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3D-MIMO技术在校园场景中的应用研究

2019-02-21尹晓丹

通信电源技术 2019年1期
关键词:宏站话务功耗

熊 飞,尹晓丹

(湖北邮电规划设计有限公司,湖北 武汉 430016)

1 技术特点

3D-MIMO采用64通道和128天线阵元实现资源空分复用,可在水平和垂直两个维度动态调整信号方向,使信号能量更集中、方向更精准,并支持多用户在相同资源上并行传输,从而提升小区吞吐量和边缘用户速率[1]。

1.1 多用户MIMO提升小区吞吐量和频谱效率

多个终端间通过空分隔离促使基站区分出不同终端的发射信号,形成虚拟MIMO传输。其中,满足条件的终端可采用相同时频资源传输[2]。

MU-MIMO技术可使小区内可用的频域资源成倍增加,提升小区平均吞吐量。对于3D-MIMO技术,上行最多支持8流传输,上行频谱效率最多提升7倍,峰值速率从15 Mb/s提升到120 Mb/s;下行最多支持8流传输,下行频谱效率最多提升4倍,峰值速率从110 Mb/s提升到370 Mb/s[3]。

1.2 大规模天线提升用户数量

通过大规模天线实现三维立体覆盖,可有效降低对邻区的干扰,提升边缘用户感知和用户数量。

2 应用效果

2.1 覆 盖

当3D-MIMO小区1倍于传统TDD宏站用户数,且3D和TDD小区完全同覆盖(同功率、同下倾角及同方位角)设置时,对比测试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指标统计对比分析

由表1可知,3D小区1倍于传统TDD宏站用户数时,RSRP和平均下载速率相比传统8T8R TDD宏站提升明显。具体地,覆盖率RSRP大于-110 dBm的采样点占比提升了16.5%,平均RSRP提升了6 dBm,平均下载速率提升了9.9 Mb/s。

2.2 小区容量

提取13时、14时和15时的上、下行平均速率指标进行对比。如图1、图2所示,3D相对于TDD小区,上行平均速率由0.1 Mb/s提升至0.3 Mb/s,提升约3倍;下行平均速率由2.3 Mb/s提升至6.1 Mb/s,提升幅度约3倍。

图1 小区级上行平均速率对比

图2 小区级下行平均速率对比

2.3 用户速率

选点原则为TDD小区的好点、中点和差点,促使3D小区的工程参数(方位角、下倾角及挂高)与TDD一致,并在相同的地点对比测试。测试目的是对比3D和传统TDD小区在业务感知方面的效果。测试选取3个同样的测试点进行3D和TDD的FTP上传和下载测试,对比测试结果如表2所示。

由表2可知,好点增益为5.6 Mb/s,中点增益为10 Mb/s,差点增益为8.8 Mb/s。

2.4 功耗情况

采用3D-MIMO后,小区容量提升约3倍,设备数量未提升,故功耗未明显提升。若采用传统的载波扩容或小区分裂扩容的方法提升相同的容量,设备数量需达到现有设备数量的3倍,且功耗基本为现有设备功耗的3倍。因此,采用3D-MIMO相较于传统方式扩容可节能约2/3。

3 结 论

3D-MIMO解决方案在网络性能提升、频谱效率提升、覆盖能力增强及大话务压力下流量释放等方面的优势,可大大提升用户体验。

(1)容量提升:高校大话务场景下部署3D-MIMO后,相比原TDD小区流量提升约3倍。

(2)覆盖提升:3D-MIMO通过三维波束赋形,有效提升了覆盖能力。

(3)体验提升:3D-MIMO帮助突破了网络感知瓶颈,确保了更佳的用户体验;当网络高负荷时,传统8T8R TDD宏站无法满足用户业务体验的需求;借助3D-MIMO更高的频谱效率,在接入用户是传统宏站2倍以上的情况下,可确保用户上、下行感知要求,突破了用户感知瓶颈。

(4)节能提升:采用3D-MIMO相较于采用传统方式扩容,可节能约2/3。

本文是3D-MIMO在校园高话务场景应用下的初步实践,后续将在高校、商圈、交通枢纽及热点景区等容量受限的高价值区域实践。通过进一步扩大3D-MIMO技术的商用部署试点,持续释放3D-MIMO的技术潜力和价值,增大电信LTE网络厚度,从而充分保障用户感知。

表2 测试结果

猜你喜欢

宏站话务功耗
高负荷场景FDD网络室内外同频组网方案探讨
5G 传播模型仿真分析
浅析电信话务控制
集成多种功能,RFSoC支持6 GHz以下频段的定义考量
揭开GPU功耗的面纱
基于铁塔公司宏站无线配套建设策略的研究
数字电路功耗的分析及优化
“互联网+”高速公路客户服务话务平台研究
“功耗”说了算 MCU Cortex-M系列占优
IGBT模型优化及其在Buck变换器中的功耗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