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自觉脱欧

2019-02-20莱昂内尔·巴伯(LionelBarber)

财经 2019年4期
关键词:欧洲英国监管

莱昂内尔·巴伯(Lionel Barber)

1. 伦敦城有不断进行再创造的传统,从东印度公司的成立(1600年)到玛格丽特·撒切尔领导的金融大爆炸对管制的解除都是如此。本备忘录提出了脱欧后的战略,它既不是要回归布莱尔-布朗时期的“轻触式”监管,亦非某些(天真的)内阁成员所说的“完全”脱欧。它提出了一条合理的中间路线。

2. 伦敦城仍和纽约并称为全球两大金融中心。我们的资本市场有深度,开放而且仍在增长。我们不能被欧洲大陆的对等机构束缚住手脚,他们既没有管理跨境金融风险的胃口,也不具备这样的能力。英国占全球外汇交易的37%(法国和德国的比重分别为3%和2%),而且拥有全球利率互换市场95%的份额。欧盟企业发行的债券和股票约有一半由设在英国的银行承销。

3. 脱欧派认为欧盟更需要伦敦城,伦敦城则不那么需要欧盟。此言未切中肯綮。要点在于伦敦城和欧洲如何应对当前来自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的明确威胁。这个曾经的全球化捍卫者如今正在破坏战后的自由秩序,对盟友征收工业关税,把美元当做制裁武器,还将德国视为搭便车者。

4. 我们应当友善地提醒巴黎和柏林的朋友们,为了最近背信弃义的美国而伤害伦敦并非明智之举。跟纽约这样的金融中心相比,法兰克福和巴黎相形見绌。伦敦城则是一条避险途径。这是俾斯麦和黎塞留信奉的现实政治。

5. 但我们决不能把伦敦城和欧洲绑得过紧。二者文化差异巨大,而且触及到了资本市场风险管理的核心。欧洲大陆讲究协调。欧盟监管机构希望圈住资本,将其滞留下来以防爆发危机。英国央行对金融滑坡和金融流动的态度则放松的多。

6. 设在英国的金融机构将无法不受阻碍地进入欧盟市场。但伦敦城决不能逆来顺受。我们的最佳做法是从对等规则着手,认可普遍原则并按清晰的时间线和通知期限逐步向脱欧迈进。可以称此为“自觉脱欧”。

7. 英国必须继续在全球论坛上坚守自由的市场化原则。我们不能为了生意打开大门,却将外国人拒之门外。来自加拿大的英国央行行长马克·卡尼一直是国际金融稳定理事会颇具执行力的主席。在欧盟之外,我们将不得不更努力地争夺重要的国际性职务。

8. 英国还应把目光投向保险(将被AI颠覆)和资产管理(容易被巴黎和卢森堡挖墙脚)等传统优势领域以外。我们应把注意力集中在今后的机遇上,比如可持续金融业务和中国境外的跨境人民币交易。

9. 还必须冷眼观察我们的监管体系。现在不宜废除乔治·奥斯本建立的危机后制度(无论这样做有多大的吸引力,首相阁下)。但伦敦城金融机构对其重叠、重复和支离破碎问题的投诉全都属实。银行最多要把四分之三的IT预算用于危机后的监管。

10. 最后请允许我谈一谈“金融科技”。这是让英国金融基础设施实现现代化,从而帮助银行应付大型科技公司竞争的最佳赌注。

11. 我的结论是,伦敦城是英国乃至全球至关重要的资产。它有辉煌的历史,如今则前途未卜。如能发挥一定的想象,它就会有一个精彩的未来。

猜你喜欢

欧洲英国监管
英国的环保
欧洲之恐:欧洲可以迅速扑灭恐怖袭击,但仍做不到防患于未然
欧盟同意英国“脱欧”再次延期申请
英国圣诞节
《你一定爱读的极简欧洲史》
监管
监管和扶持并行
复兴中的欧洲有轨电车
放开价格后的监管
实施“十个结合”有效监管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