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病虫害防治误区及技术措施
2019-02-20屈文丙
屈文丙
(安徽省临泉县鲖城镇农业综合服务站,安徽 临泉 236424)
农业在我国拥有悠久的历史,在农业生产中,小麦是主要的农作物产品,其产能和质量关系到粮食安全和社会稳定,对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积极意义。小麦种植对环境要求较高,其种植中容易遭受病虫害侵袭,进而降低种植质量和产量[1]。但是当前,在防治病虫害中依然存在一些误区,防治技术陈旧落后,对行业发展带来负面影响,因此,如何采取有效的措施预防和治理病虫害,是当前行业急需解决的关键问题。
1 小麦病虫害防治存在的几点误区
1.1 防治时间
如果小麦遭受病虫害侵袭,会对其产量和质量带来严重影响,如何选择防治时间,是提升防治效果的关键因素。但是当前,很多种植户由于缺乏专业知识和专业技术,难以在正确的时间采取科学的防治技术,进而导致防治措施不到位,例如一些农户为了降低种植成本,在发生病虫害后拖延治理时间,导致小麦难以正常生长,进而降低种植产能,影响种植经济效益。
1.2 防治方法
不同时期的小麦病虫害,其防治方法和技术措施也存在差异,如果采用错误或者不恰当的防治方法,不仅难以根治病虫害,甚至还可能影响小麦生长。但是当前,一些种植户对常见病虫害缺乏正确认知,依然沿用以往的方式进行防治工作,防治手段没有突破性以及针对性进展,对种植产量和小麦质量带来影响。
1.3 药剂使用
化学药剂是当前我国小麦病虫害防治中较为常用的技术手段,但是针对叶枯病、蚜虫、吸浆虫、锈病等常见病虫害,其使用的化学药剂也各不相同,如果药剂使用错误,会降低小麦质量,无法根除病虫害[2]。当前,一些农户对常见病虫害缺乏认知,经常使用同类药剂进行治理,不仅增加了防治成本,同时还错过了最佳防治时间,导致产量和品质下降。
1.4 灌输作业
灌输作业是促进小麦生长的重要技术手段,其可以有效防治病虫害,但是当前,一些农户在灌输作业中,没有科学把控灌水量,对小麦的种植质量和生长效率带来负面影响。
2 小麦病虫害防治技术
2.1 播种前期
播种前期是有效预防病虫害的重要阶段,种植户需要做好这一阶段的防治工作,进而确保小麦种植质量。在小麦播种前,种植户需要对田间的杂草进行及时清除,进而优化以及改善种植环境.在选择小麦品种中,需要结合土壤质量、种植地点、当地气候等因素进行科学选择,尽量引进具有较强抗病能力和高产量的麦苗,进而在后期可以有效抵御病虫害侵袭,同时,针对病虫害高发地区,需要提前进行土壤治理,保证土壤营养均衡。播种密度和数量对病虫害防治具有直接影响,在播种前期,种植户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合理规划种植密度,为小麦种植质量和产量提升奠定基础[3]。
2.2 播种时期
在小麦播种过程中,防治病虫害是种植的主要工作内容,种植户需要通过种子处理以及合理使用药剂优化防治效果,进而减少各种病虫害对农作物生长的影响。首先,对小麦种子进行处理,采用水和甲基柳磷乳油对种子进行科学拌种,提升种子的抗病能力;其次,选择化学药剂,种植户在选择化学药剂中,需要针对常见病虫害选择具有较强针对性的药剂,注重使用低残留、污染小等药剂,植户也可以使用生物药剂,在保护生产环境的同时,提升小麦作物的品质[3]。
2.3 返青时期
在小麦种植返青时期,红蜘蛛和枯萎病是较为常见的病虫害,种植户需要提升重视程度,采取有效措施进行综合防治,同时,药物剂量和药物种类对防治效果具有直接影响,需要种植户结合具体情况科学选择、谨慎控制。首先,如果发现小麦遭受病虫害侵袭,进行结合其症状进行病虫害判断,采取针对性措施进行防治;其次,建立科学的病虫害防治体系和防治制度,保证在发生病虫害后可以及时治理;最后,结合幼苗的具体生长情况,使用辛硫磷乳油或者甲基异流磷乳油,均匀喷洒到农作物中,对麦田进行翻土处理,进而提升病虫害防治效果。
2.4 抽穗时期
抽穗时期是影响小麦种植质量和产量的关键时期,同时也是病虫害高发时期,在这一阶段,较为常见的病虫害包括叶枯病、蚜虫、赤霉病、叶锈病以及白粉病等,种植户需要采取科学的措施进行防治[4]。首先,使用杀菌剂和杀虫剂优化小麦生长环境;其次,如果发现病虫害侵袭需要使用三唑酮可湿性粉剂进行治理,重点对顶部进行药剂喷洒,进而提升治理效果。
3 结语
随着我国小麦种植行业的快速发展,病虫害成为了影响种植产量和品质的重要因素,种植户需要加强学习,认识到病虫害防治中存在的不足和误区,掌握先进而有效的防治技术,针对小麦生长规律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综合治理,进而提升种植产量,实现农户增收增效,确保我国粮食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