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用朱子读书法提升中职学生语文阅读能力

2019-02-20周琳璐

科学大众·教师版 2019年12期
关键词:积极作用

周琳璐

摘 要:朱子读书法即朱熹教育经验和读书心得的总结,包括循序渐进、熟读精思、虚心涵泳、切己体察、着紧用力、居敬持志六个方面。这些读书的方法对于现代的语文教学有着重要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朱子读书法; 中职语文阅读; 积极作用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標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9)12-115-001

朱熹是宋代理学思想集大成者,一直专注于学术与教育。“朱子读书法”是朱熹教育经验和读书心得的总结。它包含六条内容:循序渐进、熟读精思、虚心涵泳、切己体察、着紧用力、居敬持志。在中职语文阅读教学中,充分发挥朱子读书法的积极作用,对于培养中职学生的语文素养意义深远。

一、朱子读书法的内涵

朱子读书法是朱熹总结的关于读书方法的理论,由朱熹弟子整理而来,一共包括六个部分。

1.循序渐进。“循序渐进”是朱熹对“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所作的注中提出的:“此但自言其反己自修,循序渐进耳。”意思是读书要按照一定的顺序逐步深入。“循序渐进”主要包含三层含义:首先,读者要按照自己的实际能力选择书籍。其次,朱子认为读书要有一定顺序。他认为读书应遵循由浅到深、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的一般规律,并且还指出读书时要注意顺序问题,既不能太超前,也不能太滞后。最后,朱熹还强调读书应该打好基础。他将个人受教育的阶段进行了划分,即“小学者,学其事;大学者,学其小学所学之所以。”他认为小学教育阶段是打基础的时期,学习要扎实牢固,这以后才能进入大学阶段学习,不可急于求成。

2.熟读精思。朱熹谈到的“熟读”就是多读,多读有助于我们理解文中含义。所谓“精思”,就是要将书中提到的各种内容牢记、领会。“精思”是一个解疑的过程,刚开始读书时,不一定会产生疑问,但是随着读得深入,疑问就会产生,这时就需要细细体味,一点点去理解,直至融会贯通才算完成了读书计划。

3.虚心涵泳。“虚心涵泳”出自《卷一》:“学者读书,须要敛身正坐,缓视微吟,虚心涵泳,切己省察”,意思是读书要做到虚怀若谷,反复咀嚼。读书要做到“虚心”。读书就和做人一样要懂得谦虚谨慎。读书还要做到“涵泳”。这就需要读者将书中的话语反复咀嚼得出自己的感悟,不可人云亦云。

4.切己体察。“切己体察”出自《卷一》,即读书要反躬自身,并且运用到实践中。首先,“切己”就是要反躬自身。在读书时应该联系自己的思想状况、生活经验等。他曾言:“读书须要切己体验,不可只作文字看”[4],读书不能只专注于书中的道理,要不停地反思。其次,“体察”就是将书中的道理运用到自己的日常行为中。朱子强调要学会运用书中的道理。他曾说:“读书便是做事。凡做事有是有非,有得有失,善处事者不过称理其轻重耳。读书讲究其义理,判别其是非,临事即此理”。[4]空谈义理是不足取的,实践才是硬道理。

5.着紧用力。“着紧用力”出自《程氏家塾读书分年日程纲领》卷三语。“着紧”就是抓紧。朱熹认为读书时必须振作精神,一刻也不能松懈。“用力”即勇猛奋发。他将读书比作打仗:“圣人千言万语,无非只说此事须是策励此心,勇猛奋发,拔出心肝与他去做。如两边擂起战鼓,莫问前头如何,只认卷将去,如此方做到工夫。若瞻前顾后,便做不成”。他认为读书就需要一种刚劲无比,勇往直前的精神。

6.居敬持志。“居敬持志”是朱熹提出的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个读书原则。读书时,应端正态度,集中精神,同时还要树立远大的志向并长久地坚持下去。“居敬”就是要端正态度,专心致志,兢兢业业地对待每一本书籍,利用好每一次的读书机会。读书时要做到诚心诚意,心无旁骛,持之以恒,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体会书中的含义。所谓“持志”就是树立远大的志向。要求人们在读书前,树立一个远大的志向,然后通过读书去实现这一志向。一个人只有拥有了远大的志向和坚定的信念,方能在遇到困难时做到坚定不移,毫不退缩。

二、朱子读书法对中职语文阅读教学的借鉴意义

朱子读书法中的很多精髓与现代教学方式相适应,尤其是在语文教学中,更应该借鉴这些优良的经验。

1.课前熟读精思,重视培养预习习惯。老师在课前应该指导学生熟读文章,在阅读的过程中找到疑问。先对文章有一定的了解,这样在教学的过程中老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疑问进行讲解,可以找到讲解的侧重点,节约课堂时间。同时在自己理解的过程中也会激发学生强烈的阅读兴趣,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基础。这样的方法也有助于自主学习的推广,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老师则负责指导和解答疑惑。这样一种探究性的学习方法,能够加强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课上虚心涵泳,抓住课堂45分钟。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让他们尝试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并在不同的观点中思辨。要让学生学会冷静、公正、独立的判断,让他们敢于说出自己的观点,敢于否定其他同学甚至是老师的观点。老师作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还应在知识的讲授上做到循序渐进,针对不同年龄学生的学习进度、领悟的能力,选择适合他们的拓展内容。在各个阶段都设定不同的目标,每一阶段的知识都能够承上启下,确保知识的衔接无断层。

3.课后切己体察,联系实际。语文教学要引导学生成为更好的人。在讲解文章的过程中,老师应将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引导学生学习文章中的正确观念,并把它融入到自己的思想中;对于文章中值得赞赏的行为,也要切实的变成自己应有的行为,做到知行合一。教师自身也应该这样,以身作则,为学生树立榜样,积极引导学生进行语文方面能力的实践。

4.课余居敬持志,让终身学习成为习惯。首先建立一种学习的意识,即“持志”,语文教学应该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与阅读习惯。要想有长远的发展,仅依靠在学校的阅读学习是不够的,因此学校应该在教学中将坚持读书的理念灌输给每一个学生,引导他们多读书、读好书,为他们的终身学习打下基石。

朱子读书法有很强的教育意义,在读书意识淡薄的今天,如果能将朱子读书法恰当的与中职语文阅读教学相结合,将极大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为此,就要对朱子读书法进行深入的理解钻研,让其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得到最大发挥,让阅读成为学生的终身习惯,为他们今后的发展打下牢固的基础。

猜你喜欢

积极作用
浅谈对提高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认识
高二数学教学中问题导学法的应用探讨
多媒体技术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PPT在教学中的积极与消极作用
如何有效发挥离退休干部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的积极作用
浅谈雾霾与经济
专业课校本教材对中职校的积极作用
论情景教学法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