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正确的舆论导向如何促进金融业高质量发展

2019-02-20黄蕾蕾上海证券报社金融部

上海保险 2019年9期
关键词:舆论导向金融发展

黄蕾蕾 上海证券报社金融部

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在国际上的政治、经济地位空前提高,金融事业日新月异,蓬勃发展。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金融组织体系初步形成,各类资金要素市场迅速崛起。银行业资产规模居全球第一,保险保费收入全球第二,我国金融业在全球的话语权日益提升。

与此同时,在当前国际国内复杂的形势下,我国金融业也正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承载着新的历史使命。2019年7月19日,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召开第六次会议,在部署当前金融领域重点工作时强调,把握好处置风险的力度和节奏,坚持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中防范化解风险,及时化解中小金融机构流动性风险,坚决阻断风险传染和扩散。

在这样一个关键的历史时刻,正确的舆论导向的重要性更加凸显。这事关金融改革与发展的全局,新闻媒体应牢固树立政治意识、责任意识、阵地意识,要旗帜鲜明地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舆论导向、价值取向,将党和政府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信心传递到百姓的心坎上,将政府和监管部门各项决策和措施传达给身边的群众。

不仅如此,随着媒介融合时代的渐行渐近,不仅传统纸媒要讲导向,新媒体也要讲导向;不仅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同时还需要创新理念、内容、体裁、形式、方法、手段、业态、体制、机制等,增强新闻舆论传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为我国金融改革与发展营造健康向上的舆论环境,为新一轮发展积蓄力量。

一、把正确的政治方向摆在首位

1948年12月1日,在新中国即将诞生的曙光中,在石家庄中华北大街11号的“小灰楼”里,中国人民银行宣告成立。这标志新中国金融事业发展的大幕即将拉开。

七十年风雨征程,筚路蓝缕。现如今,金融业枝繁叶茂,越来越融入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发挥的作用也得到越来越多的认可,成为社会热议的焦点之一。新闻媒体对金融业的关注度也与日俱增,各种报道大幅增加,报道内容不断深入,报道形式不断创新,为公众认识金融、走进金融、认同金融,进而丰富金融知识、购买金融产品提供了普及宣传的平台。

尤其是党和政府主办的媒体,作为党和政府的宣传阵地,坚持党性原则是生命线,必须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来积极引导群众。

首先,把正确的政治方向摆在首位,把人民立场放在心中,坚持党性和人民性相统一,这是根基。2018年以来,国内多家中小金融机构出现流动性风险,相关政府部门和监管部门迅速组织各方力量,采取风险处置措施。在此过程中,《上海证券报》作为新华社重点报刊,始终把正确的政治方向摆在首位,以团结稳定、正面宣传为主,先后刊发了《包商银行被接管后的168小时,发生了什么?》《锦州银行与包商银行事件:高风险金融机构处置多元化》等多篇权威、正能量的重磅报道,积极地、有建设性地解读了影响,遏制了市场中片面、负面声音的蔓延,增强了市场信心,使社会舆论回归理性。

相反,在同一时间段,另一家主流财经媒体在其官微上刊发了“除了包商银行之外,还有一批地方银行存在流动性不足,监管部门将处置这些银行”的误导性报道。该报道因影响了受众对这一事件的判断,引起监管部门的高度关注。这一误导性报道很快便被这家媒体自行删除,并于次日在其官微上刊登了澄清声明。

中小金融机构是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重要力量,是金融市场的生力军。支持中小金融机构的健康发展是我国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中央已经出台多项支持性政策,并且将会继续加大支持力度。因此,中小金融机构的发展将更加健康。越是在这样的关键时刻,主流媒体越应该以正确的舆论引导群众,通过手中的笔与镜头,将监管的大政方针、正确的市场动向、积极的运行态势传递到群众中去,打消部分群众的焦虑,树立全行业、全市场的信心。

有信心才有力量。树立信心不是回避问题,而是科学判断、理性把握,透过纷繁复杂的现象去看到本质,在准确反映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寻找应对的路径。

当然,对金融业的信心,主要来自于对经济发展基本面的正确判断。在当前国际形势纷繁复杂变化、中国自身一些长期积累的矛盾逐步消化的过程中,中国经济增长短期难免会有波动,但我们完全有信心、有能力将中国经济增长保持在合理区间,实现长期中高速增长。随着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扩大,供给侧改革的深入推进,加上近14亿人的国内大市场和丰富的人力、人才资源,中国经济发展的基本面将会长期向好。

二、内容为王,树立权威

作为主流媒体,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还需要发出主流声音,以内容为王,树立权威。媒介是内容的载体,任何舆论导向没有了内容,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以笔者所在的《上海证券报》为例,《上海证券报》已成为金融行业的舆论主阵地,在全行业的支持下,《上海证券报》来自各地基层的鲜活新闻明显增多,好经验、好样本不断见诸于上海证券报APP、微信、网站和报纸等多个端口,社会影响力不断扩大。

2018年10月23日至26日,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办公室派出的第一个督导组深入江苏省,实地督导民营企业和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情况。《上海证券报》有幸成为参与此次督导组调研首站的唯一一家同行媒体,发表了《国务院金融委督导组一线调研江苏民营经济》一文。稿件有深度、有广度、有思想,文字鲜活生动,通过广泛深入的采访和缜密的分析,揭示了地方金融服务小微和民营企业的进展与心得,以及经济发展中的艰辛历程,给权威政策制定者和行业高层提供了很多生动有价值的一线案例。稿件在短时内获得较高阅读量,引起市场各方特别是金融委领导的高度关注。

内容为王,永远不会过时。在当前媒体融合发展的大趋势中,只有坚持深耕内容,用事实说话、用典型说话、用数字说话,才有底气在新的传播格局中抢占制高点,才能巩固和扩大主流媒体的地位。只有立足内容上的权威优势,才能打造好强势媒体,才能引领舆论导向。

正是基于扎实的内容、权威的解读,《上海证券报》才能持续成为金融行业舆论导向的引领者。今年以来,保险巨头在A股市场掀起一阵增持潮,并频频触及5%的举牌线,有投资者担心保险资金是不是又要像2015年那样在资本市场翻云覆雨了。在听到来自市场的这类声音之后,《上海证券报》立即采写了《保险举牌潮再现 这次和四年前不一样》,分别刊发在微信、APP、报纸等多个客户端,有理有据、逐层深入,厘清新一轮保险举牌的投资逻辑,通过与过去一轮对比,得出有力结论,给广大投资人提供了十分专业的权威视角。

在自媒体时代,不同的声音从自四面八方而来,传统主流媒体更应发挥好在传播力、公信力和影响力方面的优势,不断强化阵地意识和主流媒体的责任担当,坚持互联网思维,特别是涉及行业与市场突发事件、政策倾向性等问题时一定要做好舆论导向,提升舆论引导力,更好地促进社会与经济的稳定发展。

在这个过程中,媒体人更应不忘初心,勇于担当,在革新与坚守中完成国家赋予我们的使命和责任。

三、保险新闻报道的变与不变

作为现代金融业的三大支柱之一,保险业由于其特殊的金融性质、产品特点及其所承担的特有社会责任,而更容易受到舆论的影响。

在媒体融合发展加快的大背景下,随着我国保险行业由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转变,保险新闻报道也面临着传统与变革、选择与取舍的问题,也就是变与不变的问题。

不变的是,坚守做“有专业、有观点、有时效”的新闻理念。抓保险市场热点、做专业分析解读、寻找并挖掘保险机构的变化、报道保险行业亮点与最新变化、在保险投资脉络中帮助投资者寻找机会,做有温度的保险新闻报道,为投资者带来价值,为监管者带去建议,是保险领域媒体记者的基本职业诉求。

变的是,跳出传统新闻报道的思维,根据市场变化不断调整思路与操作方向,拓宽报道范围、变革写作方法,不断完成自我否定与自我突破。

在2019年上市保险公司半年报报道中,上百家媒体在拿到公司新闻稿后进行了快速的常规性传播。但真正引起受众关注、传播效果突出、脱颖而出的,是一些“又快又深入”的稿件。譬如,《证券时报》旗下微信公众号“券商中国”发布的《中国平安牛!每天净赚5亿多!半年业绩大增68%》,详尽解读了中国平安半年报牛在哪里;又如《上海证券报》官微刊发的《中国平安半年报再派红包,持续分红底气何来?》从投资者最关注的分红这个角度切入,分析了中国平安强劲的利润基础,切口小、立意深,文章发出后一天内的点击量即超过10万。

诚然,在网络时代,信息社会受众的求新求知欲望变得愈发强烈,当一件新闻事实发生时,他们希望获取更多的信息和知识,因此,媒体已进入了对新闻作解读和分析的时代。所以,相比泛泛而谈的报道,优秀的报道作品取胜的关键往往在于时效与速度、立意与角度,以满足读者的阅读需求为己任,从过去“我们写什么、读者就看什么”,向“读者爱看什么,我们就写什么”转变。正如同当下我国保险业的转型方向,从“产品导向”向“以客户需求为导向”转变,从过去“我有什么就卖给你什么”转向“谁需要什么、我如何提供产品与服务”。可以说,这既是新一轮时代发展下的机遇,亦是挑战。

猜你喜欢

舆论导向金融发展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何方平:我与金融相伴25年
君唯康的金融梦
坚持正面宣传 把握正确舆论导向 让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入人心落地生根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把握舆论导向,讲好行业故事——2016年度《北京工程咨询》编委会会议综述
P2P金融解读
多元金融Ⅱ个股表现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