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球最后的夜晚》60分钟长镜头详解

2019-02-20

电影中国 2019年1期
关键词:飞手索道长镜头

2017年5月份,志翔接到剧组制片老师电话,说:青年导演毕赣最近有个戏要开,比较复杂,电话说不清楚,直接安排技术人员进组开会吧。当技术总监李毅进组后,得知这次是拍《地球最后的夜晚》中近60分钟一镜到底的实拍任务。说实话,这个想法令众人不可思议,要知道,毕导上部作品《路边野餐》中的长镜头也才四十多分钟,可想而知,这次近一小时的长镜头难度系数有多大,需要实现从手持——车载——手持——索道——手持——航拍——手持多种器材的技术接力。听着都觉得那么复杂,去实现它,似乎是在开玩笑...当然,导演无心玩笑,他是很认真的在告诉我们,他将会实现多种场景切换,同时,在不使用任何特效的情况下,镜头无缝衔接来实现这个长镜头。

之后,技术总监李毅带领着技术人员兴致勃勃开始着手一套完整系统的改装与测试。因为这次,志翔不再是一次纯粹的航拍服务者,而是一套完整的技术解决方案提供者,需要研发连接整个场景无缝连接的方案以及器材,主要有以下几个。

1、快拆模块:需要重量轻,利于减轻整套手持设备的重量,收放功能能实时切换,并且具有极强的负载能力,不能干扰其他设备,原理为磁力吸附后机械锁锁紧加防磁屏蔽层,志翔自主研发。

2、图传与监视器:一发多收高清图传,无延时实时传输,画面秒连,实现全方位无死角画面监控。最开始使用的是阿米莫图传,因为距离远,后来在手持上又加了一套常规图传用于导演监看。为了给摄影师监看以及录制回放,然后重量要轻我们选择了Blackmagic的最小的5寸监视器。

3、跟焦器:使用了2套跟焦器,cmotion跟焦器用于接力跟焦,DJI跟焦器用于调节光孔。

4、多种器材无缝衔接:手持→车载→手持→索道→手持→航拍→航拍→手持

5、手持云台:之前是在MOVI PRO跟如影二之间抉择,最后选了如影二。由于那个时候还没上市,感谢DJI提供内部测试版本如影二,选择原因为高负载。最开始想用徕卡1.4胡镜头,所以负重很重要,最主要续航时间长,能顶1个多小时的供电。最后我们为如影二定制了兼容飞机、铁头套件手持、索道、车载黑臂的手柄。

6、摄影机和镜头:RED摄影机。高分辨率、高宽容度,而且能持续以RAW格式录制一个小时。为了兼顾手持重量,选定了蔡司1.3.光圈的电影镜头。因为摄影指导认为它更符合这梦幻的旅程,当然它更适合航拍。

7、无人机+辅助稳定系统RTK:必须具备高负载、高精度稳定性能。RTK厘米级定位系统解决磁干扰问题并且增加接力过程中精准度与安全问题。

這时候,我们测试整套手持设备已极限减重至17.8公斤,对于航拍以及手持来说都是一个庞然大物了。

8、无人机接力系统:由于拍摄地点地形复杂,航拍的云台一直在各种载体上切换所以需要到每一个点切换到下一个云台摄影师的无缝控制链接,同样航拍飞机也要在中途无缝切换操控人员,所以必须需要一套多控制无缝切换系统。

前期测试

因为是第一次尝试用这种新型的拍摄方式拍电影,没有参考或借鉴的案例,只能通过不断地测试来寻找可能性。为使整个流程简洁、高效、可靠,所有的拍摄设备必须保持统一化、专业化,以上的器材也是在实际测试之后才选定的。

1、飞行器高负载的测试。

飞机负载配重(模拟15公斤左右)做暴力测试。由于国产快拆模块配件性能不稳定,飞机在现场实际测试过程中出现过失败......后来改用快拆零件,加上机械锁扣,它的强吸附能力很好的解决了这个问题。

2、手持云台在安装到飞机上时,飞机是否出现掉高和飘移现象。如造成画面位移,就无法实现从手持到飞行画面的稳定过渡。

3、节点测试。这其实是整个拍摄中的技术难点,如手持转到飞机再转手持无法实现平稳过渡,就无法实现画面的稳定过渡,因为这是无特效的一镜到底。

在第一次进组测试中,摄影指导姚宏易和摄影李优两位老师亲自穿着铁臂来进行飞行接力节点测试。

因飞机悬停位置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手持摄影师能否在最短时间内将手持设备安全地吸放在飞机上,所以飞手与摄影师之间必须要有非常默契的沟通,才能确保在这个节点上画面的稳定与连贯。在车拍测试过程中,我们使用了车载黑臂,把电子快拆模块安装在黑臂上,并设置了一个可以随时切换开放模式的电源开关。

为了确保在车子大幅度颠簸之下手持设备依然能安全,在现场测试时,在云台上吊载实际拍摄时的重量,把电子快拆模块安装在黑臂上,以实拍的三倍速度做安全性测试,以保证在正式拍摄时器材的安全。但因为国内电子快拆模块产品性能不稳定性,在实际极限测试过程中出现过掉落情况,最后更换成进口零件加大功率解决。

长镜头中的航拍接力如何实现

长镜头主要分三个节点接力完成。第一个接力节点是从手持到车载车载再到手持,简单来说,拍摄点为:A(起点,手持,山上)→ B(车载,山上)→C(手持,山上)→D(索道,山上)。这一节点拍摄工作主要由摄影师邢然老师完成。在A起点,他手持17.8公斤全负载云台设备进行地面拍摄,最开始使用黑臂安装云台,后因为车载模式下不能像手持一样调节云台方向,邢老师选择了全程手持坐在沙滩车后斗拍2分多钟的山路车载,因为这样他控制起来更主观,就是每次都问还能不能再减轻一点,车甩起来有点顶不住,车拍完了再下车继续手持拍摄。

因为在山区拍摄,地形复杂,邢老师坐在沙滩车上,实现从A-B点的快速位移,同时手持云台设备进行移动拍摄。从手持转车载转手持这一系列复杂的拍摄过程中,摄影师既要保证自身稳定,同时要保证画面流畅,这既考验了技术,又考验了力量。

手持转索道拍摄部分,因为云台挂在索道上,镜头会自由运动,所以航拍云台手在山下遥控镜头,云台一上索道山下的云台手就接管画面。确保整个画面在节点转接平稳过渡。云台上了索道之后到下索道之前,也就是D点到E点的拍摄,云台镜头的控制权已经转移到志翔航拍摄影师手中。

第二个接力节点是从索道到手持再到航拍,分别为D(索道,山下)→E(手持,山下)→F(航拍,山下)。下索道之后到上飞机之前,主要由法国摄影师David手持跟拍主角汤唯老师和黄觉老师。因为跟拍时间长,路线复杂,机器重,摄影师得有很好的体力来完成整个拍摄,同时保证镜头的稳定构图。在索道拍摄时,主要是从背后跟拍黄觉老师,所以难点在于演员跟机器如何做到同步。为解决二者之间时间差问题,布置及负责索道的机械师吴松意老师设置两个电源开关,一个为启停演员道具索道,一个为启停摄影机同步拍摄演员索道。滑索必须要调试到运动流畅,不然会引起云台系统跟随索道震荡,造成整个画面大幅度摆动。

因为索道下方是峡谷,落差大,危险系数大,所以在这之前,摄制组做了多次平滑度测试,主要测试手持系统在滑索上是否会出现钟摆现象。在测试间隙,他为了测试滑索的安全性和平滑度,每次都是亲自上下索道完成测试,其专业精神实在令人敬佩。

根据剧本要求,黄觉做了个梦,而航拍镜头主要是以他的视角来拍摄,因此起幅要低。飞机悬停在起幅点,摄影师猫腰钻到飞机下,将云台成功安装到飞机的电子快拆模块上。整个衔接过程不能停顿,在摄影师接上飞机的一瞬间飞机要几乎同时移动,要始终保持镜头的顺畅及稳定。时间短,高度低,危险大,这不但在考验摄影师、飞手的技术,也在考验着他们的胆量和心理承受能力,在此真的佩服这几个敢于用生命在创作的摄影师们。

第三接力节点是从航拍到航拍再到手持拍摄。F(航拍,山下第一位飞手)→G(航拍,第二位飞手) → H(手持,山下)。由于航拍手法空前的,需完成从F点到G點飞行,二者之间距离200米。但一个飞手无法把飞机精准悬停在离地1.7米高,距离200米之外的院子里,以便第三位手持摄影师,也就是陆阳老师接下手持设备,完成最后的一段的拍摄。所以我们只能实行双人航拍接力来完成这个过程。整个航拍过程有2分30秒,为了保证飞机的匀停,意思是不出现急加速或者急减速的情况,两个飞手之间的默契配合度特别重要,在两人交接过程中,前一个飞手慢慢减速,后一个飞手慢慢加速,才能保证飞机是匀速前行。而因飞手之间距离远,在现场他们之间也是很机智的通过电话实现无时差喊话沟通。

为了这个长镜头,志翔航拍总共进组了三次。第一次去了一星期做初步测试。因为电子快拆模块吸力不够导致测试不过关,回来公司后进行升级设备,又第二、三次进组测试和实拍。第二次进组,主要是拍索道,这个镜头的设计相对飞行接力来说难度较小,就是上下132米的直线距离,两个飞手看得见对方,飞行轨迹也简单的多。

第三次进组则是因为导演修改了剧本,重新设计了镜头,整个拍摄路线随之更改。航拍被放在第二、三个接力节点上,飞手间距离拉大到200多米,路线更复杂,需要从山上的围墙后面飞到200多米的一个四面围墙的院子里让摄影师精准接力,图传无线控制都有可能随时丢信号,拍摄难度相应增加很多。

好在最后,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和配合,通过增加功放,嫁接天线等等方案,实现了这个魔幻的长镜头航拍。在不断的测试实拍过程中,每一条拍摄所有人都是全神贯注的,每次由于某些失误导致从头再来,那个环节的执行者都特别内疚,特别是在镜头接力转接部分,每次我把摄影机从一个载体移交到摄影师手里心里都默念,加油!看你的了。跟以往的拍摄不同的是常规剧组都是每个部门管他们的事情,而地球组基本上是大家都在一起想办法,怎么解决,还有没有更好的办法,大家都拧成一股绳。最终《地球最后的夜晚》获得了第55届金马奖最佳摄影奖,这个奖项算是对这些电影幕后工作者最大的支持与肯定,也证明了《地球最后的夜晚》这个超高难度航拍的成功。

猜你喜欢

飞手索道长镜头
从5G“管家”到无人机“飞手”:农村新业态激发新活力
浅析索道桥性能的改善方法
开化长镜头
随着无人机飞防的普及
——“飞手”成了农村热门新职业
安哲罗普洛斯电影长镜头模式分析
我当直播网红、你做麦田飞手 “乡村中关村”会不会来
世界智能无人机大赛竞速赛 国内国外飞手津门冲刺
毛卫宁与他的长镜头
长江索道迎来30岁生日
试论电视新闻中对长镜头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