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革命”,如何成功
2019-02-19◆叔平/文
◆叔 平 / 文
编者按
7月1日,上海垃圾分类进入“强制时代”。关注上海“垃圾分类”,本刊于2018年第8期刊出了调查报告《上海生活垃圾分类现状调查》和知识性文章《生活垃圾如何分类》。今年2月,本刊卷首语关注的也是垃圾分类,题为《垃圾分类与转换成本》。本期,我们再度关注“垃圾分类”,刊出的这篇观察文章《垃圾革命,如何成功》,由一位长期在上海经济条线采访和调研,对上海节能减排、循环经济进展情况有深度了解的资深记者撰写。国著名的未来学家托夫勒在《第三次浪潮》中曾预言:“继农业革命、工业革命、计算机革命之后,影响人类生存发展的又一次浪潮,将是世纪之交要出现的垃圾革命。”
如今,“垃圾革命”真的来了。
2018年4月,《上海市生活垃圾全程分类体系建设行动计划(2018-2020)》出台,明确到2020年底,上海基本实现单位生活垃圾强制分类全覆盖,居民区普遍推行生活垃圾分类制度。
2019年1月,上海市十五届人大二次会议高票通过了《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7月1日,《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正式实施,年内要完成垃圾分类三大目标。
美
世界难题,考验上海
发动“垃圾革命”,也是被逼无奈,因为全国已有三分之一城市深陷“垃圾围城”之困。2019年1月16日公布的《2018年全国大、中城市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年报》透露,2017年我国大、中城市一般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已达13.1亿吨,工业危险废物4010.1万吨,医疗废物78.1万吨,生活垃圾产生量约为2亿吨。
由于处置率赶不上垃圾产出率,跨省、跨市以邻为壑偷排垃圾的事件,时有发生。2015年,不法分子将上海垃圾偷倒到无锡,让上海人颜面尽失。这也是上海把垃圾分类放在长三角一体化背景下考虑的初衷。
“垃圾围城”这个世界性难题,如今更难。因为垃圾的成分变化了,电子垃圾成为主角,并有“黑云压城城欲摧”之感。
最近一份来自联合国的报告透露:2018年全世界产出电子垃圾4850万吨,相当于人类迄今为止制造的全部商用飞机的重量总和。预计到2050年,全球每年的电子垃圾总量将达到1.2亿吨,而这些电子垃圾进入循环利用的只有20%!
此前联合国另一份报告指出,全世界生产的大约70%的电子产品最终以垃圾的形式流入中国,其中包括废旧的电视、冰箱、洗衣机、电脑、手机等电子产品及其零部件。它们大多产自中国,在世界各地完成使命后,最终“叶落归根”。而电子垃圾含有重金属、塑料等各种污染物,处理不好会进入土壤、河流、空气,进而影响生态和人体健康。
可见,发动“垃圾革命”,势在必行。但要取得成功,则变得“难上加难”。
时间紧、任务重
《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从7月1日正式实施,到年底完成垃圾分类三大目标,只有短短5个月,可谓“时间紧、任务重”,上海市民普遍感到了压力。
这三大目标是:1.生活垃圾分类全面覆盖格局基本成型,70%以上的居住区实现垃圾分类实效达标。2.分类体系基本建成,包括“两网融合”服务点8000个,中转站170座。全市干垃圾日均控制量不高于21000吨,湿垃圾分类量日均高于5520吨,可回收物回收量日均高于3300吨。3.“条例”贯彻实施社会氛围基本形成,将成立10支志愿者队伍,举办100场宣传活动。
要完成三大目标,难点显而易见。
如,“70%以上的居住区实现垃圾分类实效达标”。“达标”的标准是什么?是考评、监管者说了算吗?还是志愿者说了算?他们专业吗?分类后的垃圾符合垃圾处理企业的作业要求吗?如果不符合,就要重新分拣,不仅前端努力全部作废,还大大加重了中间环节垃圾处理企业的负担。对企业来说,即便不以赢利为目的,起码也要生存。这个前提没有,经营是不可持续的。
再如“全市干垃圾日均控制量不高于21000吨,湿垃圾分类量日均高于5520吨,可回收物回收量日均高于3300吨”。这点要做到,先要“垃圾减量化”。那么,如何让居民自觉、自愿去“减量”?因为这不仅涉及消费环节,还涉及生产环节,尤其关系产品设计这个源头。整体而言,要营造崇尚简约消费的环境,要支持环保设计和绿色制造,要提升市民的环保素养。
还有,“成立10支志愿者队伍,举办100场宣传活动”,这个虽然不难做到,但需要人力、物力的投入,包括中转站、垃圾箱、服务点等,都需要投入,都是政府买单吗?一个智能垃圾箱,可能就要上万元,维护、维修、更换,也是必不可少。中转站,需要空间,在上海的寸金地,腾挪得出来吗?
还有更关键的难点,就是后道的垃圾处理,要“变废为宝”。这需要一条产、供、销的全产业链,怎么来形成?
重压之下,滤清思路
焦虑之下,言必“垃圾”,已成为上海市民的常态。记者最近的一场同学聚会,就直接演变成了“垃圾分类专题研讨会”。记者最后发问:“那么垃圾分类,上海到底会不会成功?”一位已经长住德国的老同学十分认真地回答:“会成功的!因为上海人是有垃圾分类传统的,更重要的是上海人有个特质,就是‘守秩序’,像德国人一样!”
尽管在我们小时候,上海人已经将垃圾从书报、旧布、瓶罐、橘皮……一直分到头发、指甲、龟壳、鸭毛、鸡毛、鸡黄皮等,都可以拿来分类“卖钱”的地步,但不要忘记,那是一个物资匮乏的年代,那时垃圾的产出量毕竟有限。而现在,上海人均GDP已经达到2万美元,随着过度包装、一次性消费、样样“快递”等不良消费习惯的养成,上海现在人均垃圾产出量已经大于1公斤,进入了“高收入高垃圾”阶段。
大约30年前,日本东京人均GDP也是2万美元,当时人均垃圾量达到了1.6公斤。经过30年的努力,目前东京人均垃圾产出量降低一半,为0.8公斤。日本垃圾分类之细,也达到了令人惊叹的程度,当年留学日本的徐静波先生是这样介绍的:
——“易拉罐是资源类垃圾,必须单独放。矿泉水瓶的商标纸必须扯下来,因为那是不可燃垃圾;那个瓶盖是有色塑料,必须拧下来单独放;那个白色透明的塑料瓶才是资源类垃圾。老太太还拿出一只同学扔的中华牌香烟的烟盒,说这一个烟盒不能一起扔,外面的塑料纸必须扯下来与塑料袋放在一起,那个纸盒是可燃垃圾,里面的铝箔是金属,必须单独拿出来。”
——“资源类垃圾可以回收利用,而非资源类垃圾要专门焚烧处理。可燃垃圾是周三、周六来收,不可燃垃圾是周一、周四来收。”
——“还有大件垃圾,像电视机、音箱、微波炉、家具、沙发、自行车等要扔掉,必须打电话给市政府的垃圾管理科,约定回收的时间,同时还得去24小时便利店购买大件垃圾处理,贴到大件垃圾上。”
这样的“细分”,难道东京人没有压力吗?其实压力是有的,但一定没有眼下上海人那么大,因为东京人垃圾分类习惯是逐年养成的,前后经历了30年三个阶段。
——70年代起,东京的“混装垃圾”由统一填埋方式,改为由东京都23个区“自产自销”,处理方式由“填埋”改为“焚烧”,炉渣则由政府负责统一填埋。如今,东京都23个区共有焚烧厂21个。
——80年代起,东京的垃圾由“混装”走向“分类”,但简单分为两类:可燃垃圾和不可燃垃圾。前者焚烧处理,后者以填埋为主。
——90年代起,可燃和不可燃两类垃圾向“化废为宝”进发,进一步区分出“资源垃圾”和“大件垃圾”。徐静波先生留学时所学的垃圾分类知识,就是在那个时代。
由此,我们可以滤出三点。
其一,垃圾分类不必强求“一步到位”。可循序渐进,先粗后细。 “一刀切”的做法,会加重市民的焦虑,从而引发不可预料的社会负担。
其二,垃圾分类是个全产业链,前段垃圾分类、中间垃圾处理、后道垃圾利用,要采用全生命周期管理,让三者环环相扣、协调推进,任何一环过于激进,都会产生浪费从而导致不经济,“垃圾革命”就会不可持续。
其三,垃圾分类的本质是发展绿色经济,不能仅仅着眼了生态效益、社会效益,也要产出经济效益,要让政策、法规、制度共同作用,使之在全社会形成共同推进“垃圾革命”的强大合力。这其中,尤其是要激发企业自觉自愿投身垃圾产业链,为此创新,为此建功立业,从而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新的产业市场竞争力。
循环经济,让城市无废
“垃圾是放错地方的资源”。解决垃圾围城这个世界级难题,最根本的还是要采用以法治为基础的市场化手段,以创新为驱动力,发展绿色经济。
首先,要在源头上将垃圾量减下来。
源头在哪?一头在“生产”,一头在“消费”,主要在“生产”。试想,你的产品设计简约、包装环保,且经久耐用,消费者买你的产品,产出的垃圾不就少了吗?所以,生产者要从产品设计抓起,承担起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社会责任;商场尤其是营销力度日盛的电商平台,要尽量选用环保商品并做好包装回收的善后;菜场要多提供净菜;社会要鄙视“一次性”消费;消费者则要在做好垃圾分类的基础上,做“垃圾产出量最小”的“时尚达人”。
其次,要在过程中有能力处置好分出的垃圾资源。
垃圾四分类,市民不辞辛苦。可是不少市民发问,我们前面辛辛苦苦分,不要到后面又混起来!其实这个帐很容易算,只要回收的分类垃圾资源没有足够的处置能力,那只能混起来填埋或焚烧,废还是废,变不成为宝。
所以,我们强调,要大力推进循环经济。循环经济是一种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是对“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传统增长模式的根本改革。
事实上,早在20世纪90年代,上海就力推循环经济,节能减排、绿色制造等风起云涌,上海在固废综合利用上、废弃电子处理上,一直处于国内领先。但是,我们还是要强调加大推进力度,将绿色经济杠杆加持于循环经济,使之不仅能产出生态效益、社会效益,还产出更多的经济效益,从而激发包括长三角在内的广大企业热情投身于废弃物“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行列,使垃圾分类产业链早日在上海乃至长三角形成大循环。
第三,要将“无害化”落到实处。
在上海的四分类垃圾中,其中一类就是“有害垃圾”。过去,我们主要采取垃圾填埋模式,后来才逐步向焚烧模式发展,不仅严重浪费了土地资源,还让多种有毒有害物质污染空气,或流入地下污染水源、破坏土壤结构,进而影响我们的食物链。所以,将“无害化”落到实处,事关民生安全,必须做到位。
将“无害化”落到实处,其实也是化废为宝的过程。有资料显示,2016年,全世界总共有43.5万部智能手机被扔掉。如果其中的金属元素被回收,价值可达95亿美元。目前我国现有旧手机数量已经超过10亿部,预计未来三年每年旧手机的增量将达到2~3亿部。一部智能手机通常包含60种元素,主要是电子产业最喜欢的金属元素,这些贵重金属可以提取回收、循环利用,变成二级原材料。如果能回收,真是价值不菲。
所以,变垃圾分类的压力为发展的动力,也正是时机。要用法制的、经济的、理念的力量去引导更多的企业从循环经济中掘金,以绿色为驱动力,去获取可持续发展的市场竞争力。其实,这也不正是新时代高质量发展所需要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