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宽甸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思考
2019-02-19柳阳
柳 阳
(辽宁宽甸县农业农村发展服务中心,辽宁 宽甸 118200)
1 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一是主导产业零星分散。我县目前还没有形成集中发展的农业产业,农产品不能大批量、标准化生产和销售。加之农村现有土地流转不彻底,有限的土地被分割成小块,农民单打独斗,龙头企业难以寻租到集中连片的土地,科学高效的种植模式在这里无计可施,龙头企业基地建设相对困难。
二是龙头企业带动能力差。部分小微龙头企业与农户尚未真正形成“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共同发展链条。当产品市场价格较高时,农民私自销售,企业因此受到很大影响;当产品滞销时,农民只能找企业,企业拒收拒购、压级压价、拖欠贷款。企业和农民双方的利益都无法得到保障。
三是科技创新不深入。企业的发展离不开科技创新和农业技术的进步。我县的部分企业虽然看到了科技兴农的重要性,也在积极探索和研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品种、新设备、新技术,但是由于资金和人才限制,目前还没有真正研发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农业深加工产品。
四是产业融合程度不高。目前,我县三产融合项目的开展主要还是在个别环节的融合,没有形成全产业链高度融合,直接导致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相脱节。只带动了少数生产者参与到产业融合中,大部分农产品还是以原材料的方式直接进入市场。其次,产业融合中还是二三产业起主导作用,企业融合势必要在生产加工环节分配利益于农民,利益的分配使企业积极性不高。
2 工作建议
一是大力发展优势特色主导产业,让企业“吃得饱”。我县是传统农业大县,农村人口占全县人口比重的3/4,但大多从事玉米、水稻等传统产业种植或出外务工,主动从事特色农业产业的较少,主导产业集约化、规模化发展没有形成。下一步,我们将以产业化、品牌化为目标,大力发展中药材、淡水鱼、畜牧业、干鲜果、食用菌等主导产业,通过建园区、建基地、建企业、建市场等手段,努力打造成集生产、加工、物流、营销等为一体的全产业链,实现农业产业集约化、标准化发展。依托现有产业协会、合作社聚合农户,通过土地流转、资金互助、技术支持、统一营销等方式,引导广大农民进入合作社,开展规模化、科学化、标准化生产。依托现有产业大户对接市场快捷、产业技术纯熟、致富信息灵通等优势,带动更多的农户深入到农业产业发展领域中,变原来的被动带动型为主动带动型。依托城南产业园区做大现有企业,引入精品企业,做强本土企业,吸引企业资金、民间资金、管理技术向农业转移。
二是推进农事龙头企业建设,让企业“站得稳”。研究制定扶持政策,鼓励和支持龙头企业多种形式地参与“一县一业”、“一村一品”强县富民工程中来,支持与专业示范村镇建立紧密合作的良性合作机制;鼓励龙头企业引进先进生产加工设备,开展技术改造,加快产业升级,开展农产品精深加工;鼓励农业龙头企业参与农产品交易公共平台、现代物流中心建设,改善农产品加工、贮藏、运输、配送及冷链设施;大力培育和引进农业高新技术企业,重点支持智能农业、生态农业、休闲观光农业等;鼓励和引导龙头企业推进标准化生产,创建知名品牌,实施“三品一标”和商标战略,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知名度、美誉度;支持龙头企业与专业大户、家庭农场等有效对接,提高农产品就地加工转化率,推进各类经营主体的深度融合。
三是实施农产品开放战略和品牌工程,让企业“立得住”。深入开展农产品标准化示范基地创建活动,努力争创省级以上优质产品、品牌产品、著名商标、休闲农业旅游品牌产品。全力打造“满乡印象”、“品味宽甸”等特色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完成“宽甸软枣子”地理标志认证工作。突出抓好出口农产品示范区建设,做大域内农产品出口贸易企业,促进农产品出口快速增长。规划建设一批以产地输出为主的乡镇农产品专业交易市场,升级改造现有农产品交易市场,建立多层次、多领域、专业化的农产品市场网络,促进产需平衡和供需平衡。加快农村电商平台建设,推动大数据、物联网与特色农业结合,引导企业建设电商平台,规划建设农产品冷藏仓储配送基地,推进农副产品线上交易。
四是深入实施科技兴农战略,让企业“走得远”。积极借鉴先进地区“科技兴农”模式,在抓好农业科技攻关和科技创新的同时,深入研究探索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品种、新设备、新技术,加快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农产品,提高农产品产量和质量,提升核心竞争力。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大力开展农业科技培训、标准化生产技术培训、新型农民科技培训等活动,加快培养种植能手和加工能手等生产型人才,为现代农业建设提供强大的人才支持。通过培训,引导农民科学地进行种养殖,避免盲目生产带来的损失,少走弯路,更快实现增收、创收;通过扶持,引导企业科学研发出更有市场前景的深加工产品,避免产品同质化,提高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