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岁男孩 “弑母”警示意义何在
2019-02-20北京马进彪
(北京)马进彪
12岁的吴兵杀死自己母亲后,亲属在沅江市泗湖山镇的一家宾馆见到他。面对亲人的痛苦和疑惑,他显得若无其事。他承认自己错了,但不是什么大错, “我又没杀别人,我杀的是我妈。”吴兵9岁左右迷上手机,周围的亲戚朋友谁手里有手机,他都会去要来玩儿,放学回来书包一丢,就开始玩手机,有时候玩到很晚他才开始写作业。(2018年12月10日成都商报)
12岁的吴兵杀死自己母亲后,心理表现异常 “镇定”,一句 “我又没杀别人,我杀的是我妈”,让人不寒而栗。这样小的年龄,竟然有了这样的冷漠,在他心里,杀人根本不算恶事,这种在大恶面前却不知恶的反常心态,才是社会面临的最可怕之处。
一个人从儿童成长为少年,其间存在着两个重要的教育阶段。第一个是家庭给予的直接教育,在这个阶段,家长及其他家庭成员就是第一任老师,家长对周边社会事件的评价以及表达出来的价值观,客观上就是对孩子教育的第一本教材。从孩子角度来说,当他听到家长对某些事物的评价或态度时,也就是在接受半社会化的教育,其中的对与错、善与恶,已经以种子的形式埋藏在他们的心灵深处。
第二个阶段,当孩子上学以后,学校的老师就是他们获取对错善恶之分的重要参照,老师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孩子进一步的认知。换言之,老师对社会的感知和评价,会通过潜移默化的形式传导给孩子,并形成心理的积淀,最终完成健全人格的塑造。如果家庭教育出现了缺失,那么,在第二阶段的学校教育中是存在着弥补机会的,如果学校老师对孩子的心理状态有所观察,那么一定会看出一些基本的心理或人格问题。
然而,从后续的深度报道可以看出,吴兵的家庭教育确实存在着问题,但现实中,其他家庭成员并未给予他起码的规范教育,这本身就是一种缺失。当吴兵上学以后,学校教育依然处于缺失状态,学校老师并未及时发现他存在的人格缺陷,使他失去了弥补的机会。
因此,12岁吴兵 “施恶而不知己恶”的冷漠心态,正是两个教育阶段不到位共同造成的不健全人格。12岁男孩弑母,让人痛心,但痛心之后,社会教育及家庭教育方面更要深刻反思,在对儿童教育的各个阶段,尤其是对于心理人格方面,我们还应当完善些什么,还应当弥补些什么,这不仅是个案问题,也是全社会应当共同面对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