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科研道路上砥砺前行 为兴疆固边服务

2019-02-20新疆财经大学科研处汤琦瑾教授

新疆财经大学学报 2019年1期
关键词:科学研究新疆教师

(新疆财经大学科研处 汤琦瑾教授)

科研工作不仅关系着高校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而且关系着人才培养的质量和层次。在科研道路上把“艰苦奋斗、自强不息、扎根边疆、甘于奉献”的胡杨精神根植于心,并将其与党中央治疆方略和新疆工作总目标结合起来,砥砺耕耘、滋兰树蕙,是每一位新疆高校教师的责任担当。

一、体现“社会温度”的科研是新疆高校的职责所在

1.科学研究是培养合格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需要。高校是传播知识和价值观的地方,立德树人是高校办学的核心任务。2018年5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考察时指出,“培养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人,说具体了,就是培养社会发展、知识积累、文化传承、国家存续、制度运行所要求的人”。教师承担着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的历史使命,肩负着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人的时代重任。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要求高等教育不仅要关注存量知识的传授,更要关注新知识的产生以及对真理的探索和追求,教师要用人格魅力,在甘于奉献中在学生心中播撒希望。

科学研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高校办学的质量。在新疆,“三股势力”把校园作为渗透破坏的领域,同我们争夺阵地、争夺师生、争夺人心的斗争十分激烈。面对各种文化和思潮的汇聚碰撞,新疆高校应坚定马克思主义、践行马克思主义,切实增强做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工作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扎根边疆,并形成一批有广度、有深度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用事实教育和引导学生做马克思主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忠实践行者和积极传播者,将马克思主义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努力成为扎根边疆、献身边疆的新时代有用之才,真正担当起中华民族的复兴大任。

2.科学研究是服务新疆工作总目标的需要。科学研究是服务社会的重要载体,也是文化传承的重要手段。高校是知识的聚集地,运用知识服务社会是高校的重要功能之一。正如习总书记在与北京大学师生座谈时所说,“世界一流大学都是在服务自己国家发展中成长起来的”。随着社会领域的一系列深刻变化,新疆高校通过科学研究主动服务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承担更高历史使命,这既是责任所在,又有助于凸显自身价值并拓展发展空间。在新疆,牢牢把握新疆各民族文化是中华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增强各族人民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是社会和谐稳定的要求。

“胡杨精神”不会随着时代发展而过时,在特殊的环境下更有其特殊的价值体现。当前,我们应围绕新疆工作总目标,以胡杨的坚韧不拔精神坚持学术研究,破除思想迷雾,充分发挥新疆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思想库的作用,不断推动形成社会共识;以胡杨的坚守和执着精神进行社会实践和调研,诊社会问题的症结之所在,为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等建言献策,对现实问题进行回应性研究,提供可行性方略,真正发挥高校在经济社会发生波动时的“方向盘”和“稳定器”作用。

3.科学研究是大学教师实现“四个统一”的需要。科学研究影响着高校的办学实力和长远发展,对提高教学质量起着先导作用。“全面提高高等学校教师质量,建设一支高素质创新型的教师队伍。着力提高教师专业能力,推进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注]详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这是对新时代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的要求。大学根植于高深的学问,而深厚的学问离不开科学研究。高校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离不开扎实的科学研究,高质量的教学离不开深入的科学研究,高校的发展也离不开高水平的科学研究,可以说学术创新能力是体现大学水平的根本标志。科学研究是高校教师创造知识的源泉。对理工科而言,最高水平的创新是方法的创新;对社会科学而言,最高水平的创新是思想的创新。因此,高校不仅是社会进步的发动机,更是把握社会发展方向的思想库。高校是师生教学互动、探究学术的地方,从某种意义上说,最好的研究者才能是最优秀的教师。作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重要阵地,在高校这个学习共同体中,“坚持教书和育人相统一,坚持言传和身教相统一,坚持潜心问道和关注社会相统一,坚持学术自由和学术规范相统一”[注]详见习近平在2016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是高校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新疆高校肩负着培养经济社会发展所需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重任,而现代大学生大多思维敏捷、眼界开阔,因而一名合格的高校教师不能仅仅是知识的复读机,而是要深耕专业领域练就深厚的学术功底,不断获取新知识。这就要求教师通过科研不断强化自我、不断成长,把教育教学的研究性和科学研究的教育性结合起来,在做好学生科学研究领路人和指导者的同时,培养学生严谨的学习态度,引领其自奋其力、自致其知,让有限的生命在无限的拼搏中闪烁光芒。

二、创造和谐的科研生态,为兴疆固边服务

1.搭建科研平台,培育高水平的科研团队。高校科研的关键在于科研团队的建设,而激发和培育现有科研队伍的科研激情和科研能力是重中之重。地方高校应在认真分析自身特点和学科优劣势的基础上对科研工作进行认真谋划,明确科研平台建设的重点方向。新疆高校除积极申报省部级及以上科研平台外,还可借对口援疆的政策优势以及对口支援高校的力量,通过“有选择搭建科研平台+有计划培育科研团队”,跨学院、跨学科并深度融合现有特色和优势科研资源,夯实科研平台;同时加强与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和对口支援高校的沟通与对接,拓展校校协同、校所协同、校企协同、校地协同等模式,以项目为纽带、以成果为导向,凝聚科研力量实现重点突破。通过科研平台可开展基础性、前瞻性研究,也可面向国家和新疆的重大战略布局及重大需求开展应用型、攻关型研究,在培育科研团队的同时,不断提升新疆高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的能力。

同时,借助科研平台还可有组织地整合、引导教师和学生参与科研活动。就教师培养而言,学校可利用科研平台吸引社会课题并组织校内教师开展研究,通过思维的碰撞与融合提升科研质量;发挥骨干教师的科研特长,集中优势科研资源组织跨学科重大项目的申报;通过以老带新促进科研团队成员的交流与合作,实现教师从“科研新手”到 “科研专家”的成长。就学生培养而言,可借助科研平台组织竞赛等活动,引导学生进行科研活动,提高其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其逻辑思维和创新思维。此外,还可以课题研究为线索使教学内容更加形象化和立体化,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率,进而输出满足社会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2.立足地方性,突出特色领域,建设新疆高校智库。地方高校是推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尽管在前沿性方面地方高校无法与国内一流大学相比,但依托区位优势和地区资源形成鲜明的专业优势并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是大多数地方高校的发展路径。高校的科研工作既有为地方建设服务的天然基因,也有为地方建设服务好的责任。只有立足地方经济对社会发展有所作为,新疆高校的科研工作才能在凸显特色并不断增强竞争力的基础上实现良性循环。高校的科研优势不仅存在于科技方面,人文优势也十分明显。“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应该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从我国改革发展的实践中挖掘新材料、发现新问题、提出新观点、构建新理论”[注]详见习近平2016年5月17日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因此,新疆高校应紧紧围绕自治区党委“1+3+3+改革开放”的工作部署,围绕如何用足用好稳定红利,抓好三大攻坚战,在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乡村振兴战略等方面利用学科优势和智力优势,作出前瞻性分析和预测,充分发挥高校智库的作用,把教师的学术追求同各族人民的共同利益密切联系起来,提升高校在新疆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

“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高校教师的教学和科研工作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如今,只局限于现有的理论和教材进行单一的课堂讲授已不能称之为合格的教师。通过科研服务地方经济,高校应让更多教师“走出去”,丰富思维,了解社会动态,掌握新知识,并将研究成果不断更新于教学素材中,把研究心得通过不同的教学方法运用到教学实践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加快学校与用人单位互动的同时,为教学开发更多的学习和实践资源,给学生提供参与企业生产、技术研发和管理过程的机会,培养和锻炼其独立思考能力、创新思维以及团队合作能力,形成“教学——科研创新——科研反哺教学”的良性互动。

3.以科研评价和奖励机制为引导,以科研体制改革和创新保障和谐的科研环境。改革和创新是科研工作的重要推动力。创新意味着不因循守旧、墨守成规,良好的学术环境和制度氛围是培养创新精神的土壤。高质量的科研成果不能单纯等同于高级别的课题项目和核心期刊发文量。对地方高校来说,科研成果的应用是科研竞争优势的重要体现,主要表现在成果的转化、采纳以及应用于教学素材等方面。因此,推进可持续的科研体制改革不仅需要新疆高校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抓好赋予科研机构和人员更大自主权有关文件贯彻落实工作的通知》等文件精神,从顶层设计上解放科研束缚、激发科研活力,引导教师发挥科研热情积极参与经济社会发展实践,还需要把科研评价和教学评价有机结合起来,实现科研和教学联动,保证科研工作有效开展。

科研体制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而科研评价机制则是高校科研创新活动的风向标,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高校科研的状态和质量。多元化的科研评价体系改革其核心是质量、创新和贡献,应重点关注以下方面:第一,评价主体的多元化。从单一的行政机构评价转变为利益相关者参与的综合评价。第二,评价标准的多元化。可针对不同类别的研究建立分类评价标准。如基础研究重点考核科研成果的同行评价或国际评价;应用研究重点考核包括科研影响力在内的研究产出情况,尤其是与高校特色及区域特点、行业特点的关联度,以及在实际工作中的运用程度。第三,建立容错机制。科研人员在探索未知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失误,宽容科研人员在研究创新中的失误和错误,有利于增强其研究信心和活力,有利于原始创新活动,也有利于塑造宽容和谐的研究氛围。

完善的科研评价体系离不开相应的科研激励机制,应通过合理的激励政策引导教师崇尚科研创新,注重科研质量,并让有能力的教师都能参与科研活动。如可适当简化评定程序,重奖原创性研究成果和解决地方重大现实问题的应用成果;在科研成果转化中改革成果的处置权、收益分配权等,合理利用多种激励方式调动教师进行科研成果转化的积极性。同时,对科研人员实行精神激励,如为优秀科研人员提供更好的个人发展机会和更适宜的工作内容等。

和谐的科研环境离不开良好科研氛围的培育。新疆高校应更合理地配置现有资源,为教师集中精力做科学研究解决后顾之忧;行政人员应齐心协力为科研工作者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科研管理部门应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和新媒体技术推动科研管理信息化平台建设,通过有组织的学术分享、学术讨论,引领并带动教师科研能力及科研水平的提升,进一步营造科研共同体氛围。

猜你喜欢

科学研究新疆教师
欢迎订阅《林业科学研究》
《老龄科学研究》(月刊)欢迎订阅
最美教师
欢迎订阅《纺织科学研究》
纺织科学研究
教师如何说课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新疆多怪
圆我教师梦
新疆对外开放山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