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五观”教育遵循“八个相统一”原则的探索与实践
2019-02-19胡美娟王彦智
胡美娟,王彦智
(西藏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陕西咸阳 712082)
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京主持召开了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提出了“八个相统一”[1]的指导思想和原则要求,这为新时代我国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工作指明了方向,注入了强大动力,提供了根本遵循。针对西藏的特殊区情和以藏族为主的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思想状况,西藏高校开设了“马克思主义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宗教观教育概论”(简称“马‘五观’概论”)这一地方特色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旨在通过系统性的理论学习,教育和引导广大青年学生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宗教观和唯物论、无神论,教育和引导他们理性对待宗教,大力淡化宗教的消极影响,争做神圣国土守护者、幸福家园建设者,为推动西藏经济社会发展,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培养一批又一批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八个相统一”重要思想的提出,为该课程更好地切合学生实际,不断适应发展变化中的新西藏,进一步推进教学实践创新提供重要思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坚持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
政治性和学理性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必不可少的两个方面。政治性需寓于学理性,学理性应以政治性为导向,二者是有机统一的。如果政治性与学理性相脱节,有政治无学理易走向空洞说教,有学理无政治则易导致自由主义泛滥。
马克思主义“五观”教育在内容上兼顾了政治性和理论性的统一。该课程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指导思想,教学框架以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化、中国共产党各项政策在西藏的实践、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五观”的理论升华为逻辑思路,内容上既包含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以及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在历史观、民族观、祖国观、宗教观、文化观上的继承与发展,又有这些理论与政策在西藏地区实践的具体成就,在政治性引导与学理性充盈下,培育西藏大学生牢固树立了马克思主义“五观”。可以说,课程内容有效地体现了政治性与学理性的统一。
教师的知识体系和理论架构也需要政治性和理论性相统一。要避免思想政治理论课空洞的政治说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吃透教材所传达的信息,更要博览群书,触类旁通,将深奥的理论转化为通俗易懂的知识,深入浅出地传授给学生。从事马克思主义“五观”教育的教师,不仅要通读马克思主义经典原著、还要广涉历史学、民族学、政治学、文化学与宗教学等专业读本,更要结合西藏工作以及特殊区情,学习了解地方文献,如《西藏工作文献选编》《中国共产党西藏历史大事记》《西藏通史》《西藏文化发展史》等,以及与西藏有关的白皮书等资料,用数据、图片以及大量史料展示党和国家六十多年来经略西藏,为西藏发展而付出的心血、努力与贡献。通过透彻的学理分析,才能更好地阐明马克思主义“五观”的丰富内涵和主要内容,让学生学懂历史、民族、国家、文化与宗教发展的规律,理解我国制定各项政策的原则和历史背景,才能更好地理解党的治藏方略,深入开展反分裂斗争,维护民族团结与社会稳定,确保国家安全和西藏长治久安。
二、坚持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
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具有价值性,同时又有知识性,两者是内在统一的。马克思主义“五观”教育通过大量的历史、民族、国家、宗教与文化知识与理论,传达其价值性。
首先,马克思主义历史观通过系统性地讲授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形成史、西藏地方史、“西藏问题”的由来以及社会主义新西藏历史的伟大实践等基础理论知识,教育和引导学生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自觉抵制历史虚无主义,增强维护祖国统一、反对分裂的历史使命感。
其次,马克思主义民族观通过对民族、民族特征、民族发展规律、民族问题的内涵以及解决途径等民族学知识,培育学生的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坚守民族平等、尊重民族差异、加强民族团结,增强中华民族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再次,马克思主义国家观通过国家的本质、起源、职能、国家结构形式、国家发展和消亡规律、社会主义的民主政治、治边稳藏方略、十四世达赖“中间道路”的本质以及中央政府对十四世达赖的政策等政治学知识,培育学生确立起马克思主义国家观,树立总体国家安全意识,做神圣国土守护者、幸福家园建设者。
复次,马克思主义宗教观通过宗教的本质、根源、功能、中国共产党的宗教政策以及宗教政策在西藏的成功实践等知识,培育学生树立正确科学的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正确认识宗教、理性看待宗教、淡化宗教消极影响,坚持我国宗教的中国化方向。
最后,马克思主义文化观通过文化内涵、特征,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丰富的西藏文化等内容,树立学生的马克思主义文化观,传达中华各民族共同创造多元一体中华文化的价值理念,坚定文化自信,增强文化自觉,抵制文化虚无主义,不断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通过系统性的学习,教育和引导少数民族大学生切实认识到各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始终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始终是各民族的精神家园和心灵归属。
“如果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没有共同的核心价值观,莫衷一是,行无依归,那这个民族、这个国家就无法前进。”[2](P168)要加强马克思主义“五观”教育,回顾历史、立足多元一体的民族格局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多样化的社会意识和思潮,牢牢掌握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权、主动权、话语权,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最大限度地凝聚社会思想共识,有效地抵御境外敌对势力和分裂分子的渗透和破坏。
三、坚持建设性和批判性相统一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新自由主义、民粹主义、历史虚无主义、民主社会主义等社会思潮不断涌现,影响各个层面的社会群体,尤其是世界观形成期的青少年。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传导主流意识形态,批判各种错误观点和思潮,建设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引领社会思潮中的主渠道作用。西藏地区有着反分裂斗争的特殊区情,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要及时关注《纽约时报》《卫报》、VOA、BBC等国际外媒的涉藏报道,不断识别和跟进十四世达赖集团和西方反华势力歪曲历史和事实的谬论,用丰富的知识、翔实的史料、国际的视野正本清源,还原西藏的真相,建设和塑造中国的国际形象。
在教学实践中,尤其是要针对十四世达赖提出的“中间道路”,宣称“西藏历史上是一个完全独立的国家”之谬论,运用马克思主义历史观,从学理上分析古代国家与现代国家内涵的不同,然后用西藏地区的考古发现、唐蕃会盟碑、凉州会盟、明朝的“多封重建”措施、清朝的《钦定藏内善后章程》、《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中“五族共和”思想以及《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等历史遗迹和历史见证来证明“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一历史事实。针对本世纪初“藏独”组织宣传的“西藏文化灭绝论”,用马克思主义文化观通过讲述西藏地区传承和弘扬藏语文、有效保护文物典籍、尊重和保障西藏各民族传统的风俗习惯、继承和发展民族文化艺术等成就,展示党和国家对西藏传统文化的保护和发展。同时利用现代文学艺术、藏学研究、科教事业、新闻出版和广播影视等新西藏文化建设的成就,来消解西方社会对西藏文化和社会的猎奇、贬损和嘲弄,呈现西藏文化繁荣发展的现实与现状。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理直气壮地批判错误观点,更要做好建设和宣传工作,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实现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创新对外宣传方式,着力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3]从而更加有效地以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现实性和丰富性应对各种社会思潮的冲击。
四、坚持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
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质的必然要求。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质是实践性,其来源于实践,又服务于实践,并在实践检验中不断丰富和发展自己。
西藏高校一直尝试在传统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增加实践创新教学,形成课堂、课外与社会“三层次”实践教学模式,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针对西藏地区特殊区情,马克思主义“五观”教育以西藏的历史与现实素材为基础,紧密结合西藏经济社会发展以及反分裂反渗透斗争的需要,形成更多具有中国特色适宜西藏区情的地方特色教学成果,依据这些教学成果组织开展教学,实现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转化。同时,马克思主义“五观”教育根据西藏高校各民族各层次各类型学生实际,结合西藏大学生思想和认知的实际,探索民族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新模式,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进教材、进课堂的基础上,加强进学生头脑的工作,实现教学体系向学生认知体系和信仰体系的转化,形成具有西藏民族高校特色的马克思主义“五观”教育实践创新模式。
五、坚持统一性和多样性相统一
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在教学目标、课程设置等方面统一要求,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在教学实践中,在教研室进行集体备课,统一教材的基础上,制定统一的教学大纲、教学设计和多媒体课件。同时,针对西藏高校生源具有鲜明的多样性特征,藏族和其他少数民族学生人数占到半数以上,面对各民族各层次各类型学生实际,要求马克思主义“五观”课在兼顾统一性要求下,要有多样性,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材施教。
马克思主义“五观”课教学经验要做学生需求评估分析,首先在开学第一课做学前学情测试,就课程中的重难点内容设计调查问卷,对学生的知识基础和储备量进行摸底;其次让学生通览教材,写出对教材难易程度的感受;再次让学生提出对教师教学方法的期望与建议;最后制定学习计划和学习目标。根据学前学情评估分析结果,有的放矢地调整安排本学期本班级的教学重难点与进度设置,针对学生需求选择不同教学方法与手段,例如基础理论扎实的班级,理论教学可以快一些,节省的时间多讲一些有关西藏的知识。对西藏历史文化很熟悉的班级,在基础理论知识的传授上可能要多用一些课时,混合班则根据“对易分”“雨课堂”、“超星”等学习软件线上了解学生知识的掌握情况,普遍性问题在课堂集中解答,个别性问题线下单独辅导。此外,在教学管理方面,针对刚入学的新生,有些同学还没过语言关,学习基础也比较薄弱,因此,在课堂上表现腼腆、被动或消极,教师需要积极了解学生情况,课堂语速放慢,语言通俗,利用互联网+多媒体教学手段活跃课堂气氛,多给他们锻炼机会,鼓励他们上讲台进行演讲比赛,在课堂上大声、积极地发言提问,课外与他们多交流谈心,培养自信与学习兴趣,实现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入耳、入脑与入心。
六、坚持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离不开教师的主导,但也要发挥学生主体性作用。“互联网+”时代,翻转课堂、微课、慕课纷纷来袭,打破了传统课堂时间、空间、容量等因素的制约,引起教学方法的时代性变革。
西藏高校在教学过程中也引入“对分易”“易班”“超星”“雨课堂”等网络教学平台和工具,很好地改善了思想政治理论课面临的一些普遍性困境。借用这些信息化教学手段,配合案例式教学、问题式教学、课堂讨论、专题演讲等参与式教学方法,教师从主导变为引导,学生成为获取知识的课堂主体。但大学生因心理年龄、家庭环境和社会风尚等因素影响,思想尚不成熟,自我控制力还不够强,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还要坚持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在激发学生主体性的同时,要坚守教师的主导性作用。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基于此,西藏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积极探索“互联网+”教学实践的同时,继续坚守传统教学方式与手段的优越性,两者兼具,不过于依赖多媒体教具,在教学中既有图文并茂的电子课件,也要有逻辑清晰的传统板书、既有以教师为主导,灌输式的理论统一性,又有借鉴“以学生为中心、激发学生内驱力”的现代教学理念,线上线下并行,引导启发学生在多样性的教学实践中主动学习思考,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和批判性,也增强了思政课的亲和力和针对性。
七、坚持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
灌输性是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基本手段,但理论灌输不意味着思想强制与方法单一。理论灌输要遵循学生的成长规律和思想实际,广泛运用各种直接、间接及启发式教育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理论灌输的吸引力和时效性、趣味性和易受性。坚持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才能全覆盖、全过程、全方位增强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学习的获得感。
西藏高校马克思主义“五观”课教师一直探索多元的教学方法,例如,西藏民族大学刘欣荣和吴颖老师发表论文探讨“问题式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用提问的方式直接启发学生思考,教师紧扣教材,在教学中建立多层次的问题体系,将统一的教材内容转化为生动的教学内容,使教学内容与“问题”体系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创新能力,促进师生互动,很好地增强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和感染力。西藏大学褚小山、周松青、舒敏勤、曾燕、卓拉等老师发表论文探讨“案例式教学”,教师在案例教学实践中,明确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依据典型性和启发性、时代性和历史性、趣味性和思想性相结合的原则,选取生动、直观、感性的案例资料,把抽象、枯燥的理论具体化和形象化、深奥的道理通俗化,激活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内在活力,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案例式教学”作为一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围绕具体的案例开展课堂讨论,使学生自觉地对案例进行思考和分析,由被动接受知识,变为主动探索,达到理论与实际的结合,有效解决了西藏高校学生理性认识构建相对困难的问题。西藏民族大学葛数金老师主编的《“马克思主义祖国观民族观宗教观文化观教育概论”教学体系探索》一书收集了六十多个课程案例,为马克思主义“五观”案例教学提供现成的案例资料。
八、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
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是当前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两种形式。显性教育偏重以教师为主导将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用灌输的方式传达给学生,目标明确、课程规范、统一高效,简便易行。但互联网+时代改变了传统教学的时空概念,隐性教育开始受到重视。隐性教育最大的特点是隐蔽性和间接性,通过渗透、陶冶和实践体验的多元途径和方法,激发学生的思想体验和情感共鸣,促使学生自发自觉地达成教育目的。但隐性教育缺乏系统性,因此,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要坚持两者的协同统一,而非互相替代。
西藏高校马克思主义“五观”课在坚持显性教育为主导的同时,尝试渗透式教育途径,挖掘其他课程的教育资源,探索马克思主义“五观”课与高校四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交融互渗。例如将马克思主义历史观的内容融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的章节,使学生更容易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又能更好地理解中国国情与西藏区情。将马克思主义“五观”中国化的系列成果融入《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可以开拓学生的知识与视野。《形势与政策》课通过分析国内外热点问题、世界格局变化与国际安全形势等内容、提升大学生观察与分析问题的能力,深刻认识我国各项政策的正确性,使学生更好坚定“四个自信”。西藏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一直致力于在四门必修课中融入有关西藏的历史、文化、经济与社会等知识,马克思主义“五观”课也一直探索与四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交融互渗,使西藏高校“4+1”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统一成一个有机整体,通过西藏高校思想政治课的平台实践探索,完善教材向教学的转化,增加西藏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实效性。
综上所述,“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所要解决的根本问题。只有坚持“八个相统一”,才能不断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西藏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必须以“八个相统一”为遵循,加强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反分裂斗争教育、民族团结教育、无神论和唯物论教育,引导大学生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和宗教观,自觉抵制和反对分裂,积极投身全面建成小康西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和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