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平安农机示范创建构建农机安全长效机制
2019-02-21
宁波市海曙区位于宁绍平原、宁波市中心位置,具有典型的江南水乡特征。全区下辖9个街道、7个镇、1个乡(其中涉农乡镇街道9个),总面积595.5 km2,户籍人口62.63万,财政收入163.84亿元,城区农村居民人均收入32 743元(2017年统计数据)。
自2016年10月宁波市区划调整后,在海曙区委、区府的高度重视下,在上级业务部门的精心指导下,在相关部门的共同努力下,海曙区按照“平安农机”的总体工作要求,认真落实和推进农机化工作,农机化事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到2017年底,全区农机总动力14.96万kW,各类农业机械1.43万台套,其中危及人身安全的上道路拖拉机505台,农田耕作拖拉机418台,联合收割机190台,水稻插秧机154台,谷物烘干机174台。粮食生产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87.3%。
2018年初,海曙区政府将创建省级“平安农机”示范区活动列入了全区农业、农村工作的重点内容,在原鄞州区时期创建的基础上,再接再厉,设立相应的组织机构,制订相应的运行机制,在总体上构建全区农机安全生产长效监管的良好格局。
1 成立组织,落实责任,形成高效的创建工作机制
一是将创建省级“平安农机”示范区工作列入区政府重点工作内容。创建省级“平安农机”示范区是构建和谐新农村、打造“美丽新海曙”的重要举措,也是一项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 “民心工程”和 “实事工程”。区政府专题就创建“平安农机”示范区工作下发了《创建省级平安农机活动方案的通知》,并制定了工作目标,有力地促进了政府相关部门对农机工作的重视。
二是建立强有力的创建工作组织领导班子。成立了由分管副区长为组长,区府办副主任、区农林水利局局长为副组长,农林、交警、安监、城管、市场监督等7个部门相关负责人为成员的海曙区创建省级“平安农机”示范区工作领导小组,并由农林水利局分管副局长兼任办公室主任,综合协调创建工作。
三是完善高效的创建活动协调工作机制。在创建工作领导小组的指导下,进一步完善了创建工作联席会议、交警与农机联合执法、定期汇报与专项督查相结合等工作机制,每季度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及时分析全区影响安全生产的新动向、新问题,交流各地创建工作经验;协调相关部门深入开展 “打非治违”专项整治行动,特别在蔺草收割、夏收及秋收冬种季节,组织开展阶段性、常态化、无缝隙的区、镇、村三级多部门协同执法检查行动,确保一方平安。
四是明确创建工作目标,落实工作职责。按照区政府下达的《创建省级平安农机活动方案的通知》文件精神,明确创建的目标任务。在原来基础上,全区达到6个省级平安农机示范镇、81个市级平安农机示范村、16家市级平安农机示范合作社、500个平安农机示范户;全区农机“三率”达到90%以上;杜绝一次死亡3人以上重大农机事故发生。在区创建办统一协调下,分解落实工作任务到各创建乡镇、街道和行政村、专业合作社,把创建工作列入对乡镇、街道的年度考核目标,农机安全生产责任实行“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管理体制。区、镇、村三级层层落实安全目标管理责任,共签订农机安全生产责任状、安全生产承诺书562份。
2 加大投入,改善设施,建立完善的安全保障体系
一是加大对农机安全生产和创建工作的资金投入。按照宁波市农机总站的要求,海曙区免除了农业机械的牌证费、检验费等行政收费及拖拉机驾驶培训、考证等其他费用;创建为“平安农机”示范村、社的,分别给予资金1万元;区、镇、村三级投入50多万元用于“平安农机”基础安全设施建设。
二是加大农机安全设施建设力度。目前,全区共建设有大型农机安全宣传牌11块、警示牌200余块、减速带200条;建设农机停车场40个,计6 000余m2;建成镇村“平安农机”示范路43条。同时,利用现有的场地设施,如学校、文化广场、工厂、企业、村落文化宫、农贸市场及道口,合理设置农机安全宣传窗70处、固定式宣传标语1 100条。实现各镇和创建村的“平安农机”示范路全覆盖,处处可见农机安全宣传牌。
三是建立多功能农机手安全宣传教育活动室。为使“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关注安全、关爱生命”的意识深入人心,全面提高农业机械操作人员的安全意识,海曙区着力构筑农机安全宣传和交流平台。在乡镇建有农机手教育宣传课堂,在行政村创建单位都建立了“农机之家”或“农机安全活动室”,在村落文化宫、图书馆都设有农机安全宣传阅报栏、科普教育资料柜,并在活动室内将创建领导班子、农机安全责任制、安全教育制度、农机拥有量与农机安全生产工作职责等创建工作管理制度上墙公布。到目前,全区共建农机安全活动室71处,面积1 700 m2。2018年以镇级农机安全片组、村级农机安全小组为单位开展活动14次,受教育人员达385人次。
四是加大农机安全监管软硬件建设的投入。自2018年7月起,全区基本形成了以农机管理部门为主,农机与交警联合执法、区拖拉机安全检测中心、区农机办证中心为一体的农机管理服务体系,规范了农业机械安全检验、办证等程序,加强了对上道路拖拉机违法行为的整治力量。
同时,为提高农机从业人员的业务素质,每年都要进行多层次的业务理论、实际教育和轮训。为提高农机监理人员应对突发事件的处置能力,2018年8月30日,区政府成功举办了“农业机械事故应急处置演练”,区农林水利局、区安监局、区交警大队等相关部门和乡镇负责人、农机站长、农机操作人员、新闻媒体单位等80余人观摩了演练活动。
3 营造氛围,提高意识,建立全方位的农机宣传平台
一是结合相关专项活动开展农机安全宣传活动。区农业综合执法大队分别在3月、5月、7月结合“送科技下乡”“安全生产月”“党日活动”,通过发送图册、悬挂展览板、政策解答、问题咨询的方式,开展了农机安全生产宣传咨询活动,吸引了600余名附近的群众踊跃参加。
二是利用主流媒体进行农机政策和安全创建活动宣传。一年来,在海曙日报、海曙电视台以及省、市农机网络等媒体播发新闻信息15条,多渠道、多视角提供了农机信息,营造了浓厚的创建氛围。
三是制作农机安全标牌巡回开展宣传。2018年以来,全区还把宣传阵地扩大到农机专业合作社和农机作业现场,专门设计制作了贴近农村、贴近机手、群众喜闻乐见的宣传牌,送到各中心村、示范合作社进行展示宣传,对农机作业人员及参与者时刻起着提醒和警示作用,对提高安全意识具有潜移默化的效果。
四是选择相关时节进行安全警示教育。在重要的节假日和重要农忙季节,利用农民信箱、农机信息平台,及时向广大机手发送文明交通、安全出行的短信。2018年以来,共发送安全温馨提醒短信2 514条,发放“平安农机”倡议书等资料共200余份。
4 创新监管,狠抓三率,建立完善农机安全规程
一是做到运输拖拉机安全检验不放松。运输拖拉机技术安全检测费与牌证费、考证等行政收费全免,技术安全检测按照牌照尾号实行常年检验。基于以上两方面实情,海曙区积极开展争先创优活动,改善服务设施,提高业务水平和服务质量;同时坚持按要求、按规定、按程序,认真做好运输拖拉机技术性能检测和人员审验工作,认真检查车容、车况,仔细核对证照资料,严格把好制动、转向等涉及安全的技术检测关,消除了问题车、病态车上路现象。
二是做好纯农田作业拖拉机调查登记、上牌及机手安全教育培训工作。为全面实施《农业机械安全监督管理条例》,切实加强对农田作业拖拉机的监管,根据省级“平安农机”示范区的创建标准,规范农田作业拖拉机驾驶人安全操作方式,提高全区农田作业驾驶人员持证率,进一步提升农机从业人员的安全操作水平,确保全区农机作业生产安全。
三是加强宣传引导,努力提升“三率”水平。海曙区对运输拖拉机和联合收割机的监管规范到位、要求严,“三率”水平始终保持在85%以上;但各类农耕作业拖拉机的“三率”水平偏低,因为这些农机手普遍存在文化水平低、年龄大、安全意识不强等情况,工作开展中存在一定难度。通过宣传、引导,并对各镇乡(街道)提出要求,以合作社、行政村为突破口,认真宣传农机安全生产的有关法律、法规,进一步提高辖区内拖拉机所有人、驾驶操作人员持证上岗意识,对本区所有拖拉机进行逐一排查,做到村不漏户、户不漏机。通过以点带面地开展工作,在做好纯农田拖拉机上牌登记工作的同时,切实完成拖拉机所有人持证工作。
四是推进拖拉机报废补偿工作。按照《宁波市拖拉机报废补偿实施办法》要求,海曙区制订了《海曙区拖拉机报废补偿实施办法》。《办法》从补偿对象、补偿标准、审核程序、解体回收、资金管理与监督、档案台账管理等六个方面对全区拖拉机报废补偿工作作了具体规定。同时组织各镇乡(街道)农机站长、部分镇农机检验员举办“三率”业务培训,就如何提高农田拖拉机的上牌率、检验率和操作人员持证率及有关要求,进行了详细的讲解和辅导,并作出具体安排。在规范操作程序方面,采取政府公开招投标的方法,通过公平竞争选定拖拉机回收拆解企业。在办证大厅、拆解回收单位及《海曙日报》等媒体,公开拖拉机所有人申请报废补偿业务流程,纯农田拖拉机和上道路拖拉机的报废补偿分别实行相应的申请程序和业务流程。由于工作到位,措施有力,全区拖拉机报废更新工作快速开展,消除报废拖拉机的安全隐患,2017年共报废拖拉机52台。
5 加强监管,有效预防,建立安全常态化管理机制
一是把握重要节点,重预防。海曙区除了是粮食种植大区外,也是一个蔺草种植大区,种植面积常年稳定在1 333.3 hm2左右。2018年6月底,区专门下发了蔺草收割期间农机安全生产方面的文件,并在7月初组织农机执法人员对区内重点蔺草加工企业进行了检查,要求各蔺草加工企业建立蔺草收割期间拖拉机、驾驶员的审核登记制度,确保做到证照齐全、车况良好和保险凭证真实有效,还要求企业与农机手签订安全责任合同,在蔺草运输途中不酒驾、不出现人货混装现象。
二是实行严管严打,除隐患。坚持严格的现场执法管理,严格查处砖瓦厂、山塘等拖拉机超载、拖拉机无证无牌及农机维修行业违规作业,及时消除各种农机生产安全隐患和违法行为。2018年8月起,区农机管理部门与交警大队联合执法,共出动警力42人次,检查各类拖拉机51台次,查处各类违章行为19起,检查农机维修网点6家。
三是加强源头管理,抓规范。牌证管理是“平安农机”建设的基础性工作。区农机管理部门严格执行农机法律法规和规章,严把拖拉机、联合收割机上牌入户关、年度检验关和驾驶证申领关,严禁超标准超范围办理上牌入户手续。严格进行拖拉机检验工作,严格执行拖拉机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制度,坚决杜绝不安全车辆上路行驶和作业。各类牌证管理业务、审批手续有序规范,归档及时正确,确保全区拖拉机、联合收割机注册登记率、检验率及驾驶人持证率均在85%以上。
四是完善共管机制,显成效。海曙区相关部门、各镇乡政府积极支持、配合农机安全生产工作,按照区政府的工作部署,各负其责,认真做好各自工作。
区交警部门积极支持、配合农机主管部门的工作,和区农机管理部门同志一起深入乡村、田间、采石场、垃圾场等农机作业密集场所及维修、销售领域开展安全生产检查,及时排查并消除事故隐患,确保安全生产工作不留死角。认真开展“打非治违”活动,在农忙季节加大上路执法检查力度,重点加大对无证驾驶、无牌行驶和不按规定参加检验等违法行为的检查力度;严肃查处拖拉机载客、载运违禁物品、超速超载和酒后驾驶等严重违法行为,遏制重大农机事故的发生,确保农机安全生产;积极做好拖拉机等农用运输机械的事故预防、事故处理等工作,妥善处理农机事故、避免社会矛盾激化、确保社会稳定。
区安全生产监督部门积极发挥综合监管职能,督促各乡镇(街道)和责任人切实加强对农机安全生产工作的领导,督促、检查农机安全工作的落实,按照“谁主管、谁负责”“分级管理、条块结合”的要求建立农机安全生产长效机制。
区工商部门会同区农机管理部门定期开展农机维修质量监督检查,严格按照《农业机械维修管理规定》,做好全区农业机械维修和配件经营的监督管理工作。
各镇乡(街道)将农机安全纳入政府工作的重要议程,建立和完善了农机安全管理工作的相关职责、制度,配强配好农机管理人员,摸清辖区内农机安全生产的基本情况,做到农机安全生产工作底数清、情况明,并建立好基础台账。同时抓好拖拉机、联合收割机驾驶员的日常安全教育、检查、隐患排除等工作,在农忙时节,主要领导亲自部署农机安全生产工作,农机工作人员下村进厂,检查、落实农机生产安全工作,确保不发生任何农机事故。
通过创建“平安农机”示范区,有效地预防和减少农机安全生产事故,2018年全区没有发生拖拉机死亡事故,全区取得农机安全生产的良好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