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世界到底有多大?在墙的另一边

2019-02-21艾米

莫愁 2019年6期
关键词:涨工资成长型共情

☺艾米

有些父母会有这样的疑惑:为什么有的孩子小学时成绩很好,到了初中成绩却慢慢下滑?有的孩子小学时成绩一般,到了初中成绩却蹭蹭上升?

这个现象的形成有一个重要因素,那就是孩子的思维模式是否是“成长型”思维模式。斯坦福大学心理学教授研究表明,拥有成长型思维的孩子,更能够从过程中享受到乐趣,在困难面前更不易放弃,更愿意努力达成长远的目标。那么,如何培养孩子的成长型思维模式呢?

1

当孩子遭遇失败而气馁的时候,父母可能已经熟悉了这样的“套路”:先和孩子共情,然后再鼓励——

“我知道,这次考试没考好,你很难过。没关系,你下次努力一点就好了。”

“老师表扬了其他人,没有表扬你,你觉得很失落。没关系,你下次表现好一点,老师就会表扬啦!”

……

这样的方式真的有效吗?打个比方,如果你的同事都涨工资了,只有你没涨。你老公安慰说:“别人涨工资了你没涨,我知道你很难过。不过,没关系,你以后工作再认真一点,也会涨的。”你会不会觉得这些都是废话,而且很烦人。

同理,孩子也会这么觉得,甚至会认为你根本不了解他。那怎样的共情才会起作用呢?可以这样表达:

“这次考试没考好,你很难过,妈妈理解你。如果可以,妈妈愿意和你一起来看看到底错在哪里,为什么会做错,下次遇到这种情况该怎么做。”

“今天老师表扬了其他同学没有表扬你,妈妈感受到了你的失落。如果你愿意,妈妈可以和你一起分析一下,老师为什么会表扬其他同学,其他同学身上有哪些值得学习的地方。如果下次想得到老师表扬,你有哪些地方还可以做得更好。”

……

这样的共情和鼓励方式更容易得到孩子的认同,而且,这样的方式更容易培养孩子的成长型思维。

2

培养孩子的成长型思维,家长首先要改变自己,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成长型思维。

《大卫,不可以》系列绘本曾获得过很多奖项,也非常受国内读者欢迎。记得我刚把绘本买回家的那一阵,孩子经常模仿大卫的做法,然后对我说:“妈妈你快说‘不可以’。”

我哭笑不得。心想,这部绘本真是徒有虚名,根本就是教孩子捣乱嘛!在我说了很多次“不可以”之后,孩子还是继续玩得不亦乐乎,而我却十分郁闷,于是干脆把绘本收起来。后来有一天,孩子从箱子里面把绘本翻出来了,抱着绘本找他爸爸给他讲。

“咦?大卫在做什么呀?”“大卫在拿柜子上的小熊罐子。”

“哦,那他站在哪里拿的呢?”“椅子上。”

“那妈妈为什么要说不可以呢?”“因为这样很危险。”

“那该怎么办呢?”“可以喊妈妈帮忙。”

“嗯。不错。还可以怎么办呢?”“还可以喊爸爸帮忙。”

“对!但是,如果爸爸妈妈都不在这,怎么办呢?”“那,那就把椅子往前挪一挪,靠近柜子就可以拿到了。”

“这真是一个好主意!”

……

看着这对父子俩一起看绘本的方式,我若有所思。之前,我一直是按照绘本的内容,原原本本地给孩子讲,即使是拓展内容,也只限于画面里有的内容。像孩子爸爸这样启发式拓展,却是从未有过的。

我终于明白为什么大卫系列绘本会得奖。大人是绘本演奏家,在共读过程中,绘本就好似作曲家完成的乐谱一样,它必须透过大人声音的弹奏才能展现、流淌出其真正的生命力。原来不是绘本不好,而是我的思维没有跟得上。

育儿就是一个育己的过程。父母在希望孩子优秀的同时,也要迈着愉快的步伐和孩子一起前进。用高铭《天才在左,疯子在右》的一段话与您共勉:思维真的是限制我们的一堵墙吗?世界到底有多大?在墙的另一边。

猜你喜欢

涨工资成长型共情
共情疲劳
发现高潜人才:共情与谦卑
用“成长型思维”,培养面向未来的孩子
成长型思维模式如何在校园落地生根
新年愿望
人们为什么不想感同身受
基于脑科学的成长型思维与学生学业成就提升
不科学的安慰会伤人
用成长型思维助力孩子一生
自我排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