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化传播视域下审视竞技武术的发展

2019-02-19何炳权

四川民族学院学报 2019年1期
关键词:套路竞技武术

何炳权

中国武术是传统文化的浓缩载体和身体符号,引导和规训着人们的思想精神。在文化学领域中,民族文化的发展问题始终是学者们研究的焦点之一。在时代性与民族性碰撞、融合的背景下,武术的发展问题也自然而然地进入了学者们的研究视域,其中以竞技武术的传播与发展问题更为凸显。与此同时,竞技武术的普及涉及到对象、内容、媒介等因素,更应注意的是作为文化的载体,由于社会环境、个人社会经历、受教育程度的差异,使人们对竞技武术文化价值的认知与解读也不尽相同。近年来,以跨文化的视角进行关注和研究武术传播的研究著作层出不穷,其中就透露着武术的传播问题始终是武术研究的“头条”。抚今思昔,文化社会学的棱镜下审视武术,其可分为传统和现代两种格局。无需赘言,竞技武术是基于浓厚的民族文化为积淀而建构成型的运动项目,蕴含了丰富的民族文化观念。正因如此,竞技武术作为民族体育涌现于国际赛场,不可避免的造成中西方文化观念的冲突,并日益扩大。就竞技武术而言,根据当代人们的价值取向和要求,在原有基础上不断推陈出新,更呈现出丰富的样态。诠释武术相应的时代价值,从而使其不断焕发出强劲的时代生命力。为此,对竞技武术的传播发展进行深层次的探索与思考,对解读武术这场“文化盛宴”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与意义。

一、竞技武术文化差异背景下的平衡发展

(一)文化差异的“解读”

本尼迪克特指出:“文化是人们通过活动而呈现出来的一种思维模式。”[1]其中,文化的起源与发展借以“某个民族”为限定语,强调和凸显文化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文化的差异萌发了冲突的幼芽,“文化冲突是人们交流中具有必然性的对抗。”[2]文化与文化的交流与融合,难免出现碰撞与摩擦,究其原因,是由于文化具有流动性特征,并非一味固守传统,而是更多并广泛地汲取跨文化或外来文化的营养,壮大本土文化的发展。就武术发展历史而言,“审视武术的历史,可以得知,传统与现代共同组成了武术的不同时期。”[3]由此看来,文化的冲突、碰撞、融合与创新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然而,竞技武术本是可以消解或弱化文化之间的矛盾与不合理,但依据目前武术的发展却是呈现舍本逐末的发展趋势,尤其是全然照搬外来文化的发展模式,导致对本土文化的发展却仅显现出一种轻描淡写的态势。因此,探寻不同文化的平衡共生是维系竞技武术健康性、科学性的基点。

在一定程度上,武术可以“风格西化”作为划分竞技与传统的理论依据,以脱钩于传统武术及传统理念的本位立场,与国际化、体育化的运动项目广泛结合。在近六十多年以来,竞技武术的发展成为“跨文化对话”的媒介,媒体的转播使我们见证武术套路在国际赛事上的频频出现,并逐步靠近于世界大型赛事的态势,无疑使“国家形象”在武术竞技领域占据一席之地。竞技武术套路的传播与发展应以吐故纳新的态度在竞技场上争夺话语权,才能真正促进武术的对外传播发展。

(二)思维方式的“和解”

思维方式是人类看待事物的角度、方式和方法,是基于人类对客观现象进行分析的过程。思维方式与文化密切相关,是主体展现于现实世界的文化表征。就竞技武术套路而言,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视其为,“戴着中国武术的帽子,穿着西方体育的外衣,迈着竞技体育的步伐。”[4]在竞技武术套路的发展过程中,一方面显示着由东西方文化对武术这一文化资源的争夺与抢掠;另一方面又流露出东西方文化冲突在这一项运动表现中显得微不足道。从文化发展的层面考量,竞技武术套路之所以能够在多元异质文化的包围圈中生存并发展,必然有其适应大众文化诉求的归因。“在思维方面,更能体现出东西方的文化不同。”[5]中国人的思维方式的重心偏于“内”,即气质、品格、修养等,将精神内涵赋于身体的展现,追求“天人合一”的状态。与东方思维相比,西方的科学精神或理性思考显然存在一些矛盾或不合理,西式思维注重人本身的价值,将直观思维注入身体的塑造和培养上,展现出别样的内涵美。

就文化发展而言,“中国人习惯于‘天人合一’的理念去诱导文化的发展,并经过不断的渗透,成为人们共有的价值理念,去建构人们持续发展的文化基础。”[6]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在建构普适性文化理念的同时,亦有可能萌生另一种隐性风险,即营构的“新文化”对原生环境的适应能力明显下降。简而言之,在一定程度上竞技武术是基于传统文化而提炼出的“新文化”,竞技武术运动可以在与其他体育竞赛项目的交往中显示出强大的实力,随着世界格局的环境变化,凸显其与时俱进的应变能力。但与此同时,竞技武术又必须扬弃部分的传统文化内涵,以适应时代对大众文化的模塑。竞技武术的本质在学界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讨论,争论产生的根源在于人们对自身文化背景及思维方式的过分支持与维护。竞技武术虽也承载着文化冲突的缩影,但也表现出一种“和解”的生存态势。迄今为止,竞技武术的广泛传播引起了国内外武术爱好者的关注和重视,这也恰恰说明竞技武术的传播发展打破了东西方文化冲突的僵化局面,促进文化之间的有机结合。竞技武术套路的传播应合理掌控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因此,文化对话及他者角度审视与反思竞技武术套路的传播与发展,是弱化大众对竞技武术的一些不理解。

二、竞技武术套路传播内容的主动调适

(一)技术内容的梳理,迎合大众审美

竞技武术之所以能够屹立于国际竞技体系中,是因为其拥有自身的运动特色和民族文化。西方体育所形成的影响力一定程度上吸引了武术的纳入,逐渐在表现形式上出现了和平的演变,即武术技术逐渐向“罗格斯主义”[7]靠拢。就技术内容而言,竞技武术的多样化与形式化发展虽丰富了“文化产品”,但对于其本质内涵层面却有部分性的缺失,导致竞技武术套路对技术的追求仅停留在表面的局部难度动作上,借鉴、吸收、嫁接其他运动项目动作的“改造体”。正如旋风脚360°汲取体操的旋转性难度,形式层面上改造为720°,但其本质仍未改变。仅仅附和了西方竞技评判体系的标准,演化出复杂的内容体系。这一现象凸显了竞技武术套路是多元文化的集合体,在多元文化背景下,虽停留于技术表面的文化产品,但并未受到冷落。

审视竞技武术传播现状,不难得知,在一定程度上,竞技武术套路能够抓住大众文化的“敏感神经”,因其变换多样的运动轨迹、意气风发的精神面貌,引起观众视觉的强烈冲击,符合当代多元文化的发展趋势。譬如,在武术表演或是影视作品中多表现出的身体极限动作,历来都是大众审美的主流趋势,贴合了大众的审美趣味。在某种意义上,在内容上的“改造”加剧了武术的传播。文化传播过程中,技术内容是展现文化的载体之一,也是传播对象能否快速接纳并再次传播的依据之一。首先,就竞技武术套路自身魅力而言,“武术形与神的结合,能够创造一定的境界”[8],可以恰如其分的营造出“技击意境”[9],使人们能够以身体彰显出武术的魅力。其次,就欣赏者而言,套路内容的娱乐性是其传播的主要价值。同时,竞技武术套路的娱乐化传播有一定的影响,但不能过度追求泛娱乐化。

(二)本土文化的维系,彰显特色文化

武术所彰显的民族文化一定程度上在文化全球化的背景下催生了竞技化的武术套路,而竞技武术若持长远眼光审视自身,则在传播中应突显自身的文化优势,其本位就伊始于传统文化的哲学理念和伦理价值观,这些文化无法被西方理性思维所解释。竞技武术文化,对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应持以批判性继承的态度,不仅在实践上继承传统武术的精髓,而且在空间上抽提时代文化的精华。整合两者之间的关系,在时代的变化中既保持本土文化的精华,又要扩充新的内涵。

“民族性是武术的根本,也是武术保持特色和独立性的基石。”[10]在竞技体育文化风靡全球的语境下,提及橄榄球必会想到美国、提及剑道也会想到日本,这种现象并非发生于偶然,而是恰恰说明了一个运动项目的发展必然有其文化背景为支撑,并在项目中凸显文化特色,是传播内容应逐步趋附调适的关键因素之一。正如武术竞技化的发展以传统文化为背景支撑,结合体育主流趋势而主动调适传播内容,并以独特的文化特质立足于竞技赛场,展现本土文化的魅力与特色。

(三)文化价值的重构,促进武术传播

在多元文化交融的时代,由于人的价值观及文化背景的不同,对武术就常常会自觉或不自觉地冠以某种功能为价值取向目标,体现多种“本同末离”的文化价值。正如武术文化在未与竞技文化交汇之时,其文化价值更多的在于娱情和修炼自身方面,体现出非功利性的特点,集中体现于中国含蓄的文化内涵。传统的竞技滥觞于传统文化,扎根于民族意识与传统思维方式的沃土之中,并基于儒家“和”思想的影响,形成了以和平为前提的竞技观。而随着外来文化的崛起并渐进于本土文化之时,现代意义上的武术竞技文化仍在探索之中,追根溯源,影响武术运动的外来文化是以西方文化为首的竞技体育,其文化价值是基于“量化”的评判标准而得以广泛传播。从竞技体育的角度审视武术运动,其意象审美及劲力通达就目前评判标准而言,似乎无法标准化。因此,西方竞技文化在未渗入传统文化的深层内涵时,其所采取的策略就是对传统文化进行解构与分析,并踯躅于武术文化的融合与重构。正如竞技文化对传统思维模式的旁敲侧击,以体操、篮球等西方运动项目打开了中国竞技化的市场,改变了人们的审美趣味,并呈现竞技化的直观思维模式,为武术文化竞技化发展及文化价值的重构奠定重要的基础。

“文化殖民和文化渗透,其实质就是解构中国传统主流文化价值体系,'化'掉文化的社会主义内涵,'化'进它们预设的规定轨道中去。”[4]竞技武术套路的出现,重构其文化价值,使之更加贴合大众文化的“口味”,这也是文化发展与传播的必然过程。竞技武术套路的艺术化、娱乐化、健身化等多元价值在文化重构之后,都体现出不同的价值效益,并广泛传播于各民族之间。就传播角度而言,武术需完成三个要素,“动作的规范化、劲力的精细化、身法的均衡化”[11]简言之,竞技武术套路是对武术进行一定程度上的转型,使其适应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的需要,成为具有时代性的武术。

结 语

2016年全国武术协会主席秘书长会议中张秋平主任指出,“国际推广是武术争取早日进入奥运会的一个重要条件和基础,并结合‘一带一路’的发展战略,将进入奥运会作为竞技武术发展的重要目标。”不难发现,竞技武术踏入国际体育行列具有坚定不移的决心,在武术传播的宏观层面研究的同时,竞技武术的“文化扬弃”抑或“削足适履”不可避免地遭受学者的争议,但基于竞技武术套路本质进行考量,竞技武术套路滥觞于国际间的文化“对话”之中,倘若其完全主动趋附于西方竞技思想,追求“高、难、美、新”的竞技范式,那么其核心及内涵将被抽空呈现“失重”的状态。竞技武术套路的传播应本着东西方文化交融的“结合体”而努力,并非全盘接收西方竞技理念而将传统文化束之高阁。

猜你喜欢

套路竞技武术
网购能“砍价” 有时是“套路”
TSA在重竞技运动员体能测试中的应用
中华武术
近十年武术产业的回顾与瞻望
竞技精神
Airbnb上的套路
拒绝套路,认真搞笑
眼下有套路
新型涵道武术擂台机器人
花与竞技少女