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澄迈白木香规范化栽培技术

2019-02-19全丁勇

新农民 2019年23期
关键词:结香木香树洞

全丁勇

(澄迈县文儒镇农业服务中心,海南 澄迈 571937)

白木香[Aquilariasinensis(Lour.)Sprengel]又名土沉香,为瑞香科(Thymelaeaceae)沉香属(Aquilaria)植物,是一种热带、亚热带常绿乔木,主产于广东、海南、广西、福建、台湾、云南等地,是我国特有的珍贵药用植物。近年来,白木香的野生种群遭到严重破坏,现仅有零星分散的残存植株,被列为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和国家珍稀濒危三级保护植物 ]31[ - .海南省澄迈县具有优良的野生白木香种质资源以及传统的白木香种植和造香技术。因此研究和总结白木香规范化栽培技术具有重要意义。

1 选种育苗

白木香的繁育主要是种子繁育。

苗圃地选择与建设

1.1.1 苗圃地选择。选择交通方便便于管理,有电源和充分水源,排水良好,地下水位大于60cm,避风,土层厚度50cm以上,土壤肥力中等或肥沃的平地或缓坡地。忌选用菜地以及地势低洼、排水不良、雨季易积水和大风口处。

1.1.2 苗圃整地。提前灭草清园,充分犁耙土壤与翻晒2~3次,清除掉石头、植物残体等杂物,并对苗圃地进行充分平整。

1.1.3 排灌设施。在苗圃周围及圃内支路两侧设置排水沟,沿支路方向布设供水系统,有条件地可安装喷灌设施。

1.1.4 架设荫棚。苗圃应架设荫棚,棚高为1.8~2.0m,棚顶及四周覆盖遮光度为70%的遮阳网。

1.1.5 苗床的准备

(1)将经平整的苗圃地分为播种区和容器苗培育区。

(2)在播种区作播种床,床宽120cm,床长依地形地势而定,步道宽40cm,其上铺垫干净河沙、或以干净河沙、黄心土、火烧土体积分数分别为50%、30%、20%配制而成的混合土,厚度为10~12cm。播种前对播种床用98%棉隆微粒剂5~7kg/667m2均匀撒施于苗床表面,与床土混匀、整平,随即覆盖不透气的塑料薄膜熏蒸15d后揭膜,翻松床土透气7d以上,可播种。

(3)容器苗床宽100~120cm,床高10cm,床长依地形地势而定,步道宽40cm,充分整平床面。在摆放育苗容器之前对容器苗床用98%棉隆微粒剂进行消毒。

1.2 幼苗培育

1.2.1 采种。宜选择树龄10年生以上,胸径15cm以上,主干粗大、圆满通直,树冠较大,生长健壮,挂果量多,无病虫害的优良单株作为采种母树。

1.2.2 采种时期及方法。白木香多数在3~5月开花,6~8月果实成熟,当果皮颜色由青绿色转成青黄色到黄白色,约30%果实果皮已自然裂开,轻压未裂果实其果皮会曝裂,种子表皮呈棕褐色或黑褐色时,及时采收。宜在清晨采集成熟果实。采收果实时,在采种母树下铺一张塑料布,连果枝将果实一并剪下,或将果实打落或摇落在地上并收集果实。

1.2.3 种子处理。采回的果实应及时处理,以免果实或种子发热、发霉变质。可将果实单层平铺于通风、干燥的地板上晾干或微晒,不宜多层过多堆积,也不可曝晒。经2d~3d,种子自行从果实中脱出,即可除去果瓣,收集种子。也可不经晾干,采用手工剥开果瓣取出种子,剥开时应尽量避免损伤种子蝌蚪尾巴状的附属物。种子不耐贮藏,宜随采、随处理、随播种。若不能及时播种,宜带壳贮藏。将果实装入纱网袋中保存,贮藏时间不应超过7d。

1.2.4 播种时期。种子属顽拗型种子,容易丧失发芽力,采集后随即播种为宜。

1.2.5 播种。播种前,将选取的种子用清水洗干净沥干,用0.2%~0.3%的高锰酸钾溶液浸种消毒10min,清水冲洗后捞出沥干待播。将处理过的种子均匀撒播于播种床上,播种密度为1000~1500粒/m2(约200~300g)为宜。将种子轻压入床面,覆盖一层干净河沙,厚度以淋水后种子不露为宜,沙厚一般为1~2cm。播种后,随即淋足水,淋水以喷洒或雾状等方式为宜。播种后晴天每天早晚各喷水1次,直至出齐苗,淋水量以保持苗床基质湿润为宜。种子播种后10d左右开始出苗,15d左右基本出齐苗。

1.2.6 苗期管理。苗期应加强淋水,保持基质湿润为宜。雨天应及时排水,避免苗圃积水。播种后待幼苗长出1~2片真叶、苗高约5cm时,即可分批移栽到育苗容器。移苗后前两个月,将遮光度调整为70%为宜;2个月后则应去除临时覆盖物,保持遮光度为40%~50%。幼苗移栽成活后(移栽1个月后),开始及时施肥。一般每月施水肥1~2次,可先用0.2%的尿素水溶液淋施3次后,改用0.2%~0.5%的复合肥(15-15-15)水溶液,或稀释10~15倍、经充分腐熟的人畜粪水、沼肥等有机液肥。出圃前一个月停止施肥,应于晴天早、晚打开遮阳网,若在阴天或雨天可全天打开;炼苗一段时期后,视苗木生长及天气情况,逐渐揭除遮阳网,使苗木在全光照条件生长。容器苗高达35~40cm时即可出圃定植。

2 移栽定植

2.1 选地

选择海拔400m以下、避风向阳的平地、冲积地、缓坡地或坡度25°以下的丘陵山地,或房前屋后、村旁路边、果园四周等闲置地块。地块排灌条件良好,土壤酸碱度为pH4.5~6.5、土层深厚、土质疏松、土壤肥力中等的砂质壤土、黄壤土、红壤土。土层过薄或地下水位小于1m的地块不宜种植。

2.2 整地

定植前先耕翻整地深度为25~30cm,清除石块、树根等杂物。结合整地进行挖穴。植穴规格为面宽50~60cm、底宽50~60cm,深40~50cm。每穴施入经腐熟有机肥5~10kg、钙镁磷肥200~300g后覆土。平地、谷地回土至植穴高于地面15cm~20cm,并将植穴表面整成馒头状土墩;台地、丘陵与山地回土至穴满。

2.3 定植

一般在3~9月定植,以定植后经常有下雨天气或连续多日阴雨天气的时期为宜。定植株距2.0m,行距2.0~3.0m,种植111~167株/667m2。定植时小心去除塑料袋或杯,将种苗土柱置于植穴内,使苗木根颈与地面平齐,扶正苗木,分层回填潮湿细土并轻轻压实,应注意保持土柱不松散,回土至高于苗木根颈以上1~2cm,要求定植深度以穴位松土下沉后根颈部与地面基本齐平为宜。种植后应随即淋足定根水。

3 抚育管理

3.1 浇水

白木香不耐旱,植后初期晴天早晚各淋水1次,保持土壤湿润,直至成活恢复生长。植后1~2年内遇旱应适当灌水。在雨季来临前要检查与疏通排水沟,大雨、暴雨过后及时排除园内积水。

3.2 施肥

以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

(1)植后约1个月苗木开始恢复生长,可开始施肥。

(2)1年生树每1~2个月施1次,主要施肥时期为2~10月。每次每株施用稀释5~10倍的沤制水肥,水肥中可加入占其质量0.3%的尿素或复合肥(15-15-15),或施用0.5%复合肥(15-15-15)水溶液,或沼肥,每株每次施用水肥2~3kg。沿树冠滴水线挖宽20cm、深10cm的半圆形浅沟淋施,施后盖土。

(3)2年生及以上的幼树,一般每年施肥2次,分别在3~4月、7~8月施用。2~3年生树、3年生树及以上的幼树,每次每株分别施用复合肥(15-15-15)100g、300g。沿树冠滴水线挖深、宽各20cm的环形或半圆形浅沟均匀撒施,施后盖土并淋水。

(4)成龄树施肥。壮树不施或少施,弱树补施的原则。结香前宜合理施肥,人工结香前1个月宜停止施肥。植株结香处理后,不再施肥。

3.3 间作

幼龄树行间可间作沙仁、豆类、芝麻、花生等作物。成龄树行间较郁闭,不宜继续间作喜阳作物,但可在林下适当间作益智、高良姜等较耐阴药材等。

3.4 除草、松土

在植后1~2年期间,林地除草应掌握“除早、除小、除了”的原则,保持树盘无杂草状态,松土宜浅不宜深,行间或株间可采用机械除草。除草、松土时,均注意不伤及幼树茎干和根系。

3.5 覆盖

植后1~2年内,保持树盘长年覆盖,可用杂草、椰糠、秸秆等材料覆盖树盘,覆盖物应距离沉香幼树树干基部约10cm,覆盖半径约60cm以上,厚度经常保持约15cm,盖后其上稍压土或石块,待覆盖物腐烂后逐年逐次翻埋入土。

3.6 整形与修剪

(1)一般幼龄树采用单干整形。对幼龄树修剪宜轻不宜重,结合整形以疏剪为主,逐渐培养单条通直主干。定植后初期可让幼龄树自然生长,而不用修剪。当幼树高度约1.2m时,开始对树体进行逐步修剪。一般每年春季和秋季对幼树各修剪1次。修剪时,除疏剪少量冠内过密枝、病虫枝及影响树形的过大分枝外,主要疏剪植株主干下部枝条,每次疏除高度为40~60cm为宜,不宜一次性疏除过多。剪下的树枝可覆盖于树盘,或用于加工。

(2)对成龄树以疏剪为主,保持主干通直,并结合短截适当控制树干高度及树高。一般主干高度为4.5~6.0m为宜,为减少风害,可在每年6月份以前对树冠适当截顶。

4 病虫害及其防治

白木香幼龄树应加强病虫害防治。成龄树一般不需要进行病虫害防治,除非影响到植株的生存,取香前1年不宜进行病虫害防治。综合考虑影响病虫害发生与为害的各种因素,以农业防治为基础,协调运用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和化学防治等措施,对主要病虫害进行安全和有效控制。

4.1 病害及其防治

4.1.1 枯萎病。主要致幼苗枯萎,甚至死亡。排水不良、或密度过大易发病。

防治方法:①农业综合防治。选用排水良好的苗圃及园地;对苗床及育苗基质进行消毒;合理密植,控制土壤含水量;幼苗期及时中耕施肥,及时排除苗圃、林地积水;发病初期及时拔除病株,并用生石灰对容器基质、病穴进行消毒后及时移苗、补苗。②药剂防治。于发病初期用70%敌克松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淋施土壤2~3次。每次间隔7~10d。

4.1.2 猝倒病。主要从播种后到幼苗期都会发病,导致种腐,芽腐,幼苗未木质化茎部基部缢缩而倒伏死亡,或幼苗木质化茎部缢缩干枯而立枯死。

防治方法:①农业综合防治。加强种子、苗床、基质、土壤消毒;控制苗床、基质含水量、土壤避免水分过多。②药剂防治。于发病初期用70%敌克松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淋洒苗床或灌根3次,每次间隔7~10d。

4.1.3 根结线虫病。危害根部,形成根瘤或根结,阻碍根系吸收水分、养分的能力,影响地上部分茎叶生长。发病初期,地上部分病状不明显,只有当根部发病严重时才表现出明显症状,一般幼苗或幼树易表现出受害症状。受害植株叶片从下往上逐渐黄化、脱落,叶片稀少,受害较重时叶落、枝枯,受害严重的会引起整株枯死。根结线虫主要以幼虫在土中或成虫和卵在病根的根瘤内越冬,夏季多雨季节,线虫入侵为害。

防治方法:①农业综合防治。采用无病种苗;选用无虫土育苗,并加强苗床及容器育苗基质消毒;深耕、翻晒土壤;对病死株要连株拔除并及时曝晒土壤,土壤消毒后补种。②药剂防治。在发病初期用1.8%虫螨克乳油1000倍液或1.8%阿维菌素乳油1000倍液灌根1~2次,每次间隔10~15d。

4.1.4 炭疽病。该病危害叶片,初期表现为褐色小点,后扩展呈圆形、椭圆形至不规则形病斑,有些病斑呈轮纹状,发病严重时叶片脱落。该病在阴雨天、露水大时易发生。

防治方法:①农业综合防治。采用无病种苗;种植前进行土壤消毒;及时排除苗圃或林地积水;发病初期及时剪除病叶、病枝,并集中烧毁。②药剂防治。1%波尔多液或80%炭疽福美可湿性粉剂800倍液于发病初期喷洒2~3次,每次间隔7~10d,严重时每隔4~5d喷洒一次;25%吡唑醚菌酯乳油2000倍液在发病前喷1次(预防),往后如遇高温、潮湿天气再喷2~3次。

4.1.5 煤烟病。主要是枝、叶表面(叶面及叶叶背)形成圆形黑色霉点至较厚的煤烟层,影响树体光合作用和生长。

防治方法:①农业综合防治。合理密植,加强修剪,降低香园湿度;加强蚜虫等易诱发煤烟病的害虫防治。②药剂防治。用石硫合剂,春季、夏季、秋季和冬季分别用波美1度、0.3度、1度和3度在发病期喷洒树冠。

4.2 虫害及其防治

4.2.1 黄野螟。以幼虫咬食叶片,被害株率高,严重发生时全部植株被害,大面积发生时,数天内植株叶片可能被全部吃光,单株虫数从几百头到一千多头。在食料不足的情况下,树干及枝条的皮层也被吃掉,致使植株生长不良,影响结香和产量。

防治方法:①农业综合防治。冬季在树冠下浅翻,清除枯枝落叶和杂草并集中烧毁,消灭越冬蛹;在化蛹盛期和幼虫期,组织人力挖蛹和用竹竿拨动被害株枝条,待幼虫坠地后将其打死。②药剂防治。用90%敌百虫晶体800~1000倍液或50%杀螟腈乳油1000倍液在虫害发生初期,喷施树冠及林下地面,每隔5~7d/次,连续2~3次。

4.2.2 卷叶虫。常发生于春秋之间,幼虫吐丝缀叶成卷叶或叠叶,并隐藏其中蛀食叶肉,减弱光合作用,影响正常生长。

防治方法:①农业综合防治。灯光诱杀成虫;及时剪除卷叶,并集中烧毁或深埋;用糖醋液(糖∶酒∶醋∶水=1∶1∶4∶16)诱杀成虫。②药剂防治。用25%杀虫脒水剂500倍液或90%敌百虫晶体1000倍液在卵孵化盛期、卷叶之前进行喷洒,每5~7d/次,连续2~3次。

4.2.3 金龟子。主要以成虫危害,常在抽梢和开花期啃食幼芽、嫩梢和花朵。该虫具有假死习性、趋光性。

防治方法:①农业综合防治。灯光诱杀;人工捕杀。②药剂防治。90%敌百虫晶体800~1000倍液或50%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于成虫盛期偏傍晚喷施。

4.2.4 天牛。幼虫从枝条、茎干或树头蛀入,蛀食木质部,使树势衰弱,也易被风折断,受害严重时整株枯死。

防治方法:①农业综合防治。于成虫发生期用灯火诱杀或清晨人工捕捉,并刮除卵块。②药剂防治。90%敌百虫晶体50倍液在发现蛀孔新排出木屑粪便处用注射器将药剂注入虫孔,并用黄泥等封闭虫孔。

4.2.5 蚜虫。主要吸食嫩梢、嫩叶汁液,导致树体生长减弱,并诱发煤烟病。

防治方法:①农业综合防治。间作套种,以增加天敌种类和数量;保护瓢虫等天敌;黄板诱杀。②药剂防治。3%啶虫脒微乳剂1500倍液或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喷施,每隔7~10d喷一次,连续2~3次。

5 结香

白木香树在不受任何损伤或刺激的情况下并不产生沉香。在自然界白木香常见被虫蚁或发生病腐、风倒、风断、及雷击造成树干枯烂腐朽或枯死,这些部位常常结香]3[,因此20世纪70年代很多学者开始探索人工结香技术。白木香结香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5.1 火眼法

火眼法又称火烙法,火钻法。要求植株胸径15cm(围径约47cm)以上,在树干距地面40~50cm处作为用钢钎开凿第一排树洞的位置。将钢钎末端充分烧红,烧红的钢钎长度应大于树干直径。把经烧红的钢钎尖端置于第一排树洞横线标记,以垂直于树干的方向迅速开凿树洞,开凿时要不时转动钢钎,以调整树洞方向。每开凿一个洞都要贯通树干,直径大的树干,要换钎2~3次。每1个洞均应在同一水平线上。孔距视树洞直径而异,如直径为1.8cm,其孔距3cm以上,而直径为1.3~1.4cm则其孔距2cm以上。由下至上的顺序进行开凿,上下两排树洞间距为20~25cm。

5.2 钻洞法

要求植株胸径15cm以上(围径47cm以上)。在树干距地面40~50cm处,宜在朝南或朝北方向垂直于树干划或刻1条横线标记,以此作为用电钻开凿第一排树洞的位置。在树干的横线标记上,用电钻开凿树洞,每个洞都要贯通树干,每1个洞应在同一水平线上;孔距视树洞直径而异,如直径为1.5cm及以上,其孔距应3cm以上,而直径为0.6cm则其孔距应2cm以上。由下至上的顺序钻,上下两排树洞间距为15~20cm。对用直径0.6cm的钻头开凿的树洞,可随后用与树洞相同或略小直径的木签或竹签插入树洞,要求插入的木签(筷)两端均应凸出于树干外。对用其他直径钻头开凿的树洞,在结香后7d之内用与树洞直径小0.1cm的烧红钢钎穿通树洞,同时迅速来回拉动钢钎3~4次,尽量使树洞洞壁尤其是洞口受到均匀烫伤;或用比树洞直径略小、长度3.5~4.5cm的镀锌钢管(水管)纵向塞紧树洞两端洞口,塞入洞内深度为1.5~2cm。

5.3 火烧法

要求植株生长健壮,胸径要达到25cm以上,即围径70cm以上。一般在11~12月份结香处理为宜。在树干基部(齐地面)用美工刀环切树皮一周,深度以刚达木质部为宜;用刀纵向划开树干树皮,向上剥除主干树皮至树干有较大分枝处为止;除剥除树干树皮外,仍保留树冠枝叶;可根据树干实际高度,确定剥除树皮的树干高度,一般为4.0~4.5m为宜。先用长杆压力喷雾器喷少量柴油于树干基部上,然后点火,从下至上均匀、持续地喷洒柴油于树干上形成火焰,使火焰将整个去皮树干都均匀地受到烧灼,烧灼程度以树干表面都均匀呈碳黑色为宜。

5.4 砍伤法

要求锯干所处的树干直径为18.5cm(即围径58cm)以上。在树干一侧离地面0.7~1.2m处,以垂直于树干方向横砍数刀或锯一条伤口后,在其上方约13cm处,纵向往下并向内砍数刀,去掉树皮及部分木质部,形成一个长10~15cm,宽度约10cm,深3~4cm的伤口;在树干同一侧第1个伤口以上,每隔30~50cm开出同样大小的伤口,树干上伤口数量依据树干高度而定,伤口在树干上的最高高度为3~4m,超过此范围不宜再开凿伤口。在树干对面(背面)开出另一侧伤口,但每个伤口与树干对面(背面)一侧上或下相邻的纵向伤口应相互错开,避免在同一高度。树干上伤口深度为树干直径的1/5~1/4为宜。可用泥巴涂封于树干伤口。

5.5 化学法

用甲酸、硫酸和乙烯利处理白木香伤口,可刺激伤口使其提早结香 ]4[ ,具体方法和试剂用量有待进一步研究。

5.6 人工接菌结香法

成年树上用锯或凿在树干的同一边,从上到下每隔40~50cm开一香门,香门长为树干粗的一半,深为树干粗的一半,宽为1cm,香门开好后将菌种放入香门,用塑料薄膜包扎封口,将黄绿墨耳菌Mnenaoutsflvaolvies人工接种到白木香树上,能加速结香]5[。(该方法在澄迈白木香树上还没有被推广应用。)

6 采香与剖香加工

6.1 采香

白木香树结香处理后,沉香产量、质量与时间长短有直接关系,一般时间越长沉香产量越高或质量越好,但应根据风害等情况酌情提前或延后采香。

6.1.1 火眼法。结香处理后,一般胸径15cm以上的香园要经2~5年即可倒树采香,也可经6~20年才采香。

6.1.2 钻洞法。结香处理后,一般要经3~5年才可倒树采香,也可经6~20年才采香。

6.1.3 火烧法。处理后,一般经5~7个月,树干表面开始略为爆裂时,即可挖树采香。

6.1.4 砍伤法。结香处理后,经3~4年后便可在伤口处取香。取香形成的伤口,相当再次结香处理,可连续多次取香。

6.2 剖香加工

(1)采用火烧法结香的树干、枝干或根部,用刨刀将其表面刮除,直至见到呈浅褐色材质(即沉香)部分即可。根据原木形状及特点制作成大型摆件或雕件。

(2)采用火眼法、钻洞法、砍伤法结香的短原木或带白木的沉香木块,用砍刀或斧头劈除周围大部分白木后,依次改用半圆形刀口的小凿刀、弧形刀口的近弓形小钩刀从外到内逐渐挖除不含沉香的白木或朽木,其中宜依次使用大号、中号到小号小钩刀,必要时还可使用平直刀口的小凿刀;直至将不含树脂的白木或朽木尽量剔净后即成香块、香片或小碎块等,将其置室内充分阴干后即成商品沉香。

猜你喜欢

结香木香树洞
找到自己的树洞
China’s Approaches to World Development and Peace
西北大学木香文学社
结香的奥秘
结香属植物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
中国沉香基地及通体结香技术
树洞
阅读木香
结香:枝条常被打结的神奇树种
树洞,树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