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美国《儿童与家庭阅读报告》剖析及儿童阅读的新趋势

2019-02-20付伟棠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 2019年1期
关键词:家庭数字儿童

付伟棠

(1.南京大学a.信息管理学院,b.出版研究院;2.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

随着全民阅读的开展,阅读活动的类型日益丰富、对象日益多元,关注、鼓励、推广儿童和家庭阅读是其重点内容之一,且已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支持与参与。如,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开展的“书香中国”活动中的“书香之家”评选,树立优秀的家庭阅读榜样;全国各级妇联积极响应全民阅读的号召,整合资源,广泛开展多样化的亲子阅读活动;教育部从加强对中小学图书馆的建设着手,保障儿童阅读环境,建设书香校园。

然而,业界和学界对我国儿童和家庭阅读的现况,尤其对儿童的阅读行为及需求的了解较为贫乏和模糊,也缺乏科学、全面、系统的调查与分析。2016年7月,第六届书香中国·北京阅读季·北京儿童阅读周暨中国童书博览会主办方发布了《中国城市儿童阅读情况调查报告》,这是全国首份儿童阅读调查报告;[1]2017年5月31日,广州少年儿童图书馆发布《2017年广州市未成年人阅读报告》;[2]2017年11月3日,深圳发布了全国首份城市流动儿童家庭亲子阅读状况调研报告。[3]可见,我国最近一两年才开始有专门针对儿童和家庭阅读的调查报告,在这方面的起步较晚。

相比而言,美国在儿童与家庭阅读方面的调研则开展得较早,且保持周期性不间断地进行,积累了丰富的数据和分析结果,其中的一个典型案例就是从2006年开始的《儿童与家庭阅读报告》。随着十余年调查经验的累积,《儿童与家庭阅读报告》呈现出向外拓展的趋势,即调查对象逐渐扩大,不仅限于美国本土,也延伸到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新西兰、印度等其他英语国家,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和良好的社会效益。

1 《儿童与家庭阅读报告》概况

《儿童与家庭阅读报告》(Kids&Family Reading Report,KFRR)由全球最大的儿童图书出版商和分销商Scholastic发布,始于2006年,两年1版,目前已发布到第6版(由于2006年第1版文本当前无法获取,下文数据与分析均不包括该版)。KFRR主要调查美国0-17岁儿童阅读及家庭阅读的情况,2015年后开始扩展到其他英语国家。[4]KFRR调查的对象主要包括两类:一类是6-17岁的儿童,另一类是他们的家长(也包括0-5岁儿童的家长)。调查主要采取问卷的方式进行,编制针对儿童和家长的问卷各一份,由各自分别作答,家长可以协助难以独立理解问卷的儿童(6-8岁),但须儿童独立完成回答。[5]在调查样本的选择上,以最新的2016年KFRR为例,由GFK公司采用其涵盖全美的知识面板(Knowledge Panel)进行样本的选取与招募,同时也根据美国人口普查局2013年3月的人口普查中0-17岁儿童的基准分布对最后的数据进行加权,以确保样本的人口统计分布的合理性。[4]

纵观历次KFRR的目录框架,可以看出其内容主要包含四个部分。① CEO的一封信(ALetter from the CEOof Scholastic):主要介绍KFRR的宗旨和发展,彰显其价值。② 重要发现(Key Findings):简介KFRR调查分析的结论,将具体的调查结果和分析进行浓缩,给读者以整体的数据和结果。③ 主题内容(Section):分章节、用大量的文字和图表详细介绍各项主题的调查情况,如2016年的调查包括“儿童及家长想在童书中获得什么”“为快乐而阅读”“大声朗读”“暑期阅读”“最喜爱的童书”等。④ 附录(Appendix):主要包括调查方法介绍、样本的人口学统计、其他调查数据展示等。

尽管历年KFRR调查的对象都是儿童及其家长,但每一版都有不同的侧重点:2008年,调查了技术、互联网给儿童阅读带来的积极影响和哈利·波特系列读物的强大影响力;[6]2010年,调查了互联网、数字设备、游戏等对儿童阅读的负面影响;[7]2012年,重点调查了儿童阅读电子书的情况;[8]2014年,关注高频儿童阅读者的养成以及大声朗读的重要性;[9]2016年,探讨儿童阅读的乐趣及家庭态度、行为等(见下表)。需要说明的是,本文所用的“儿童”概念,遵循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的界定,即“十八岁以下的任何人”。

2 《儿童与家庭阅读报告》内容分析

在KFRR持续的十余年中,美国儿童与家庭阅读的很多行为和现象都产生了变化,如儿童书籍的获取、暑假阅读的推广等,这些变化在报告中都有所体现。纵观2008-2016年的5版KFRR可以发现,报告主要调查了4个方面的内容:儿童的阅读动机、儿童的阅读行为、家长对儿童阅读的影响、儿童喜欢的书籍类型。

核能的释放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重核的裂变,另一种则是轻核的聚变[1]。核聚变是指由质量较小的原子,在一定的条件下产生原子核聚合作用,生成质量更大的原子核,并随之释放巨大能量的一种核反应。

表 历年《儿童与家庭阅读报告》(KFRR)主题内容

2.1 儿童的阅读动机

阅读动机被认为是一个多维度的系统构成。Guthrie等将其定义为个人对阅读的目标与信念,并从4个维度来解析阅读动机的构成:自我效能感、内在动机、外在动机、社会性动机。[10]1997年,他们继续将阅读动机的构成细分为11个维度:阅读效能、挑战、好奇心、参与、重要性、躲避、竞赛、认可、成绩、社会理由、顺从,并设计出包含53个题目的阅读动机量表(The Motivation for Reading Questionnaire,MRQ)。[11]然而在KFRR的调查中,并未对所有阅读动机的维度都有涉及,而是着重调查了其中的几个维度。

(1)为快乐而阅读。这是儿童阅读的典型内在动机。2008年的调查显示,68%的儿童觉得为快乐而阅读是很重要的,82%的家长也希望他们的孩子是为了快乐而阅读更多的书。这是儿童阅读最重要的动机之一。此外,从阅读频率上看,24%的儿童每天都能从阅读中获得乐趣,54%的儿童有2-3次/周从阅读中获得乐趣。[6]然而对所有儿童来说,随着年龄的增长会出现一个现象,即从阅读中获得的快乐变少了,快乐的程度也下降了。最重要的一个原因是难以找到自己喜欢的书,且年龄越大的儿童越倾向于通过上网得到乐趣,而非阅读。

那么,儿童通过快乐阅读获得了什么样的结果呢?2010年的KFRR显示,儿童认为自己最大的收获是阅读开阔了自己的想象空间、书里的故事和人物激励了自己、获得了新的知识。[7]然而在“哪种收获更重要”的问题上,儿童的回答发生了有趣的改变:娱乐成为了第一,其次是学业上获得成功,而发挥想象力则排在了后面。此外,在阅读介质方面,大多数儿童从纸书中获得的乐趣比从电子书获得的更多。

可见,获得快乐是儿童阅读的第一源动力,而越小的儿童从阅读中获得的快乐越多,也正好印证了“阅读要从娃娃抓起”的说法。此外,提高想象力、学习新知识的“额外收获”也对儿童未来的学习过程有较大的助益。

(2)相信阅读的重要性。在对阅读的重要性的调查中,儿童和家长表现出了惊人的一致,或者说儿童受家长的影响极深。家长认为阅读是儿童最应掌握的技能之一,因此有一半的家长在孩子不到一岁的时候就开始给他们读书。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家长常常通过把书作为礼物送给孩子、给孩子看由书改编的影视作品、鼓励孩子利用电子设备阅读等一系列“小花招”来提高他们的阅读兴趣,吸引他们多读书。儿童慢慢地体会到阅读的“好处”,如有更多的机会上一个好的大学(90%),长大了得到好工作(87%)等;反之,如果阅读能力不好,成长过程会艰难很多(78%)。[6]随着年龄的增长,阅读的重要性在儿童的认知中逐渐下降,因为儿童的阅读时间被电视、手机、电脑、社交媒体、游戏等众多娱乐设备和项目分摊。[9]

(3)为了挑战自己的阅读水平。2014年的调查发现,有36%的儿童(4-12年级)习惯于选择高于自己阅读水平的书,其中有近一半的儿童直接说“我就是为了要挑战自己”。要更好地挑战自己,顺利读完一本书,当然最好这本书是自己选的,而不是家长或者老师强迫儿童阅读的,92%的儿童会把自己选的书读完。退一步来说,即使不能完全自由选择自己想要阅读的书(44%),也希望能在老师推荐的书单里面选自己更喜欢的书(44%),而不是完全读老师布置的阅读作业(12%)。[8]可见,儿童对于是否能在一定程度上自主选择读物是非常在意的。

2.2 儿童的阅读行为

(1)阅读频率的变化及特点。KFRR的调查发现一个很明显的趋势,即儿童阅读的频率在整体上随年龄的增长而下降,主要原因包括适龄的好书不足、电子设备与其他娱乐方式抢占了阅读的时间、学业的压力。KFRR按照阅读频率定义了高频读者(5-7天/周)、中频读者(1-4天/周)、低频读者 (<1天/周),并发现高频读者具有以下特点:认为自己在享受阅读、坚信阅读的乐趣很重要、父母经常阅读、很早就开始朗读、花更少的时间在电脑上、读自己选的书、有数字阅读的经验、多拥有大的家庭图书馆、了解自己的阅读水平、由父母培养形成了阅读习惯等。[9]

(2)纸本阅读与数字阅读共存。KFRR一直关注技术对儿童阅读的影响,最主要的关注点就是数字阅读的兴起。2008年,2/3的儿童(9-17岁)相信在未来10年,数字阅读必定兴盛。果然,2010年,已有25%的儿童有数字阅读的经验;2012年,阅读过电子书的儿童的比例上升到了46%;2014年,该数据稳步上升到61%。有超过一半未阅读过电子书的儿童有兴趣尝试数字阅读,72%的家长有兴趣让他们的孩子去阅读电子书。儿童和家长都认为数字阅读具有3个优势:容量大,可存放大量图书;便携,能随时随地获得并阅读;是一种新潮的、有趣的阅读方式。[8]

尽管儿童数字阅读进展惊人,但纸本阅读并未因此被取代。相比电子书,66%(2010年)的儿童更愿意读纸书。在阅读电子书的儿童中,80%儿童读的纸书比电子书更多,也从纸书中得到更多的乐趣。可以说,纸本阅读和数字阅读各有优势,在孩子们的眼里,纸书更便于与朋友们分享和在睡前阅读,而电子书则便于保持阅读的私密性和在旅途中阅读。[8]

(3)大声朗读。KFRR从2014年开始关注家长给儿童大声朗读的行为,发现超过9成的家长都在家里这么做,家长的理由主要有以下几个:希望孩子发展词汇和语言技巧、希望孩子通过书本获得乐趣、希望孩子开始认识字母和文字、大声朗读是另一种与孩子连接的纽带、建立睡前阅读的习惯。[9]家长给儿童大声朗读的频率随着儿童的年龄增长而下降,主要的原因是儿童逐渐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或者家长想培养儿童的独立阅读能力。

对儿童来说,不管哪个年龄段,都有超过8成的儿童喜欢家长在家对他们大声朗读,这是一个有趣的现象。如,当家长希望培养儿童(6-11岁)的独立阅读能力而逐渐减少大声朗读的频率甚至停止朗读时,仍有40%的儿童希望家长能继续给他们大声朗读。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儿童认为这是和父母在一起的一个特别的时刻,和父母一起阅读是很有趣的,让他们很放松。

2.3 家长对儿童阅读的影响

从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的角度来说,家长对儿童阅读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KFRR也很清楚这一点,一开始就对其进行专题调查,2014年后则直接融入到每个专题中去探究家长在儿童的阅读过程中的角色和作用。

(1)家长是儿童阅读最重要的领航人。父母是儿童早期的模仿对象,2008年的调查显示:阅读频率高的家长,其孩子也是高频读者的占42%;而不怎么爱阅读的家长,其孩子是高频读者的仅占7%。[6]阅读频率高的家长会采用各种小技巧来鼓励孩子阅读、培养其阅读习惯,有些技巧很有效,如让孩子自己选择要阅读的书、保证家里随时都有有趣的书、限制孩子使用电子设备的时间等。家长在儿童阅读的过程中承担了图书推荐人、阅读指导者、阅读环境保障者的角色,是儿童阅读最重要的领航人,尤其是在儿童还不能独立阅读的时候。

(2)随着儿童年龄增长,家长的角色从阅读指导者转为支持者。在选书方面,对5-11岁儿童来说,母亲排在图书推荐者的首位,对12-17岁儿童来说,朋友的影响力超过了家长,而且他们还把选择的目光放到了互联网。[6]这时,家长的角色开始转变成儿童阅读的支持者,如成为阅读榜样型的家长、建立一个家庭图书馆并做好资源保障、给孩子设定好阅读目标、安排好阅读计划等。[7]

(3)观念与期望值给儿童阅读带来压力和负面影响。家长往往不是儿童阅读的专家,他们的一些观念会影响儿童阅读的健康发展。如,在图书选择方面,虽然绝大多数家长都赞成孩子选择自己喜欢的书,但家长还是低估了选书的重要性。2008年的调查显示,难以发现喜欢的书是儿童阅读频率减少的主因,家长对这一难题也很苦恼,但解决办法并不多。同时,家长对儿童阅读的期望值也给儿童带来一定的压力。2012年暑期阅读调查中,儿童基本能满足家长对于阅读数量的期望;2016年的调查则显示,尽管大部分儿童与家长都认为暑期阅读是重要的,但是比例上产生了一定的差距(80%VS 96%),这就说明家长的期望成为了部分儿童在阅读中的负担。

2.4 儿童喜欢的书

KFRR反复证明,儿童最喜欢自己选的书,最愿意读完的也是自己选的书。儿童对选什么样的书有自己的想法,如,能让我笑的、能发挥想象力的、讲一个虚构的故事的、书里面有我想成为的人物、能教我一些东西的、有一个谜题或者难关要去解决的等。[9]调查发现,在这些想法的指导下,一些图书成为最受美国儿童喜爱的书(部分)。

(1)哈利·波特系列小说。哈利·波特(Harry Potter)是世界最畅销的系列小说之一,也是儿童最喜欢阅读的系列书之一。2008年的调查发现,3/4的儿童说自己永远是哈利·波特小说的书迷,会一直保存着书长大。哈利·波特系列小说对儿童阅读有相当正面的影响,2/3的儿童认为自己在阅读了该书后在学校的表现更好了,家长也同意这一观点;3/4的儿童因阅读了哈利·波特系列小说而对其他的书产生了兴趣。[6]此外,哈利·波特小说基本不受年龄限制,是家长与儿童都喜爱的书。家长把哈利·波特小说列为孩子最应该读的书之一,因其具有几个特点:关注友谊、忠诚的品质,展示正义战胜邪恶的过程,孩子可以和主人公一起成长,富有想象力。

(2)苏斯博士绘本(Dr.Seuss)。苏斯博士是著名的儿童文学家、教育学家,其绘本系列被美国教育部指定为重要的儿童阅读辅导读物。苏斯博士绘本因具有如下特点,极受6-8岁儿童及其家长的欢迎:经典、提高儿童词汇量、学习押韵技巧、激发想象力、有趣。[5]

(3)小屁孩日记系列(Diary of a Wimpy Kid)。小屁孩日记系列以一个瘦弱、犹豫的中学生格雷的视角,记述了他在中学有趣而又冒险的生活。小屁孩日记系列在6-17岁的儿童中有很高的人气,家长也因如下原因十分建议孩子阅读:书中列举了一些所有儿童都会面临的情况、轻松有趣的阅读体验、贴合实际的人物性格。[5]

以上受儿童欢迎的读物的一些特点值得被总结并分享给我国的儿童教育者、儿童文学创作者、儿童阅读推广者和家长们。

3 儿童阅读的新趋势

KFRR调查美国的儿童阅读情况已十余年,从其内容的演变中,可以发现儿童阅读趋势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3.1 儿童阅读数字化的程度不断加强

如前所述,有数字阅读经验的儿童比例从2010年的25%提高到2014年的61%,超过一半的儿童及家长给予数字时代的阅读更宽泛的定义:把在网上查找信息也看作阅读,把看社交媒体的文章和评论、与朋友的网上信息往来当成阅读。尽管这种定义存在争议,但也表明数字阅读已深入人心。[7]

数字阅读给儿童带来的好处很多。有调查统计,约有1/3的儿童喜欢数字阅读,认为数字阅读的优势是方便快捷(76.4%)、信息量大(63.6%)、容易保存(50.5%)、资源种类全面 (47.7%)、费用更低(45.4%)等;[13]有专家认为数字阅读在最初吸引儿童眼球时有一定的优势,同时可以解决儿童阅读资源不均衡的问题。[14]也就是说,数字阅读的资源类型丰富、蕴含的信息量大、融合了文字图片及声像等多媒体形式、生动活泼、具有较大的吸引力、且较容易获取。

然而,当前的数字阅读也存在一些短板和弊端。首先,儿童数字阅读的内容良莠不齐,适合各年龄段儿童阅读的高质量的内容较为匮乏;其次,信息浏览式的浅阅读盛行,对儿童阅读技能培养的帮助还不够;再次,许多数字内容未经像纸质图书那样严格的挑选、分级和编辑,其适龄性、准确性、知识价值都打了一定的折扣,而且其中的一些内容(如网络小说)容易令自我认知和控制能力不够的儿童沉迷。正是这些问题,让家长对儿童的数字阅读多了一份谨慎。一些家长认为,如果孩子过多通过互联网阅读信息,那么可能会对知识的学习产生错觉,以为动一动鼠标就能轻易获得知识;同时,孩子难以对网上的信息进行严格的审视和准确的评估,容易被误导;[7]家长还担心过多的网上阅读会压缩孩子阅读纸质书籍的时间,减少阅读的乐趣。

必须承认,儿童数字阅读是无法改变的趋势,数字阅读内容的生产者需要针对儿童的生理、心理特征及需求,生产优质作品,而家长和学校则需要帮助儿童树立正确的数字阅读观念,引导儿童的数字阅读行为,平衡好数字阅读和纸质阅读的时间安排、知识获取和娱乐消遣的占比等。

3.2 儿童阅读受到多种媒体和娱乐方式的干扰

2014年的KFRR显示,越来越多的儿童把时间花在了用电子设备(尤其是手机)上网或者玩游戏上。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在自己拥有电子移动设备后,大量的时间用于非阅读的数字娱乐活动,因为他们认为这比阅读更有趣。[9]而家长普遍希望孩子能停用电子设备1-2周,因为它们干扰了儿童阅读的时间和频率。但这并非治本之策,因为它没有触及问题的核心,即为什么儿童会更喜欢这些数字娱乐活动而不是去阅读?① 乐趣。绝大多数儿童都认为,在阅读中获得乐趣是最重要的,这一点的前提就是儿童能自主选择喜欢的好书来阅读。而对儿童而言,越来越难以找到好书使得他们从阅读中获得的乐趣逐渐减少。这时,丰富多彩的数字媒体娱乐活动“趁虚而入”,这些活动因生动活泼、对感官的刺激很强烈、使用体验非常友好,往往能吸引儿童的关注与参与。② 专注力和成就感。因为年龄的关系,儿童往往还不具备成人那样的专注力,在长时间阅读或者阅读有一定难度的内容时容易受影响,进而产生挫折感而不是成就感。而大多数数字娱乐活动不需要很强的注意力,儿童可以轻轻松松获得愉悦的刺激、虚拟的成功。③家庭的阅读氛围。如果儿童在一个崇尚阅读的家庭中,家长以身作则,儿童更容易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家长为儿童选择好书,与儿童一起阅读,让儿童从阅读中得到快乐,那么儿童就能从阅读中享受到和家长一起“游戏”的满足感和幸福感,从而较为有效地抵挡数字娱乐的吸引。

可见,良好的家庭阅读环境和家长的悉心引导,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儿童阅读所受到的干扰。

3.3 重视儿童阅读环境的构建,营造适合阅读的氛围

儿童的成长与其所处的生活环境息息相关。这里的环境是广义的,不仅是学校环境,还包括家庭环境和社会环境,也不仅是物质环境,还包括人文环境。同样地,促进儿童阅读的发展,离不开儿童阅读环境的构建和良好阅读氛围的营造。

(1)家庭阅读环境的营造。儿童阅读的两个最重要的场所是家庭和学校。家庭阅读环境的营造主要就是随时要有有趣的书,家长也要多与孩子共读、大声朗读、睡前阅读,营造温馨的阅读氛围。

(2)学校环境的构建。在学校,让孩子自由选择阅读内容可以提高儿童阅读的效率和频率。学校图书馆、书展、图书俱乐部等能为儿童选书提供建议和支持,教师要重视对儿童阅读技巧和阅读能力的培养。

(3)社会环境。2018年,“全民阅读”连续五次被写进政府工作报告,《全民阅读促进条例》也正在征求意见,即将出台。在这一大背景下,儿童阅读的社会环境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少儿图书馆、少儿民间读书会等组织和机构为儿童阅读提供了平台和活动场所,各种各样的儿童阅读推广活动、4·23世界读书日活动、绘本讲座与故事演绎活动、儿童文学文艺汇演等活动为儿童阅读助力,共同构筑了友好、和谐的阅读环境。

猜你喜欢

家庭数字儿童
家庭“煮”夫
答数字
恋练有词
数字看G20
留守儿童
六一儿童
寻找最美家庭
寻找最美家庭
成双成对
数字变变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