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美贸易战报道中媒体的心理抚慰功能
2019-02-20梁静艺
□ 梁静艺
一、研究背景
2018年3月23日,美国总统特朗普正式签署对华贸易备忘录,宣布将对中国产品征收关税的措施,限制中国投资并将相关问题诉诸WTO 争端解决机制。当天,中方商务部宣布拟对自美进口部分产品加征关税,中美贸易战就此展开。2019年5月10日,美国正式对2000 亿美元中国输美产品加征关税从10%上调至25%,6月1日,中国对原产于美国的部分进口产品提高加征关税税率,中美贸易战再度升级。长达一年多的中美贸易战,引起了中国民众的愤慨、忧虑及爱国情怀,冲击了社会公众心理。在危机的情景下,社会公众容易产生恐慌、愤怒、焦虑等负面情绪,而负面情绪的存在和扩散,容易加剧危机事件的不良影响,甚至导致社会心态失衡,造成次生灾害。对社会公众心理进行安抚,避免事件的进一步扩大化,是大众媒介应尽的义务和不可推卸的责任。在整个中美贸易战中,我国的媒体进行了广泛深入的报道。本文尝试从媒体心理抚慰角度,对这次中美贸易战中的报道进行分析,希望对媒体如何在重大事件的报道中进行心理抚慰具有一些参考价值。
二、媒体的心理抚慰功能
传媒心理抚慰功能源自于麦克卢汉“媒介即按摩”的思想。“‘按摩’本来是指人的身体受到的一种触觉感受,但它同时又指作为‘人的延伸’的媒体反过来作用于人的行为。”①媒体的心理抚慰功能,也就是媒体报道对人心理上的一种“按摩”功能,对公众心理的安慰作用。刘京林老师认为,媒体心理抚慰功能指的是媒体通过新闻报道或者和心理救援相关的报道设置议程,并且通过对节目选题、版面组合、声音处理、画面处理等传播手段的应用,对受众心理进行安抚,以此来消除受众的恐慌、焦虑等情绪和不安全感,让受众受到破坏性冲击的心理达到平衡状态。而谭昆智在《传媒的宣导抚慰功能研究》一书中表示,传媒的抚慰功能主要是体现在它能够释放公众消极的破坏性能量,让人们将原有的不良情绪宣泄出去,达到心理平衡。
一般来说,一些重大的危机事件,都会对人们的心理造成冲击,并非常容易促进公共情绪的产生,而公共情绪的存在,是媒介抚慰功能产生的重要促进因素。所以在重大事件的报道中,媒体不仅仅要担负起报道事实真相的重任,也要担负起反映和引导舆论,促进事件良性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任,要重视媒体对受众的心理抚慰功能,否则容易使公众情绪失控,社会心理失衡,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
三、中美贸易战报道中媒体心理抚慰功能的体现
中美贸易战的爆发使中国的经济发展及国家主权地位受到挑战,中国社会公众在一定程度上感到愤怒、焦虑,并激发了强烈的爱国之情,亟需恰当的情绪宣泄和心理抚慰。在这时候,媒体正确发挥自身的心理抚慰功能,对维护社会和谐稳定、避免爱国主义走向狭隘民族主义具有重要意义。
(一)以大量及时、立场鲜明的报道缓解公众焦虑,稳定民心
2018年3月至2019年,美国与中国持续进行贸易战。美国不断上调对中国开征的关税的金额及税率,给公众心理带来冲击。公众泛化的焦虑,对中国经济发展的不稳定性、不安全感充斥心头。因此十分有必要利用媒体这一平台来对公众焦虑恐慌的心理进行抚慰。
在中美贸易战开始后,中国的媒体及时迅速地大量报道了关于中美贸易战的新闻,有效地满足了公众因为重大事件发生时认知平衡被打破而出现的信息饥渴,信息的增加能够减少不确定性,对消除受众的焦虑心理、恐慌情绪十分有利。
同时,在对中美贸易战的报道中,国内媒体自始至终都与政府立场保持一致、迅速及时表明政府及全国人民坚决维护经济发展、国家主权地位,与美国奉陪到底的态度及决心。如在中美贸易战期间,央视《新闻联播》和《人民日报》《经济观察报》《21世纪经济报》等大量国内媒体都通过传统媒介及新媒体平台,根据事态发展及时报道了我国商务部、财政部、外交部的发声。其中《人民日报》在2018年7月6日至7月15日连续刊发10 篇评论员文章,2019年5月15日至6月10日再次持续刊发了10 篇评论员文章。这二次“十评”文章均以“央视《新闻联播》预告—网络首发—报纸落地—推送外媒”的流程进行传播,新华社当晚播发通稿,各报次日转发,形成内外合力的强势发声,旗帜鲜明地阐明中国“不愿打,但也不怕打,必要时不得不打”“谈,大门敞开;打,奉陪到底”的态度。鲜明的政治态度立场始终贯穿中国媒体报道始终,有效地抚慰了公众的拳拳爱国之心,缓解了公众对国家经济发展受阻、国家主权地位受到威胁的焦虑和不安全感,稳定了民心。
(二)提供宣泄愤怒情绪的平台
宣泄,在心理学上,是指人通过某种行为表现来减轻由于情感受到压抑而产生的心理压力的过程。宣泄能使人们将情绪表达和释放出来,以此达到舒缓心情、缓解压力的目的。被誉为社会“排气阀”的媒体,也是一种人们宣泄的载体和手段。一般来说,媒体的宣泄能够为受众提供一个宣泄情绪的平台,有助于缓解民众内心的不满,也能够维护社会秩序。
中美摩擦一直不断。本次的中美贸易战,是对中国经济发展、主权地位的极大威胁和挑衅。在爱国之心作用下,在中美贸易战中,中国人民有着强烈的愤怒之情。这种公众的愤怒情绪,需要适当地宣泄出来,不然压抑的情绪一旦爆发出来,就极容易对社会秩序造成消极影响。
在中美开始贸易战之后,许多报纸和网络媒体都刊登了类似《中美贸易战令欧美车企在华遭遇滑铁卢》《中美贸易战打响美国农民很受伤大豆货船海上狂奔还赶不上时点》《中美贸易战影响发酵500 家美国大企业收益下滑》等新闻,向公众传递中国对美国进行的种种反制所带来的结果,让公众阅读之后产生美国罪有应得的快感,减轻了公众的愤怒情绪。新媒体平台为公众提供了多元化话语表达渠道,已成为当前人们情绪的重要宣泄场域。例如,2019年5月13日,《新闻联播》播出了《中国已做好全面应对的准备》国际锐评,让网友情绪瞬间沸腾,《新闻联播》冲上新浪微博热搜榜榜首,5月13日 19 时至 14日 9 时 30 分,相关内容在新浪微博上的信息量达62.7 万。其中央视新闻官方微博对该锐评的单条转发微博,截至7月24日,阅读量已突破2.73 亿,播放量超过1.3 亿次,单条微博的点赞数量超221 万,转发超70.4 万,网友评论超17.2 万条,“霸气”“中国不会惹事,但中国也绝不怕事”“面对原则问题绝不低头”“同仇敌忾、共克时艰”“随时待命”等成为热评,构成了狂欢式的宣泄情绪舆论场。
(三)发挥导向作用,做好舆论的理性引导
舆论是一种社会公众的共同的意见和议论,是大众对社会事态的一种直接的反映,具有大量的群众基础。谭昆智认为,舆论“有时带有某种程度的偏激性和盲目性,甚至是不太理性……轻则可以激起不满情绪,涣散人心,影响组织和社会的政策秩序,重则可以诱发重大的社会动乱乃至社会事变……”②所以在社会舆论风向不对的时候,媒体要挺身而出,积极引导舆论方向,引导大众情绪,改变公众的认知、情感、态度,维护社会稳定。
在中美贸易战中,主流媒体肩负起了引导舆论的重任。2019年5月13日,央视《新闻联播》发表国际锐评《中国已做好全面应对准备》,首次在国内最权威的主流平台表明国家立场:“谈,大门敞开;打,奉陪到底。”冲上新浪微博热搜榜首;随后,人民日报发布的“谈,可以;打,奉陪;欺,妄想”的图片在微博、朋友圈刷屏,成为现象级传播。官方主流的发声使舆论统一在“愿谈则谈、要打便打”“团结一致、同仇敌忾”的语境中,奠定了舆论场的主基调。2018年7月6日至7月15日,《人民日报》连续刊发“十评”;2019年5月15日至 6月10日,《人民日报》再刊“十评”;5月23日至6月13日,新华社“辛识平”连发“五评”。这些国家主流媒体的社评对在中美贸易战中混淆视听的错误论调予以驳斥,充分发挥了舆论引领作用。
此外,在中美贸易战中,由于美国对中国企业华为的压制,极大地激发了社会公众的爱国主义、民族主义情绪。特别是在 2018年“孟晚舟事件”,以及 2019年5月,华为被美国商务部工业和安全局列入实体名单、谷歌暂停与华为公司部门商业往来等事件后,国内产生了号召甚至强制购买华为手机、歧视围攻苹果手机用户的现象,急速升温的民族主义舆论情绪如不加以理性引导,极易产生破坏性的次生危机。5月21日央视《面对面》对华为创始人兼总裁任正非进行访谈,并发布了“对大势有准确判断,对狭隘爱国主义有足够警惕”的访谈实录,对国内舆论起到了良好的理性引导作用。
四、结语
在上文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到,在中美贸易战期间,媒体的抚慰功能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体现。为了更好地发挥自身的心理抚慰功能,媒体必须具有鲜明的政治立场,高度的社会责任感;要加强对新媒体宣泄作用的研究与控制,掌握好情绪宣泄的度和方向;并且在报道重大事件时,要具有警惕性,要预见可能发生的次生危机,做好舆论引导工作。
注释:
①彭剑.传媒解烦:社会“解压阀”机制的预期[J].新闻实践,2010(07).
②谭昆智.传媒的宣导抚慰功能研究[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10:158—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