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麦冻害发生原因及防御措施之我见

2019-02-20徐乃春

新农民 2019年28期
关键词:旺长幼穗冬灌

徐乃春

(江苏射阳县海河镇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江苏 射阳 224300)

近年来,小麦冻害问题几乎每年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生,对小麦的产量产生不利影响,给农业生产造成了一些损失。为了减少冻害损失,确保小麦安全越冬,现将小麦冻害的发生原因及御防措施介绍如下。

1 小麦冻害类型

1.1 初冬温度骤降型

小麦越冬初期(11月下旬至12月中旬),小麦的幼苗未经过抗寒性锻炼,抗冻能力较差。突遇日平均气温骤降10℃以上,最低气温低于-10℃以下的天气时,一些苗质弱、整地差、土壤空隙大及缺墒的麦田叶片迅速青枯,早播旺苗可冻伤幼穗生长锥。

1.2 冬季长寒型或越冬交替冻融型

小麦越冬期间(12月下旬至翌年2月中旬),冬季持续低温并多次出现强寒流或越冬期间因天气反常造成冻融交替而致使小麦受灾。该型有两种情况,一是由于长期受严寒天气的影响而导致的小麦地上部严重枯萎甚至成片死苗;二是进入越冬期的麦苗因受气温回升的影响其生长锥萌动,而萌动后的麦苗因抗寒力下降,此时如遇降温则极易造成冻害、死苗。

1.3 早春温度骤降型

小麦返青至拔节期间(2月下旬至3月中旬),返青后麦苗植株生长加快,抗寒力明显下降,如遇寒流侵袭则造成死苗。

2 淮北地区小麦发生冻害的主要原因

2.1 气候因素

近年来的暖冬现象使小麦在越冬初期的日均温度较常年偏高2~3℃,冬前的高温造成了小麦不同程度的旺长,而越冬期间或越冬期过后温度骤降至-10℃左右,随后低温持续相当长的一段时间。这种强降温及持续的低温天气使没有经过抗寒锻炼的小麦遭遇冻害。

2.2 品种因素

由于近几年的暖冬,许多农民选用了一些春性强筋优质小麦如郑麦9023、豫表34等,这些小麦品种在生产上表现优异但是其抗寒能力却较差,为此也增加了发生冻害的风险。

2.3 播种因素

苏北地区小麦的适时播种日期在10月中旬,而这时往往会出现连阴雨或干旱天气。如早播将造成麦苗前期旺长,特别是种一些春性、弱春性品种播种偏早,且播量不减,使小麦的出苗情况普遍较好,造成麦苗旺长。

2.4 耕作因素

部分农民为抢墒播种,大多数地块整地粗放,造成麦苗落土较深,形成弱苗;田土坷垃大,不利于根系下扎,麦苗素质差,同时冷空气易侵入土下,冻伤根系;覆土不匀,形成露籽苗易受冻害;三沟不配套,排水不良,易发生冰冻现象,造成死苗。再之,由于急于播种,一些农民采用撒播方式,麦苗根系入土较浅,分蘖节露在地表,雨雪后,由于气温骤降,形成凌抬现象,拉断麦根,冻死分蘖,从而导致小麦冻害发生。

2.5 肥力因素

部分农民在农业种植上过多依赖化肥或因图省事在小麦播种时施肥量过大且将氮肥一次性作基肥施用,造成小麦冬前旺长,极易发生冻害。而冬前缺肥的田块,麦苗幼苗黄瘦,叶片小,生长缓慢,分蘖少,积累的糖分少,不耐冻,在气温骤降时易受冻害。

3 小麦冻害的防御对策

3.1 加强管理,提高播种质量

提高播种质量,培育冬前壮苗。首先,小麦在播种前要施有机肥60.0~67.5t/hm2、尿素300~375kg/hm2、磷肥600~900kg/hm2,以上3肥配合,随耕1次垫底。遇旱浇好底墒水,做到精细整地,达到地平、土细、墒好。其次,小麦播种前要对种子进行精选过筛,使籽粒饱满,大小均匀;要进行晒种和种子发芽试验,确保种子的发芽率要大于95%;要进行药剂拌种、浸种等处理。最后,小麦要适时、适量、适深播种。根据小麦品种特性,选择适宜的播种期,冬(弱冬)性品种为9月28日至10月5日;半冬性品种为10月5~15日;春(弱春)性品种为10月15日至10月底。

3.2 采取措施,控制小麦的冬前旺长

3.2.1 播种过早形成的旺苗。幼苗叶片狭长且垂披,分蘖少,主茎和一部分大蘖冬前幼穗分化即进入二棱期。通过镇压可抑制主茎和大蘖生长,控制徒长。镇压后及时划锄,并结合浇水施碳铵225kg/hm2,必要时可用0.2%~0.3%矮壮素溶液喷施叶面,以抑制植株生长。

3.2.2 播量过大形成的旺苗。幼苗生长拥挤,个体发育差,分蘖少。应先及时疏苗,建立适宜的群体结构,促进个体发育,再结合浇水补施适量速效氮肥和磷肥,以弥补土壤养分的过度消耗。

3.3 采取针对性的措施,确保小麦防冻

3.3.1 麦田覆盖。在冬灌、施肥之后,给麦田行间盖上1层草、麦糠,有利于防风、防冻、保温、保墒,并防止来春旺长。麦秸、稻草等均可切碎覆盖,覆盖后撒土,以防大风刮走,开春后,将覆草扒出田外。

3.3.2 适时冬灌。冬灌可形成良好的土壤水分环境,调节耕层中的土壤养分,提高土壤的热容量,一般可提高地温1~3℃,同时可以弥合土缝,促进多分蘖、长大蘖、育壮苗。当气温低于4℃以下时不宜冬灌。

3.4 小麦冻害的补救措施。

3.4.1 加强肥水管理。对于叶片受冻、而幼穗未完全受冻的,即麦苗基部叶片变黄,叶尖枯黄的干旱麦田,应抢早浇水,防止幼穗脱水致死。对于主茎幼穗已受冻的,应及时追施速效氮肥,施尿素150kg/hm2,并结合浇水促使受冻麦苗尽快恢复生长,促进分蘖快长、成穗。

3.4.2 中耕保墒,提高地温。受冻害的麦田要及时进行中耕松土,蓄水提温,能有效促进分蘖成穗,弥补主茎穗的损失。

3.4.3 加强中后期管理。小麦遭受冻害后,要搞好以促为主的麦田中后期管理,使冻害损失减少到最低程度。

猜你喜欢

旺长幼穗冬灌
多穗型与大穗型超级稻品种幼穗分化期碳氮代谢与产量构成
宁夏冬灌开始
棉花:多雨易旺长 加强化学调控
水稻不同穗型品种幼穗分化相关基因表达分析
果树冬灌 保温防旱
四分体期低温胁迫对2个小麦品种幼穗结实率及生理特性的影响
果树旺长别高兴 赶紧做这事
冬小麦全程控旺防冻优化栽培技术探析
高粱幼穗再生体系建立的研究
麦田旺长勿慌科学化控帮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