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菜豌豆病虫害防治技术

2019-02-20徐建丽

新农民 2019年4期
关键词:根腐病豌豆病菌

徐建丽

(禄丰县妥安乡人民政府,云南 禄丰 651222)

1 前言

菜豌豆别名荷兰豆、食荚豌豆,属1~2年生草本植物。菜豌豆营养丰富,不仅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还含有碳水化合物、纤维素及多种维生素和矿质元素,其鲜荚质脆清香,风味鲜美,还含有人体需要的16中氨基酸,是一种高档蔬菜。它对增强人体新陈代谢功能也有重要作用。

从2017年入秋以来,禄丰县遭遇了历史罕见的秋冬连旱,由于降雨量减少,天气干燥,近年来菜豌豆栽培植株死亡率上升,病虫害加重,防不胜防,严重影响了菜豌豆产业的发展,影响农民的增收。笔者用假期对禄丰县菜豌豆的病虫害进行了实地调查和研究,调查的具体情况如下。

2 菜豌豆病虫害病症诊断依据

2.1 根腐病

2.1.1 发病症状

幼苗至成株均可发病,开花期患病较多,主要危害根部或根茎部。发病植株根系腐烂,主侧根部分变黑,下部叶片先发黄,然后逐渐向中、上部发展,轻则致使植株矮化,叶片发黄,有的分支萎蔫,虽然可以开花结荚,但是豆荚数大大减少或籽粒秕瘦,产量较低。重则茎基部缢缩或凹陷变褐,病部皮层腐烂,大量枯死,导致颗粒无收。

2.1.2 病原

菜豌豆根腐病可由多种病原真菌侵染引起。常见的有两个门:半知菌亚门根串珠霉菌属的根串珠霉和镰孢属的菜豌豆腐皮镰孢霉,鞭毛菌亚门丝囊霉属的根腐丝囊霉、终极腐霉。菜豌豆根腐病病菌习居于土壤中,可经种子、病残组织、土壤和孢囊线虫传播。发病率很高,病菌以卵孢子和菌丝体在土壤中越冬,以游动孢子及孢子囊作为初侵与再侵接种体侵染致病。

2.2 白粉病

2.2.1 发病症状

主要危害叶片、茎和荚,常发生在开花结荚期,多从植株下部叶片开始发病,然后逐渐向上发展。刚开始在叶片上出现病斑,叶面初见白粉状淡黄色小斑点,后逐步扩大为不规则的小斑,斑点之间互相连接,严重时叶片两面均被白粉覆盖,然后被害叶片逐渐枯黄,并逐步扩展到茎、荚,致使茎部枯黄,嫩荚干枯直至死亡。

2.2.2 病原

由子囊菌亚门真菌,豌豆白粉病病菌侵染引起,病菌可侵染种子。分生孢子桶形至柱形,无色,单胞。子囊壳扁球形、暗褐色。附属丝12~34根、丝状,为子囊壳的1~3倍。子囊5~8个,卵形,子囊孢子黄色,卵形,有3~5个。病部产生分生孢子进行多次重复侵染,使病害逐渐蔓延扩大,后期病菌产生闭囊壳越冬。在温暖地区,病菌无明显越冬期,以分生孢子在寄主作物间辗转传播危害植株。

2.3 斑潜蝇

发病症状:

成虫、幼虫均可危害豆科植物,且世代重叠。幼苗和成株均会受害。雌成虫刺伤植物叶片后,进行取食和产卵,幼虫潜入叶柄、叶片和茎杆为害,因叶绿素被破坏而形成白点,然后逐步为害形成不规则的蛇形白色虫道,影响光合作用。受害植株下部叶片发黄,并向上发展,植株矮化,而且受害植株因伤口多,长势弱,也易染上根腐病,重者叶脱落,茎中空,植株因水分和养分受阻而逐渐枯死。苗期受害,因养分输送受阻,有机养料累积,刺激细胞增生,造成根茎部肿大,有的会开裂。后期受害则造成花、叶、荚过早脱落,造成果实被灼伤,严重的造成植株萎缩枯死。

3 发病原因调查

3.1 根腐病

菜豌豆根腐病各地均有分布,普遍发生,是重要的土传病害,严重时能造成大片死苗,为害严重。在干旱年份,地下害虫多,伤根地块、连作地块,低洼潮湿地、土质粘重、透水透气性差,土壤过干或过湿的土地发病重。病菌以种子、土壤和病残体进行传播。发病适宜温度为24~33℃。

经过实地调查,根腐病的发病率较高,除了种子本身可能带病外,还与各村的栽培习惯有关。调查结果显示此病在E村、D村、B村发病率较高,这三个地方有一个共同点,即灌溉所用的水为同一条河中的水,此河中之水看上去犹如墨汁,且散发出恶臭的气味。本人在A村做了一组对照实验,实验组菜豌豆取河中的水来灌溉,对照组菜豌豆用自来水灌溉,结果实验组菜豌豆大部分患病,对照组未患病。为了证明实验的可靠性,本人还进行了大量的询问和观察,发现菜农用不干净的水灌溉菜豌豆的田块中的菜豌豆发病率较高。由此可知,此病的发生与灌溉所用水干净程度有关。

3.2 白粉病

是一种少见的种子带菌传播的白粉病,该病的发生流行同品种抗性及气候有很大关系,以多雨季节发病,昼暖夜凉、多雨露、潮湿的环境易于发病,天气干旱时,该病仍可严重发生。田间温度22~24℃是病菌侵染的最适温度。植株长势衰退,在田间低温高湿条件下,也易造成病害的发生。

通过咨询菜农及查询资料,菜农所播种种子均为高价购买的合格抗病种子,且发病有一定的规律,即在天气变化激烈或持续高温时经常有此病,因此排除了种子带菌的可能性。从而得知此病的发生主要受气候的影响。

3.3 斑潜蝇

斑潜蝇在各地发生的代数与气候关系很大,气温越高,发生代数越多。该虫在南方各省年发生一般为21~24代,无越冬现象,成虫以产卵器刺伤叶片,吸食汁液,雌虫把卵产在部分伤孔表皮下,卵经2~5d孵化,幼虫期4~7d,末龄幼虫咬破叶表皮在叶外或土表下化蛹,蛹经7~14d羽化为成虫,每世代夏季2~4周,冬季6~8周。

此病在所调查的各个村中发病率均很高,2010年至2011年禄丰县降雨较少,持续的高温及适合的农作物使得此病的发病率较高。

4 影响发病的因素

4.1 气象因子

经过多年的数据分析,发现在天气变化激烈的情况下,容易发生病虫害;过于干旱或浸水的田地也易发生病虫害;连作的田地容易发生病虫害。

4.2 品种

栽种抗病品种比一般品种的长势较好,如食荚大菜蜿1号抗病、早熟;紫花食荚豌豆长势旺盛,分枝力强;新珍食荚菜豌、耐热抗病,品质优;美珍(台中30号)结荚部位低而整齐,荚大,味甜质脆;珍蜜荚大而肥,适应性强,味特甜;无须豆尖1号播后30d即可采嫩尖上市,可连续采9至10次;新品种中豌四号、五号、六号,翠珠、奇珍76、舞荚、腾飞一号等已推广种植。

4.3 栽培习惯

栽培习惯常常成为菜豌豆长势是否良好的一个关键因素。对于分枝旺的品种,栽种时密度要适中,保证通风透光;在播种前,应对种子进行药物拌种,不用未腐化完全的有机肥料,无论是在幼苗还是成株,都要做好病虫害的防治工作;土壤不能过于干旱,也不能过于潮湿;忌连作,至少要间隔2年,最好用稻田或葱蒜类进行轮作。

4.4 环境条件

菜豌豆对土壤要求不严,但以疏松富含有机质的壤土或沙壤土为宜。在整个生长期都要求湿润的土壤和空气条件,特别是在开花结荚期和采收嫩荚为主的栽培要求良好的光照和温暖的气候,适温15~20℃,不能受旱,否则生长受抑制,降低产量和品质。灌溉水若不干净、含有致病菌,植株很容易染病,特别是根腐病,并由此引发一系列的并发症,使农作物受害。

5 菜豌豆病虫害的防治措施

5.1 根腐病

防治方法:①种子的选择与处理:选择抗病品种;或者用种子重量0.4%的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20%三唑酮乳油、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拌种。也可用10ml2.5%适乐时拌种2.5~3kg或用75%百菌清每亩15克拌种之后再播种。②药剂防治:发病初期,喷淋70%甲基托布津可湿剂500倍液,或77%可杀得可湿剂500倍液,或40%多·硫悬浮剂800倍液,或14%络氨铜水剂300倍液,或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加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克病灵乳剂500倍液50~60kg浇根,每株灌药液100ml,每10d施1次药,连续喷药2~3次,或者用用绿享杀菌王兑水1200倍或用2.5%适乐时兑水6000倍浇根。注意农药的轮换使用,以延缓抗药性的产生。④加强田间管理,干旱时及时灌水,多雨时疏沟排水,防止田间积水,适当增施钾肥,合理种植,保证通风透光性好,提高植株抗病力,不偏施氮肥。⑤与其他不会有此病的农作物如白菜或葱蒜类进行两年以上的轮作。

防治效果:发病植株连续用药,3d后天即可看到植株有所好转,有新根长出,一个星期之后植株即可恢复健康,连续用药2~3次,起到预防的作用。

5.2 白粉病

防治方法:①种子的选择与处理:选择抗病品种;播种前用药剂拌种,用种子重量0.3%的70%托布津加75%百菌清以1:1的比率拌种,密封72h,可推迟病害发生。②药剂预防。本病多发生在生长中后期,及早喷药预防应在植株初花期开始。即在菜豌豆第一次开花或发病始期,用50%多菌灵500~800倍,50%甲基托布津1000倍进行防治,或者喷洒50%三唑酮硫悬浮剂600倍液。病害盛见期改喷25%三唑酮悬浮剂或乳油1500~2000倍液,或者用12.5%腈菌唑1000倍液、百菌清600倍液、或甲基托布津600倍液、仙星800倍液等交替使用。切忌长期使用一种农药。每7 d/次,连续喷药2~3 次。采收前10 d停止用药。③加强田间管理,选择地下水位低,利于排水的田块种植,不要连作,及时清除田间病残体。

防治效果:用药0.5h之后即可看到效果,白粉消失。

5.3 斑潜蝇

防治方法:应以菜豌豆幼苗期为防治重点,目前较有效的药剂是灭蝇胺,用灭蝇胺2000倍、爱福丁3000倍进行喷雾,或用40%乐果乳油1000~1500倍液50~60kg喷雾。或者用98%巴丹原粉兑水600倍或1.8%斑潜皇兑水1000倍喷雾[7]。每7d/次,连续喷药2~3次。注意交替喷施,喷匀喷足。采收期前10d应停止用药。

防治效果:用药1min左右即可看到斑潜蝇死亡。

6 总结

通过这次对菜豌豆病虫害的调查,对禄丰县菜豌豆病虫害的种类和发病率有了一个系统的认识,从调查情况来看,禄丰县菜豌豆主要的病害有根腐病、白粉病,虫害有斑潜蝇,只有了解病虫害的种类及症状才能对症下药,针对菜豌豆病虫害的调查对病虫害的防治有着重要的意义。

猜你喜欢

根腐病豌豆病菌
番茄萎蔫膨果慢 当心根腐病
我国大蒜主产区大蒜根腐病病原真菌的分离及致病性初步研究
茴香根腐病 防治有办法
小病菌影响鸦片战争
冬天用围巾包住口鼻为什么不好
豌豆笑传
胡萝卜镰刀菌根腐病病原菌的鉴定
豌豆笑传之拔罐
病菌的克星
Trouble in Disneyl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