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纪录片《书缘:纽约公共图书馆》的纪实美学
2019-02-20张兢夏芮芮
□ 张兢 夏芮芮
弗雷德里克·怀斯曼已步入耄耋之年,但其创作欲并未枯萎。2017年他的《书缘:纽约公共图书馆》于威尼斯上映,紧接着2018年又出新作《印第安纳的蒙罗维亚》。怀斯曼被认为是美国20世纪60年代“直接电影运动”的领头人物,这么多年他的创作风格一如既往,坚持不介入、不干扰的纯观察式记录。怀斯曼的镜头下没有特定的主人公,人变成了一个类概念,通过拍摄公共机构里的群体活动来反映美国的现实社会状况。他拍摄过监狱、学校、动物研究所、商店、城镇等,《书缘:纽约公共图书馆》如其片名,将目光投向纽约公共图书馆这一社会服务机构。
一、用值得信任的方式讲述现实
作为镜头的控制者和素材的组织者,怀斯曼或许不自觉掌握了那么一点点的“权力”,他有权选择拍摄对象,有权对拍摄素材进行剪辑,有权给予事实片段进入现实的威力。作为“掌权者”的怀斯曼是如何再现现实的?在影片《书缘:纽约公共图书馆》中,面对图书馆和人,他拒绝使用配音旁白或屏幕上的评论,甚至任何叠加的标识符来显示屏幕上人物的身份,也没有背景音乐引导观众的注意力。影片平静地叙述,尽力真实地再现美国社会文化生态,不带有明显的偏见和倾向性,纪录者已经默认的关于社会或政治的观点,并不是以说服的方式传达给观众,而是给予观众思考和联想的空间,允许人们自由地观看。
无人为干预,无摆拍,无采访,影片采用不明示观者存在的“间接陈述”纪录片模式,尊重所表现的现实。“掌权者”的自律使《书缘:纽约公共图书馆》这部纪录片能公正、诚实地再现创作者关于现实的经验,创作者的情感与评价、反思和评判都更具可信度。怀斯曼平等的镜头让观众在观看过程中,感受到纪录片的尊严和创作者所肩负的责任感。
怀斯曼一方面致力于通过“纯粹观察”的方式获取关于机构中的事实证据,一方面否定摄影机模仿现实的能力。②这种矛盾正是纪录片“真实”与“艺术”的矛盾。从影像内容上看,它直接表现人物在特定情境中的活动,是客观具象的;从表达上看,创作者可以通过选材、剪辑等手段主动赋予影像抽象意义。前面已经说到怀斯曼再现真实的手法,那么他是怎么通过剪辑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意图的?
二、用精心编排的剪辑表达意图
影片对纽约公共图书馆的日常观察面面俱到,囊括了图书馆的讲座和活动、服务和功能、地理位置和内部空间。按照怀斯曼以往的风格,此片也拍摄了大量的会议、讲座,组成了一个个独立的段落,这些段落由有趣的咨询交流、馆内读者活动、馆外街景、报刊书籍等转场连接起来,使得197分钟的纪录片带有一定的节奏,又将图书馆的运作机制和教育功能巧妙地融合在一起。
在讲座段落,我们看到一位无神论者说在美国至少存在20%无宗教信仰的人,而这些人被政客所忽略;图书馆为鼓励私人募捐说要安装家庭借阅网络以逐步解决资源不平等问题;非裔作家谈论政治与宗教的摩擦以及美国法律对奴隶制和伊斯兰教关系的错误描述;又一位作家讲述纽约犹太人移民史和族群史;一位歌手谈论创作一首歌的动机及文化运动与政治的关系;写过种族问题的非裔诗人谈论语言的政治性交织在诗歌的情感结构之下;房屋协调员为残疾人介绍纽约市的住房补贴及其他生活服务;一位建筑师探讨图书馆未来;一位作家说智力、学术和文学不必是精英主义的;手语表演者演绎杰斐逊在《独立宣言》草稿里关于反对奴隶制的文段;朔姆伯格中心庆祝成立90周年的庆典演讲;一位老师讲述马克思与林肯在废奴思想上的共同点;一位作家谈论写作“生活的真相”;理事会上分享新近入藏的美国第一位非裔女诗人菲利斯·惠特利的作品;非裔美国作家谈论黑人社区的犯罪率及黑人所受的压迫;哈林区的黑人们讨论生活上受到白人的排挤,抨击教科书对黑奴史的错误描述;一位作家通过哲学来分析艺术。
这些讲座涉及美国的宗教、教育、种族、移民、人权、政治、社群、权力博弈、文化等议题,其中约40%以上的内容提到了种族问题。这是怀斯曼从几十倍于此的讲座素材中精心选取的,当他把各个讲座混合编排时,他的目标明显指向社会批评,虽然有部分内容表达了对美国文化的认同,但就时长来看比重较小。以政客对无宗教信仰群体的忽视来揭示美国选举制度的弊端,用黑人群体诉说个人压迫的证词来挑战一些已被接受的立场和社会的刻板印象,用男女收入和黑人白人收入的差距来批判社会的不平等问题,从黑人社区对美国历史教科书的抨击可以看到美国的种族歧视依然存在,教科书中的黑奴史由白人书写,黑人投诉无门,统治权力中仍然是白人占主导地位。
怀斯曼非线性片段式的剪辑,令观众无法发现画面拍摄于何时,无线性叙事的连贯性,无起承转合,只有不动声色的现场呈现,如此,怀斯曼是如何达成与观众的情感交流的?
影片中馆内与馆外的镜头交替出现,形成两个物理空间:馆内安静,馆外嘈杂,充斥着刺耳的车鸣声;馆内整洁,馆外街道上堆放的垃圾袋以及随风飞舞的垃圾都呈现市井的杂乱。通过这两个空间的对比,可以看出怀斯曼对纽约社会的质疑与批判,对图书馆责任与服务的认同。他的认同还体现在影片中非裔美国人可以在纽约公共图书馆相聚,共同探讨种族问题,即使哈林区图书馆里人们在抨击教科书上的错误信息的同时,也说“生活在这个街区的孩子是幸福的,他们可以来这里了解一切”,美国历史对非裔人口的谎言在纽约公共图书馆无法成立。图书馆为不同年龄、肤色、文化、阶级的读者提供服务,无论非裔、儿童、残疾人、流浪汉在获取信息上都是平等的。由此可见怀斯曼对于纽约公共图书馆在平等和人文关怀方面的认同和支持。他的批判则体现在图书馆招聘会这个场景之后,紧接着便是馆长及管理员高层的会议。宣讲的以及应聘的多是黑人,且都是一些基础岗位,而在管理层的会议以及理事会上,鲜少有黑人的身影,白人仍然在上掌权,美国的种族阶级划分让人深思。
影片中反复出现的是图书馆高层的会议,关于如何获取政府和社会资本,探讨图书馆的社会职能和未来发展。会议场景的每一次出现,都是为了解决一个复杂的问题,突显了这个公共系统运作的不易和伟大。在这部拍摄图书馆的纪录片中,馆舍多是中景远景,是作为背景的存在,书籍、名画出境甚少,多是一扫而过,怀斯曼以特写镜头聚焦的是参与其中、使其运转起来的人,以及他们通过各种方式所传播和交流的思想。在林肯中心图书馆,一位年轻诗人说:“智力、学术和文学的东西,不是非得成为高雅的,也不是非得成为精英主义的。”公共图书馆应是平等的、包容的,向所有人敞开,每个人都能从中受益。
影片的每一个段落都有一个完整的意义,但是组合在一起又引申出新的涵义,通过研究各个独立段落之间的组织关系、影片整体及部分之间的关系,可以破解创作者的动机及影片蕴含的意识形态含义。
三、结语:捕捉社会变动的脉络
纪录片是一种社会实践的再现系统和媒介,它与社会的意识形态和社会的发展进程紧密相连,它在社会实践的过程中生产并复制着社会文化的意义、观念和意识。③《书缘:纽约公共图书馆》通过展现纽约不同阶层、不同年龄、不同种族的人在图书馆的活动,记录了当代美国人的生存状态,通过素材选择和剪辑程式表达了创作者对美国社会问题的反思和对纽约公共图书馆的认同,各方思想的传播与交流、对各方呼声的倾听与关注使图书馆成为各方矛盾达成和解的地方。
《书缘:纽约公共图书馆》的叙事中心不是个人角色,而是靠财政和私人募捐支持运作的公共机构,影片反观各种复杂的社会问题,不仅对美国社会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对任何一个国家的社会发展和变迁也有参考价值,是践行民主的一个极好范例。读者、赞助者、管理者、艺术家和作家这些来自不同社会阶层的人构成一个良性互动体系,进而带动社区的提升,促进城市的发展。
注释:
①钟大年.纪实不是真实[J].现代传播,1992(3).
②王迟,[英]布莱恩·温斯顿.直接电影:反思与批判[M].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17:29.
③高维进.中国新闻纪录电影史[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