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规模养猪模式存在的问题与发展策略
2019-02-19曾春兰刘显财
曾春兰,刘显财
(江西省上犹县畜牧水产局,江西 上犹 341200)
0 引言
随着我国农村养猪行业经济的日益发展,在这种大环境下,为保障我国养猪行业的整体质量,实现养猪业的高产、优质、高效,就需要不断强化养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农村小规模养猪模式是农村农户养猪常见的模式,是农村经济的重要组成。具有饲料渠道广、生产设备投资少、疫情控制快、人员储备充足等优势,因此在农村养猪业经济中占据重要的地位,在随着小规模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相应的弊端也开始应运而生,很多问题需要给予高度重视。
1 农村小规模养猪模式存在的问题
1.1 观念落伍
由于农村养殖户对养猪业的发展形式缺乏整体的认识,缺乏科学合理的生产技术,往往会从其他传统经验中或其他出处学习养殖经验,从而降低了生猪养殖的经济效益,造成自身经济利益的极大损失。大部分的养殖人员缺乏科学合理的生产养殖经验和正确的科学发展观念,过于注重眼前的经济效益,造成先进的科学技术难以得到有效的推广。
1.2 管理制度不完善
养殖人员缺乏科学合理的疾病防控意识,猪场环境处于开放的状态,并未设置任何隔离防护措施,也没有进行任何禁止标志和看护人员的设置,对于外来人员进入猪场内,并没有进行严格的消毒防护处理,随意出入养猪场内,还存在不同养猪场的养殖人员不采取任何消毒防护处理进行其他猪场的出入,从而导致不同传染源因人为因素造成猪场疾病相互传播。同时农村有的猪场还会兼养鸡鸭鹅狗等畜禽,同时养殖户对于用具没有设置专栏专用,随意摆放在猪圈内,增加了病菌的传播率和生猪发病风险
1.3 饲管不到位
1.3.1 猪场选址不合理
有的小规模养殖场选址建在山区的水源旁或山脚下,有的建在居民区附近,有的建在公路较近处,由于离水源、住户、公路之间的距离很近,这样会严重造成水质和居住环境等的污染。猪场地势较低,离住户、公路近也给生产带来安全隐患。有些猪场建在交通不便的地方,就会给饲料运输、生猪运输带来不便,同时加大了养猪的成本。
1.3.2 环境污染严重
由于农村小规模养猪的范围不断扩大,相应的环境污染问题开始逐渐尖锐。规模化养猪场对于粪便、饲料残渣、尿液等污染物没有进行合理的处理及利用,就会造成地下水污染的问题。同时,养猪场产生的恶臭气体会直接导致周围空气环境遭到污染,恶臭气体中的有毒有害物质会对人畜的生命健康造成极大的威胁。养猪场内的粪便及排放的营养物质会造成严重的土壤污染,并破坏土壤的成分及性质。
1.3.3 防疫、消毒意识浅薄
许多养殖户尚未意识到消毒等防疫工作的重要性。养殖人员在进入猪场内并没有做消毒工作,也未换好消毒的衣物和鞋帽;猪场门口没有设置消毒池;清扫栏舍时整个猪场用一把竹扫从头扫到尾;设施不完备,免疫系统较为混乱;平时不注意观察猪群,发现不了有苗头发病的猪,无法尽早隔离病猪,甚至不做;缺乏科学有效的防治手段,造成疫情的蔓延与扩散,带来不可估量的经济损失。
2 农村小规模养猪模式的发展策略
2.1 树立科学养猪理念
要想提高养猪业的经济效益,就要树立科学的养猪观念,因此在养猪的过程中养殖户要加强对猪场的环境监控,做好全面的消毒处理工作,定期对猪群进行接种及免疫工作,对猪舍产生的排泄物及垃圾进行及时的清理,保持猪舍的整洁及干燥。同时要实施精细化管理,结合市场对猪肉的价格及品种的要求对规模化养猪的品种、饲料喂养等方面进行及时的调整,并对市场中猪肉销售存在的风险问题进行及时的防控,如低质量、携带病毒的劣质猪肉等情况,加强对生猪养殖环节的严格把控,有效防控潜在风险,实现良好的经济效益。
2.2 完善落实养猪综合配套措施
如何有效的发挥生产性能,减少养殖成本,提高生猪养殖的整体质量是提升生猪养殖利润的根本保障。首先,要合理选址,科学建场。要遵循人畜和谐相处的原则,选址要选择远离居民区、学校、工厂、交通便捷的区域,要对新猪场进行科学的规划;对旧场进行合理改建,并进行严格的消毒处理工作和疫病防控措施。其次,要对饲料进行科学合理的选择与配合,保障猪场的温度、湿度适宜,保持猪场环境的干燥,保持良好的通风条件,并定期进行全面消毒处理工作,实现标准化饲养。
2.3 疫病防治与猪群保健
控制猪场疾病是生猪养殖过程的关键环节,因此就需要进行科学规范的养殖管理。全面深化猪群疫病防控工作,注意科学的饲养管理,提高猪群的免疫力;要对猪舍进行定期的消毒处理,避免细菌的滋生;根据当地疫病的发展情况,进行免疫接种工作,并对重大疾病加强监控与诊断工作,及时遏制疫情的蔓延与发展。
3 结语
综上所述,全面深化农村小规模养猪模式的科学管理工作,是实现科学饲养,提高养猪行业的整体质量,促进养猪业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具有关键的作用。因此,就需要树立科学养猪理念,有效落实养猪综合配套措施,合理控制饲料及饲养管理各项措施,强化疫病防治与猪群保健工作,从而提高农村小规模养猪模式的规范科学化,提高农村养殖户的整体经济效益,促进养猪业经济的平稳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