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西藏的人居发展

2019-02-20杨茜茹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19年16期
关键词:人居西藏住房

杨茜茹

四川大学 建筑与环境学院 四川 成都 610065

引言:步入西藏,不论是散落在高山峡谷的牧民房舍,还是在城镇街区的住宅,都在向到访者们传递一个信息:西藏人民的生活条件与人居环境正在发生颠覆性的重大变化,此时的西藏人民,他们向着自由、安详、幸福的生活迈进。

1.西藏人居环境的特殊性

自古以来,藏地的居住情况就与内地存在很大的差异,若不置身处地,此区别较难被旁人所理解。其主要原因是因其自然环境、人文环境与我国内地有着天壤之别,这正是是藏族人民人居环境的特殊性所在。要想改变西藏的人居环境,需要客观的了解西藏的内外。

1.1 西藏的特征

西藏,在世界上的称谓较多,如:世界屋脊、雪域高原、世界第三极等,这些称谓无一不在反映着西藏这一地区的特殊的自然环境条件。青藏高原,平均海拔4200米、拉萨高原地区高度3700米、日喀则4100米,这些不仅仅是一项数据,而是自然对西藏的偏爱。因其地理特殊性,所以,西藏大部分地区都被冰霜所覆盖,霜冻期更长大8个月以上,有着较多的无人区与生命禁区。空气稀薄、气压低、高寒缺氧是西藏的代名词,也是高原气候最基本的特征。身为世界屋脊,引起高寒缺氧、交通闭塞等恶劣自然环境的原因,使西藏人民的生存与居住受到了严峻的考验。

1.2 西藏人居环境的历史

在1959年,在西藏开始实行民主改革前,西藏是政教合一统治下的封建农奴制社会。与人类社会的发展脚步相比较,至少滞步了一千年。正因如此,西藏被西方某学者称为“人类社会发展的活化石”,并提出保护这块“活化石”这种不负责任的想法。所谓“活化石”反映出在实行民主改革前,由于西藏自身的人文历史原因,导致西藏经济水平低下、技术手段落后、物质基础薄弱等一些列境遇。在同世界其他地区相比,人居环境条件更是十分艰苦落后,人民住房条件与人居环境标准也是世界最低。

2.旧西藏双重标准的“人”与环境

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实行民主改革前,根据中央政府与西藏地方政府共同签订的《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亦被称为十七协议),西藏将继续实行原有政治制度,封建农奴制度无一丝变化。当时,西藏农奴主在西藏总人口占比仅有5%,但是却几乎拥有了整个西藏的全部耕地、牧场、森林、山川、河流、河滩与极大部分的牲畜和农具,农奴主可以说是占领了当时所有的社会资源。据1959年准确统计,西藏共有耕地330万亩,其中旧西藏政府嘎夏独占38.9%、贵族占有24%、寺院占有36.8%,极少数的自耕农田仅仅只占有0.3%,几乎可以忽略不计。旧西藏的农奴(包含牧奴与僧奴)占全部人口的95%,虽然人口占比基数较多,但没有自己的土地与草场等基础生产场所,甚至自身也被三大领主所占有,没有丝毫的人权可言,在奴隶主的眼中被视为“会说话的牲畜”。农奴们所遭受的经济剥削与人身虐待已达到残酷与黑暗的程度,令人发指。在生而为奴,且没有任何人权的形式背景下,农奴的住房条件与生活环境极其低下,其住所更是称不上是住房。

3.改革开放,生而为人

1959年,党中央决定对西藏实行民主改革。民主改革首要任务是将封建农奴制推翻,使数以百万计的农奴得到解放,建立民主制度,对社会资源重新分配,使人民群众做自己的主人,在历经多方的调查研究,并与众多爱国人士的充分协商,党中央制定了《关于西藏地区土地制度改革方案》、《关于执行贩卖政策的具体办法》、《关于当前牧区工作的指示》等三大制度规定。在西藏民主改革的过程当中,农奴的得到了属于自己的土地、牲畜以及其他生产资料,并且也分到了自己的住房与帐篷,成为真正的人。可以说,改革实现了他们从来不敢奢求的住房想法,是真正的革命性跨越。此时人们虽然得到了自己住房,但其人居环境还处于低水平。时光飞逝,转瞬来到1978年,即改革开放前夕,中央政府投入总计100亿人民币以支援西藏各方面的事业建设,其中住房资金高达3.8亿人民币。对拉萨市与其他72县城的城镇建设与职工住房建设总面积达到245万平方米。针对牧区实行定居点制度,使广大牧民改变了千百年的游牧传统,并逐步按照乡村划分的定居点建立自己的住房,这些住房虽然简单,但让牧民们有了自己的家,也告别了过去的颠沛流离,在这一时期,西藏开始欣欣向荣。

4.改革开放后,人居环境再提升

自1978年改革开放政策的正式实施,中国内地在乡村实施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城市实施联产承包奖励制,并逐步在工业、商业、外贸、金融、教育等各个方面全面实施对外开放的改革政策,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机制,使中国的经济发生了巨大的转机,并正式跨入飞速发展的阶段。自八十年代中期以来,层先后四次召开中央西藏工作座谈会,确定了支援西藏与全国支援西藏工作的大政方针,并结合西藏的实际经济、文化、教育、医疗、科技、边贸等各领域制定了众多有利于西藏发展的优惠政策。

5.时间流逝,基础设施大变化

自改革开放至今,西藏放生了翻天覆地般的改变,在住房方面,牧民们家家搬进新房,平均住房面积达到20平米,住房的结构质量也明显提高,不在如旧时期以碎石片为墙,一根木柱做房梁的简陋住所。而牧民们的新房子全部是由钢材与混凝土所构成,房间舒适,透光性佳。在交通方面,新藏、青藏、川藏、滇藏四条高速公里已然竣工多年,西藏境内通车总里程达到4万公里,而拉萨也已建设了二个飞机场候机楼,并开通了拉萨至北京、上海、成都、广州等众多航线。在信息通讯方面,也早早的完成了兰西拉光缆工程,使西藏境内铺设光缆总长度达到7386公里,实现了西藏与世界的信息通讯。

结语:

虽然在现如今西藏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质的飞跃,但在日后的人居环境优化时,应当充分的挖掘西藏文化,突出西藏文化特色,并结合单签科学技术建立符合地区居民日常生活所需的不同类型且具有不同功能的建筑,要时刻谨记人居环境的改变并不仅仅存在于物质上。

猜你喜欢

人居西藏住房
都是西藏的“错”
城镇居民住房分布对收入不平等的影响
一种车载可折叠宿营住房
聚焦两会!支持合理住房需求,未提房地产税!
临深置业理想 这座城刷新美好人居标准!
人居一世间 愿得展素顏
人居环境中的园林绿化设计构建
神奇瑰丽的西藏
一个人的西藏
西藏:存在与虚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