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合细菌调控水产养殖业水质的分析
2019-02-19张洁
张 洁
(曹妃甸区农业农村局,河北 唐山 063299)
1 光合细菌在水产养殖业中的应用价值
作为一种革兰氏阴性菌,光合细菌采用二次分裂的繁殖方式,其繁殖的主要能源为醇类化合物和有机酸,因此具备较强的有机物分解和去除作用。相较于生物膜法、活性污泥法等技术,光合细菌在水产养殖业水质调控中的应用无需稀释废水,且具备更高的水质调控能力。在具体应用中,光合细菌可大幅降低水产养殖业用水的NH4-N浓度,并将溶氧量提高至84.8%,因此能够作为一种较为实用的改善水质净化剂用于水质调控。此外,由于光合细菌能够分泌生长促进因子,且含有60%以上的蛋白质、丰富的微量元素与维生素,这就使得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作为营养添加剂使用,起到防治病害的作用[1]。
2 水产养殖业水质调控中光合细菌的具体应用
2.1 材料
选用某水产养殖场自繁自育的鱼种作为研究用鱼种(清水江鲤(♀)×兴国红鲤(♂)杂交的子一代),无病无伤、体质健壮、规格整齐;选用0.9m水深、1.2m高的相邻两口池塘用于,单独进排水,A、B池塘面积分别为400m2与1000m2,A为试验塘,B为对照塘;选用水质清新、水源充足的周边河流作为研究用水来源,水体透明度、溶氧量分别为25~30cm、>4mg/L,满足渔业水域水质标准;选择每1g含菌数≥100亿个冻干光合细菌的光合细菌原粉;选用鲤鱼专用颗粒饲料;准备相关生产工具,以及用于防治鱼病的药物。
2.2 方法
采用150kg/667m2浓度的生石灰进行池塘消毒,为满足鱼种投放条件,采用2kg/m2的熟牛粪进行池塘处理,以此繁育天然饵料(轮虫和原生动物);按4尾/m2的密度投放鱼种,A塘、B淌的鱼种规格分别为4.5g/尾与5.0g/尾,A塘共1600尾,B塘共4000尾,在投放鱼种前,采用高锰酸钾药液进行鱼种处理;在晴天的早晨,泼洒光合细菌,采用0.3g/m2的用量全塘泼洒光合细菌,泼洒前需将光合细菌原粉溶于水,间隔泼洒时间为15d。光合细菌泼洒前需停止向池塘注入新水,且施用期间不施用消毒剂或抗生素,对照池塘采用常规培育方法;投饵量计算基于鲤鱼饲料投饵率表、塘鱼规格、池塘水温进行,日投喂4次;池塘日常管理主要包括时注入新水,以此保证适宜水位适宜、溶氧含量高、水质清新,并做好试验鱼的平均体重测量(25~30d/次)及鱼病防治工作。
2.3 养殖及水质调控效果
试验于2018年6月12日开始,10月8日结束,总计119d。试验期间,A塘收获规格分别为243.6g/尾,A塘与B塘的个体增重分别为53.13倍、42.64倍,群体增重分别为47.56倍、33.26倍,饵料系数分别为1.61与1.8,养殖平均成活率分别为89.7%与78.5%,平均净产量分别为570.9kg/667m2与443.6kg/667m2。结合上述数据可以发现,光合细菌的应用能够较好服务于水产养殖业的水质调控与增产增收,这是由于其能够构建良性的生态系统,通过有机物降解、抗生素分泌、病原微生物繁殖抑制,光合细菌可较好发挥优化水质、防治病害、促进鱼类生长作用,其在改良池塘水质中的表现尤为突出。
2.4 光合细菌施用要点
为保证光合细菌更好服务于水产养殖业水质调控,以下几方面光合细菌施用要点必须得到重视:(1)水体选用。一般情况下肥水弱碱性水体较为适合采用光合细菌,这是由于水质肥瘦情况直接影响有机污染物在光合细菌应用后的转化效果,天然饵料培育、水体溶氧保证、水体环境改善均直接受其影响。如需要在水瘦时施加光合细菌,需首先进行施肥处理;水质会直接影响光合细菌的施加,因此需严格基于水质控制光合细菌的施用次数,如水质较差、水体较肥,可适当缩短施用次数。此外,酸性水体会直接影响光合细菌的使用效果,因此需采用生石灰进行水体的pH值调节。(2)用量控制。光合细菌的用量直接影响水质改良作用的发挥,因此必须科学控制光合细菌的用量,一般池塘底质的改良可选用2~5g/m3规格,鱼池水质净化选用1~2gg/m3规格。(3)施肥与光合细菌施加配合使用。为更好发挥光合细菌效用,可基于水质针对性施用粪肥或化肥,由此即可避免水质变坏、化肥用量过大等问题出现,增产效果也能够由此实现长足提升。(4)合理把控温度。温度对光合细菌的使用效果存在直接影响,应尽量在20℃以上水温适用光合细菌,最适宜水温为28~36℃,光合细菌施加的连续性保障也需要同时得到重视。(5)其他注意事项。为更好发挥光合细菌优势,需避免消毒杀菌剂与光合细菌混施的情况出现,使用过光合细菌后也不得立刻泼洒杀菌剂,以此避免其杀灭作用影响光合细菌的效用发挥。
3 结论
综上所述,光合细菌能够较好服务于水产养殖业水质调控。在此基础上,本文涉及的水体选用、用量控制、合理把控温度等内容,则提供了可行性较高的光合细菌使用路径。为更好发挥光合细菌效用,应避免在水温较低或者是阴雨天气下使用光合细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