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换人调查报告——智能化进程 路在脚下
2019-02-20张震晓
张震晓
在2018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高质量发展、制造业强国、结构调整、优化升级成为产业发展关键词;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会长孙瑞哲在随后的解读中也谈到,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不仅定调了2019年的工作重点,也为纺织工业的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
2019年,加强科技建设仍将是行业重要工作,由产品智能化、制造智能化和运营智能化组成的行业智能制造进程将继续加速,而“机器换人”作为制造智能化的重要一环,仍将成为行业热点。
由“十二五”时期兴起的“机器换人”经过数年的发展,从概念风靡到积极实践,从小试牛刀到深入探索,如今已经成为纺织行业转型升级的必经之路。
“机器换人”形成发展新动力?纺织企业尝到甜头
回首2018年,纺织行业智能化制造更进一程,在江浙一带纺织产业密集地,“机器换人”工作效果显著,延续到2019年的发展势头良好。
以浙江绍兴市为例,将“机器换人”作为2018年技术改造重点项目计划,包括绍兴兴明染整有限公司的新技术改造项目、浙江富米丽家纺股份有限公司的生产线设备更新及厂房改造项目等,“机器换人”脚步越来越快。其中柯桥区共有97只项目列入“机器换人”技术改造重点项目计划,26只项目列入市智能制造重点项目计划,18只项目列入省“四个百项”重点技术改造示范项目计划。
在绍兴兴明染整有限公司智能化印染生产加工基地,每匹白坯布上都有条形码,里面记录着坯布需要进行加工的工序。员工只需在电脑终端上扫一下对应的条形码,全流程数字化染色控制系统就能让机器自动完成加工。在过去这些操作大都要人工来完成,“机器换人”后工作效率大大提高,员工人数减少。
在浙江绍兴永利印染有限公司筒子纱自动化车间,意大利全自动智能化络筒机每条线上只需1人操作,與原设备相比,产能提高4倍,且纱线松紧均匀,大幅提高下一步染色效率。技术科内,测色仪正对客户来样进行检测分析配色及对色,计算出最合理的配方,意大利进口全自动滴液机按照电脑下达的配方,有条不紊地运行,大样小样同步完成。紧邻技术科旁的车间里,质地均匀、排列整齐的白纱,被意大利全自动装纱机的机械爪从轨道上一个个抓取起来,快速准确摆入纱架之中,准备下一步进缸染色。染好的纱线,通过意大利全自动卸纱机的机械爪,抓取至对应纱架进行自动脱水,并且将脱水完成的纱线转移至流水线上进行下一步自动烘干处理。
生产线低端换高端、机械换数码、单台换成套、人工换智能,全面提高生产经营的自动化、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水平,有效减少劳动力使用数量,提高劳动生产率,是绍兴柯桥区“机器换人”带来的丰厚成果,对提升传统产业和助力工业转型升级起到重要推动作用。
除了绍兴柯桥纺织集群地抱团“机器换人”,荣盛、盛虹、恒力、桐昆等龙头企业更是不惜重金引进全球最先进设备,力图在人工成本红利流失的背景下,走出一条减员增效的新路。
恒力集团是较早探索智能化制造的企业之一,正在通过“机器换人工”、“自动换机械”、“成套换单台”、“智能换数字”等方式,逐步把企业的发展模式从“人口红利”向“技术红利”转变,以确保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目前,集团旗下江苏恒科新材料有限公司长丝生产车间人工摞丝饼的工作都已经交给了机器人,十几台机器人24小时挥舞着“双臂”将一排排“丝饼”整齐而飞快地转动。员工只需要面对机器前的显示屏,检查着每锭丝饼的信息、状态以及最终质量是否合格即可。
恒力相关负责人表示,集团近年来引进的全自动包装生产线至少提升了60%的工作效率。另外,从2013年,恒力集团开始了智能工厂的改造。6年来,车间里的大部分机器人都经历了再开发。一台智能化自动包装机器人能顶上数个工人。
主动适应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新技术发展趋势,盛虹集团近年来积极实施制造业“互联网+”,打造自动化、智能化、智慧化工厂,推进企业创新发展。集团全资子公司国望高科的纺丝车间和加弹包装车间实现了全自动化,实现了丝车上线、出入库、裹膜、开箱、装箱、贴标、封箱、打包、码垛一条龙全自动包装功能。据了解,“机器换人”加物联网技术让盛虹年均节约成本1500万元,一条生产线可以节省用工127人,用工率减少34%,故障率减少55.9%,人员单产提升29.8%,产能提升33%。
而打造无人车间,实现生产智能化也已经成为荣盛集团的重头戏。据了解,荣盛5年前就开始智能化建设,“机器换人”设备目前已基本安装到位并投入运行。这套设备全部投入使用后,可减少约40%的劳动力,相应的车间甚至可实现“无人管理”,按目前的薪资水平测算,每年可节约劳动成本约2000万元。另外,“机器换人”避免了产品在人工搬运、操作过程中造成的损伤等问题,较大幅度地提升了产品的质量。
一方面布局智能生产线,加强纺织数字化、智能化装备开发,推进智能化车间(生产线)建设,培育发展大规模个性化定制;另一方面推动制造模式和商业模式创新,形成纺织经济发展新动力,新时期纺织行业改革效果显著。
“机器换人”造成失业大潮?这个锅不背
2017年11月,央视采访山东如意集团时谈到,企业对纺纱车间进行智能化设备改造,提升自动化水平,用工数量从万锭用工200人,一下子下降到了万锭用工15人。车间用工数量下降了92.5%,即使只是示范车间,也能说明一定的问题。
未来,各种工作越来越自动化,越来越智能化,大量的体力劳动、重复性劳动将被机器取代,大量工作岗位或许将会消失。这不禁让人提出疑问,那么多工人怎么办?全国总体情况怎么样?
如今,“机器换人”势不可挡,成为行业调整结构、企业优化升级的必经之路,尤其在对人工成本上涨比较敏感的劳动密集型领域愈发显得迫切。一方面是企业必须要做的一个选择,一方面是引发失业大潮的恐慌,“机器换人”到底是产业升级之福还是下岗失业之祸?
此外,从近几年的第二产业就业人数可以看到,我国第二产业的就业人数在2012年达到2.3241亿人的峰值后开始减少,2013年2.3170亿人,2014年2.3099亿人,2015年2.2693亿人,2016年2.2350亿人,2017年减少到2.1817亿人,五年的时间下降了1424万人。
不仅如此,其下降速度还呈现越来越快的趋势,2013年和2014年较上一年都是减少71万人,2015年突然大幅减少406万人,2016年减少343万人,2017年减少533万人。
在这几年间,正是“机器换人”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过程,智能制造其实本质上就是技术进步,而人们总是在直观上认为,技术进步——工厂开始机器换人和人工智能——重复性劳动被取代——大量低端岗位消失带来失业。
这也是为什么,随着“机器换人”和人工智能崛起,有越来越多的文章说,失业大潮要来了。
然而事实是,虽然机器换人+人工智能取代人工正在客观发生,但这只是形成大规模下岗失业的一个小因素,实际上要综合多方面考虑。“去产能”的一步步推进、环保政策的日渐收紧,都成为清除过剩产能、低端产能的重要原因,也是让低端岗位消失的最主要因素。
2015年,我国提出了三去一降一补的政策,其中去产能成为一个重点,该项政策连续三年作为工作重点出现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各种过剩产能行业成为了被“重点照顾”的对象,出现了大裁员。
之后的2017年,为了配合去产能,我国刮起了“环保风暴”,实行了严格的环保检查和整治。以河北为例,2017年前11个月,河北省共排查出“散乱污”企业10.9万家,完成整治10.2万家,其中關停取缔无证无照、治理无望的企业6.9万家。严厉的整治,造成了国营低端产品线减员、民营企业经营困难甚至倒闭的情况。其中,“印染大战”让文章开头的绍兴柯桥“损兵折卒”,在优胜劣汰中经历了惨痛的洗礼。可以说,如果抛开去产能和环保风暴这种政策性的因素影响,在过去五年,“机器换人“也好,人工智能也好,对我国第二产业就业人数的影响并没有那么大。
中国最大的服装供应商之一,同时也是阿迪、锐步、阿玛尼等品牌供应商的中国苏州天源服装有限公司,于2018年初在美国阿肯色州投资2000万美元投产的一家工厂,每天为阿迪达斯生产8万件T恤衫,由于大量采用机器人进行制造和缝纫,每件T恤衫成本仅为33美分,也就是差不多2元人民币。
董事长唐信宏接受媒体采访时说:“21条全自动生产线全力运行时,这套系统能够在22秒内生产一件T恤衫,这意味着我们能够为阿迪达斯每日生产8万件T恤衫。放眼全球即使劳动力最廉价的市场也无法与我们竞争,我真的为之感到兴奋。”
由此可见,制造业的技术进步,虽然从某种程度上减少了工厂的低端岗位数量,但是却提升了产值,让整个工厂员工的工资得以不断上升,让机器为人打工,总体收入走向中高端化。同时更值得一提的是,工人的劳动强度也大大减轻。
因此,无论是针对用工荒和人工成本的上涨,还是加快智能化生产,机器代替人工或许都是最好的解决方式;而从另一个角度讲,无论是应对岗位技能升级,还是破解“机器换人”带来的危机,一线员工提升自身素质都势在必行。
“机器换人”施压一线员工?有压力才有动力
如今纺织行业“机器换人”的声音越来越强烈,推行范围越来越广、越来越深入,对于直接面对事件本身的一线员工来讲,“机器换人”并不是单纯的换岗或者失业那么简单粗暴,相反,其对整个纺织行业向前发展、员工素质的整体提升都有着深远和积极的影响。
在江苏轻纺工会2018年江苏省纺织行业一线职工收入状况调查报告中,九成样本职工对“机器换人”持支持态度,职工整体支持率较高。在支持的样本职工中,有八成以上的职工认为机器换人可以提高工作效率,是支持的主要原因,其次认为可以解放人力资源和降低企业成本。
同时针对企业出现“机器换人”,大部分职工认为工会需要组织相关技能培训,包括新机器操作技能培训和新岗位技能培训,在职业规划上予以帮助。
该调查也显示,在出现“机器换人”现象的企业中,“机器换人”实际替代的工种主要是细纱工、络筒工和缝纫工。被替换的职工流向主要是转其他未被替换的工种,其次是操作及管理新机器设备的技工。
值得注意的是,在未出现“机器换人”的样本职工中,也有近六成职工认为企业应该进行内部培训,在该部分样本职工中,针对自己的岗位被替代后愿意做出的选择,其中有53.4%的职工愿意操作及管理新机器设备的技工,其次是转其他未被替换的工种。这充分说明,一线员工对“机器换人”态度积极,愿意接受并尝试新的职业机会。
就员工个人而言,“机器换人”所带来的正面影响主要包括,企业广泛开展对一线职工教育培训、机器设备使用指导,对提高职工专业素质、推动职工技术创新、增强企业整体竞争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时不断提高企业关于职工培训意识,进而提高职工参与教育培训意识。
就单个企业而言,在创新引领发展的潮流下,不断引进具有高新技术的机器设备,在解放人力的同时,更需要会使用和维修维护机器设备的职工,加强内外部培训,培养高素质的人才,衍生更多的就业机会。
就行业而言,“机器换人”促进技术进步,不仅提高了本土低端产业的自动化效率,阻止了产业外迁,还从一定程度上抢夺了国外中高端产业,为国内创造了大量新的就业机会。而技术发展不仅极大的提高了中国制造业从业人员的薪资水平,还在收入提高之后又产生了新的需求,而且和基础设施+新商业模式结合,诞生了大量新型服务产业。
就整个社会而言,在技术进步的过程中,有的职业确实会消失,但是经济的本质是满足人的需求,技术进步了,社会效率提高了,中高收入岗位增加了,人的收入增加了,就会诞生大量新的需求,人的需求会逐渐扩展,从一个面扩展到多个面,带来的社会总体就业机会将更加多样化,收入也会更高,同时劳动强度更低。
事实上正是如此,过去十年来,就业的不同种类岗位越来越多,行业不断洗牌,就业情况也不断更新换代。快速发展的消费市场决定:无论在哪个岗位,都将不断面临新的事物、新的挑战,而这正是推动社会进步、行业发展的源动力。
“机器换人”痛并快乐着?变革仍将继续
近五年来,服装加工物料成本上涨大概在10%左右,但人工成本的涨幅则达到了35%。2019年,纺织企业用工问题仍将是行业的重要问题之一。进一步扩大智能制造规模,通过产业升级解决工人短缺问题,提升企业利润率,是纺织行业、企业的不二之选。
江苏轻纺工会2018年江苏省纺织行业一线职工收入状况调查报告中显示,推进机器智能化应用,是缓解用工缺口的最直接有效途径。江苏省纺织行业一线职工中外来职工占比大,本地职工少,又因纺织行业薪金与其他行业相比无明显优势,行业整体年轻职工较少,导致用工压力较大。
此外,除了持续高涨的人工成本,纺织行业整个链条也都在发生改变,原材料上涨、管理成本提高、流通成本增大??这一切都将由企业来买单。因此调研结果也提示:企业可借助当前实施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引进新的机器设备,用机器替代人工,直接有效缓解企业用工缺口,提高工作效率。
另一方面,抛开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要实现制造业强国目标,“机器换人“也势在必行。中国在劳动力成本倍增的情况下,目前仍然是全球劳动密集型产业第一生产大国,第一出口大国,并且遥遥领先于世界第二。而目前,中国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是在通过技术进步和时间赛跑,某种意义上,这种赛跑也决定了越南等比中国还后发的发展中国家的产业前景。也就是说,如果中国在劳动密集型产业成功实现了机器大规模生产,使成本优于全球最低人工成本国家,那么其他国家,除了印度这样有庞大本土市场、可以通过关税的方式阻挡中国制造、依靠本土市场发展国货的国家,都将无法与中国相提并论。
因此,无论为了破解成本困局,还是为了持续发展,“机器换人”的范围势必将不断扩大,程度将继续加深。
例如与物联网的深入协作。打开手机APP就能查看整个生产流程能耗情况,不需更换主机设备,只要引入一套互联网系统,整体生产效率就能提升10%??对于一家织造企业来说,如果通过物联网改造实现了部分生产流程的云管控和生产过程节能优化,智能化因子将带动工厂更加灵活、集约、高效。
因此,未来“机器换人”的高级形式或将体现为工厂物联网建设,也是工业化和信息化“两化融合”的重要手段,現在它已经从最初的“陌生词汇”,被更多的制造企业接受,成为企业寻求减员、提质、增效的有效途径。而“机器换人”是搭建工厂物联网和工业互联网的基础,也是智能工厂构建过程必不可少的一步。总体而言,随着中国劳动力成本的优势减弱,以及消费市场需求的不断提升,“机器换人”势在必行并将逐步深化。
然而,“机器换人“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目前主要有两个因素制约:一个是现在的技术水平制约,机器人并不是在所有制造行业、所有制造岗位都具备换人的能力,即使机器具备人的能力,但是效率也许上还不如人工。制造业的门类众多,各种细分岗位成千上万,目前还没有足够多的匹配智能制造技术方案去对应。另一个是,即使机器在效率上比人工强,但是还涉及到投资回报的问题:这台机器人效率比人工高,一年算下来比用人工节省1000元,但是这台机器人价格就需要一万元,即使不考虑故障和备件维修的因素,也要10年才能回本,企业也不会购买。因此,机器换人和人工智能改造,不可能逾越技术和成本这两座大山。
同时,中国纺织行业、企业、一线员工,也将随着市场的变化而对自己定位进行改变。任何一场变革,必将会有阵痛,如何处理好阵痛,降至最低,才是这场革命顺利完成的重点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