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扶贫与美丽乡村背景下莲麻村的发展研究
2019-02-20赵翠斐黄晓晴陈慧琪叶满波
赵翠斐 黄晓晴 陈慧琪 叶满波
华南农业大学珠江学院 广东 广州 510000
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大背景下,乡村发展问题逐渐引起了人们的关注。从古至今,农业都是国民的第一产业,因此村民的主要收入来源就是农产品[1]。然而,在天气、气候、土地等多种不稳定因素下,务农工作大部分时候无法保证农民的基本生活,于是越来越多农民选择外出谋生,在城市中寻求谋生手段,这导致了农村劳动力流失、农村人口老龄化及农村空心化等大量问题的涌现。国家及政府在面对大部分农村现存的问题,实行了精准扶贫政策,意在对不同的贫困区域以及不同的贫困户的情况进行精确识别、精准帮扶,国家对农村精准扶贫工作的开展进度高度重视。
在精准扶贫政策的推动下,美丽乡村建设作为其政策内容之一,结合农村原有的文化特色,大力发展农村“美丽经济”,使其成为农村“脱贫”的跳板。即从乡村生态“入手”,以生态旅游为卖点吸引游客,推动当地旅游经济的发展。而广州从化区莲麻村作为广州精准扶贫工作中重点帮扶对象,在市、区、镇及各党委政府帮扶下,结合莲麻村自身优良的生态景观资源,对村庄原有的村容村貌重新进行规划设计,打造村内特色产业并形成相关的农产品品牌,发展特色民宿旅游,从而推动了莲麻村乡村生态旅游发展,形成了莲麻特色村,特色莲麻小镇。基于国家精准扶贫政策和美丽乡村建设的背景下对从化莲麻村进行相关的乡村发展研究,有利于对从化区内其他传统村落起到了积极的带头发展作用,同时能够对莲麻村建设中现存在的问题提出合适的解决办法,从而改善莲麻村的建设情况,进一步进行美丽乡村、特色村的建设,以及可以为广东省建设其他的美丽乡村打下良好的基础和提出建议。
1 莲麻村概况
从化莲麻村作为广州最北的行政村,也是从化流溪河的发源地之一,与从化城镇中心相隔较远,仅有一条过境公路衔接,村落周围山林环绕。莲麻村虽然拥有优越的生态自然资源和红色革命文化资源,但是由于其地处偏僻,交通非常不便,过去村落内卫生环境差,基础设施不完善,村落经济条件落后等种种原因造成了莲麻村村内劳动人口和年轻一辈流失的现象。
然而,在广州政府精准扶贫政策和建设美丽乡村工作的大力推动下,从化莲麻村一跃成为广州的第一个“试验村”,一个“美丽特色村”。在各级党委政府帮助下,莲麻村于2015年开始至2016年10月完成了村庄的重新规划设计,莲麻村焕然一新。
在莲麻村的村庄规划中,有如下成效:
①结合莲麻河、从化乡土植物及岭南乡村特色小品进行合理搭配,打造滨水景观及滨水木栈道,独具莲麻村特色,增添村内景观效果;
②鼓励村民积极自主创业,如开办岭南特色民宿、红色民宿;结合村落自身的酒文化及其酒类制品特色产业,引导村民开办特色酒坊、莲麻集市及小家庭豆腐坊,为莲麻村的商业发展创造活力,吸引外地游客;
③引导外来企业进驻村内投资,开设村庄度假等体验式旅游项目,引导外来企业“就地”雇佣莲麻村村民,解决部分村民原地就业的问题从而促进村庄经济发展和村民个人的经济发展;
④开办抗日革命基地——黄沙坑革命旧址纪念馆,重现并传承本地的历史文化;
⑤进一步完善村内的公共基础设施,从而起到改善村容村貌、美化人居环境,增强村民满意度、幸福感的作用。广州政府把莲麻村的村庄规划从再造乡村产业、振兴乡土文化以及城乡协同管理这三个方面来进行探索入手,基本达到振兴莲麻村的效果,也更加推动了广州的城乡协调发展。
2 莲麻村景观设计现状调研分析
莲麻村很好的利用了当地的特色“酒”文化来结合当地的莲麻酒业做了具有明显酒文化景观的莲麻酒鬼街和其村内的上百家酒坊。还有莲麻村的红色教育基地——黄山坑革命旧址纪念馆(东江纵队遗址)为从化的第一大红色景点,也是莲麻村的最大特色之一,吕田镇是广州革命老区,是粤北会战重要战场,在此建设纪念馆作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革命传统教育基地,起到弘扬老区精神的作用,馆内展示了众多珍贵的图片和战争实物,回顾了东江纵队在从化的战斗历程。“莲麻花海”和“百年中华锥树”为莲麻村的特色自然生态景点。莲麻村通过营造一系列的红色景点和特色产业文化景点,再加以其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景点,积极地把莲麻村打造成一个·集生态旅游、红色革命文化基地、民俗体验、酒文化主题的特色村。
3 莲麻村基础设施现状调研分析
本次莲麻村的实地调研笔者主要调研了其内部的交通规划、基础设施、景观设计、旅游购物情况、经济发展情况、通讯和供电情况等方面。
内部交通规划
村内设有多条大型车道、游步道、木栈道以及自行车道,方便游客通过各类交通工具在莲麻村内进行游赏观光;同时村内也设有相应的自行车租赁点。村内一共设有5个大型室外停车场,可以很好地满足平日和节假日到达莲麻村游客的停车需求。
基础设施
莲麻村的基础设施建设情况较完善,设置有共享单车租赁点、公共卫生间、游客服务中心、垃圾分类站、休息座椅、公共照明等设施,设施的破损情况不多且数量足够满足游客的使用。
景观设计
莲麻村的景观设计风格为岭南建筑的风格,结合了村落当地的酒文化打造了几处较为亮眼的酒文化景观小品,其中最出名的莲麻村的红色文化博物馆更是结合了壁画和雕塑去宣传红色文化,既具创意也十分美观。
旅游购物情况
莲麻村村内设有旅游购物点如民宿的特产售卖、莲麻酒坊街和莲麻集市等多数为当地的莲麻村村民在经营,亦有外面承包经营的部分商户。主要售卖莲麻村本地的农产品、酒、酒类制品等乡村特色商品。
经济发展情况
在广州政府精准扶贫的政策下,莲麻村的经济情况已经比前几年好了很多,尤其是在莲麻发展了乡村旅游以后,酒坊和民宿陆续地开办了起来,村民的收入有了保障和提高。
通讯和供电情况
村内的通讯情况良好,信号稳定,村内建设有高速、质优价廉的宽带网络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加强了莲麻村的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莲麻村鲜少有停电的情况发生,即使是18年的10级台风天也只是短暂停电了4小时,马上就抢修完好并通电了。
4 莲麻村乡村旅游发展(特色产业、经济文化)
莲麻村当地的酒也是极具特色,莲麻村的酒文化形成了当地的特色产业。村民们结合村落的酒文化开办酒坊,经营酒市和莲麻集市来促进村落的经济发展。
以前莲麻村的村民通过务农、砍树、打猎等方式赚钱;现如今赚钱的渠道变多了,通过电商销售的方式如农村淘宝和当地的莲麻集市等可以给村民提供更多销售农产品如番薯、蜂蜜、花生等农副产品的渠道。
莲麻村位于广州的后院——从化,生态环境优越,空气质量好,是很多城市人都会向往的小长假好去处,而且莲麻村地处于广州1.5小时生活圈里,对于广州市民而言,自驾到莲麻是较为方便的。乡村旅游亦是最近几年来的热门,大量的城市居民都会选择在周末到乡村去体验和放松,而生态优越的莲麻村更是市民的优势选项。旅游产业的发展,带动莲麻的特色产业和经济文化的发展,让莲麻村可以成为旅游之村,村落的经济得以发展。
5 莲麻村的未来发展
莲麻村在结合精准扶贫和美丽乡村的双重建设下,在政府的高度重视下,成立了莲麻村建设指挥部,对莲麻村的经济、水务、农业、林业、环境、交通、旅游等资源进行了资源整合。以其为轴心,带动周边村庄发展[2]。
5.1 村庄规划
村庄在整体规划上,根据其现有的环境资源和旅游资源,以村庄中部和西部开发乡村旅游,实行“一带一心一翼”的旅游分区。在莲麻村的未来的规划中应注意对于当地生态环境的给高度保护,尤其是莲麻村位于流溪河源头,更应保护流溪河的水源质量,再对其进行旅游开发
5.2 基础设施
莲麻村的基础设施设立的较为完善,但在公共基础设施的维护上则存在一定的问题,如共享单车无法投入使用,公共卫生间照明系统故障等问题。建议在莲麻村未来的建设中,应加强对于基础设施的后期维护及公共管理。同时要加强村外部的公共交通,增加村与吕田镇的往返公共汽车班次,在村旅游高峰期,适时增加村与吕田镇客运站和从化客运站间往返公交线路。
5.3 乡村旅游发展
在莲麻村的乡村旅游发展上,应结合当地的特色旅游资源,进行旅游路线的开发和旅游资源的发掘;同时以政府为媒介,对莲麻村进行线上+线下的全方位、多渠道推广[3]。
5.4 特色产业
莲麻村应大力挖掘当地特色文化,如历史革命根据地的红色文化和当地特色“酒”文化,对其打造相关的特色品牌,形成独立的品牌文化,明确品牌定位,再辅以政府的多方面扶持,加强对外界的推广,塑造其特色的品牌形象,全方面提高莲麻村的知名度。
5.5 经济发展
在莲麻村的经济发展方面,应多多引进先进技术,引入现代的管理模式。将村内的经济管理进行统一整合,同时要产业化和规模化[4]。对接周边城市的城市人口的消费需求,依托传统的生产业形成专业的产业链,促进村经济发展。同时应引入市场,吸引外资本入驻,吸引本地居民回乡创业,实现乡村经济振兴。
6 结语
该研究以精准扶贫下的美丽乡村为背景,对莲麻村的发展现状研究,调研充分,掌握资料较为充足。通过多方面对莲麻村进行研究总结,并对莲麻村的未来建设提供建议。莲麻村需打造其特色品牌文化,对村内产业进行规范化管理,加强后期的维护管理,再进行多平台的推广,全面提升其知名度,拉动当地经济发展,进一步辐射其他乡村,带动周边乡村的发展。同时莲麻村的发展历程也为从化地区其他乡村区域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