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晋宁传统文化保护与发展问题研究

2019-02-20陈思婧中共云南省昆明市晋宁区委宣传部

社会主义论坛 2019年7期
关键词:晋宁特色传统

陈思婧 中共云南省昆明市晋宁区委宣传部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纵观晋宁历史,这个滇池南岸的美丽小城,曾经是古滇文化的发祥地,也是郑和文化的云南代表,多元文化交融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蕴。

晋宁传统文化基本情况调查

通过对晋宁本土传统文化资源普查,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可分为5类。

名人文化:明代伟大航海家郑和,汉代古滇国第一王庄蹻,晋朝军中花木兰李秀,明代“诗书画”三绝的滇中第一人担当和尚,明嘉靖进士、杨门六学士之一、题写黄帝陵的著名文学家唐錡,清朝被誉为“滇第一世家”、才高八斗的李因培,现代著名文献学家、收藏家、滇南硕儒方树梅等都出自晋宁。

民俗文化:晋宁有以晋城镇福安村、双河彝族乡田坝村、夕阳彝族乡木鲊村为代表的11个中国传统村落。在昆明市4个彝族乡里晋宁占了两个。

文物古迹:晋宁是古滇都邑、滇文化的发祥地,自汉至晋时期为云南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现保留有大量的碑碣与明清建筑,在建筑史、城建史上具有较为特殊的地位,现依然保存着晋城古镇、石寨山古墓群等古遗址。境内还有明代航海家郑和父亲马哈只的墓碑,以及近现代重要历史遗迹代表建筑:西南地区首批合作社上蒜人民公社旧址、中央美院的前身国立艺专旧址。

民间艺术:新街乡竹雕刻“鸟笼”、晋宁剪纸、圣贤画、泥塑和以秧佬鼓舞、跳乐、滇乐为代表的传统舞蹈,以山歌小调为代表的传统音乐以及带有浓厚地域特色的传统民族服饰等民间艺术形式。

宗教文化:晋宁拥有云南著名的佛教圣地之一的盘龙寺,有始建于明大德年间的滇中禅宗名刹普照寺,还有坐落于晋宁宝峰七珍山的宝泉寺。除此之外,被称为“白云胜景”的白云观也在晋宁区域内,仍保留有大清道光皇帝御笔赐书的“于穆清虚”匾额及众多名人字画。

晋宁传统文化产业化发展的创新举措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引导传统文化产业化发展。晋宁积极开展传统文化产业理论研究和讨论,制定《关于加快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晋宁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十三五”行动计划(2016-2020年)》《晋宁区关于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实施方案》等指导性文件,加快传统文化产业适应市场经济体制。2018年,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35.8亿元,同比增长6.4%;其中第三产业增加值60.71亿元,增长7.5%;文化产业增加值从2014年的7000万增至2017年的1.59亿元,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增速明显,文化企业数量和质量也逐年提升。

优化资源配置,推动传统文化产业与多产业融合。一是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成效初显。依托当地丰富的传统文化资源,将特色文化元素注入并贯穿于旅游产业发展的全过程,晋宁旅游人数与日俱增,2018年晋宁区共接待国内外游客723万人次,比上年增长34.93%;旅游综合收入2.03亿元,比上年增长39.7%。根据地方民族民俗文化特色及其生态资源进行区别化包装策划,培育和打造了“宝峰—双河—夕阳”乡村自驾游等多条精品乡村旅游路线,打造了大绿溪旅游特色村、核桃箐生态运动基地及彝族“火把节”等乡村旅游项目。规划建设了“七彩云南·古滇文化旅游名城”文化旅游项目。二是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紧跟步伐。晋宁本着“文化为体、科技为用”的指导思想推进传统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诸多优秀传统文化在创作发展、宣传推广等方面取得了新的成绩。晋宁博物馆利用形象可感的声、光、音像等现代技术,通过场景还原、人物原型重塑等方式,让人们更加直观真切地感受郑和文化、古滇文化等晋宁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三是文化与农业融合发展彰显特色。结合当下大众对文化娱乐、休闲度假、绿色生态的生活品质要求,晋宁区深入推进特色农业与文化融合发展,尝试在特色农业上嫁接文化、旅游等业态,打造了一批以农业观光体验、休闲娱乐为依托的都市农庄和以传统民俗文化、传统农耕文化保护与开发为主体的传统村落,在传统的鲜花种植基础上,衍生了“鲜花大战”特色文化活动及永生花制作、鲜花绘画等与花相关的文化企业,文化的融入带动晋宁的传统农业向产业化、特色化发展。

深挖传统文化精神内涵,推出文艺精品。依托晋宁深厚的文化底蕴,引导鼓励全区文艺工作者和文艺爱好者扎根基层、扎根生活,推出了一大批文化特色鲜明且具有一定艺术水准的文艺作品。积极组织区域内特色文化相关项目、企业参加国家、省、市、区各类文化活动,影响力与知名度不断提升。筹办“中国·昆明郑和国际文化旅游节”、古滇渔文化节等群众参与度高、特色鲜明的文化活动,其中“中国·昆明郑和国际文化旅游节”已经紧密地与郑和文化、民俗文化、非遗文化等结合起来,成为晋宁每年举办的品牌节庆活动。

晋宁传统文化保护与发展的突出问题分析

重视不够,传统文化资源缺乏保护。社会各界对保护传统文化资源重要性重视不够,晋宁大部分的传统文化资源处于未开发状态,商品化程度较低,资源的消逝、闲置、不足和浪费问题还很突出,很多传统手工艺后继无人,工艺濒临失传。人们对资源的保护意识薄弱,传统文化资源时遭破坏。

引导不够,传统文化发展氛围不足。虽然在全区人才培养计划、优秀传统文化传承规划等政策中已经提出“传统文化进校园”的理念,但仍然处于浅尝辄止阶段,还不能够真正实施并收到实效。独具特色的“郑和”“古滇”等特色文化元素形式单一,缺乏故事性,影响力不足,在包装策划、营销推广上力度不够大。

创新不够,传统观念影响传统文化继承与保护。一是传统文化的精神与理念创新不够,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观念落后、思想陈旧,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政策不甚了解,顾虑颇多,还存着“传男不传女、传内不传外”等封建思想,不愿将技艺技能发扬光大。二是现代经济社会发展迅速,既要保存传统文化原汁原味,又要取得经济利益,这两者如果统筹不好,优秀的文化产品就成了批量生产,失去了历史文化价值。

投入不够,文化市场供给不足。一是资金投入不足。传统文化量多面广,需要资金数目巨大,文化保护资金的筹集、使用、管理和监督还未形成健全的制度,一些民营文化企业也面临着融资难、企业发展受限等难题。当前晋宁区财政实力不够强,特别是边远山区乡财力弱、负担重,由于资金投入不足造成基础设施不完善、项目推进缓慢,包装策划档次低、特色不突出,景点规模小、开发视角缺少美誉度,像古滇历史文化名城这样的大项目凤毛麟角。二是缺乏供给主体。有了文化受众的需求,却没有形式多样的文化产品来供应,以出版、影视、动漫、餐饮、手工艺品制造等形式为主的文化产业市场供给不足。

对晋宁传统文化保护与发展的几点思考

创新引领,提高认识。针对晋宁现阶段传统文化发展的“瓶颈”问题,对区域内的传统文化资源进行合理筛查,“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合理接受新观念、新技术、新人才注入。坚持以人为本,创新文化遗产保护手段,通过鼓励带徒传艺、举办相关传习活动、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给予创业扶持和税收优惠等方式,尊重和彰显传承人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在中小学、职业技术学院等开设文化遗产普及与保护方面的课程,培养青少年对传统文化遗产的情感,提高对传统文化整体性和历史延续性的认识,同时造就一大批传统文化遗产的传承人才。充分发挥民间艺人、文化能人在活跃农村文化生活、传承发展民族民间文化方面的作用,从政策上促进、从制度上保证传统文化遗产传承人和民间艺术家的创造活力,使一切有利于展现中华民族文化和地方文化传统的良好愿望都得到尊重、创造活力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

整体保护,综合开发。坚持整体性、综合性原则,将名城保护和开发纳入现代化城市的总体建设规划中,统一管理、合理布局。名胜古迹周边的景观环境要与之相协调,尽量恢复历史原貌,努力构建“点”(文物古迹)“线”(古街巷、古建群落、旧有景观环境)“面”(历史文化街区、古镇、古村落)相结合的保护和开发体系,使保护区域范围内的建筑风格、景观风貌、功能设置与文物古迹相一致,使文物保护、旅游观光、商业贸易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整合资源,打造品牌。晋宁传统文化资源丰富,但分布不集中,使资源整合利用难度较大,难以形成规模效应。作为“古滇都邑、郑和故里,民俗文化秘境”晋宁是有区别与他的独特文化资源的,应拒绝简单模仿照搬、千城一面,重点发掘这三大传统文化相关的文化要素,通过适当的市场机制和行政手段,对分散的传统文化资源进行整合加工,最大限度地发挥资源的整体效能,打造具有晋宁特色的文化品牌。

风物结合,突出特色。晋宁不仅拥有众多的文物古迹,还保留了丰富多彩的民俗风情、传统技艺和民间艺术,从秧佬鼓、跳乐、滇乐、调子会到剪纸、圣贤画、泥塑、彝绣等,无论是民俗节庆,还是工艺技术,都具有很强的观赏性。可以把游览名胜古迹与观赏民俗风情、把参观文化遗址与观赏民间工艺结合起来,开发诸如“郑和文化节”“开渔节”“米线节”等风物结合、独具特色的文化旅游项目。一方面使民俗风情、传统技艺和民间艺术等软性传统文化资源得以保护和延续,另一方面也能够吸引游客、开辟商机,最终实现文化保护和产业开发的双赢。另外,把区域传统文化与文化景区、文化创意园区、主题公园等的建设和运营结合起来,借助这些平台,把晋宁的传统建筑、传统节庆、民俗文化、演艺节目等在园区里得到孵化和培育,为大众提供丰富的文化体验。

猜你喜欢

晋宁特色传统
特色种植促增收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云南晋宁南滇池国家湿地公园景观(二)
晋宁区总工会:开展“职工书屋”授牌赠书活动
老传统当传承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
完美的特色党建
特色睡床满足孩子们的童年梦
沃尔沃建筑设备助力晋宁磷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