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城区“四新”经济发展的现状及对策浅析
2019-02-19李庆亮
李庆亮
济宁市任城区发展和改革局
一、“四新”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
“四新”经济在发展初期往往会遇到经费投入较多、人才需求较大而产出效益较低的情况,这就需要当地政府从长远出发,包容、耐心、体贴的为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近年来,任城区严格贯彻落实国务院、省、市“放管服”改革政策,大力优化营商环境,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也应看到,在解决企业融资难、融资贵,帮助企业引进、留住人才等方面,与企业的需求之间仍然存在着不少差距,各项惠企政策还存在着精准解读不到位、落地难的现象,制约了“四新”经济的快速发展。
服务业是发展“四新”经济的重要平台,新业态、新模式几乎覆盖整个服务业。任城区是济宁市的主城区,城镇化率达到81.91%,发展服务业具有较强的区位优势,传统服务业和高新技术服务业逐渐集聚发展,被评为山东省重点服务业城区。但是,以电子商务、互联网、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为代表的新兴服务业还处于发展初期,规模较小,收入增长较慢,能够纳入“四新”经济统计的规模以上服务业总量较少,对“四新”经济在GDP占比方面的贡献率较低。缺乏核心竞争力强、个头大、能够引领行业发展的领军企业及知名品牌,是制约服务业“四新”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
第二产业中的“四新”经济先期投资占比较大,对“四新”经济增加值贡献最大。然而,任城区工业企业中传统行业占比仍然较大,多数企业处于产业链中下游,产品技术含量偏低,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和产品少。企业自主创新意识较弱,创新能力不足,转型动力不强,难以为“四新”企业的培育和壮大提供有力支撑,是制约工业“四新”经济发展的因素。
二、推动“四新”经济发展的建议
1、打造一流的营商环境。加快政府职能转变,破除机制约束,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取消不必要的行业门槛限制;落实鼓励、支持“四新”经济投资政策措施,完善税收、金融、信用担保以及技术创新等方面的支持;加快科研机构、能工巧匠开发的技术成果与企业、实体对接;优化金融生态环境,特别是进一步改善金融支企、支小的环境,持续降低企业融资成本;解决企业发展“四新”经济人才需求。着眼产业创新,培育创新人才,坚持按需引进人才,同时要重视和盘活本地人才,把流失的人才“接”回家,把高端的人才引进来,并要长期留下来,留不下来也要建立对接合作,为我所用,在加快“四新”经济发展中快人一步、先人一步、高人一筹。
2、聚焦“四新”经济招商投资。结合我区的产业基础、区位层级,科学确定“四新”经济发展重点,开展精准招商,大力招引“四新四化”项目。集中力量谋划、建设一批符合产业结构调整方向、外部经济性好的产业项目,激发产业活力、分散产业风险。突出金融保险、电子商务、现代物流、文化创意、研发设计等现代服务业项目招引。加快引进一批新材料、新医药与高端医疗器械、新一代信息技术、机器人及智能装备等新兴产业领域示范作用强、带动效应明显的优质大项目,力争一批项目进入国家、省、市重点项目库,争取更多政策资金支持。重点抓好亿元以上“四新”项目的建设工作,促进签约项目尽快开工建设,紧跟项目进度,及时解决建设中的难题,保障项目竣工投产。
3、加快对传统产业的结构调整和技改,抓好“四新”企业培育工程。让传统产业“旧貌换新颜”、“老树发新枝”,大力培育壮大以生命健康、高端装备制造、新型材料为特色的主导产业,发展以节能环保、电子信息为增长点的新兴产业,实现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齐头并进,双轮驱动。持续抓好企业名录库建设,出台“四新”企业发展培育计划,及时对有发展潜力的企业予以重点培养,使其尽快成长为规模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