,提升农业建设的现代化和规模化发展水平。其次,最大限度地发挥当地龙头企业的优势作用,带动经济增长。尽可能遵循林地原有方向,避免破坏森林资源的情况出现,积极建设一些具有特色的康养度假区,发展一些康复修养产业,以产业带动当地经济发展。再次,合理创新土地合作经营机制,充分发挥土地的优势和价值,以土地为重要基准,组建起相应的合作经营联社,促进农民共同参与农业生产活动。针对土地生产利用的产业布局、土壤改良情况进行全面统一布局,并开展统一绿色防控工作、配送农业资源、营养绿色品牌活动,促进农业生产活动的顺利开展。
2.3 倡导乡村美德新风
乡村振兴活动的顺利开展,乡村文化的良好建设,都需要积极倡扬美德新风,积极构建起融合乡村自治、法治及德治方面的综合治理体系,给乡村振兴工作提供稳固的保障。迈入社会主义新时代,积极弘扬美德新风,最为重要的是良好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充分彰显乡村文化厚实淳朴的美德,针对农村的特色和秩序加以重新塑造,持续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工作,促进村民以高尚的思想道德标准要求自身。在传承乡村文化的过程中,要充分结合当前乡村建设实际,顺应时代发展特征,吸取乡村文化中的精华,并摈弃一些糟粕内容,推进乡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稳步开展,倡导移风易俗,通过诚信、友善的氛围净化乡村风气,形成良好的人文特征,提升乡村文化的竞争实力。
2.4 强化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科学融合
建设乡村文化,需要有效开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促进两者的深度融合,从多方面展现出乡村文化的特色,良好串联起乡村多种分散文化因素,构建具有明显特色的乡村地域文化。首先,在城乡融合角度加强文化主体方面的建设工作,给乡村人民创建更多学习机会,促进乡村人民能不断掌握城市先进的发展思想、生产技术,将文化事业作为载体,构建现代化的合理发展流程,推进文化产业良好发展。其次,大力推广乡村文化,促进文化产品能不断走出去,充分体现出时代特色和特征。乡村地区要不断发展自身文化,从农民的日常生产生活入手,扩展文化生产建设内容,培育新的文化产业发展点和文化消费增长点。
2.5 加快人才队伍建设
全面有效提升乡村文化发展水平,推动乡村振兴,需要注重加快人才队伍建设工作,为乡村振兴输送大量的人才力量。加强文化产品深加工,促进乡村集体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四川省可以积极制定乡村人才培养和引进政策、实施办法,吸引并留住更多优秀人才,支持乡村振兴工作。
3 结语
以乡村文化建设助推四川省乡村振兴,需要充分结合当地乡村建设实际,采用一系列科学合理的措施,如牢固树立乡村振兴理念、创新乡村产业发展机制、倡导乡村美德新风、强化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科学融合以及加快人才队伍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